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应试技巧指南
一、题型特点
完形填空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它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词汇应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完形填空时应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首先,仔细审题,明确大意。需要通过阅读文章,做完型填空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在没看选项之前要把文章看一遍,尽量弄懂该篇对话的大意(main idea)和情境(如购物、看病、问路和应答、约会、口语应用等)。完型填空第一句话是不设空的,它往往非常的重要,它会告诉你这篇文章主旨是什么,所以考生应该特别注意这个句子。在解题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结构,找到对选择有所提示的句子或者词汇。
第二,注意一些搭配和用法,因为完型填空是综合性的考试,不仅考考生的阅读理解,还要考他对词语的准确掌握,所以经常考一些搭配。现在的搭配有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现在安排都非常的精巧,跟上下文都非常的搭配,所以要仔细考虑,考虑它的语境和语意。现在的词语变意也是跟以前不一样,四个都可以插进去。但意思差别非常的微妙,所以需要了解词语变意。
第三,“瞻前顾后,顾后瞻前”。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选项,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就是那。
第四,考生要根据生活常识和相关知识确定选项。
第五,全文复读,融会贯通。在试填好答案之后,我们有必要从头至尾再把对话读一遍,按照对话情境,中心内容,推理判断。凡有把握的,不再改动,如有不顺或举棋不定之处,要重新定夺,确保万无一失。
二、应试技巧——英语完形填空四步法
"完形填空"题旨在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做此题必须通篇考虑,掌握大意,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常识进行判断推理。解此类题主要从以下四步做起:
第一步 重视首句,把握开篇。完形填空一般无标题,首句一般不留空白,是完整的一句,全文信息从此开始。细读首句,可判断文章体裁,预测全文大意和主旨。
第二步 速读全文,掌握大意。速读全文要一气呵成,尽管有空格、生词或不明白的地方,仍要快速读下去。读时要注意找出关键词、中心词,划出某些代表人物和情节的词,以便于形成思路。要注意不要在未掌握大意的基础上,边阅读,边做题,这样速度慢、准确率低。
第三步 瞻前顾后,灵活答题。"瞻前顾后",即先读所填词的句子,回顾上一句,兼顾下一句。如果一句中有两个空白待填,在初定答案时要"双管齐下",在两处同时试填,然后通读全句,确定答案。答题方法:1)择优法:根据文章及结构边读边填,如果能够立刻判定最佳答案的,不必再去逐个考证其余答案。2)排除法:如答案一时难以确定,可按空格位置,从语法结构、词语搭配、上下文语境、习惯用法、词义辨析等方面,对选项逐项分析试填。排除干扰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第四步 复核全文,调整答案。把填好的短文通读一遍,进行核查同时注意以下三点:
1.上下文的一致性:即时态语态的一致;代词、名词、单复数的一致。
2.从语法和惯用法及习惯搭配、甚至语感入手,看是否符合上下文的逻辑。
3.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
这次复核至关重要,常能纠正一两处甚至多处错误。同时对极难确定的答案,也要凭语感任猜一个,决不可不选。
三、命题趋势及应试对策
(1) 记叙文
【命题趋势】
记叙型完型填空是高考和备考的重点,研读记叙型完型填空, 可以看出以下趋势:
1、 首句完整,线索清楚
一般作者在第一句话就交待了人物的姓名、身份、业绩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然后再介绍时间的发生、发展,最后得出结果。
2、 叙述灵活,侧重语境]
文章以叙述为主,人物间对话较少,绝大部分篇章是作者在描述事件,较少加入作者的观点或评论。因此,常会出现态度与观点的跳跃交换,或语气的差异。这就增加了情景的迷惑性和干扰性,从而突出了对语境的依赖,实现了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分析词语,做出选择。
3、 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高考记叙型完型填空,篇章不长,一般在200-260词左右,始终紧扣话题中心,形成一个主题连续体,选项一般为同一类词或同一范畴。重点集中于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实词上,介词、连词、冠词等虚词的考查相对较少。实词为主,虚词为辅,更能体现在语境中考查英语运用能力这一思路。
【应试技巧】
1、 重视首句,开篇明义
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完型填空首句一般不设题。这为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一个“窗口”。它的句意往往为全文提供中心信息。所以,应充分重视首句的提示作用,利用它为解题找到一个突破口,据此拓展思维,争取开局胜利。
2、 利用语境,揣摩心态
高考完型填空逐渐摈弃语法分析,朝着深层化和语境化的方面挖掘。因此,考生只有借助上下文乃至全文的语境启示或限定,揣摩作者的心情、以及他对各个角色、各个事件的态度。在答题过程中,除了对关联用语的把握外,还要把握语气、动作等的描写。
3、 理清线索,把握方向
记叙文一般按事件发展顺序叙述,有时用倒叙。答题时,通过理清人物的关系,把握人物各自做的事情,从而把握细节,找准作者的记叙方向,正确理解文章。
(2) 说明文
【命题趋势】
1、 开头点题
做说明型完型填空时,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具体的对象是掌握说明细节的前提。在近年的说明型完型填空中,作者一般在文章的首句直接提出说明的对象。
2、 结构清晰
把握语篇特征对理解文章与答题极为有利。说明文的写作一般按时间顺序(指先后顺序);空间顺序(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逻辑顺序(前因后果、先果后因、先正后次);认识顺序(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来写。
【应试技巧】
1、 通过短文抓主旨
一般情况下,完型填空短文都不给标题,不容易把握文章的主题大意。但短文首句通常不设空格,这就为我们窥视文章全貌提供了一个窗口,而尾句往往是文章的总结、结论和点睛之笔。所以抓住开篇启示作用的首句和总结概括性的尾句是必要的。
2、 精读短文析文意
应逐句精读段位,逐题分析选项,对特定的语境作深入的理解,克服“定时思维”;根据全文大意和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逐项填空。要吃透文章,理解到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从上下文的角度及用法、惯用方法和搭配的角度去考虑,准确判断。
第二点: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考虑,挖掘文章的寓意及隐含意义。
第三点: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家渡去考虑,避免错误。
3、 复读全文在检验
在做完一篇完型填空后,文章完整了,应从头到尾读一遍,根据复读的语感和对整篇短文的理解,再次将较为明显的错误改正,个别需要推敲的在作调整,尽可能少出错。
(3) 议论文
【文章特点】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刨析事物、论述事理、提出主张、发表见解的文体。议论型完型填空分为两种:一种是夹叙夹议型完型填空;另一种是议论型完型填空。第一种的基本模式是:“叙述事件—提出感悟—做出结论”。第二种的基本模式是:“提出论点—列举论据—提出看法”。这两种完型填空都有以下特点:
1、 首句制胜,论点明确
议论型完型填空绝大多数搜吧文章主旨句作为首句。作者一般在这一句话中提出论点,然后在各段提出分论点。
2、 结构清晰,脉络有序
议论型完型填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它们一般有序地安排在“引子—正文—结论”这一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中。能说明论据主要内容的答案,可以在论点里得到印证,而论点的答案也可以与论据结得起来。这样,论点和论据形成一体,相互印证。有时作者为了使文章脉络清楚、逻辑流畅,都会使用一些连接词。如:on the contrary; all in all; in short; generally; worse still;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clusion; as a result/ consequence; hence; also; personally; further more; definitely; surely; undoubtedly; obviously; additionally; besides; like wise; for the sake of; firstly等等。
3、 按一定的方法论证
议论型完型填空都是按一定的论证方法来论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分析个别事例,达到共同点,得出结论)、推理法(从原理出发,个别分析说明,得出结论)、对照法(正反对照,分析说明,得出结论)、驳论法(阐述错误论点,逐条批驳,阐明观点)。
【命题趋势】
从命题的角度看,呈现以下趋势:
1、 纯语法题和同义词辨析减少
第一小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词性相同的词汇,而且时态、语态也相同。因此,不必考虑词性、时态、语态等语法功能。虽然选项词性相同,但意义却基本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样就避免了考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同义词辨析上,而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上,突出了应用能力。
2、 词汇重复率减少,词眼互相呼应
3、 综合考查学生的经验、推理、推断能力
不只是单纯考查语法,词汇知识,而是以考查这些知识的运用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推理、推断等能力。
【应试对策】
1、 多掌握一些固定搭配,包括固定短语和习惯语法等。
2、 词语辨析,表面上是语境中词语的语意选择,其实是考查词汇运用能力。
3、 熟练的语法知识,尽管近年来单纯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很少,但熟练得语法知识不但可以有助于快书理解文章的句子结构和大意,对解题也很有帮助。
4、 注意培养结合全文结构和中心思想,根据常识和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5、 要加强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如转折关系、让步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增补关系、比较关系、对比关系等,以及兑换词语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6、 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的同义词线索、环境线索、对比线索、因果线索、顺序线索等进行分析判断。
7、
PAGE
4
铁山垅钨矿子弟学校高三英语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