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

文档属性

名称 囚绿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2-11 08: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囚绿记
陆蠡走进绿色走近作者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囚绿记
陆蠡思考下列问题:
1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文章自始至终紧扣“绿”字,“赏绿、囚绿、放绿、思绿”这个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赏绿囚绿放绿思绿作者感情变化线索赏绿极言对绿的喜爱囚绿作好铺垫囚绿作者极力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着思考下列问题
A 作者笔下的绿有什么特点?
B 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喜爱呢?蓬勃、向阳、固执常春藤旺盛的生长给作者希望、安慰、和快乐,使他那颗抑郁的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鼓励他十足的投入到工作中。“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都朝原来的方向。”表现了常春藤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性格形象。放绿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1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被迫离开旧都的无奈。
2、 “放绿”——表现了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3、“珍重”——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这里是文章主旨所在: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咏物抒情思绿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作者借窗前的一株长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红色——火一样的颜色,活泼热情!金黄色——秋天的象征,丰收的象征,它这里装满了成功的喜悦。它是沉甸甸的。粉红色——可爱的颜色,像少女的脸。紫色——梦幻般的颜色,写满神秘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