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试六大板块技巧
1、 听力
1、 理解主旨、要意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和要意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这个技巧主要是对付“what”这样的问话的。
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解释主旨、对话或独白中需要的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价格、年代、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同时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和深层推理等。
3、 对话题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做出简单的推断。
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通过听主旨大意,通过其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2、 单选题
1、这种题型知识面考查范围较宽,首先要对题全面理解,把一道题从头看到尾,上下句往往就是为选择作的铺垫(暗示,附加信息)掌握语境,正确推测对话双方的关系,选择符合西方文化习俗的正确答语;
2、在题中加入插入语成分、或故意打破句子的结构和平衡、或故意前置增加迷惑性;
3、句子结构题:考查强调句型、倒装句型、省略句型;
4、习语搭配型:提高区别相近习语混淆的能力;
5、逻辑题型:考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连词;
6、将基础的语法、时态融入特设的愈境中,这时附加信息对答案有直接的影响;
三、完形填空
1、利用首句信息解题;
2、掌握全文基本时态;
3、利用同位结构、破折号、上下文对词汇、词组进行推测;
4、利用语篇标志解题;
语篇标志即:表明语篇内在联系的词语。如表示结构层次的firstly ,secondly ,finally等;表示逻辑关系的thus, therefore, so ;表示改变话题的by the way ,on the contrary,;表示递进的besides, what’s more ,further等;表示时间的before, after, so far, meanwhile ,later等;
5、 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解题;
完形填空是一篇独立的语篇,它以自身的内容提供完整的语篇信息,里面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中西文化的差别,因此要把握住这些信息,理顺思路;
6、 抓住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完善文章。
选择符合作者思路的词语(赞扬、贬低、批评等)
4、 阅读理解
1、 逆读法:广告类、说明文类文章要带着问题去找对应的时间、地点、人物;
2、 顺序定位法:阅读后面的题与文章内容的顺序是一致的;
3、 主题句寻找main idea法(topic sentence, best title, best topic etc.);
4、 辨认事实法:记叙文、人物传记之类的文章,问什么,到文章中找什么;
5、 注意选项中以偏盖全的失误;
6、 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达到的效果,作者所持的态度,要与作者站在同一个角度审视问题,才能与作者合拍。尤其是推测性问题。只有与作者视角一致才能作出合理性的推测。
五、短文改错
1、查是否“三一致,”即:主谓一致,指代一致,时态一致;
2、平行结构的一致:由and,but 连接或是比较状语结构是否前后一致;是否该省略“to”;是否是并列谓语;
3、用词的准确性,是否夹杂了文化差异;
4、并列与转折: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连词;
5、逻辑推理与语意呼应:上下文的语意是否一致;
6、介词、动词是否搭配一致;
7、冠词是否恰当,是不是零冠词;
8、形容词是否正确,是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9、名词的数与格;
10、注意隔行句(每行只有一个错);
六、书面表达
指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与任务性写作(task writing):
1、 审题是关键,写作目的、对象、情景、体裁、内容、词数,要在情景中立意、发挥。
2、 正反归纳法写“对比”、“变迁”、“议论”类文章;
‘
概 述
正面 反面
结 论 (我方观点)
3、 人物描写菱形法
题目
按时间顺序描写
最后点评
4、 看图说话、故事情节的描写“题目、时间、地点、人物、行为、评论。”说明文、广告类平行结构板块。
题 目
描 述
描 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