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千古一人 :诗词文书法绘画皆绝
命
运
多
舛
嘉祐二年(1057) 进士及第丧母守孝 。
元丰二年(1079)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熙宁二年(1069) 反对变法卷入党争。
元祐元年(1086) 重获启用官至礼部。
绍圣元年 (1094) 又遭贬职惠州儋州。
元符三年(1100) 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
苏轼名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美美的读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读出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美美的译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分小组疏通文章的大意,难点做好记号。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门
高兴地样子
想到
于是、就
睡
共同、一起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
开衣裳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便
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游乐
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
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山
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清明澄澈
连词,相当于“原来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只是、不过
而已、罢了
改一改
1、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①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竹柏影如水中的藻荇交横。
文中写景的一句好在哪里?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的特点,令人联想,很有情趣。
苏轼和张怀民处境相同,可用白居易
的哪一句诗来形容?
同是天涯沦落人。
苏轼急切地寻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可用李商隐的哪一句诗来形容?
心有灵犀一点通。
疑?
“哪一夜没有月光 ”下雨的晚上有么?“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 这句话是不是有点逻辑问题?它是一个病句吗?
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饶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闲人?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他是闲人?
苏轼开荒种地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闲人?
1、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通达乐观
闲
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记承天
寺夜游
欣然起行
庭下月色
心境:
时间:10月12日
地点:承天寺
缘由:月色入户
同游者:张怀民
影如积水、
藻、荇
闲
(叙述)
(描写)
(议论、抒情)
情景交融
你能根据苏轼所创造的意境创作一副对联吗
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作业:
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100字以上)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之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美好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真挚的祝福
——对朋友的思念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欢欣喜悦之情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