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1-17 13:55:00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PE.1) 答题纸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友情提醒: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做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考场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1)_____ _____(2)_____ ______(3)_____ _____(每空1分)
2.( ) 3. ( ) 4. ( ) 5. ( ) (每题2分)
6.(10分,每句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2分)( )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每空0.5分)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每空1分)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不少于600字)
25. 题目 有这样一种声音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10.(4分)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每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每空1分)
14(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三)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三语文试题(PE.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chún( )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 )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tī( )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呢?
(1)根据拼音写汉字。最chún________ tī________透
(2)给加点字注音。 攒________聚 精髓_______
(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歌手写的一首纪念孟祥斌的歌词《这一次》,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这一次你纵身一跃,滔滔婺江见证______;这一次你奋力地托举,托起生的希望______人间;这一次你虽不再醒来,却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人间,把生给了别人,用死铸就军魂。古老的通济为你______,金华山水把你______……
A. 壮烈 震撼 哽咽 惦记 B.壮丽 震撼 哽咽 惦记
C. 壮丽 震撼 呜咽 铭记 D. 壮烈 震撼 呜咽 铭记
3.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 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 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
4. 下列句子译文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等死,死国可乎? 译:与其坐着等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鸢飞到天上,看到这高峻的山峰,心情就会平息下来。
C.以啮人,无御之者 译:用它咬人,没有人能抵挡它。
D.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跟谁一道呢?
5.下列句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时间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来组织材料。通过移步换景,逐渐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描摹出来了。
B.《林中小溪》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与朱元思书》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以鲜明生动的笔触着力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情于山水之中,向往大自然的志趣,也含蓄地抒发了对世俗(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
D.《故乡》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不仅表明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更抒发了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生活”的期盼,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6.名句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每空1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捕蛇者说》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交代写作动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路上,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只有保持一种“ , ”的良好心态,才能勇攀高峰,实现生命的价值。(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5)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
(6)“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这是一副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名人是 ,他的原名叫 。
7.文学名著阅读。(5分)
(1)选出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分)
A.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D.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____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三次出游,来到_____________(国名)。(1分)
(3)简答: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普特举国称颂的英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文专题学习。(4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个反映气象物候变化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2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试着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随着17日下午轮椅击剑男子个人佩剑B级决赛落下帷幕,北京残奥会全部赛事尘埃落定,中国体育 ( http: / / " \t "_blank )代表团以89金、70银、52铜的成绩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头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代表团金牌数比雅典残奥会时多出26枚,在总奖牌数上也比上届多出70枚,以金牌与奖牌数量皆创下中国参加单届残奥会之最的成绩,蝉联了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冠军。英国和美国分别以42金、29银、31铜和36金、35银、28铜的成绩分列二、三名。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0——11题(6分)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这首词作者______,____朝人。全词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之情。
(4分)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 (16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12.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4分)
1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1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5.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醉翁亭记》中______(作者)的“________”思想正是这一愿望的体现。此文中“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完成16——19题。(12分)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 河
①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②19 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増。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因此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③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④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16.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3分)
答:
17.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 3 分)
答:
18.第③节划线句“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简析其效果。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父爱是金》,回答20—24题(21分)
父爱是金
(1)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着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3)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4)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进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5)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枣粽子。未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得涕泪俱下,他最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6)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是书的第73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7)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8)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
(9)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10)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11)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12)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到心痛。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13)“爸!”我轻轻地喊了声。
(14)父亲没有回头。
(15)“爸!”我大喊了出来。
(16)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17)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18)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选文有改动)
20.第(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3)段写道:“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我”为什么会感到“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请根据第(4)段对父亲神态、动作的描写,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替他写下想说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父亲是从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儿去替“我”求情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结合语境,体会句子“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到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同吗?试找出有关句子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6)节中父亲“泪流满面”, 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
父亲流泪。父亲为什么流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我”为什么认为“父爱是金”。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2.不得抄袭;
3、书写规范,工整。
题目:
初三语文试题 第2页 共4页初三语文PE1答案一、
1.(1)醇 剔 (2)cuán suǐ (3)比喻 反问
2.D 3.B 4.D 5.A 6.名句填空略
7.C
8.(1)绳上跳舞 飞岛国 (2)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哪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到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足就获全胜,所以格列佛成了利立普特国称颂的英雄。
9.(1)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秋风扫落叶 春暖花开
(2)反映了物候与纬度的关系。
9.残奥代表团蝉联金牌奖牌第一
二、10.晏殊 北宋 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11.前句丧春,后句丧别,融合全篇,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这种感情。
12.祖先躲避战乱 隋炀帝失天下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第二空只答“隋炀帝”不得分。)
13.(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4.(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1)题每个分句1分,(2)题前两个分句1分,后一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5.欧阳修 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别有用心
16.固体燃料时代 ,液体燃料时代, 燃气时代
17.发热量高,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
18.不能删。“唯一”突出了氢气燃烧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19.列数据,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天然气无环境污染的优点。
20.如果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到哪儿念书都一样(或“如果他是不可造就的人,到哪儿都成不了才”)
21.由于对父亲不满,对学校失望,我开始自暴自弃,以至于不得不让父亲来收拾残局,想到这样会使父亲痛苦、难堪,我就有了一种报复的满足;但我不知道父亲到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产生怎样的结果,所以又感到忐忑不安
22.(1)略
(2)父亲深爱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被勒令退学时,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未来,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去向校长求情
23(1)“诱人的香味”既指粽子散发出的香味,更包含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它触发我反省与父亲的关系,反省对父亲的报复心理,因而难以入眠。
(2)文章开头我“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是因为父亲拒绝找关系为我找好一点的学校,我伤心、难过、失望;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父亲打了我两个耳光,我伤心、委屈;第三次流泪是因为我理解了父爱,内疚、感激。几次流泪原因不相同。
(3)父亲流的是欣慰的泪,为的是儿子靠自己考上了大学;流的是不舍、疼爱的泪,为的是儿子要独自远行求学
24. 答案要点: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对我产生的影响,让我体会到了父爱像金子一样厚重,贵重,值得珍惜初三语文答题纸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1)_____ _____(2)_____ ______(3)_____ _____(每空1分)
2.( ) 3. ( ) 4. ( ) 5. ( ) (每题2分)
6.(10分,每句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2分)( )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每空0.5分)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10.(4分)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每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
14(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三)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不少于600字)
25.题目 有这样一种声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