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

文档属性

名称 化石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1-30 01:47:00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化石吟张锋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如<<梁甫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科学抒情诗什么是化石?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积 累 字 词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奇huàn( ) guǒ( )藏
( ) ( )
骸( )骨 潜( )行
躯壳( ) 档( )案

猛犸( ) 悄( )然幻裹葱茏卓越háiqiánqiàodàngmǎqiǎocōng lóngzhuó yuè
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
2.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
3.称赞而且佩服。( )
4.(草木)青翠茂盛。( )
5.奇异而虚幻。( ) 幽雅 悄然 叹服 葱茏 奇幻 6、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时间。
7、星斗变动位置。比喻季节或时
间的变化。 (海枯石烂)(斗转星移)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怎样阅读诗歌?好诗阅读有节奏, 反复吟诵感悟深, 重点词句细品味, 联想想像悟中心。 整 体 感 知(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可分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听录音,思考:体味诗句: 发问想象——抒写遐思——回答呼应
(1、2) (3——6) (7)化石吟远古神奇景观对科学的神奇,人类伟大的赞美展现引发全诗结构特点:首尾呼应本诗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品 读 鉴 赏齐读1、2节
思考:这一层中运用连续问句有什么好处?①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②引发读者的思考、想象和联想。最早的鱼儿——无颌鱼化石其复原图最早的鸟儿——中华龙鸟始祖鸟化石还原图及最早登陆的鱼儿及其孑遗——
拉蒂曼鱼的标本最早的树——裸子植物化石 及其活化石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起什么作用?引出下文,表现作者的思路。品 读 鉴 赏齐读第3节,思考“
2、“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诗作的生物角度。
结构上照应了第一节4句。3、“平凡的真理”指什么?指生物进化的观点。达尔文
以大量的化石为依据,
提出了
生物进化论,
否定了
上帝创造万物
的观点。品 读 鉴 赏齐读第4节,思考: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
留下一 串珍贵的密码”一句?“黑色的躯壳”指:“生命的信息”指:“密码”指:化石生命有机物的残余比喻化石里“生命的信息”理解:化石中还保留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为科学
研究提供了依据,所以化石如“一 串珍贵的密码”。品 读 鉴 赏齐读第5节,思考:“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
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刻下道道皱纹”比喻化石,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人脸
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化石上的“皱纹”是生命在时光流逝中留
下的,如同档案将信息保存一样。品 读 鉴 赏齐读第6节,思考:“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
卓越的雕刻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
作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化石的伟大
和大自然的高妙。猛犸象猛犸复原图大象的祖先——猛犸化石恐龙蛋化石说明化石记忆万物的历史作用。
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照应第2节的讲述)。
第7节照应1、2节
揭示主题,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品 读 鉴 赏齐读第7节,思考:
第7节在内容、结构方面有何作用?逝去万载的世界始盗龙最早的人亚洲象头骨一只昆虫和一片树叶构成了国画般的隽永画面,它记录了火山爆发前的片刻宁静。 小结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它通过第二人称“你”,使得化石成为和我们亲切对话的艺术形象。它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想象中的远古世界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想象合理,奇异,描绘的优美动人。参考艾青《鱼化石》片断和猛犸的故事,以开阔思路。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思考:
1、诗人用了哪些动词来刻
画“鱼化石”的前身——
鱼的形态?
2、请找出诗中举的两个
“鱼化石” 形成的原因。

3、诗中的“你”指的是什么?
4、最后一节诗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精神?
跳跃/浮沉
火山爆发/地震
鱼化石奋发向上
我是一只小蜻蜓,我是森林的舞蹈家。瞧,我的翅膀晶莹透亮,我的舞姿轻快优美;我飞过高山,羚羊抬起头羡慕的看着我;我飞过峡谷,青蛙为我献上动听的赞歌;我飞进森林,一向骄傲的小鸟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我的脚步。累了,我歇息在一颗松树上,突然一颗硕大的松脂落了下来,我的头、脚,一切的一切,都粘在了一起。我再也不能动弹了,所以我一直这样,呆到现在。让你们瞧见了不是?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学诗的形式,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课堂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