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 It’s raining!| Section A|1a-2c|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6 It’s raining!| Section A|1a-2c|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0-04-07 14: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目标第二册Unit6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内容与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时教学任务为新目标第二册Unit6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涉及有关天气的单词、询问天气的句型以及用英语进行有关天气方面交流的能力培养。本课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单词竞赛、chant、竞猜比赛、天气咨询热线、情境再现等任务活动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各种有关天气的图片及声音、课本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等利用多媒体来呈现,丰富了课堂的文化含量、扩大了课堂知识容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学习目标描述
(1)语言知识目标A.掌握与天气相关的英文单词及基本句型B.熟悉现在进行时的运用(2)语言技能目标A. 学会围绕天气这一话题进行真实地交流B. 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3)情感态度目标A.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B.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4)跨学科知识A.其它国家、城市的名称、地理方位、标志性建筑B.与天气相关的音乐
二、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一)本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整合各种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详见教学过程)。(二)课的最后向学生提出获得更多有关天气情况的途径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媒体使用目的
任务一 导入 1、与学生进行自由交谈,以兴趣为切入点,引出本课课题。 1、与教师进行交流,并询问教师他们感兴趣的有关教师的问题。 自然切入课题,同时训练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2、展示中央台“天气预报”节目及相关气象图标。 2、学生了解本课课题,并初步学习有关天气的单词。 导出本课的生词 使学生直接地了解单词并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可变换多种形式进行单词的强化操练
单词与句型训练 3、组织学生做一个单词游戏。 3、学生根据图像、声音或音乐来进行天气的猜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强化对单词的记忆。 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chant训练 4、学生通过chant强化对单词和句型的理解 融所学单词于有情景的句子中去,加深学生的理解 每句chant都涉及一种天气,并在每一句前都有图标提示,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任务完成 5、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任务一 5、学生完成单词配图、听录音填写出著名城市名称并进行简单的问答训练 检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及听力的训练 多媒体展示天气图片及城市图片,并播放听力录音。在学生的句型操练中,可视学生的掌握情况出示例句。
6、给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组织学生完成任务:气象查询台 6、学生以结对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操练并展示成果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 多媒体展示地图及各地天气情况,并配以气象查询用的电话的铃声,营造真实场景。
任务二 导入 1、询问学生最喜爱的天气是什么,在那种天气下能做些什么活动 1、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围绕天气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并导入第二项任务
时态活动 2、利用课件组织学生进行猜猜看竞赛活动。 2、学生根据被遮盖了一部分的图片来推测图中人物正在做什么 帮助学生复习现在进行时,以竞猜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遮盖图片的一部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揭示答案时,用醒目色彩突出现在进行时需要注意之处,以强调学习内容。
任务完成 3、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任务二 3、学生根据录音进行练习并再现录音中的情景 检测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听力训练 各种场景图片的展示降低了听力的难度
总结提升 1、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1、以结对或小组的形式,假设自己是图中名人,在不同地点,正在做不同的事情,当地天气情况等等。 此步骤是对整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回顾和提升。帮助学生整理所学语言知识并了解了西方的相关文化。 借助多媒体使学生真切地身处各种不同的场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借助场景中不同国家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来渗透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
2、帮助学生总结更多的搜集资料的途径,如电视、广播、报纸、订制短信及网上搜索等等。 2、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了解更多搜集有关天气资料的途径。 使学生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教后反思
本案例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多项新颖实效的任务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寓教于乐的效果。每一个任务的设计都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各项任务都环环相扣,为下一个任务的完成奠定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并为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课堂是节奏明快、层层递进的。同时,在本课的设计中,注重了信息化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体现出了信息化技术对教学的极大促进作用。回顾整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四个特点: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使整合达到最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备课时,我充分运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并将其整合到课件中;上课时,我充分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学习,利用媒体提供了传统教学无法呈现或不便呈现的大量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营造了课堂的英语氛围。例如:我请同学们根据声音判断是什么天气,就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训练了想象力。2、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英语学习生活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新知识的学习,如果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例如在天气教学中,我请同学担任天气话务员接听同学来电并提供帮助。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在授课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时而大胆表演、时而互相交流讨论。我则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参与者、学习的引导者、快乐的分享者。例如,在现在进行时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想像自己是美国总统布什正在飞,有的学生想像自己是刘翔正在购物等等。学生大胆走上台,绘声绘色地进行了英语实境表演。4、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我在教学中,变换多种形式,设计了一些有新意、有实效的活动任务,给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交流与体验的机会。例如设计CHANT、猜猜看游戏、天气咨询等活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