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芦花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7-30 15:13:00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你看过与抗日有关的电影《地道战》、《小兵张嘎》吗?能说说其中精彩的片段吗?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抗日时期,在白洋淀的芦花荡中,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芦花荡孙犁白洋淀美丽的芦荡风光白洋淀美丽的芦荡风光白洋淀美丽的芦荡风光白洋淀美丽的芦荡白洋淀美丽的芦塘风光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白洋淀美丽的芦荡风光白洋淀夕阳下美丽的芦荡白洋淀迷你的芦塘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白洋淀的 芦花与莲叶白洋淀金色的芦苇荡芦花芦花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平安县人。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 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语言简练质朴、清新明净。作者 孙 犁 寒噤 仄歪 提防 穿梭 张皇失措 疟子 黄稍 吆喝 竹篙 转弯抹角苇塘 蹿 趴 扒 打牙跌嘴jìn zèdī suōhuánɡyàoshāoyāoɡāomòw?icuānpābādiēsànüè检查生字飒飒 疟疾1、小心防备。
2、央求。
3、尖锐;锐利。
4、技能、本能。
5、闲适自得。
6、倾斜、歪斜。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提防 ——央告 ——尖利 ——能耐 ——悠闲 ——仄歪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张皇失措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刻画人物的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文体常识积累 本文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环境人物情节1、请概括出本小说中的三要素。 社会环境险恶
自然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夜里护送;孩子受伤。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整体感知老头子、大菱、二菱 1、 请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其意思第一段(1—8)第二段(9—63)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一层(9—19)开端——护送二层(20—54)发展——受伤三层(55—63)高潮和结局——复仇
整体感知1、请找出文中对老艄公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相关语句。人物性格初探2、从这些描写中,你可归纳出老艄公怎样的性格?过于自信和自尊高涨的抗日爱国热情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人物性格探究 ①通过敌人封锁线,像个“没事人”,悠然自得。 ②送女孩进芦荡,以为万无一失,安心睡觉;让小女孩洗脸,暴露了也“不怕”,以为“打不着”(过于自信);没完成任务觉得丢人显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过于自尊)。③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还打包票;玩鬼子、诱其上钩、举竹篙狠敲敌头,讨回血债和自尊(这都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4、“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句话点出老英雄性格的核心。全文的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5、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受伤、小女孩洗脸因有响声而暴露等,都是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以致麻痹的表现。人物性格探究6、小说是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传奇色彩1、年龄近六十,干瘦 ,不带枪;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封锁线,悠闲自得,使敌人封锁落空,保证了苇塘里部队的给养。1、用条件与精神、业绩的强烈反差来渲染。(渲染方法)2、重点描写英雄的行为:一个手无寸铁、孤身一人的老头如何用计,把十几个鬼子置于死地。
2、、先以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再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从回味中感觉其传奇色彩。
整体感知3、请归纳出这篇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本小说通过主人公(老头子)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芦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头子”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全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小结: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风泛起涟漪,给人要滴落下来的幻觉。 ㈠、请找出课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并分析。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他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 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写景欣赏与探究:写景欣赏与探究: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句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这两句写出优美的水乡却炮楼林立,被敌人封锁和监视着,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害怕得“躲”起来。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卢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写景欣赏与探究①“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②“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③“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④“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 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5、文中还有哪些语句描写了如诗如画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还有的如作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加上各种色彩来描写景物,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总结: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景物描写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本文的写景更有增强效果、增添传奇色彩的作用。 本小说塑造了老梢公有鲜明、倔强、智勇双全,决不退缩的个性。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业:1、完成课后研读与练习。2、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小说有何异同。3、仔细体会文中写景的语言,然后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