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考英语命题政策分析---教研讲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以高考英语命题政策分析---教研讲座[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6-03-29 20:01:00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高考政策的 利益优先性探讨 -以高考英语命题政策分析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鲁子问一、公共政策的利益优先性从形成过程分析,公共政策是与政策相关的各种利益体之间的利益互动的结果。
在互动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利益博弈,某一或某些利益体的利益可能表现出优先于其他利益体的利益,这种公共政策中某一或某些利益体的利益对于其他利益体的利益的优先性称之为公共政策的利益优先性。公共政策与利益公共政策的研究表明,对于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具有第一优先性,部门利益其次,个人利益后之。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追求目标 公共政策的利益优先性序列二、高考政策的利益优先性国家利益:代表最广大的公共利益
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利益:政绩还是过失
高校利益:能否招收合格的新生
教育管理者个人利益:政绩还是过失
考生及其家长利益:能否被公正评价
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利益:能否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成就感
其它利益:其它相关利益体的利益高考政策的相关利益体高考作为国家公共政策,应该充分体现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利益的优先性。公立学校的招生考试首先应考虑公共利益,然后才是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包括家长和考生的个人利益)。
那么,当前国家利益的根本要素是什么?是社会发展。
所以,高考政策应该首先保证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个人发展这一国家利益的优先性。 高考政策的利益优先性高考的设计功能是为高校选拔新生
但高考所实现的政策功能却是:
A 高校招生
B 引导基础教育发展
C 促进社会对知识和教育的追求等风气
D 促进社会的向上流动
E 促进社会稳定
F 带动高考经济
G 其它高考政策的设计功能与实现功能理想的状态是把高考的政策功能定位为单纯的高校招生功能,使之与基础教育的学业考试分开。
高考与基础教育学业综合评价如何分开,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阶段综合考虑。
基础教育学业综合评价需要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会考)高考与基础教育学业综合评价高考的竞争性通过考试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获得更大生存空间的可能,是所有中国人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也是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前中国社会的生存竞争性压力日益增加
高考的竞争性加剧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若没有竞争性,高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聚焦考试、关注考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符合国家的社会发展利益。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高考目前最主要的实现功能是引导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与高校招生相比,这也是促进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政策功能。
理想的高考是高校招生考试,现实的高考则是混合的
现实的高考必须优先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
可以说,之于高考,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具有不可忽视的利益优先性,这是因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涉及的公众多、影响广而且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案例来看高考政策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的不重视。
2005年我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和中西部部分省市自治区在高考英语中取消了听力试题,到目前也还没有恢复听力试题的计划,其原因就是听力考试的技术问题可能导致问责于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者。而这一政策导致相关省市自治区的高三、甚是整个高中几乎全部放弃英语听力教学。这不是要重新导致“聋子英语”吗?
这实际上是为了某些部门和个人利益牺牲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为了区域稳定牺牲国家发展。
这也实际上是对国家教育主权统一性的削弱,因为外语涉及对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之于高等教育领域,高考相关的国家利益主要表现为通过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获得最大数量的社会最需要的人力资本。
这就涉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悖论: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平不是公正)
高校如何从考生中甄别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拔?
如何依据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在选拔中建立起公平和效率之间有合理张力的关联?
高校新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与知识基础?案例分析分省命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平问题
最大的不公平不是各省市之间的不公平,因为录取是省内录取
最大的不公平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公平下的同一试题问题
分省命题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只是解决舆论问题
分省命题后考试效率大大降低
A 考试成本十数倍增加
B 试题质量普遍下降,导致考试信度、效度下降
C 考试安全风险加剧城乡问题某市200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主要内容(40分):
短文A:网上拍卖
短文B:儿童不健康饮食导致肥胖
短文C:海岛旅游,对非城市生活的赞美
短文D:好莱坞大片《后天》与温室效应
短文E:科学发现的原因

对农村学生有利?还是对城市学生有利?2005全国高考卷与某省高考卷的完形填空空距比较2005全国高考卷与某省高考卷的完形填空空距比较2005全国高考卷与某省高考卷的完形填空空距比较全国高考英语作文试题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李华,正是英国牛津参加短期语言培训,计划星期天去伦敦旅游。互联网上一则广告引起了你的注意,但一些具体信息不明确(箭头所指内容)。请给该旅行社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有关情况。
注意:1.词数100左右,信的格式已为你写好。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牛津——Oxford 费用——fee
??
?
?

Dear Sir/Madame,
Yours,
Li Hua某省高考英语作文试题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晓平,是“江苏中学”的学生。请你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根据下面所给出的要点提示,用英语给全省中学生写一封倡议书。
要点提示:1.人与社会:祖国、家乡、学校,热爱关心
2.人与人:家人、师长、同学,诚信互助
3.人与自然:能源、环境、动植物,爱惜保护
4.你的态度:(内容由考生自己拟定)
注意:1.词数:100左右。倡议书的开头、结尾以及提示句已为你写好,不计人词数。
2.内容可适当发挥,注意行文连贯。
A Letter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iangsu
Dear fellow students,
Our government is aiming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和谐社会). I think it is every
citizen's duty to work hard to achieve this goal.
A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at should we do?

As for myself,
?
Dear fellow students, let's start fight now and spare no effort to do a little bit every day, every hour, and every minute!
Li Xiaoping
From Jiangsu High School某省高考英语作文试题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你堂兄建华在国外学习,你们经常用英文通信。他即将完成学业,不久前来信就是否回国工作征求你的意见。请根据下列提示回信:
1.建议他回国;
2.你的理由是:1)学有所用,就业容易;2)照顾父母。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行文应连贯,内容应完整;
3.开头语与落款已为你写好。
June 8th
Dear Jianhua ,
I’m very glad to have received the letter you sent me two weeks ago .
Best wishes ,
Minghua某省高考英语作文试题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某城市的中学生.暑假打算去乡村度假.请根据下面两幅图提供
的信息,写一篇短文.简要说明城市生活环境的不足,重点说明你去乡村度假的原因.
注意:1.短文应包括图中所提供的主要信息,井做适当发挥,使短文内容连贯、完整;
2.词数: 100左右.低质量高考英语试题的可能危险1、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下降
鉴于当前高考对基础教育的绝对引导作用,低质量的高考试题必然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下降,取消听力考试就是明显的案例
这样的完形填空试题必然无法真正检测学生的语篇能力,从而很可能导致学生的英语语篇理解与处理能力下降2、导致高校无法选拔出真正具有英语运用能力的新生
现在大学生普遍花前三年的一半以上的时间学习才可能通过四级考试
尽管这与四级考试、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关系
低质量的高考也难脱其咎3、导致真正具有英语运用能力的学生无法得到公正评价,以上分省作文试题可能导致大量的 English to China,而不是English for China
真正的国际交流要求 Think locally, speak globally.
高考 China’s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ational Matriculation Tests
山东 Shandong Province in East China
Cold feet: Freezing residents in Weihai, East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trudge through the snow yesterday after two heavy snowfalls blocked many major roads in the city.
改革开放以来 since opening up and reform in 1978
文革时期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76)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可能危险高校招生是高等学校的事务,但高校自己组织选拔新生的考试问题可能较多,比如:
A 导致成本十多倍地增加
B 可能导致大面积犯罪
在当前这个诚信程度还不敢恭维的社会,高校自己组织招生考试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考试安全灾难,等于把很多高校招生负责人推到监狱的大门口。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高校招生考试的社会化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家利益三、基于国家社会发展 利益优先性的高考改革建议原 则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在高考政策中坚持国家的社会发展利益的优先性
强化教育部门的考试监督职能
弱化教育部门的考试行政职能
政府不参与具体的考试活动,而只是组织和监督考试,因为政府组织考试必然导致政府部门和管理者个人利益的优先性方 向方向: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理想是高考与基础教育终结性评价分离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把基础教育的终结性评价交给基础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组织和监督
把高校招生考试交给高校自己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公立高校招生工作的组织与监督高考中远期发展的可能形态一、1+n
一般高校依据国家统一成绩录取新生
有经济条件的高校自主组织招生考试
同时高校认可一部分有条件的科目的社会化考试成绩,比如英语
这可能有利于高等教育经费形成尽可能大的教育效益,从而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高考中远期发展的可能形态二、X1+X2
在现行的3+X科目设置基础上,保证基本质量,改革3试题的内容
逐步过渡到X1+X2
X1 直接采取基础教育综合评价成绩,学生可以从所有综合评价科目中自己选择科目作为X,这可以解决所有选修课问题,这可能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X2是学生参加社会化考试的自选科目大多数高校可以依据社会化考试成绩
鼓励专业的社会化面试,尤其是学习潜能面试、综合素养面试、实践能力面试,培养职业的面试人员
大学自主决定采用哪些社会化考试成绩,需要学生报送哪些科目的基础教育综合评价成绩
考生根据大学要求和自己的志愿从基础教育综合评价科目成绩中自主选择,并自主选择参加哪些社会化考试
这可能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高考消失的一种可能从国家利益分析,高考并不是必需的,因为:
1. 考试是necessary evil
2. 高考是高风险的政府行政行为
3. 任何限时的考试都无法真正全面评价考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
当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到能满足所有求学者的需求之后,高考可能消失
真正的e-learning时代之后,可能只有少数优质大学能够存在,这应该就是高考消失的可能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符合国家利益的高考英语命题政策!
我们有理由期待更能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高考英语命题政策!
我们有利益期待更有利于高校选拔真正具有英语运用能力的高考英语命题政策!谢谢!
电子信箱
kwlu@vip.sina.com
kwl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