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1-26 19:13:0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世说新语》两则你知道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四岁画画的王冕
七岁做诗的曹植
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古代小说的说明,最早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朝代)人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准确读出下列生字。
俄而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é zhòu
chà nǐ yì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é)而/雪骤(zhòu),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xù)/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词积累像什么内集:家庭聚会何所似: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未若:比不上讲论文义: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可拟:讲解诗文古今异义:儿女:
古代: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
子女。(如杜甫“遥怜小儿 女,不
解忆长安”(《月夜》)“
现代:子女。
请迅速翻译下列句子。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讨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人物______,事件_________等要素。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
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延 伸 拓 展举出几句古人吟咏白雪时用了比喻的诗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1.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大雪满弓刀? 7.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0.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11.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2.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2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通假字不:通假字,通“否”。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讨论: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解释下列加点词: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表
示片刻。
“欣然”:高兴地,高兴的样子。
然,“……的样子”。

2.“拟”,比、比拟。
3.“未若”:比不上。

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
5.“期”:约会、约定。
“委”:舍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 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尊君”、 “家君” ,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与“尊君在不”中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诲女知之乎
B、 学而不思则罔
C、 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延伸阅读: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 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 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
课件22张PPT。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学习目标1.学会待人接物的道理。
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背诵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门外戏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则是无信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约定不再等候就走了才问句结尾,表示询问回头看
诚信拉离开丢下玩耍惭愧二.通假字
尊君在不 通
三.古今异义
待君久不至,乃去
古义:

今义:
不 否离开到,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友太丘友元方家君君家君尊君尊君君君友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
家君:
尊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本文主要写了哪个人?你认为本文题目《陈太丘与友期》恰当吗?你有更好的题目吗?
你怎样评价元方和友人这两个人?
1.2.合作探究: 诚信礼貌 聪颖机智
有正义感 无信无礼
勇于自责友人:元方:诚信礼貌 有人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应该这样做,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没有礼貌,说说你的看法。多角度探究复述课文共同探究:1.在人际交往中,课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我们要学会聪明应对他人。
诚为本
诚信的本义是诚实无欺,恪守信用。
古人云:
人无诚信则鄙陋
家无诚信则危殆,
国无诚信则绝于天下。诚信与你相伴,
你将一生无憾!教师寄语积累拓展:1.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太丘舍去→ →
4.则是无信→ →
5.下车引之→ →
6.入门不顾→ →不期而遇舍生取义
去危就安言而有信引吭高歌顾名思义你寻我找:
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老朽 
④寡人  ⑤令尊  ⑥足下 
⑦令郎  ⑧陛下  ⑨麾下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
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六.课外阅读1.解释
执: 俄: 截: 遂:拿。一会儿。截断。于是。2.翻译
(1)计无所出。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想不出办法。 怎么不用锯从中截断然后
再进去呢?3.你同意“老父”的做法吗?
试说说你的办法?一诺千金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