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狼
一、 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文是一个有趣的文言小故事,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特点,建议教师可选用以下教法组
织教学。
(一)诵读法
1.学生自由竞读课文,理解文意。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
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
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的层次。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
中两狼,缀行甚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一层写人,一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
小停一下。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演读全篇课文。4.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中的情景。5.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6.运用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
(二)品读法
1. 教师介绍学法,阅读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可以用一种“妙点揣摩法”。所谓“妙点端摩”,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段、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2.教师示范。如:课文妙在写投骨而不止狼,使人感到屠户面临巨大危险:妙在写后狼止前狼又至,表现了屠户随时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妙在写狼的一走一留,让人担心屠户是否会中计……3.学法实践,学生进行课文妙点列举,每人用一句话说明一个“妙点”。4.组织学生用“分类”的方式整理“妙点”。5.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6.自由背读,课文小结。
(三)听读法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读出层次,学生听读、学读。2.听对课文第四段的配乐朗读,学生跟读。3.听老师对第五段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学生竞读。4.听(两遍)课文分析的录音,学生作听音笔记:蒲松龄通过对两只恶狼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着力揭露了狼的凶残而又虚弱、狡诈而又愚蠢的特点。作者的高妙这处在于,凡写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狼的本性。请看:“缀行甚远”——表现狼贪婪的企图:“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表现狼的配合作战和虚张声势;“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胆怯,并在伺机而动;“径法”、“犬坐”——狼在变换手法,制造危机;“目似瞑,意暇甚”——伪装轻松善良;“洞其中”——表现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攻。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完全没有写狼对屠户进行正面进攻,在作者看来,阴险狡诈比穷凶极恶更可怕、更可恨,因此他极力写狼的狡诈。狼越是狡诈,屠户的胜利也就越有意义。
指点迷津
这篇课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怎样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呢 我们不能把眼光停留在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上,应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激起理性的思考,可首先提出一个历来
有争议的话题——本课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 历来论者将叙事部分概括为:屠户遇狼→屠
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当然也有人概括为:追踪屠户→骨尽仍追→逼屠倚薪→计败毙命。同学们,你赞成哪种观点呢
我们先来看故事情节:两狼见屠户晚归,便“缀行甚远”;屠户“投以骨”时,得骨者
暂止,未得者“仍从”,“复投”之后,仍不能使两狼同时止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以至在“骨已尽”之时,它们还是“并驱如故”;不得已,屠户才倚于薪下,“弛担持刀”,以为防御,见此,两狼仍是“眈眈相向”,不肯罢休;短暂的相持之后,狼竟主动发起进攻——狼诱敌(“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包抄“径去”“以攻其后”)。由此可见,“狼”自始至终都处于主动地位,是局势发展的推动者和控制者;换言之,故事情节的展开一直都是以“狼”的活动为中心的。
再看作者本意。上说结尾有作者评论云:“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这便清楚地告诉我们:作者之本意在于嘲讽“狼”——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既然作者之本意是讽喻“狼”,那么,“屠”又怎能称得上主人公呢
最后,我们再看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重要性人所共知,因此,为突出主人公之重要地位,将主人公作为标题,便成为作家的普遍选择。《聊斋志异》中即有《婴宁》、《香玉》、《莲香》、《贾儿》、《阿绣》、《黑兽》等以主人公命名的篇章;中学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亦俯拾皆是,仅初中就有《变色龙》(喻指奥楚蔑洛夫)、《老杨同志》、《孔乙己》等直接以主人公命名的小说。这是否也能表明,小说的主人公是“狼”而非“屠”呢
综上所述,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当然,以上思路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贵在人人思考、人人参与,教者不宜生硬处理。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一)检查预习,结合课下注释①,思考: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聊斋志异》是一本
什么样的书
提示: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巨,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
文学家。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书香家庭,父亲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到他时家境更为贫困。蒲松龄自幼勤学、聪敏,19岁时初应童子试,连获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4年后便死了。一生中,除31-32岁时,到宝应和高邮做过一年多的幕宾外,都在家乡设馆教书。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有较深的认识和体会。这为他创作不配的文学名著《聊斋志异》奠定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二)熟读课文,思考:本课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阐明了什么道理 试分析屠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提示:本文通过一个屠夫智取两只狼的故事,揭露狼的凶残、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作者在写双方的正面交锋时,着力于对屠夫的正面描写。所以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分析屠夫“智”与“勇”两方面的心理和行为上,展示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从而点明
本篇课文的主题。
本文语言生动传神,辞约意丰,应认真推敲。如写屠夫遇狼的心理变化:先是写“屠惧 ,这是一般的害怕心理;其次写“大窘”,“窘”比“惧”内涵更深,表示从一般害怕发展到身处逆境,陷入无法摆脱的境地;最后是“暴起”,与“惧”、“窘”迥然不同,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通过上述由“惧”、“窘”到“暴起”的动态描写。把屠夫的心理活动极有层次地表现
出来,同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屠夫机警的性格特征和紧张的心情。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司。”动词的锤炬,是语言艺术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注意动词的选择。如写屠夫遇狼后内心极度恐慌,情势异常紧迫,必须赶快想好对象,用了“顾”、“奔”、“倚”、“弛”、“持”几个动词,画出了一个准备抗争的紧张场面。经过这样步步蓄势,最后“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劈”字力重千钧,“毙”字大快人心,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三)课文难点解析:这篇课文的情节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反复多次,试简要分析。
提示:故事开头,写一屠晚归,遇狼恐具,反复投骨,企图侥幸解除威胁。而两狼“并
驱如故”,屠夫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怎么办呢 他有什么谋略、对策 结果又怎样呢 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写屠夫与狼的正面交锋:“一狼径去。”狼的本性是领婪、凶残的,奇怪这只狼一没得逞,二没受挫,怎么却头也不回就举步径去 确实令人生疑。而另一狼的行动就更奇怪了:它竟然安坐在屠夫面前,眼睛微闭,意态闲暇,使人觉得悬念丛生,简直不可思议。
文章末尾,写屠夫恍然大悟,疑虑顿释。原来一狼“径去”,一狼“假寐”,都不过是迷惑自己的狡诈伎俩罢了。所以,最后评论曰:“止增笑耳。”读到这里,便豁然开朗,前面的悬念得到圆满解决。这不仅把屠夫和两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在情节安排上独具匠心。
(四) 基础知识积累整理:
1.常用文言实词释义:
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副词,只是,仅仅。
一狼得骨止 动词,停止。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同上。
止露尻尾 副词,只,仅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副词,只不过。
归 一屠晚归 动词,回家。
请从吏夜归(《石豪吏》) 动词,回去。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动词,回来。
故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名词,原来。
送儿还故儿(《木兰诗》) 名词,原籍。
关于“故”字,还可参见《〈论语〉六则》、《宋定伯捉鬼》、《曹刿论战》
等文。
顾 顾野有麦场 动词,看。
顾不如蜀鄙之僧战 (《为学》) 副词,难道。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动词,探,拜访。
意 目似瞑,意暇甚 名词,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词,企图。
与君离别意《杜少府之任蜀州》 名词,情意。
数 又数刀毙之 数词,几,音 shù
敌 恐前后受其故 动词,本为“敌对”之意,本文指“攻击”。
盖以诱敌 名词,仇敌,敌人。
2.常用文言虚词释义
之 复投之 代词,代骨头。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久之 助词,调节音节。
又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
亦毙之 同上。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结构助词,的。
其 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 代词,指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 代词,指其中的。
一狼洞其中 代词,指柴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代词,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指狼。
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连词,表转折。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连词,表转折。
而顷刻两毙 连词,表转折。
乃 屠乃奔倚其下 副词,于是。
乃司前狼假寐 副词,才。
以 投以骨 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目的,来。
盖以诱敌 介词,用,其后宾语“之”省略。
于 其一犬坐于前 介词,在。
盖 盖以诱敌 副词,表对原因的推断,相当于“原来是”。
也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语气助词,表解释。
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呢”。
矣 狼亦黠矣 语气助词,了。
耳 止增笑耳 句末语气词,罢了。一说,兼词,“而已”的合音。
3.词类话用
狼不敢前 方位词语用为动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犬那样。
一狼洞其中 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钻洞。
止增笑耳 动词作名词,笑料。
4.古今异同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门分科,即几何学。
5.常见文言句式:
省略句
场主积薪(于)其中
盖以(之)诱敌
倒装句
屠惧,投以股(介词结构后置)
意暇甚(“甚”作状语,后置)
一狼洞(于)其中(介词结构后置)
固定结构
止增笑耳“止……耳”,常用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只不过……罢了”。
妙文赏析
根据最短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展开想象,丰富内容,写一篇科幻小说。
地球上最后一个一……
地球上一片沉寂,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繁华。看不见蓝天白云,听不见虫叫鸟鸣,更可
怕的是连人类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那死气沉沉的硝烟笼罩着无边的荒漠,未曾散去……
一幢小小的别墅,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吉尼孤独地坐在房间里。他呆呆地望着天花板,那发生在一瞬间的、可怕的灾难又闪现在眼前——
早被贪欲、强权撑破脑瓜的国际大盗,不顾人民的死活,挑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用核武器、生化武器亲手毁灭了整个地球,包括他们自己。当那世纪之灾突然降临到吉尼头
上时,他正在地下室工作着。随着一声巨响,他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就在那一瞬间被夺去了
生命,而他自己却侥幸地活了下来。
吉尼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他找遍了整个世界,竟没有一个
活着的人,连动物也没有!死神的魔爪攫取着地球……他彻底绝望了。
正在这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他心头一颤:会是谁呢 吉尼犹豫着,慢慢走到门
边,小心而紧张在拉开了门,“啊——”他惊叫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门外站着一个女人!她身穿雪白的羽衣,安详而美丽的脸上露出微笑,一只手举手
翠绿的橄榄枝,另一只手拥着一只纯洁的和平鸽。
“地球人,不要害怕,我是和平女神。我奉天主之命来拯救你!”女神对吉呢说。
“你 ——你是和平女神 !你掌握着人类的和平 可为什么要让战争毁灭人类 !”吉尼无
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几乎喊了起来,“我的家呀!我的妻儿呀!我的一切都没有了,为什么
还要让我活下来 ”
女神美丽的脸上闪过一丝阴影,说:“人类的贪婪和狂妄让天神无法忍受,这是他们罪
有应得。战争狂人已经下了地狱。你的妻儿和哪些无辜的人们正在天堂过着幸福的生活。你
跟我一起上天堂,去与你的家人团圆吧!”
吉尼转悲为喜。他将女神给他的一片橄榄叶衔在嘴里,慢慢地,吉尼觉得自己的身体在
变轻、变轻……于是,在和平女神的指引下,吉呢向着那安宁、幸福、充满欢乐与友爱的天
国飞去,飞去……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就这样消失了。
赏析:这是一篇给材料的想象作文。原材料是美国作家弗里蒂克·布朗所写的世界上最
短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响起了
敲门声……”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续写这篇小说。
本文以合理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战争对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表达了青少年渴望
世界和平的心声,也引发所有人对世纪末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反思。
想象作文不是胡思乱想、胡编滥造,只有以现实为依托,以想象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
生活主题,才会被读者所接受,才会具有生命力。
思维体操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同学们,请你阅读《狼三则》的其他两则,可以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然后分别概括其主题。
第二则
有屠人华(出卖)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之于”之意)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同“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第三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苦中探爪人。屠急促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望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第二则: 。 第三则: 。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一)基础知识
1.了解课文出处及其作者蒲松龄的简况。
2.记住“缀、顾、窘、薪、苫、倚、耽、瞑、暇、尻、黠”等字的形、音、义。
3.理解“其”的指代意。
4.理解通假字“止”的本意。
5.辨板课文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做状语的语言现象。
(二)阅读理解
1.分析屠户的动作、神态描写怎样表现其情感态度的发展变化。
2.分析狼的狡猾、贪婪、风狠却终失败的过程。
3.说说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4.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能力训练
1.疏通文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叙事部分的情况。
2. 领会文章议论部分的作用。
动脑动手
1.释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①一狼得骨止( ) 止( )有剩骨
②盖以诱故( ) 恐前后受其敌( )
③一狼洞其( )中 以攻其( )后
④目似瞑,意( )暇甚 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
⑤变诈几何( )哉 顷刻( )两毙
3. 下边的语句中,哪些写狼的阴险狡诈 哪些不是
①缀行甚远( )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行( )
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⑤目似瞑,意暇甚( )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场主积薪其中( )
③屠乃奔倚其下( ) ④屠自后断其股( )
4.选择翻译正确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A.一只狼径直进去,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地蹲在(屠夫)前面。
B.一只狼径直走去,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地蹲在(屠夫)前面。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A.一只狼在柴堆中打洞,企图钻洞过来从背后攻击屠夫。
B.一只狼在洞里面,企图钻进去攻击屠夫背后。
5.编演课文剧练习:同学们学习本课后,试着把本课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在班内演出。
创新园地
请阅读以下小故事,预测总经理会如何围绕这件事开展经营活动,为故事续写结尾。
一位年轻的女顾客在美国一家商店里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却灵机一动,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造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售货小奶看了看售价牌,竟然惊讶不已,不敢卖。于是她请来了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认真地向顾客作了解释,婉谢不卖。而这位顾客毫不让步,直到部门经
理出面斡旋,仍坚持要买,不为所动。最后请来了总经理。总经理了解情况后当场定夺,卖,按标价卖!——原来,那架价值数千美元的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
。
四、同步题库
(一)填空
《狼》选自 ,原文共 则,这里选的是第 则。作者 ,字 ,别号 , 代山东人。
(二)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缀行甚远 2.屠大窘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弛担持刀
5.耽耽相向 6.少时,一狼径去。
7.目似瞑,意暇甚 8.狼亦黠矣
(三)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1.一狼洞(打洞)其中 2.止(停止)增笑耳
3.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4.顾(看见)野有麦场
5.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6.意将隧(洞入)以攻其后也
7.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四)选出下面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1)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A.(屠户)于是明白了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大概是为了诱惑敌人。
B.(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
C.(屠户)于是明白了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引诱敌人。
D.(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大概是想引诱别的敌人。
(五)诵读下列语句时,语音停顿正确的一组是:( )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其一/犬坐于前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六)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
B.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
C.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D.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
(七)阅读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①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②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暑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后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给语段中划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字。
①A.持 B.驰 C.池 D.弛
②A.竞 B.径 C.竞
2.解释下列的字词:
①方 ②薪
③尻 ④股
3.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是哪一项。
①其一犬坐于前。(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狼洞|其中
A.一狼洞|其中 B.一|狼洞其中
C.一狼|洞其中 D.一狼洞其|中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其一犬坐于前”的目的是: 。
(2)“一狼洞其中”的目的是是: 。
5.在下列句子中,哪两句中的“其”字指代的内容相同。( )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6.为句中划线部分选择正确的翻译。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A.一只狼在其中打洞。( )
B.那洞里面有一头狼。( )
C.一个狼洞在那里面。( )
7.选出下面说得正确的项。
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
B.文中三个“其”的含义分别是指:屠户、积薪、前狼。( )
C.文中三个“以”的含义都是“用”。( )
D.“屠暴起”写屠户的当机立断。暴,突然的意思。( )
E.“目似瞑,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神情善良得很。( )
F.文中“一狼径去”写狼另有图谋,“犬坐于前”写狼牵制屠户。( )
G.此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
H.此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8.对这段文字的含义、作用、结构方式等进行分析,有以下答案,请选出正确的来。
A.写狼制造假象,充分体现了狼诡计多端,狡黠阴险。( )
B.这段话告诫我们,打狼既要劈其首,也要断其股。( )
C.这段话告诫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敌人,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
D.这段文字起伏跌宕,错落有致,两处高潮,扣人心弦。( )
E.最后一句是补叙,揭穿了狼的假象。( )
(八)阅读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
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
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
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及走,又从之( )
②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2.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有屠人货肉(买肉)归 B.时狼皮价昂,直(值,价格)十余金
C.缘(攀援)木求鱼 D.不如姑(姑且,暂且)悬诸树而早取之
3.选出对下列语句理解正确的项。
①屠惧,示以刃,少却( )
A.屠夫感到害怕,拿出刀来给狼看,相持了会儿
B.屠夫感到恐惧,用刀子比划着,并稍稍后退了一点
C.屠夫感到害怕,亮出刀子来,狼稍稍后退
D.屠夫感到恐惧,给狼一刀肉,狼只停一会儿
②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
A.屠夫想,狼所想要的就是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枝上而让它早些叼走算了
B.屠夫想,狼是想吃我身上的肉,不如姑且把它吊死在树上明天早上来取它
C.屠夫想,狼所想要的就是挑的肉,不如暂时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来取
D.屠夫想,狼最大的愿望就是吃肉,不如把肉暂时挂在每棵树上作诱饵钩住狼
4.选出不符合上文内容的一项:( )
A.狼不再追屠夫的原因是屠夫把空担给狼看了
B.当时狼皮很值钱,屠夫因此发了大财
C.屠夫想再次得到狼皮,就像爬到树上捉鱼一样,十分可笑
D.狼十分想吃到肉,结果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
参 考 答 案
思维体操
第二则:本则故事反映屠夫临危不惧,面对狼的尾随,最终摆脱困境,引狼上当。告诫人们不可贪图便宜,不劳而获,不然只能和这只“狼”一样获得一个引火自焚的自场。第三
则:本则故事讲屠夫遇狼不惊,将平时所学灵活地加以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了
安全。可见人必须具备一技之长,这种长处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有时还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
用处。
动脑动手
1.①停止 通“只” ②仇敌,敌人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③代指柴草堆代屠户 ④神情、态度 企图 ⑤多少 一会儿
2.此题考理解句意 ④⑤⑥句写狼的阴险狡诈 ①②③句不是
3.此题考理解词义 ①指狼 ②指麦场 ③指柴草堆 ④指狼
4.翻译文言句子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能够把重点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关键是要把句子里的重点词语理解正确,翻译特殊句式的时要符合语言习惯。如①句“去”是“走开”或“离开”之意,“犬”字意思是“像狗似的”。②句中的“洞”是“打洞”之意,“隧”是“钻洞”的意思。答案:①B ②A
5.提示:①编课本剧,是一种改写训练,就是将带有情节性、故事性的课文用剧本的形式表现出来。②介绍有关“台词”、“舞台说明”的知识。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台词要简练、生动、个性化。舞台说明写在剧本的开端、结尾和故事情节展开的对话里。这些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上下场以及对人物表演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的要求;等等。舞台说明不能过少,特别是对人物动作、表情的要求,一定要恰切而适当地安排在对话之中。③同学们进行编写。全班若分为四个小组,则两个组的内容要以“狼”为主角,两个组的内容要以“屠户”为主角。④在班里演出。
创新园地
例文一:接着,总经理对女顾客说道:“小姐,你是否能稍候一会,让记者采访一下你
现在的感想。”“当然可以。”总经理请来了一位电视台的记者进行现场报道。当女顾客把事情说过一遍后,总经理接过了话筒说道:“各位敬爱的顾客,上述各位所看到的,正是近日本公司隆重推出的一项经营项目‘请顾客来找错’,具体事项为:本公司将陆续推出一批标错价的商品,如被您选中,均按标价出卖。来得次数越多,机会越大!可不要错过机会呀!”不用说,次日顾客盈门,被找出差错的小商品诚然不少,但利润却颇为可观。
例文二:第二天,这家商店的门旁放置了一块大大的标牌:“本店本着‘顾客是上帝’的宗旨,热忱为广大客户服务。昨天因工作人员疏忽,在一架名牌钢琴上标价时少写了一个零。一位女士看中了这架钢琴要买下来,我们明知有错,却仍然照少一个零的标价售出。上
帝们,在这里,您或许也能买到像那位女士买到的商品!”
例文三:总经理虽然答应把那昂贵的钢琴卖给那位顾客,但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请她写篇文章。第二天,当进了最有名的一家报纸登出了一篇顾客写给报社的信。文章内容如下:
“我是一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游客,初到此地,路过你们这儿的一家××商店,由于店主的
疏忽,将一架价值数千元的名牌钢琴标价时少写了一个零。但店主待人诚恳,守信用,还是
按原标卖给了我,在此,我对他表示万分感谢。”
同步题库
(一)见课下注释① (二)1.zhuì 2.jiǒng 3.xīn shàn 4.chí 5.dān 6.shǎo jìng 7.míng 8.xiá (三)加点的词有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如1句中的“洞”,这里是“打洞”之意。有的是通假字,如2句中的“止”同“只”。还有的是古今意义差异大的词,如“股”是“大腿”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情况,引导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句子的意思,而且还要知道重点词语的意思。答案:2—3—5—6 (四)B (五)B (六)A (七)1.①D ②B 2.①正 ②柴草 ③屁股 ④大腿 3.①B ②C 4.①盖以诱敌 ②隧入以攻其后 5.AD 6.A 7.ADFGH 8.ACDE (八)1.①屠夫 ②指“缘木求鱼”那样的结尾 2.A 3.①C ②C 4.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