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官阳中学2007年秋初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4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2分)
A. 阔绰(chuò) 倔强(jiàng) 无边无垠(yín)[k
B. 挟(xié)持 提(tí)防 斤斤计较(jiǎo)9NQ))x
C. 塑(sù)造 胆怯(qiè) 不偏不倚(yǐ)Tj^JsA
D. 寻觅(mì) 哽咽(yè) 骇(hài)人听闻/1G=Q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3分)0((溶解度内_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z&j]-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6
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3"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⑴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 ,让大家不时捧腹大笑。
⑵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
⑶这部 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 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 不攻自破 匠心独运
C、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校长请著名数学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B、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沙尘从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5. 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3分)d(_((.}{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多分为外宅和内宅两部分。______________gi
(1)外宅为宾客居住,内宅为主人居住。RGfk:
(2)垂花门为四合院内的二进门,俗称“二门”。WF*')
(3)内外宅之间用一堵墙隔开,这堵墙上的门通常用垂花门。 (4)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S
A.(3)(1)(4)(2) B. (1)(2)(3)(4) :%7&nL
B.(3)(1)(2)(4) D. (1)(3)(2)(4))ZI^h]
6下面是刊登在2002年12月23日《重庆青年报》上的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表述这段文字的基本信息。(35字以内,不含标点符号)3分
昨晚,第三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最有悬念、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奖项“最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揭晓。孙海英、吕丽萍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票数获得观众最喜爱的男、女演员奖。答:
7.“我要考研究生”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2分
A.请你们不要高声喧哗。 B.我这个主考官必须到场。
C.与之有冲突的其他安排暂停。 D.请你通知有关的人员。
8.语序,蕴含着说话人独具的匠心。同为一句话中的几个词,如果重新组合,改变语序,意义会大变。请结合上下文,将下面文段中划线句的语序改变,重新组合后填空。3分
某厂破产后,失业的工人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大都重新找到了工作。但也有几个以好吃懒做闻名的人借机无理取闹。一天,他们又来到政府的信访办公室,大叫“有人无事做!”此话刚好被及时赶到的该厂工会主席听到,他马上接口说:“政府与厂里一起,曾多次给你们安排工作,但你们都挑肥拣瘦,这明明是 !”那几个人听后,无话可说,只好悄悄溜走了。
9、 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3分)$ K]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xI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
10、5.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2分)>O@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ggh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 联: 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u}
下 联:<{9经济棵
11.电影《英雄》还没正式上影,市面上已有大量《英雄》盗版公然出卖,导演张艺谋不禁想起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一句诗“ , ”。(2分)
12.阅读古典诗词,我们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陆游“ , 。”的爱国热情,文天祥“, , 。”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4分)Mb
13.《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虽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 。(2分)
14.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中塑造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 。(2分)]@K
15、《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介绍他事迹的一篇课文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 Ego~
二、文言文阅读(总分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人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末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本孕,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实词(4分)
A.又何间焉 间: B.小惠未偏 偏
C.小大之狱 狱: D.再而衰 再: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8.下列叙述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段文字既写了战前的准备,又写了战斗经过,处处以庄公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远谋”。
B.曹刿强调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C.在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这和曹刿的观点是一致的。
D.战斗过程中,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充分显露出曹刿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他“远谋”的又一体现。
19、本文选自《 》,曹刿指出最佳的反击时机是 最佳的追击时机是 (用原文回答)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它现在的常用义是 。(5分)
三、现代文阅读(总分40分)
(一)阅读《蒲福风级》。(共8分)
①风的级别,可用海陆之自然景物的"表现"予以表达:
②海平如镜、"大漠孤烟直"时,谓无风,抑或0级风。海船轻摇,炊烟刚刚可表示空气动向,为l级软风。软风,乃是慵懒得好似美人的风。乘2级轻风,帆船可每小时风行2至3公里,陆地树叶儿轻摇。海船微显簸动,树欲止而枝动摇,刮的是3级微风。微风,即文采未随风而逝的散文家苇岸在《立春》中写的"能够展开旗帜的风"。和风(4级风)起兮船涨满帆,行船非左倾则右倾,地面飞尘走纸。5级风亦名清劲风,虽清劲,帆却得下半杆,内陆湖面水波荡漾。
③强风浩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难见,缘于为减少受风面积,风帆已被艄公下放。看苍茫大地,细树摇晃,电线呜鸣,人在雨中行而撑伞维艰,这时乃6级强风焉。至若苍海茫茫,世人迎风行而不便,树木根不动而全身摇,此时已是"知劲草"之疾风也(7级风)。8级风就是大风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可见刘邦功成名就后的威风凛凛。
④烈风(9级)来时,屋瓦挪移,汽船航行维艰。万一10级狂风呼啸,汽船行动便有危险矣,树皮撕裂,农舍倒塌。至若暴风(11级)来时,汽船航行便愈加危险,幸好陆上暴风骤雨尚少,否则人寰楼宇损毁大焉。
⑤风进入12级,就成了飓风。多年前,读过一帧油画叫《九级浪》,画中那竖壁般的巨浪,描摹的就是飓风情景。飓风起兮白浪滔天,海上船只倾覆,人或成鱼鳖。好在泱泱大陆,罕见飓风。
⑥将风力分作12个等级,是英国海军大将蒲福的创造,这已是公元1805年的事。
(选自2001年4月《散文》海外版 作者:杨文丰)
20、.根据本文介绍的知识,下面三段有关风的描写,各属哪一"风级" (3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 ( )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
21、文中画线的句子源自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原文是"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作者为什么要把"都不见"改为"都难见" 根据③⑤两段中有关内容回答。(3分)
22、.文中在介绍8级风时没有描写海上或陆地上自然景物的具体"表现",根据上下文,对8级风的情景作一简要描绘。(2分)
(二)成功(18分)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 = 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愈。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23、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成功(3分)
24、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是 。(2分)
25、本文开头通过 ,自然地引出论题;结尾提醒人们 ,强化文章的中心。(本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分)
26、请为本文补写两个有关勤奋的名人事例。(4分)
27、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就“天资”或“机遇”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藏羚羊跪拜》一文,回答18-22题。(14分)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选自2000年9月25日《新民晚报》 作者:王宗仁)
28.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
29.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回答。(3分)
30.用" "线在文中画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语段或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3分)
31.根据文章中心,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3分)
32.阅读文章有关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①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中学生知识画报》)
②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呜叫相迎,挥蹄致意。(《中国国防报》2002.5.28)
四、作文(任选一题)(55分)
33. 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谊、母爱。。。。。)
要求:文体自选;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自己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34.有一位老人乘坐火车,在行进途中不慎将一只放在车窗边的新鞋子掉落车下。他思索片刻,索性将另一只也扔了出去。众人问其原因,他说:“我留下一只鞋子已没有什么用了,扔出去,万一有人捡到它,还能配成一对鞋。人,有时候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是的,在生活中,尽管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放弃的,比如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在上课与上网之间,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在外出求学与减轻父母负担之间……都需要我们作出选择,学会放弃。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608
2007秋官阳初中初三 月考(四)语文答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2) 2(3) 3(3) 4(3) 5(3) 7(2) 18(2)
答案 B C D D D B C
二、填空题
6、
孙 海 英 , 吕 丽 萍 以
绝 对 优 势 票 数 获 得
观 众 最 喜 爱 的 男 `
女 演 员 奖 。
8、明明是 有事无人做
9说 别的书销售好都卖完了
10、下联 英雄教师殷雪梅 瞬间壮举感常州 。
11、诗句 口…….入竹去
12、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轮台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诗句 落花 不是无情物,化做泥土更护花
14《 三国演义 》 人物是 关羽
15他就是 鲁达 绰号 花和尚
课文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他就是 张飞
16间 偏
狱 再
17(1) 略
(2) 略
19《 左传 》时机是
时机是 成语是 一鼓作气
意思是 略
20 (1)1级 (2)4级 (3)7级或7级以上
21答毛泽东词中的"白浪滔天"是12级飓风,此时海上不可能有船只,所以是"都不见";而文中写的是6级强风,海上不是没船,只是不能张帆,难以被看见。
22答.树根微动,劲草尽折,屋瓦碰响;船行困难
23、天资。+勤奋+ 机遇
24关键是、勤奋(自身努力)
25通过、借助词典,解释“成功”(设问)
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干事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勤奋)
26答、示例:①苏秦以锥刺股,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②闻一多为了著书立说,足不下楼,目不窥园; ③爱迪生为了发明创造,勤奋工作,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
27答、示例:①天资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天赋。不同意的理由是,经过后天的努力,人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②机遇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随意地创造机遇。不同意的理由是,机遇虽然总是“不期而遇”,但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这就要靠主观努力。
28答."藏羚羊为保护孩子的命向老猎人下跪但仍被枪杀"或"一个老猎人枪杀一只怀孕的藏羚羊。"
29,在猎杀藏羚羊时他心软、手松、闭眼,仍然开枪。
30.略
31.动物是自然的一员,也有生存的权利;人类有保护动物的责任。
32.①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②群众提高了觉悟;③藏羚羊的数量增加;④藏羚羊的习性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