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2008-2009学年上学期十二月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

文档属性

名称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2008-2009学年上学期十二月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2-26 10:24: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中学部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
十二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附加题 总分
1-6 7--19 作文
得分
一、基础(22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 分)
A、消遣(qiǎn) 撰文(zhuàn) 执著(zhuó) 乐以教和(yuè)
B、炫耀(xuán) 酝酿(liàng) 隧道(suì) 苦心孤诣(zhǐ)
C、穹隆(gōng) 骇然(hài) 颀长(qí) 寥寥可数(liáo)
D、荒漠(mò) 哀悼(diào) 恐吓(xià) 心有余悸(j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2分)
A、萍水相逢 高梁 冗长 兴致勃勃 B、蜂拥而至 遗憾 繁锁 和蔼
C、名符其实 堆沏 风筝 消声匿迹 D、为富不人 缀学 揶揄 承诺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恰当的是( )(2分)
A、会当/凌/绝顶 B、飞来/山上/千寻/塔
C、儿童/相见/不相识 D、今日/听君/歌一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C、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吧。
D、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
5、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采访科任教师活动,如果由你采访数学老师王老师,见面后,你会说:“ ”你会向王老师提学习数学的具体问题是 (3分)
6、默写或按要求填空(10分)
(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闻道龙标过五溪。 , 。
(4)《江南春》写江南美景的句子是 , 。
(5) ,一览众山小。
(6)《登飞来峰》中包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 。
二、阅读(38分)
(一)(1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的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选文第一段描写春风,作者先后从 、 、 、 四个角度写出了春风和煦、轻柔的特点。(4分)
8、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3分)
答: 。
9、作者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找出相关的句子。(3分)
答: 。
10、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二)(16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1、文章第一段列举了哪些自然现象?请概括回答。(3分)
答: 。
12、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3分)
答: 。
13、用简要的语言归纳第三段的大意。(3分)
答: 。
14、请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答: 。
15、仿写。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它构成排比句。(4分)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 。
(三)(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解释划线的词(4分)
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属引凄异
17、翻译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8、结尾引用“渔者歌”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9、作者描写三峡,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是因为它是按照三峡的 来安排的。(2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要求:(1)写成记叙文
(2)不少于500字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①菱:即菱角。 ② 仕:做官。]
1、解释划线的词(2分)
席上啖菱( ) 或曰( )
2、翻译句子(4分)
(1)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译文: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译文:
3、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4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略
6、(1)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会当凌绝顶。
(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7、触觉、味觉、嗅觉、听觉。
8、比喻、排比;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9、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10、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1、燕子去发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
12、认为自己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13、具体描写一天是怎样匆匆流过。
14、照应开头,进一步强调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引人深思。
15、略
16、太阳、逆流而上、急流的水、连续不断。
17、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8、渲染三峡一带凄凉的气氛。
19、水势的大小。
附加题
1、吃、有人
2、(1)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除热气。
(2)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
3、无论碰到什么事,不要不懂装懂。如果自以为是,只会惹来笑话。
(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