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
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 裴丽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初步感知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初步感知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授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五课,齐读课题。
2、谁来读这几个词语:(多媒体出示)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远渡重洋
“馁”字什么意思?“毫不气馁”呢?
请你任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过渡:是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在这里,“汗水和心血”指……?“鲜花”又有什么含义?
相机板书:汗水和心血 鲜花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列举了两位成功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他们分别是谁?
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二、精读重点段
(一)细读“鲜花”
1、那么司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没有声音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你一定能找出来。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板书:《资治通鉴》
让我们了解一下《资治通鉴》……(多媒体出示图片和简介)
学生自读《资治通鉴》的简介
师问:你对《资治通鉴》留下了什么印象?
真是一本了不起史学巨著啊!
再读这句话
3、那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学生读有关童第周成功的语句)
多媒体出示: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板书:青蛙卵剥离手术
从哪儿看出成就大?(点关键词“高难度,很大”)。
“青蛙卵剥离手术”难度有多高呢?影响有多大呢?(出示简介,教师读)
你们佩服童第周吗?
再读这句话
(二)细读“汗水和心血”
过渡:司马光和童第周都获得了伟大的成就,为了这成功,他们又付出了怎样汗水和心血呢?
1、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汗水和心血?用直线划出来,可以圈圈关键词,听好了,等会儿我们就用朗读来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注意和学生交流,突出学习方法)
3、学生交流
谁来读读司马光的勤奋体现在哪里?
①(多媒体出示)小时候,……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滚瓜烂熟”什么意思?怎么样才能做到“滚瓜烂熟”?
指名读,相机点出关键词:“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却”
谁再来读读,是真的“勤奋”,听出来了!
②(多媒体出示)长大以后,……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
真是“天才出于勤奋”!谁愿意来读。(指名两人读)
③“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这19年,司马光是怎样度过的呢?(相机指导朗读)
正因为他一生勤奋,所以才会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板书:一生勤奋
童第周为了成功又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心血呢?谁来读给我听。
③第一学期末,……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A、先找出第一句,这里有两个词用得特别好。再来读读体会一下(“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板书:急起直追
他是怎么样“追”的呢?引读下去。读到这里,你能想到什么成语呢?
B、第二句先说,老师读时间,同学们来读他的勤奋。你能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他的勤奋吗?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概括的呢?
正因为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所以——引读“经过……名列前茅。”
4、童第周的成功,正如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
出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①指名读
②请你们读读第三节,找到书上的话来告诉我们这句名言的意思,指名读。
③现在你明白“拙”是什么意思了吗?老师讲“良训”的意思。
④谁能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勤奋可以弥补不足,这是前人留下的有益的劝告。 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收获到一分成就)。
5、引读第四自然段
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
多媒体出示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真是:一生之计在于勤啊!
三、谈收获: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四、课外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读出来激励激励我们大家。
五、感知文体特点
1、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再来读读课题,齐读
2、“说”有很多解释,现在你知道应该选哪一个了吗?
3、那课文是怎么来解释、说明“勤奋”这个道理的呢?(举两个例子)
4、那举司马光的例子已经够了,为什么还要再举一个童第周的例子呢?
这样子,两个例子互相补充说明,就把“勤奋”的道理说得更透彻、更全面了。无论什么人,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就。
还有什么原因要再写一个童第周的例子呢?
一个古,一个今,两个例子互相补充说明,勤奋的人是不分古今中外的。
课文就是这样通过两个例子来说“勤奋”的,这样的课文和我们以前写人写事的文章都不一样。你们明白了吗?
六、课堂练习
1、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老师读要求,学生齐读句子
(1)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这两句话的意思,你们都理解了吗?那你能像课文那样,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吗?
3、请你挑选一句,例子可以是身边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名人小故事,把这个道理作为中心句,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先在下面试着说说
指名一到两人说
4、指名交流
课件15张PPT。说勤奋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 裴丽华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远渡重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 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 的影响。 高难度很大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
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
书就去玩了。他 躲在屋里
地 ,一
直读到 为止。 滚瓜烂熟 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却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十分总是每天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 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 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每天总是十分勤能补 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工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拙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
(1)讲
(2)解释、说明(道理)
(3)劝告 (1)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谢谢 《资治通鉴》共294卷,记载了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研究历史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青蛙卵剥离手术:
青蛙卵只有小米粒那样小,外面紧包着三层像蛋白一样的软膜,要从青蛙卵上把软膜完整地剥下来,实在太难了,所以这种剥离手术进行了几年都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当童第周千辛万苦完成试验的时候,他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忍不住赞叹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不起!……” 他的成功轰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