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一、 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什么是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观念体系。
教育理念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等特征。教育理念以教育规律为基础,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蕴涵着教育发展的思想。
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什么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之上的。在同一教育理念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体现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
面对课改 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下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课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反映新的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推行新的课程理念是否切合当地的实际?
怎样结合当地的实际对新的课程理念做适当的调整? 课改需要的不是简单地照搬或模仿,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充分理解课改理念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白身条件,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许多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盲目追求形式。
例如:新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有些教师则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要组织小组活动。于是,他们置60—70人班级的客观条件而不顾,将课桌椅摆成长方形或圆形。他们认为,调整了课桌椅的位置就是体现合作学习。笔者以为,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变,无论教室的课桌椅怎样摆,教师照样可以“满堂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又如: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在教学中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有些教师却误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活动起来”。许多学校或教育部门的领导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往往电只看学生在课上活动了多少次;对于活动的内容和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储备知识和发展能力,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实质性问题却忽视了。 什么是急救?怎样进行急救? 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20分钟);
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英语讨论“什么是急救,怎样进行急救?”,
并填写问卷(10)分钟);
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并进行全班反馈(8分钟),
教师边总结边将结果写在黑板上(7分钟), 存在问题 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都讲汉语;
一些学生不参与交流而直接把答案从书上 抄在问卷上;
教师提问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讨论的问题完全相同,缺乏层次性;
学生活动时教师站在讲台上看教案;
课堂反馈时教师只提问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
教师没有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前应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通过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如何处理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大班学习之间的关系? 三、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与实现课程其他功能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与实现课程其他功能的关系我们应认识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 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英语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符合课改的精神。
教学步骤 教师用英浯介绍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师用投影仪呈现一张表格(表中设计的项目内容 包括“居里夫人是谁、哪同人、出生年月、早年经历、求学经历以及取得的成就”等);
学生独白默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反馈;
教师边填表格边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问题(例如,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对不对? 她很伟大对不对? 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对不对?等)。重新设计 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与学生就居里夫人的生平进行问答式讨论(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尽量运用定语从句);
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她为什么早年离开父母到外国去?②她求学时的生活状况如何?③她嫁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成家后她与丈夫合作又取得了哪些成就?④她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成功后她是怎样对待她的研究成果的?
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找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语言(教师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总结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让学生继续思考以下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应该向居里夫人学习什 么?” 四、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表情达意的必需手段,是语言学习的中心,是英语教学的立脚点。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要具备交际能力必须先获得言能力
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优化基础知识教学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处理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在教授语言基础知识时,教师应本着“体验、反思、归纳、总结、计划”的原则设计活动
即: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言,对所感知的语言进行反思后再对该语言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再设计新的活动来加深印象。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始终围绕形式、意义和功能三个方面,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多的思考实施课改的关键是什么?实施课程改革重在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把国家课程标准从理论层面变成课堂教学具体操作的框架,研制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既高效又易于操作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1: 根本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知识形成过程,突出学生探究的活动,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2:根本改变“讲解——接受”,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把语言当作知识传授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语言的实践性,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3:根本改变只关注部分学生和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发展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格的养成,让教学过程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4:根本改变把终结性考查作为给学生划分等级的旧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让评价体现人文关怀。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倡导的学习观由“被动学习”型转为“自主发展”型
由“接受学习”型转为“探究发现”型
由“个体学习”型转为“合作学习”型
Thank you!
chengr74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