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一、教学目标
1、辩认物品的所有者;
2、根据场景询问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
3、根据上下文培养学生剧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 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 重点词汇
1.Is this your pencil Yes, it is.No, it isn’t.2.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pencil.3. How do you spell pencil * 通过上下文内在的逻辑关系,完成对话等练习。* 运用猜测这一练习,复习字母和单词拼写。 * the alphabet* pencil, pen, book,eraser, ruler, notebook, ring, key, pencil case, backpack, ID card,baseball, watch, computer game
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 跨学科学习
1. 指示代词:this, that2. What 引导的问句3. Yes/No简单问答4. 句型:How do you spell…? * 辨认物品的所有者* 询问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 * 艺术:画出所学物品并依此编写对话* 文学/语言艺术:利用卡通画学习单词和句型
三、教学设计的思路及教学建议
思路: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确认物品的所有权”,物品主要围绕着教室内学生身边的常用物品,在教学时老师能够使用实物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实表明,如果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并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是说,作为授课的老师,我们要结合所授内容,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情境。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教材围绕着这一主题,为我们可以设计了游戏,即找到一些物品的主人,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主要句型,将这些游戏扩展,从而达到练习这些重点句型的目的。
建议: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Task One:Game: Find the owner
Task Two:Game: Join pieces and read the notices and find the things from “Lost & Found”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1、任务型教学强调的是应用。所以在以用为先导的前提下,要学生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说话的流利程度等等。
2、学习者的参与与语言熟练程度关系很大。所以课上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抓住学生在课上的每一分钟,将学生吸引到听英语、讲英语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的熟练程度。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通过我们对教材的阅读、理解,我们发现:任务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以学生的个体活动或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如何才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最高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即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既放得开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去开展小组内的学习活动,又能控制住每一组学生都能够保证注意力在课堂上。我想我们可以尝试成立固定的小组,选好组长,加强小组的力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我们要在课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如:使他们明白自己身为小组长的责任,重要性;教给小组长如何组织活动?当组员不会说英语怎么办?等等。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要在自己学会的同时,还要以自己学习的体会教给同学学习英语的方法。
五、具体教案设计: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P7—P8 第二课时: P9—P10
第三课时: P11 第四课时: P12及处理练习册
第一课时: P7—P8
Step 1. Warming-up
T: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 What’s your name
S: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Step 2. 讲授1a中的新单词。
1、老师可利用实物进行教授单词,使用的句型是: What’s this in English (此时,只需学生能够理解该句型,不必会说,老师多次的重复是为学生下一节课掌握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做准备)这一步是针对一般学校来设计的,如果好一点的学生,我们可以直接进入1A,让学生直接完成match的任务,然后订正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学生在小学没有学习过这些英语单词,他们将根据什么来完成老师布置的这一任务?也许会做对几个,或许有什么小窍门,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以下他们的思考过程,进而加以归纳,对有贡献的学生加以鼓励及表扬。我想这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指导,学生定会非常喜欢。
2、朗读P7—1a中的新单词。(先是全班,然后分小组检查、补漏)
3、听录音,完成P8—2a的听力练习,然后订正答案。
Step 3. Presentation
1、看P7—1a图,听对话(最好让学生看一张大图片,以便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是加深对所听对话的理解。)
2、再听对话,完成书上要求标号的任务,订正答案。
3、跟读对话,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对话。(互相检查、帮助)
4、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可以更改有关的词,编出自己的对话。
5、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准备新单词和句型。
Step 4. Listening
1、听对话,要求学生最好不看方框中所给的单词,填入横线上。订正答案。
2、再听录音,跟读1—2遍之后,分角色对话。
Step 5. Games
1、做游戏(P8—2b)
注明:老师对学生的一些物品收集上来,放在一个箱子里,请一个学生上前来,蒙上眼睛,从箱子里取出一样物品,全班学生一同发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名学生猜,使用句型为“Is it a/an…?”猜到之后,可以回座位,每位学生有两次机会猜,否则就视为失败。
Step 6. Grammar focus
1. Is this your pencil Yes, it is.
2. Is this my pen No, it isn’t.
3. Is that his book Yes, it is.
4. Is that her eraser No, it isn’t.
Step 7. Homework.
说明: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笔头作业,但是,目的在于练习书法,而不是为了背单词。所以,不应太多,应把学生的精力放在多听,多读,记忆单词和句型上。(因此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进行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P9—P10
Step 1. Revision
1、用游戏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新单词和句型。将所要复习的单词物品放入一个袋子中,让学生伸手去摸,由一个学生或全班学生发问,该学生猜。所用的句型是:
— What’s this in English
— It’s a/an …
— How do you spell that
— …
2、用实物讲授P10—1a中的单词,学生准备几分钟后,将字母填好。
Step 2. Ask and answer
1、以小组为单位,做3b和section B—1a的对话练习。
2、口头检查学生所练的对话。
Step 3. Listening
1、听对话,圈出P10—1a中的物品。
2、再听一遍,写出单词。
Step 4. Games
老师收集一些学生的学习用品,请学生到前边来发问,找到用具的主人,给两次机会。
Step 5. The alphabet
1、纠正26个字母的读音,学唱新的字母歌。
2、请学生将26个字母下面标上阿拉伯数字,练习数字1—26的说法。
Step 6. Practise
再进行一个游戏。一个学生看P94,另一个学生看P98。根据图片所显示,进行问答练习。
Step 7. Homework
第三课时:P11
1、复习前边所学的单词及句型,可以采取实物或游戏的形式,然后可以适当进行笔头检查,如:听写或补全对话。
2、复习数字的说法,可以做数字游戏。如:七的倍数不说,或七的倍数及带有七的数字都不说,也可以数字接龙等等。
Step 2. Ask and answer
继续复习学过的句型,以小组形式检查对所学句型掌握的情况,到此可以做一个小结。下一步就要进行另一个主题:适当阅读文段。
Step 3. Task 1
1、老师给每一组学生一张碎字条(这些碎片是老师提前写好的“失物招领”“寻物启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好,并能够理解纸条上的意思,然后将字条粘好并张贴在黑板上,看哪一组拼得快,快者为胜)老师在黑板上字条的上方写上“失物招领”或“寻物启示”。
2、请学生派出代表讲解所拼出的告示之意思,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们已经在小组范围内分析。然后将注解中3a中的各种告示,在理解的基础上,圈出P10—1A中的物品。(学生只要明白该告示的意思,可以仿照写,不需朗读。)
Step 4. Task 2
1、请学生仿照写“失物招领”或“寻物启示”,老师巡视,抽查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全班范围内订正普遍性的错误。
2、课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更改。
Step 5. Homework
第四课时:P12及处理练习册
Step 1. Revision
1、复习整个单元的单词及句型。
2、复习1—26个数字。
Step 2. Exercises
练习一的检查方式可以是以译中文的形式,但有些单调,不可常用,可以适当扩展为请学生造句或回忆当时在什么句子中见到的,说出来。
Step 3. Game
1、订正练习三的答案。
2、游戏:将练习三扩展。由一个学生说出数字,其他学生说出单词。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然后请两位学生展开竞赛,为胜利的小组加分。
Step 4. Reading
阅读“Just for fun!”
Step 5. Having a quiz
做评价手册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彭颖辉
一、教学目标
●对人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根据相关信息辨别人
语言目标 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 重点词汇
This is my brother.Is she your sister Yes, she is./ No, she isn't. *运用对话练习,掌握如何用于介绍家人、朋友。*运用对话练习,获取家庭基本信息。*通过学习、识别、记忆,学会归纳、总结一些单词的构成(复合词)学会巧记单词。 b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 grandfather, grandparent, uncle, aunt, cousin, parent.
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 跨学科学习
1、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2、人称代词I, he, she3、Yes / No问句的简单回答4、Plural nouns Introduce peopleIdentify people 艺术:画出家庭成员图画并根据此介绍。语言艺术:利用卡通画学习单词、句型。文化艺术:能编写简单的家谱
物
●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二、教学设计的思路及教学建议
思路:本单元的Topic是“Talk about family”。这是每个学生都熟悉且感到亲切的话题,因此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比较高,而且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当旁观者或听众。所以,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新标准》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思想,尽可能多地创设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活动,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信心。同时,根据“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这一教学原则,在强调任务设计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的同时,也注意阶梯性,使特长生有展示才能的舞台,使班里的英语优秀生有创新、展示的机会,并培养他们课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策略,也拓宽了他们的学习渠道(查字典、翻阅资料、上网等)。从而促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基于此,结合教材特点,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用英语“做事”,即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语言材料,并能用英语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语言情境,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做。同时教材本身围绕单元话题,设计了很多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游戏。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功能项目及句型,将这些游戏、活动扩展开来,并真正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机械、枯燥的内容融入有意义的英语活动中,即“做事”,从而达到巩固句型并培养学生语言综合适用能力的目的。
eg Task One:(看图添加人头)
Game: Guess, “Who is he/she” according to the clothes he/she wears in the family/photo and then draw his/her head.
Task Two:(家庭—学校联系册)
Fill in a form: Fill in the form that given by the teacher on the basis of the Ss' families in order to build an easy contact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Ss' family.
Task three:名信片设计能手
Contest: Choose the best desinger according to the photo and the letter he/she writes, choose the best photo with origind idea, the best English description and the best English oral teller as well.
四、具体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P13—P14)
Step1 Warming up (Recycling)
(Greetings)T: Hi/Hello, Nice to meet you!
(Personal names)T: What's your/his/her name
(Identify objects)T: Is this/that your……
(Yes, it is./No, it isn't.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P13—P14 第二课时:P15—P16 第三课时:P17 第二课时:P18及练习册
)
Step2 Presentation
(出示自己家庭的一张大照片)
T: What's this —It's a photo.
Is this your photo
Ss: No, it isn't.
T: This is my photo. Look! This is my family.
Who's this/that
Who are these/those
—This/That is my father/mother……(讲授新词)
These are my brothers/……
用Who's this/that 句型讲授新词,在问答中与学生形成互动,比全部靠老师一人唱独角戏会更好一点。只要学生小学时有接触过英语,对家庭成员中一些简单的称呼应不陌生,因此在回答过程中,对猜地、讲对的学生应予以肯定,表扬并适当奖励。
2、Read all the words.(先跟老师读,然后组内读,再随意抽读,注意学生语音(美音)的纠正)。
3、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1a ).
Step 3 Listen and practie.
1、(出示挂图P13)T:Now we all know David's family members. Look at Dave. Who does he talk about (Ss guess first)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people he talks abut.
2、T: What about the others Who are they
让学生到黑板前,指着图并能加以介绍,用上句型。
This/That is his……
or These/Those are his……
3、Introduce your best friend/friends.
向同桌介绍班里你最要好的一个或几个朋友,并能相互问好。
eg SA: Hi,××, This is my friend LiMing(SC).
SB: Hello,LiMing, Nice to meet you.
SC: Hello,××,Nice to meet you, too.
(Or) SA: Hi, ××,These are my friends LinLin and Fangfang.
SB:……
Step4 Listening
(出示一男孩画面)T: And this is David's friend, LinHai. Today Dave asks LinHai to his home for dinner and meet his family. Now listen, who greets him Finish 2a 2b.
Step5 Game
1、First according to 2C,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2、Play a guessing game.
每组推选一人上台,用布将他/她眼睛蒙上,其它组任选四人上前问候(Hi/Hello)。其余学生问:Who's this 让他/她猜Is this×× Ss: Yes, it is./No, it isn't.可猜三次,猜中小组得1分并继读猜。猜错,退下。
Step6 Task
出示一张Tom's Family photo like this
让学生根据人物的衣着特征,小组共同合作,添上相应的人头,并在旁边写出家庭成员的名称。然后抽取几个小组上前展示并口头介绍,并评出最佳创意奖及最佳表达奖。
第二课时(P15—P16)
课前先布置学生带来一些照片(全家福/个人照片/幼时照片/侧面、背影照片/朋友、亲戚照片等)。
Step1 Revision
1、Game: Teacher gives some word cards (with pictures) to some students. When the teacher asks“Where'sDavid's father ”
持有相应卡片的学生应立即站起并回答(She/he is)here.
2、以小组竞赛形式复习单词,即将上节课所学词汇写在纸条上,背面朝上,让每组同学依次轮流认读,根据读对的单词数及所用时间评出优胜组。
Step2 Guessing Game and Presentation
T: Yesterday I told you something about my family and friends. Now I'll write some of their names on the Bb. Guess who the person is, I'll see who has the best memory.
(让猜对的人到黑板前写名字继续游戏)
eg 写下“Peng Haibing”
S1: Is he your father T: No, he isn't.
S2: Is he your brother T: Yes, he is.
又如:“Cai YiLuo”
S1(可能):Is she your mother/dahghter/aunt
在游戏过程中根据学生猜测的需要及相应情景,适时地教授新词Son, daughter, aunt, uncle,cousin.
Step3 Pairwork
1、First look at the picture, finish 3a
2、Practise the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Step 4 Groupwork
1、Identify persons
Take out their photos and put them together in their group.
Take turns to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 photos.
Identify the person in the photo.(利用照片问答,辩认人物)
2、Ask some pairs/ groups to make a conversation in front of the class on the basis of their photo. or give an introduetion of their own family photo.
Step 5 Listening
T:Lin Hai and Dave are also talking about the photo. Finish Section B (2a、2b).
Step 6 Make a family tree
先老师示范,然后完成Section B (1)中的family tree, 并让学生制作自己家的family tree,并加以评比展示。
Step 7 Task
(制作家庭——学校联系册)
T:I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each of your families. Please fill in the form in pairs first.
老师将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询问对方并填写下表
然后两人交换并带回家,家长核查(予以一定的纠正),然后再将表
Members Name Age Job Telephone Number
××'s Father
格交给老师,老师评阅、定等级并将调查表装订成“家庭——学校联系册”,以方便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第三课时:(P17)
(课前布置学生画一张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或带一些照片)
Step 1 Revision
Ask Students to give an introduction of his / her family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he / she drew or the photo he / she takes to school(用画或照片介绍家人、朋友)
Step 2 Read and draw
Read the letter. Draw a picture of Emma's family 完成(3a)
Step 3 Look and write 完成(3b)
Step 4 Write a letter
(对(3b)中的写作内容进行点评之后)
T:You also have a photo of your family or your friends, Can you write a letter about it
让学生试着将先前的口头介绍写下,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老师任意抽选几张照片及信函,贴在黑板上,让几位学生上前将相应的照片与文章连线。
Step5 Task
(Sending cards to your penfriend / teacher)
让学生给自己的笔友/老师制作一张附有照片及文字说明的名信片,然后评出最佳设计奖、最新创意奖、最佳文采奖。
第四课时(P18及练习册)
1、复习整个单元的单词及句型,让学生自测词汇掌握情况(1)
2、完成(3)中的对话
3、完成练习册中练习(练习册未到,不知具体内容)
4、阅读“Just for run!”
5、Having a quiz
做评价手册
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
张月清
1、 教学目标
1、谈论物品的位置
2、询问所找寻物品的位置
3、提供必要的帮助
2、 具体目标
语言目标 重点词汇 语言功能
Where are my books They are on the sofa.2、Where is my backpack It is under the table. Table dresser backpack baseball drawer plant bookcase bed sofa chair keys plant 通过方位词的学习,找寻物品的位置。
语言结构 跨学科学习 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
方位词:in on underWhere引导的问句Are they on the bed No, they’re not.Is it under the table No, it isn’t. It’s on the table. 画出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大赛,并摆放物品。依此编写对话。 通过直观法,学习单词,并复习。通过方位词的学习对房间的物品进行摆放。
第一课时
Step1 Warming up
1 T:I also like the classroom.. It’s a big room. ……
What can you see in my room
What other things can you see
1、由此引入展示图画,直接教单词(table chair sofa bed bookcase dresser drawer) 后跟读(P1)
2、教完backpack后,图画展示教其他三个单词。(P2)
1、 学生跟读
Step 2 Practise
1、 书本分别放在桌子上边、下边、里面。教“in on under”,然后幻灯展示
A:Where is the book
B:It’s on the desk.
A:Where is the book
B:It’s in the desk.
A:Where is the book
B:It’s under the desk.
2、 学生朗读练习
3、 打开课本,完成P21-3c,同桌之间操练,然后再叫几组同学站起来演示。
Step3 Game: Play”Simon Says”game
Step4 Pairwork
1、 打开书本P20完成2c,同桌之间操练
2、 幻灯展示
(backpack a baseball keys a plant)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想法,把这四件物品摆放在房间,并依此编写对话。操练后叫几组同学演示。
Step5 Put these sentences in order to make a conversation
完成P21-3a,并核对答案。学生齐读。
Step6 Design your bedroom
1、 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意愿,画出房间,然后向全班同学描绘自己的房间。
2、 老师展示范文(p3)
Step7 Homework
Write down”My bedroom” in exercise book.
(图画见后面)
第二课时
Step Ⅰ、Revision
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单词,老师拿出挂图,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注:纸条上写着上节课的单词)。要求学生把纸条贴在相对应的物品上。(注:老师抽查成绩中等的学生)。贴完后,要求学生进行核对,然后全班朗读这些单词。
Step Ⅱ、Listening
听录音,完成P19-1b,然后核对。
Step Ⅲ、Pairwork
打开书本,同桌之间操练这些句型,小组抽查。
Step Ⅳ、Listening
听录音,完成P20-2a&2c。核对答案。
Step Ⅴ、Game
Find the difference
1、 四人一组,给学生3分钟时间;
2、 找出两幅图的不同点;
3、 哪组找得最快,那组获胜。
Step Ⅵ、
就第二幅图操练句型
Where is ……
It is ……
Where are ……
They are ……
第三课时
Step Ⅰ、Game
1、 把挂图挂在黑板上,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四人一组。
2、 拿下画,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画上所学过物品的单词。
3、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朗读所记下的单词。
4、 哪组记得单词最多,哪组获胜。
Step Ⅱ、
1、 打开书本,完成1a
2、 小组操练句型 Where is the book?
It’s on the desk。
Step Ⅲ、Listening
听录音,完成2a、2b
Step Ⅳ、Competition
学生单独完成3a,谁完成的最快又正确,谁获胜。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Step Ⅴ、
学生单独完成3b,然后核对答案。
第四课时
StepⅠ、Revision
1、 复习本单元句型和单词
⑴ 单词:听写,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⑵ 句型:利用方位词就人的身体部位编写对话。
如:s1:Where is your mouth?
s2:It is under the nose.
Step Ⅱ
完成第1、3题
Step Ⅲ Game
1、 拿出一个baseball,先叫一位学生走出教室。叫他的同桌把球藏起来。
2、 走出教室的学生找寻baseball,并与其同桌编写对话。
3、 更换物品与学生,操练4至5次。
Step Ⅳ Reading
阅读“Just for fun”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