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2-26 2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山泉作jiāo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zhì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chè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
yíng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2、下面的词语有八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新成代谢 泠泠淙淙 生意盎然 绿阴如盖 迥然不同 竭尽全力
翩翩起舞 半含半露 安祥厚重 万籁具寂 粼粼涟漪 欢呼鹊跃
错别字
订 正
3、古诗文填空。(4分)
⑴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⑵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⑶卢纶的《塞下曲》中不正面写轻骑远追以及辉煌战果,却以环境烘托汉军跃跃欲追的场景的诗句是: , 。
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称道的: , 。
4、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5、用一句话概括下列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3分)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 孙承斌 汪涌 高鹏)百年奥运梦,今夜终成真。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
6、名著阅读。(4分)
班级举行“我愿与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沙僧 鲁智深 星期五 阿廖沙 保尔·柯察金
我愿与__________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你一定喜欢读书。
①谈谈你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负的任务及完成情况。(2分)
答:
②请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份开展“读书报告会”的活动方案。(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6分)
小 溪
杨 沫
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一次,猛地撞在重迭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含意。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我又是我了!
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
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选自《杨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8.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答:
19.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
答:
10.文中的小溪是怎样懂得“挣扎、奋斗、拼搏、超越”这一生活的真理的?
答:
11.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说说“窜”与“跳”有什么不同。
答:
12.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3.文中的小溪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小溪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分)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4.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3分)
15.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16.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三题任选二题)(6分)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3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
17.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18.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根据要求作答。(1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或( )以为死,或以为亡( )
⑵又间( )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
是: 。
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3分)
答:
(二)赏析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每小题2分)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陋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3、结合全诗,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中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答:
24、“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
四、作文(50分)
25、作文。(任选一题).
(1)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2)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08—0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一单元检测答案
1---3略
4、(共4分)比喻恰当,表意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比喻恰当1分,表意清楚2分)
5、胡锦涛宣布第29届奥运会开幕
6、答案示例一:沙僧 西游记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
示例二:阿廖沙 童年 阿廖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和仇恨的家庭里,我愿与他交朋友,给他一些帮助,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
(写对名著,1分;结合名著内容,言之成理,3分。共4分)
7.①(2分)担负的任务:搜集“名人读书名言”,编辑《名人读书名言》,办“名人读书经验”墙报,讲“名人读书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报道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等。除上述6项外,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完成情况:写出完成的数量或结果即可。(酌情给分)
②(4分)方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举行报告会、活动总结。各项内容符合题意即可。(每项1分)
8.(3分)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给3分。
9.(3分)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给3分。
10.(3分)在前行中遭遇挫折,在挫折中顽强拼搏,在拼搏中思索寻觅。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给3分。
11.(3分)“窜”指自然状态下的小溪从石缝中流溢而出;“跳”指拼搏状态下的小溪从地底下喷涌而出。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5分,全对给3分。
12.(3分)明确目标奋然前行;面对挫折顽强拼搏;携手并进涌向大海。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给3分。
13.(3分)思路提示:要懂得生活的真理,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面对挫折,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给3分。
14.“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2分)
1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意思接近即可,1分);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意思接近即可,1分)
16.(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意思接近即可,1分)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意思接近即可,1分)
(2)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1分);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意思接近即可,1分)
(3)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1分),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1分)。(意思接近即可)
17.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意思接近即可,2分)
18.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意思接近即可,2分)
22、(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23、略。
24、“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不仅细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节气变化特点,生动形象地勾出广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而且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就得亲自实地调查。(只有经常与某种事物保持亲密的接触,才能敏锐地把握住事物任何细微的变化,才能见微而知著,才能做到先知先觉。 只有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等均可)
班级 -姓 名 考 号
----------------------------------------------------装-----------------------------订-------------------------线--------------------------------
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