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
莅临指导!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家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够欢聚在一堂?
图为日军在南京活埋我同胞。
日军经常将中国人砍头称为“试斩”
图为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留影。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经常强奸污辱妇女
被杀害的南京市民的尸体
艾 青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艾青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
——然后
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深沉……
爱得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第一节:写鸟儿生死眷恋土地。
第二节:直抒爱国之情。
土地
河流、风
黎明
象 征
受蹂躏的国土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歌唱 “土地 ” ,抒爱国之情。
板书设计:
竞答题
1、“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
A、感情的延续 B、省略歌唱的内容
B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 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 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 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下面是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仍然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你们想他会怎样写?
想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