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藤野先生
鲁迅
单击黑屏播放视频
[学习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
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
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内容和步骤]
1、由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一、
[学习要点]
1、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
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bù)
2、阅读课文提示及
注释,了解文章写作
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
忆了1902—1906年留
学日本的片段。鲁迅
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
民,但后来却弃医从
文了,我们在本课的
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
思想变化的原因。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
裁,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片断、生活事件的描述,
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要求
写真人真事,并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形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
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
务。
绯红:
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烂熳 làn màn
fēi 红色鲜红。
油光可鉴:
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
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镜子
这里作动词用。
宛如:
wǎn好象。
发髻:
Jì 头顶脑后梳成的各种型。
斗乱: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标致:
dǒu 同“抖”飞腾杂乱。
驿站:
yì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途中换马,休息,住宿的地方。
芋梗汤
yù gěng
解剖
pōu 破开
顿挫
cuò 和下文的“抑扬”都是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畸形
jī 生物某一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
xùn 无礼。逊:谦逊。
匿名
nì 不具名或隐藏真名。匿:隐藏
诘责
jié 质问并责备
杳
yǎo 远得不见踪影
客死:
死在异国他乡。
芦荟:
lúhuì
物以希贵:
把稀少的当作贵重的。
二、
课文,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第二部分:与藤野
4--35
相识
相处
离别
第三部分:对藤野的怀念。
36--38
第一部分:1--3
见藤野前,在东京。
三、
刻画藤野先生,突出他的品质。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
耳闻亲见——
治学严谨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直热诚
治学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
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四、
语文活动:
猜猜我是谁
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
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自己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
教师收齐后打乱,再分发给同学,大家根据所
写的特征推断这是哪位同学。
请几位同学交流,然后研究为什么猜(不)中
的原因,明确写人必须抓住特征。
五、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学习要点]
1、指导学生对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
片断、内容加以分析理解。
2、体会本文语言具有感彩的特点。
[内容和步骤]
一、
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想一想哪
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二、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修辞: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爱 国
去 仙 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户:
触发忧国之情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爱
国
学生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
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
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
受到严重挫伤
爱
国
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怀念付诸行动——
藏讲义
挂照片
写文章
怀念之情化为斗
争的勇气和力量
爱
国
主题思想
以上几个问题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
义思想,这与课文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
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
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
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
学会整理
三、
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
彩,试举例说明。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
学、血管学、神经学。”
——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
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
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
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
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试举例。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只不过”的意思
实在 是 标致 极了。
“实在”表“的确”
“标致”表反语
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
力量,这就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
的鄙视和反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
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与“不”连用,以反
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
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
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上,便不是自己的成绩了。
用反语
表讽刺
“当然”弱国的人就应该是低能儿,
这是多么谎谬的推理,作者运用反语表示强烈的
愤慨之情。
从以上例子能看出,调动一些语
言因素,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大有益处的。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
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
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四
结合课文及下图,试谈谈你对鲁迅
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
俯首甘为儒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