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送别诗鉴赏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复习送别诗鉴赏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2-25 2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别诗鉴赏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送别诗的特点,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
2、掌握通过意象鉴赏送别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了解送别诗的特点。
2、课堂上交流讨论,重点掌握送别诗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3、思练结合,鉴赏几首有代表性的送别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通过意象鉴赏送别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学习难点】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课前作业】 课外完成作业,每人找两三首送别诗,分小组交流讨论:
1、 古人送别有哪些习俗?
1、 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1、 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几种?
【课堂学习步骤】
一、交流作业。
1、古人送别有哪些习俗?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找到的送别诗,看古人送别习俗。)(投影显示)
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几种?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找到的送别诗,看送别诗的情感。)(投影显示)
3、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找到的送别诗,看送别诗的意象。)(投影显示)
二、小结 作业完成情况及结果:
1、送别习俗:
2、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大致有:
3、送别诗常用意象 :
三、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一)明确“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
讨论:诗人选取的意象与送别诗的感情有什么联系?
1、“柳”与送别情感(以典型诗句为例,讨论后小结)。诗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之涣《送别》
2、“傍晚”的时间意象与送别情感。诗例:
山中送别 王维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3、“月亮”的时间意象与送别情感。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二)小结 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四、高考链接 高考题回顾(课件显示):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1)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五、精题巧练(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鉴赏送别诗的思想感情)
1、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学生讨论、自主回答,再明确答案)
2、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题: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3、(能力迁移):给下面这首诗设置考题,要清楚考点和答题思路。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小结本节课该掌握的主要内容。
七、课后作业:
1、把课前找到的诗歌分类装订,在教室后面展出,大家交流阅读。
2、找出《名师面对面》中的送别诗,进行巩固训练。
附:学生笔记要点:
一、(作业小结)送别诗的特点:
1、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2、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大致有:凄婉哀伤,慷慨豁达,坦诚心志
3、送别诗常用意象 :笔记要点: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杨柳、柳絮、杨花,秋 、明月、
夕阳,孤舟、孤帆、流水
二、“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
1、柳”与送别情感:
(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傍晚”的时间意象与送别情感的关系: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而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3、“月亮”的时间意象与送别情感的关系: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三、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抓意象
品位意境
注意借景抒情、烘托的作用
四、高考题答案: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五、精题巧练答案:
1、淮上与友人别
(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离愁。首先,作者借景抒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2、送杜十四之江南
(问题: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之情。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