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魂》课件说明
制作人:弋阳一中 曾令先
一、关于教材
1、《秋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散文。
2、本单元教材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要求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领略自然景物之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景物、思考自然、思考生命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秋魂》选取秋天各种典型事物的描绘,写出了自己对秋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为我们描绘了一种高贵的灵魂,质朴又不同凡响的人生。
二、关于教学
1、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我定为两点,一是感受秋,联想秋,理解秋,理解《秋魂》主旨;二是品读精美的语言,从中领悟秋的精神。
2、时值秋深,一走出教室,同学每天都在感受秋,本已对秋意有了直观的感受,这为本文的品读创造了条件。
3、教学本文,我设想的是三个环节,一是整体感知。感知全文内容,每节重点,感知“秋魂”的“魂”指什么,每一节又重在表现什么“魂”;二是朗读品味,重在品读,朗读中细细品味,感受文章精美的语言中传达的人生感悟;三是联想感悟,从“秋”中“悟”出“人”,读“秋之魂”,悟出“人生之魂”。
三、关于课件
1、课件使用flash制作,选用大量的秋景图来渲染气氛,让学生从视觉上进入秋意浓浓的氛围,配以启人心智、怡人情怀的优美的“秋”主题乐曲,营造情境。
2、课件分为四大部分
⑴、主题板面:背景音乐
⑵、结构板块:展示教学四个环节,即预习检测,整体感知,品读体味,家庭作业。
⑶、朗读材料:在“整体感知”链接下,展示课文写“秋”的七个小节内容
⑷、体味联想材料
四、教学过程及课件使用流程
1、揭示课题―――场景⑴,背景音乐 2、展示学习流程:目录1——-场景⑵
3、预习检测―――场景⑶
4、整体感知⑴展示学习目标――场景⑸; ⑵学生放声朗读,把表现秋天的词语划出来―――场景⑷音乐;⑶感知两点,一是“秋魂”“魂”是指什么?二是每节要点―场景⑹
5、品读体味目录界面。⑴学生与老师一起品读第一节,其他各节学生四组分任务品读。―――场景⑺ ⑵师生共同品读第一节―――场景⑻。
⑶学生按选定内容品读其他各节―――场景⑼⑽⑾⑿⒀⒁各一组图文。(找出品读点,采用这样的句式“我特别欣赏 ,因为 ,”“我由 联想到 ”)
⑷总结秋的精神。―――场景⒂返回界面 (参考句式)
△秋是 的, 的, 的 。
△秋天有着 ,有着 ,有着 。
6、联想感悟:
⑴秋的活动,秋的收获―――场景⒃ ⑵品味秋实―――――――场景⒄
⑶联想秋实――――――场景⒄⒅⒆返回⑺ ⑷得到启示―――――场景⒆
7、家庭作业―――――场景(21) 8、结尾致谢―――――场景(22)
五、使用要点
1、品读课文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能够不按课文顺序,课件任务栏可以随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顺序,每个场景中都有多个按扭,进退自如,便于灵活使用.
2、品读只供示例,只点拨方法,各小节品读均不出现定论,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学生自行寻找品味点、联想点,课件上不呈现,避免束缚学生思维,产生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