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
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
4.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病句。(2分)
(1)《小巷深处》一文对人物肖像、言行和动作的刻画,形象逼真。
(2)当两位航天员竞出神舟六号返回舱时,受到了现场人们的热烈欢迎。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
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
。
6.默写填空。(5分)
(1)海内存知己, 。
(2) ,不亦君子乎
(3)少小离家老大回, 。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0分)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本文选自笔记小说集《 》,作者 。(2分)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1)去 (2)委 (3)顾 (4)期
翻译句子
1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分)
12.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请谈
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
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
凤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
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
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
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
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
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
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
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
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
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
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
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
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
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
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
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
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 ”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3.选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请概括回答。(4分)
(1)
(2)
14.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不堪: (2)苦心孤诣:
15.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分)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
作用 (3分)
17.结合选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15分)
小 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
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
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
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
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
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 ”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
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
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村遵声_称谢着打开了
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
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
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
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
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
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8.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1分)
19.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 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4分)
(1)
(2)
20.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出来,不超过15个字。(2分)
21.“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妈妈的表情如何 (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22.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 (2分)
23.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 (2分)
三、写作(40分)
24.题目:读书带给我的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欢乐”、“教益”、“烦恼”等。
2.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4.字数在5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0分)
1、此题可依据书写是否用正楷,是否正确、端正、整洁这几项要求,酌情给分。
2、酝酿 hè liáo (每空0.5分)
3、(1)崭露头角 (2)乐以教和 (3)为富不仁 (4)趾高气扬
(每小题1分,出现一处错别字扣0.5分,扣完为止)
4
(1)
或
(2)
受到了 或
5、答案不惟一。示例:秋,以她的成熟辉煌(或“豪爽潇洒”)夺人魂魄;冬,以她的纯洁宁静(或“不畏严寒”)令人深思。
6、(1)天涯若比邻
(2)人不知而不愠
(3)乡音无改鬓毛衰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7、C
8、(1)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素靠而不学习就回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2)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以得满分。)
二、阅读理解(本题满分40分)
(一)
9、《世说新语》 刘义庆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0、(1)离开 (2)丢下,抛弃 (3)回头看
11、做人要重礼守信 (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1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二)
13、(1)“我”在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2)“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大意正确即可。)
14、(1)表示程度深。 (2)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15、具体指自己当年“伸手折断了”弟弟“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一野蛮的举动。
16、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重心情。
17、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三)
18、小名(或“我”的小名)
19、(1)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或:认为自己长大了)
(2)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或:感到难堪)
20、妈妈在生日聚会上叫“我”的小名。
21、郑重 惊愕 不耐烦 复杂
22、因为在妈妈眼中,儿女无论长到多大,总是她放心不下的孩子,而小名则是她最自然、最钟爱的称呼,所以在道别时,妈妈仍然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我”的小名。(大意正确即可。)
23、对母亲的愧疚、依恋(1分)以及突然感悟到的母爱(1分)。
三、写作(本题满分40分)
和动作
语言
言行
他们
当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