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如何写好议论文
高一语文组 许岩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有了观点,便有了统帅,思考就有了方向,有了约束与限制。写文章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作为全篇的有力支撑。
立意应该深刻一些,高远一些,能给别人一些启迪。写作的本质,一言以蔽之,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简而言之,就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摘取试题中的核心词语,把它看成一种现状或结果,推求它产生的原因,推求原因就是分析论证的过程,原因揭示清楚,把思路打开,文章才会深刻透彻,开放自如。我们不妨看下面这则材料:
在美国西点军校,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4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西点军校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别称,因其坐落在美国哈得逊河畔的西点镇而得名,两百多年来,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3个总统,5个五星上将,3700个将军及无数的精英人才,让世人惊讶的是,可口可乐、通用公司、杜邦化工的总裁,均出身于西点。大批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企业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精英来自西点?其实,全部的秘密就在于“没有任何借口。”
很明显,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没有任何借口”,我们可以深入地推求一下,西点军校问什么为各行各业培养了那么多的精英和人才?因为军官们在做错事时,在失败时,在没有完成任务时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不给自己找借口的实质又是什么?——是坚毅、正直的美好品质,如果深入挖掘,谈及人的内在素质和优秀品质,那么立意自然就深刻了。立意深刻的文章,才会直击要害,铿锵有力,让读者信服。
中学生作文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审不清题,找不准中心观点,审题实际上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当然审题也有一些技巧,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材料不充分。其实,作为一名高中生,大脑中已贮存积累了很多写作内容,重要的是要激活这些沉睡在大脑中的各种经历、材料等,然后再将其条理化,有序地表达出来,这里所谈的材料不充分,是指材料不能支持中心,表达不能到位,纠正方法是加强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以昭君为论据来论述“自强”的观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两个片段:
片段一 长风浩荡,黄沙漫漫,马蹄扬起细碎的沙尘,昭君身披戎装,怀抱琵琶,月光的清辉映照着她海棠般娇羞的容颜,她坚定地走向茫茫大漠,辽阔的草原承载不了她无边的孤寂和乡愁,但,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为了大汉的和平,她终老塞外,月夜魂空归。
昭君是自强的,历史将永远铭记她的名字——昭君。
片段二 长风浩荡,黄沙漫漫,马蹄扬起细碎的沙尘,昭君身披戎装,怀抱琵琶,月光的清辉映照着她海棠般娇羞的容颜,她坚定地走向茫茫大漠,辽阔的草原承载不了她无边的孤寂和乡愁。她独自守望着那轮白玉盘,琴声凄凉,月色冷清,故乡的月此时会更圆吧!但,她没有向这绵绵的孤独屈服,柔弱的心原来如此坚强,因为,她明白自己的使命——为了永世的安宁,为了大汉的和平!
她,一个柔弱的女子,肩负起了本不属于她的责任,终老塞外,月夜魂空归。她无怨无悔,这种刚毅的性格不正是自强的真谛吗?
比较这两个片段不难发现,第一个片段显得有些牵强,自强体现在那儿?论述很不充分,而第二个片段则明确分析自强是昭君那种刚毅的性格,责任感、使命感使她无怨无悔地承受着孤寂,这样一分析文章就充实而深刻,昭君的形象也震人心魄——在娇艳如火与刚强如霜间变幻,瘦削而有力量,一位肩负着民族大义的女子,我们应向她致敬!
作文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用了不少材料显得丰富厚实,有的还文采斐然,但是,经不起推敲,花里胡哨之后,往往让读者摸不着头脑:他到底要说什么?语言表达不精当,冲淡了文章主题。
怎样使材料明确地指向文章中心呢?应揭示清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推求,运用深入思考的纵向式思维来深入挖掘,片段二实际上就是回答了“为什么说昭君是坚强的”这一问题。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典型,分析充分,文章才会血肉丰满,才会真正地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第三,没有写作思路,无从下笔。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文章的有力支撑考场上时间紧张,如果掌握了熟练的套路,就会倚马千言,运笔如飞。
议论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五部分:起、议、承、转、合。
起,即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语言应简洁明确,并尽快揭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对这篇文章的灵魂一目了然。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运用:(1)开门见山式直截了当,简洁明快。(2)比喻+排比式,文采斐然,引人注目。(3)引用名言式,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身后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借用古诗文,就会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产生一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效果。(4)引用材料式,用事实很自然地过渡到中心观点上。
议,即理论论证,是讲道理的过程,是进一步阐明中心观点的过程。
承,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用典型论据来证明观点,叙述的事例应具有指向性,要在材料和思想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推理,而不是简单地把材料和结论塞给读者,不是现象层面的描述,论据精当,议论充分,文章才具备了一种纵深感。其次,高考作文提倡写散文化的议论文,语言应力求华美,辞藻应尽量华丽,应尽量地使用形象性的语言来增强文章的文采,在此介绍一种描写手法——情景再现法。所谓情景再现,就是发挥想象力,用诗意的语言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还原诗歌意境,可以描写周围的环境,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情景再现给了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可以尽情挥洒他们的才情,试看这一段运用情景再现的文字:
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愁绪,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
运用情景再现,可以深入细腻地描摹内心,可以气势磅礴地再现景物,可以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
转,即转为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写文章的目的是经世致用,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带来豁然开朗的喜悦,由历史人物、社会热点人物转入对现实人生的关照,是一种大境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代表着小作者思想的成熟与深入。
合,即首尾呼应,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它是对中心观点的深入与升华,合为文章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之,优秀的考场作文必须准确深刻,要与众不同,睿智深邃;内容必须充实新颖,饱满充实,真实自然;构思必须严谨明晰。有了深邃的灵魂,丰满的血肉,坚实的骨架,必定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