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01 1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1802──1885年)法国作家,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是流传到世界各国的宝贵文学遗产。
读一读,写一写
给予(jǐ)琉璃(liú)珐琅(fà) 箱箧 (qiè) 惊骇(hài) 晨曦 (xī) 瞥见(piē) 劫掠(lüè)
荡然无存: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眼花缭乱:眼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
整体感知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作者持什么立场态度?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胸怀博大。请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画出来,看看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请把信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画出来,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自主探究走近北京圆明园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园内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瓷古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古籍描写中的圆明园鸟瞰图★人间仙境★ 湖山秀美浩然亭之秋夏溢狮子林雾绕仙山亭渔舟唱晚春临江南会心桥之晨冰雪鉴碧亭黄昏五孔桥福海远眺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装饰、陈设、园林景观。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再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再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 了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直接指斥和反语的方式,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读了雨果的信,请你说一说、写一写1、雨果说,“岁月创造的一切属于人类。”你对人类文明的瑰宝遭到侵略战争的毁灭或损害有何感想?
2、你对法国作家雨果对本国政府侵略的辛辣嘲讽作何评价?
3、雨果盛赞中国是一个“超人的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采用信的形式,写读后感)你对雨果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夙愿怎样才能实现?中国当年被侵略补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雨果的评价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