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作者及作品介绍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 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 开始的。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丑对照的原则。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 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 1885年5月22日,这位法国伟大的民族诗人、著名小说家在巴黎与世长辞。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他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 制裁cái
赃物zānɡ 晨曦xī 给予jǐ 洗劫jié
野蛮mán 琉璃liúlí读一读,写一写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写作背景世界文明奇迹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 中国北京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园内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瓷古玩。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万园之园—圆明园 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咏之一圆明园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 (模型)文昌阁海晏堂中的12生肖铜像规月桥华美的建筑物养雀笼外国人拍摄的“皇家园林”单孔石拱残桥华美的建筑物昔日风光昔日盛景昔日奢华今日能抢的都抢了,能烧的都烧了,就剩这些石头了!现在能看到什么?圆断壁残垣明园断壁残垣断壁残垣沧海 桑田沧海桑田宫阙万间都化做了土1、雨果是哪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2、 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3、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埃及有 ,罗马有 ,巴黎有 ,而东方有 .
4、 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 ( )
5、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6、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7、两个“强盗”指谁?当时两国统治者分别是谁?
8、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9、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10、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11 、本文的语言充满讽刺意味,你能体会得到吗? 快速阅读,测测谁的速记能力好:揭露英法联军的罪行。赞美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指出英法政府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1-4)(5-6)(7-10) 作者严厉的谴责侵略者的罪行并对被侵略者、被掠夺者表同情. 整体感知结构分析:阅读探究(一)1、有两种性质的战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在英法联军和作者眼中,这次远征中国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2、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3、“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阅读探究(二)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么态度? 用了怎样的语言? 有何作用?
5、作者不帮着自己国家的人,那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是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亚洲文明的剪影作者赞美圆明园:世界奇迹反复朗读后半部分找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大声朗读,思考: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使用这方法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他们期待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怒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富丽堂皇的破烂“?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请体味这句话的含义。难句析疑3、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4、“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文中“赞誉”一词有何作用?远征中国
洗劫圆明园巴特勒上尉:谴责雨果:这次远征是体面、出色的!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我们将把这次胜利果实在杜伊勒宫里展出,敬请光临。两个强盗:一个洗劫,一个放火!是野蛮对文明所干的事情!圆明园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是为各国人民而建的,它属于全人类。小结小结: 人格魅力——勇揭真相,何等良知!
语言魅力——反语嘲讽,何等智慧! 1.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拓展讨论 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态度——公正客观
雨果与巴特勒上尉的交锋——不畏强权
雨果是否并不热爱法国——深沉的爱雨果
清醒的头脑、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立场
是难能可贵的。2.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近年来,有人提出要重建圆明园,你认为可以吗?
拓展讨论凤阁龙楼委碧埃,
荒烟满目旧亭台。
何人能说前朝事,
如此名园叹劫灰。
福海依然绿波流,
蓬莱三屿空悠悠。
人民百万冲霄气,
重整乾坤展宏猷。
——《圆 明 园 咏 史》黄墨谷
欣赏一首关于
圆明园的诗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
只要我不回过头来。
我以为我可以当作
什么都不曾发生,
只要我不翻开昨天
的日记。
然而你总在我的梦
中出现,
唤醒我的心中对你
不能忘却的思念。拓展阅读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让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