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银川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1-24 21: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银川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
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温馨提示:1.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吧。请你认
真读题,仔细答卷。
2.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主观题精彩奖励1分,奖励分不超过5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卷面分 总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填8句,使原句完整,多做不给分。(8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渔家傲》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3)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4)大漠孤烟直, 。 《使至塞上》
(5)山回路转不见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7)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 。《观刈麦》
(9)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相见欢》
(11) ,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
(12)商女不知亡国恨, 。 《泊秦淮》
(13) ,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受任于败军之际, 。 《出师表》
(15)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1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 《岳阳楼记》
(1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桃花源记》
(18)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
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    ,
; , ;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3.冰心老人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2分)
4.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语病,请你指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湖北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的一项筛查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高达58.6。②更让人警惕的是,近视高发期已从10~12岁推迟到8岁。③该中心历经3年,筛查了近11400余名中小学生。④因为过早开始学习识字计算、绘画弹琴等技能,是造成幼儿用眼过度、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1) 句中 。(2) 句中 。
(3) 句中 。(4) 句中 。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①请简述画面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对这幅画的内容作简要的评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代文学大家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触动你的是哪一位?请结合作品说一说。(3分)
7.综合性学习(5分)
(1)楚霸王项羽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与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演化为成语。你能说出其中三个吗?(3分)
(2)在无人售票车上,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现象:后车厢还有较大的空间,前车厢拥满了人,车下还有急待上车的乘客。司机一遍遍地说:“再往后走走啦!”却少有人响应。假如你是公交司机,你会用怎样的语言去打动乘客?(2分)
二、阅读(36分)
(一)请从A、B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作答,多做只计第一道题得分。(12分)
A《陈涉世家》选段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用“︱”标出下面句子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2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 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卒买鱼烹食( ) ②大楚兴,陈胜王( )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吴广以为然 ( ) ②足下事皆成( )
③此教我先威众耳( ) ④固以怪之矣( )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分)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
B《捕蛇者说》选段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用“︱”标出下面句子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2分)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苛政猛于虎也。
2.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隳突乎南北( ) ②谨食之( )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叫嚣乎东西( ) ②旦旦有是哉( )
③今虽死乎此( ) ④又安敢毒耶( )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2分)
②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2分)
(二)(12分)
一生热爱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热爱的种子。
②不只是风光览尽的演员才钟爱艺术;不只是著作等身的作家才痴迷文学;不只是威风八面的将军才称得上保家卫国;不只是驰骋于绿茵场上的国脚一生热爱足球……银幕前、舞台下、看台中的虔诚观众,那常常光顾书店的“书虫”,那边防哨所默默无闻的士兵,那绿茵场上为胜利和败北而合奏出排山倒海喝彩声的呐喊者……他们都可以说是心怀热爱,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因为毕生梦想不得实现,已把心底的热爱升华到至境之地,如“专业球迷”那些人。
③神圣是在不可企及的目标里才有的。
④热爱也只有在愿望不曾抵达的人们心里才弥久不散。摩天大楼只有一层叫顶层,挺拔险峻的高峰只有一小块叫做巅峰。同样的,人生许多辉煌的目标也只有少数幸运者可以抵达——所以,热爱的背后并不一定证明目标的抵达。
⑤人生行程最初,没有谁不渴望抵达自己热爱的目标。但命运和机遇总是无情击退理想殉道者的梦。风消雨歇处,我们看到了我们为热爱付出的代价,也获得了因热爱而丰腴的生命。尽管,回归于平凡的我们,只能选择远离目标的方式拥抱自己一生的热爱——但谁能说清,绿茵场上拼杀的国脚和观众席上欢呼的球迷,谁更深爱着那勾魂的足球 !
⑥是的,我们或许无法抵达我们热爱的那个人生高度,但我们可以紧紧抓住热爱带给我们的生活的激情。
⑦“我原本是想成为花朵的,却因为对花朵更深的热爱,我甘心化作了土壤。”感谢诗人的睿智,既延伸了热爱的深度,又把平凡的热爱塑成了伟岸。
⑧人生的目标可以退而求其次,生命中的热爱却不可轻言放弃。因为心存热爱地活着,不仅仅可以尽享生命的乐趣,还可以把平凡的生命衍化为神奇。
⑨一生热爱。                        (邓皓文)
1.第②段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何在?(3分)
2.请你谈一谈对第⑤段“风消雨歇处,我们看到了我们为热爱付出的代价,也获得了因热爱而丰腴的生命。”这句话的理解。(4分)
3.结合全文,说一说第⑥段的“人生高度”具体指什么?(2分)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语言概括,并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三)(12分)
白马湖之冬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③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④现在,一家僦(音jiù,租赁)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夏丏尊文)
1.结合语境,试解释第②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2分)
粗率—— 曝日——
2.开篇提到的“冬的情味”是指什么?(2分)
3.作者笔下的“白马湖的风”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3分)
4.第③段中说“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既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有必要作这样的交代吗?谈谈你的理解。(3分)
5.在大多数人眼中,冬天是最萧索乏味的。是什么让迁居上海多日的作者对白马湖的冬天如此钟情呢?请你试着揣摩一下。(2分)
三、作文(50分)
提示: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500字。其中,第一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要真实、有个性地表达,凡抄袭、套写的文章均酌情扣分。
题目一:生活的一页
题目二:在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海伦 凯勒那里,“最美好的东西是看不到的,但可以用心感觉。”她的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光明的世界,表达了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你是否愿意和她交流你眼中的世界呢?请你给海伦 凯勒写一封信,将你眼中的世界告诉她。
银川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注:主观题不要拘泥于答案,意思相近即可。答案精彩的奖励1分,奖励分不超过5分。)
一、积累(30分)
1.(1)将军白发征夫泪(2)无可奈何花落去(3)会挽雕弓如满月(4)长河落日圆(5)雪上空留马行处(6)五十弦翻塞外声(7)月有阴晴圆缺(8)曾不事农桑(9)春潮带雨晚来急(10)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1)黄梅时节家家雨(12)隔江犹唱后庭花(13)白日放歌须纵酒(14)奉命于危难之间(15)野芳发而幽香(16)横无际涯(17)无论魏晋(18)见贤思齐焉(8分)2. 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4分)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分)4.(1)①句中“58.6”改成“58.6%”。(2)②句中“推迟”改成“提前”。(3)句中去掉“近”字或去掉“余”字。(4)句中去掉“因为”或去掉“是……的主要原因”。(4分)5.①年轻的儿子手拿文明棍,西装革履,昂首阔步走在前面;年迈的父亲提着行李,一副仆人打扮,佝偻着背跟在后面。(2分)②不论你是幼小、贫弱还是富贵,他都心甘情愿地为你做一切事情;小伙子,瞧瞧你对你的父亲做了什么!(2分)(符合画面情境,意思对即可)6.要点:①说出人物②说出触动内心的理由③适当结合作品(3分)7.(1)取而代之、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江东父老(3分)(2)略。见仁见智,可以风趣幽默,也可换位思考动之以情。(2分)
二、阅读(36分)
(一)(12分)
A 1.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又间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2分)2. ①pēng②wàng(2分)3.①正确②敬称,指对方,相当于您③威服,动词④以,同“已”,已经(4分)4. ①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2分)②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用手指并用眼睛注视着陈胜。(2分)
B 1.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②苛政︱猛于虎也。(2分)2.huī;sì(2分)3.①到处②代词,这样的事③即使④怨恨(4分)4. ①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2分)②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2分)
(二)(12分)
1.排比。(1分)作用: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热爱的种子。(2分)2.我们无法抵达自己热爱的目标,理想的梦被无情地击碎;(2分)但我们收获了热爱带给我们的生活的激情,尽享生命的乐趣,甚至把平凡的生命衍化为神奇。(2分)意思对即可。3. 人生辉煌的目标。(2分)4.一生热爱。(1分)主观开放题,能扣住观点句理解即可。(2分)
(三)(12分)
1.粗率——粗糙,简陋,不精致;曝日——晒太阳。(2分)2.白马湖的风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萧瑟的诗趣和特有的情调。(2分)3.多,大。(1分)“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2分)4.有必要,不是闲笔。(1分)全篇围绕“风”来写白马湖之冬给作者带来的“情味”,多风的原因自然构成其内容的一个方面;这样使得文章有情有理,内涵丰富,读来摇曳生姿。(2分)5.“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我们从中感受到白马湖的冬天给作者留下的独特体验,其中透出作者对白马湖那段生活深深的怀念之情。(2分)结合适当语句,也可作适当想象,不脱离主旨即可。
三、作文(50 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分段 内容 表达 基准分
一类 45—50 紧扣题意 内容充实、新颖、表达自如 47
二类 39—44 符合题意 内容充实、有新意、表达完整 42
三类 29—38 基本符合题意 不空洞、表达基本清楚 35
四类 0—28 偏离题意 内容空洞、表达不明确 25
卷面、书写(共4分)
等 级 要 求 分 值
一类 卷面整洁、字体规范 4
二类 卷面干净、字迹工整 3
三类 卷面不洁,字迹潦草 2
四类 卷面脏乱,字迹难认 1
五类 全卷答卷字数不足100字 0
县 区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线


线
姓 名
班 级
学 校
县 区
PAGE
九年级语文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