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
——成都十八中外语组张黎(610072)
摘要: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们获取、贮存、转换和表达信息的物质载体。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师与生、生与生的交际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英语或汉语)在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教师们的普遍重视,但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却往往被忽略。本文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功能、种类,并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效利用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
交际(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产物,是人与人相互往来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在汉语中“交际”自古有之。《孟子,万章下》中有:“敢问交际,何心也?” 宋代大学者朱熹将其解释为:“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由此可见,古人崇尚的交际是人与人间的“礼尚往来”。《现代汉语词典》将“交际”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与接触;在英语中“communication”是交际的对应词,其词根“commonis”是“共同”的意思。《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将“communication”解释为:“Communic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exchange information or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或表达彼此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一、语言与交际的关系
人类社会有了不同的社会分工,需要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情感、态度等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催生了语言,语言的诞生又把人类社会的分工合作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各种交际活动服务的,服务于社会的交际活动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指的是语言行为,即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的术语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使得人们之间的交际显得更为频繁和重要, 语言成了人们获取、储存、转换和表达信息的物质载体。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交际理论的角度审视英语教学,其实质就是交际,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这种交际是在信息和情感两个层次上进行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情感和态度的协同下进行的。学习一种语言,即掌握一个新的符号系统,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在物质操作和思维结合上认识、掌握和逐步形成语用能力的过程;其次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有各自认识的客体。教师的认识客体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规律,学生的认识客体为学习的目的语。在活动的过程中,教与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既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信息转换的过程,教学的每一步都是输入——操作——输出,通过有序、适量的信息输入,教师帮助学生接受、处理、保存和运用相关的信息,作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
按照语言学家弗斯的观点: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交际过程中,发送者需要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将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符号才能传递给对方,而接受者在接受到信息后,也必须通过相应的符号系统将信息转化为意义,才能够理解。发送者根据符号系统把信息转化为可被传递的符号过程就是编码。传达信息的符号既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非语言的符号和表象。S·皮特·科德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带有几分传递信息的作用,也就是说‘信息收受者’能获知一些原先并不知道的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脱离了实际场景,许多有声的语言材料和教师的口头描述是无法准确传达信息的,甚至让人难以理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新事物。如:
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后,站在讲台上往往先用眼睛扫视全场,然后以目光和手势向学生示意:该上课了。教师的目光和手势就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信息。学生在接受到这些信息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时间将非语言的符号“目光”和“手势”编码后,转化为一定的意义,从而明白了教师非语言行为的确切含义。
高中英语第一册下Unit 16 Scientists 提到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如果没有图片或影视资料的帮助,仅凭教师语言的描述,没有亲眼见过的学生是难以在头脑中构建这种交通工具的整体概念,更无法理解其形状、结构等与一般列车的异同了。
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类和功能
1、 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类
非语言交际行为是指一切非语言文字形式的交际信息符号(不具有什么价值的信息的非语言行为不属于这个范畴),它们同语言文字一样是一种受社会制约的有传达信息功能的符号系统,其包括的范围很宽泛,按照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一些语言学家把它们分为:
1) 身势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眼色、身体动作姿势等)
2) 副语言(如:音调、音量、音高、停顿、呻吟、叹息、笑声等)
3) 客体语(如:衣着、服饰、发型、体味等)
4) 空间语(如:交际环境、体距、身体接触等)
5) 时间语(如:有无时间观念,上课时间长短、休息的安排,何时精力充沛,何时情绪低落等)
也有的专家把以上各种非语言交际行为统称为体态语,应该说它并不是语言,但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各种场合大量使用它,它帮助我们对有声的语言进行分析。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共同构成交际的两个层面。美国心理学家帕尔·梅应兹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总结出一个公式:情感表达=7%的言词+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另一位美国科学家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要深刻得多。因为有声语言往往要把表达意思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隐藏起来”。人们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非语言多半是天生的、下意识的或者是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与人的性格、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男女性别、年龄、职业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更加具有真实性。当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相互矛盾时,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非言语行为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这正好应了人们常说的:判断一个人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人的大脑通过眼睛和图象传递的信息要比通过耳朵收到的信息要快捷、形象和准确得多。由此可见,尽管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最重要工具,但语言决不是交际的唯一工具。一个人讲话时,除了发出分音节的有声语言外,还伴随着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这些非语言的符号和表象或有助于增强教学中语言的力量或能直接与学生进行信息、情感等的交流和沟通。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场景,如:
当教师抽准备不够充分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会一边迟疑地回答,一边以不自信的目光盯着教师或同学,期望得到肯定或支持。如果教师以鼓励的表情或赞许的眼神或点头,将会增强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帮助他克服怯懦, 流畅地继续回答问题,尽管未说一句话,但教师的目光和表情却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远比毫无表情地说一句:“Go on ,please!”等更起作用。
三、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中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并不是否定语言交际行为的价值。我们认为:非语言交际行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语言交际行为相互相存,共同作用,从而产生交际意义。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的自身规律,我们发现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几种交际功能:
1、重复功能——用以强调或解释相关的语言信息。如:
教学过程中,学生起来复述课文或作值日报告,我们可一边对某个学生说:“Please come to the platform”.一边掌心向上,食指连续向内弯曲, 示意学生走到讲台上来,以手势重复口头所发出的指令。再如:当教师要求学生停止讨论时,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说:“ Stop talking ,please”!的同时,将食指放在嘴唇前,发出轻轻的嘘声,以重复口头的指令。
2、替代功能——用以代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或不便发出的语言行为。有时在课堂上不宜用语言表达的却适宜用非语言交际行为,而且比使用语言或单纯使用语言更真实和更明确有力。如:
上课开始,值日的学生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这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事,我们只要目光巡视所有学生后,双手掌心向上有力地往上那么一抬,学生立马会明白教师的意图,会立即站起来向教师问好。
当教师在课堂上正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全班学生洗耳恭听,这时我们突然发现一个学生正闭目养神或心不在焉或酣然入睡,如立即停止授课,高声斥责,势必会打乱课堂节奏,影响课堂教学的氛围。有经验的教师一般应继续授课,同时悄然走到那位学生跟前,或用手指轻点学生头部或用目光示意。再如:当我们发出指令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可能少数学生却乘机“浑水摸鱼”,聊起了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或干其他事情,遇此情况,我们不必大喊大叫,否则,我们不满的抱怨或厉声的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课堂气氛紧张,甚至激起学生的对立情绪,最后不好收场。我们可一言不发,盯住学生,用眼神传达要求他怎么做的指令,正常情况下一样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3、补充功能——用以补充单凭语言所不能完全传递的信息或表达的情感。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配合默契,教学进程顺利,简单的一声:“ Well done!”可能不足以表达你对学生的满意和赞许。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并向上竖起右手的大拇指说一句:“Well done ,boys and girls!”将会使学生倍受鼓舞,更加激发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在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时,我们错误批评了某个学生,作为一名具有新型师生观的教师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决不能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但这时平平淡淡的一句”Sorry”,往往不足以表达你心中的歉意和消除学生的委屈,这时我们应带着抱歉的表情,用真诚的语调恳请学生的谅解。这样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但“毫发未损,” 反而能使我们在他们眼里的形象更加“伟大”。
4、调节功能——课堂上,当我们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可以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音量的大小,目光的对视,点头或微笑等非语言行为进行话题的引发,强调或深入,如:教师讲到重要之处时,往往会放慢速度,增大音量,并且将知识要点板书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醒他们重视。上课中有时会突然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停电、收录机卡带、学生生病等等,假设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可能一下子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使课堂良好的气氛荡然无存,如果在紧急处理这些“事故”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幽默的调侃,镇定的目光,有序的动作就能起到调节氛围,化紧张为活泼,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这样在教师的掌控下,课堂节奏犹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师生琴瑟共鸣,使学生在山重水复之际,峰回路转,又见柳暗花明。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过度衔接自然。这样教师就能充分利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为学生创设一个整个和谐,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起学生参与的内在冲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信息量的传输的质量。
5、肯定和否定功能——许多时候非语言交际行为左右着我们对人、对事的印象和判断,因为非语言行为很多时候是人为难以控制的,也是最真实的。课堂上教师讲到难点时,有时学生并未弄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但当教师问起时,他们却出于自尊或自卑言不由衷地回答说完全听懂了。我们绝不能就信以为真,必须仔细地“察颜观色”,学生在回答老师时的语调、神色、表情会告诉我们:他们所说的是“真实的谎言”,尽管他们用的是肯定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但因为学生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矛盾,我们得出的却可能是否定的结论。同样,课堂上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尽管在老师的强力干涉下,双方已“偃旗息鼓”,但双方间的冷眼、上翘的嘴唇和挺直的身体却向我们泄露了“天机”,他们依然处在“cold war”之中。课后,我们得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化干戈为玉帛。教师向学科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问,少不了会遇上答非所问的情况,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话语权,即或嘴上没说啥,但不耐烦的表情,紧锁的眉头或其他非语言行为却明明白白向学生透露了对他或她的不满意,极易挫伤学生的感情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但在语言行为上,而且要在非语言行为上多向学生传达肯定的态度。
五、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的大脑两半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左半球负责接受语言和逻辑的信号,右半球负责接受非语言,即形象符号。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室是师与生、生与生沟通的主阵地,也是一个很特殊的交际场所。如果我们只注意用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将意味着我们仅让他们大脑的左半球工作,却使其右半球处于抑制状态。实质上,课堂里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决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教师听这么一个简单的语言输出与输入过程。要想完全发挥学生的脑的潜力,我们必须做到:课堂上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行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非语言交际并统一、协调两个脑半球的功能呢?
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或无意识或下意识都运用过非语言交际行为。然而,经过仔细观察和反思,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当一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不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作用,不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堂上很少用或误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影响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或伤害了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或造成课堂气氛压抑,节奏缓慢,效益低下。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积极进行探索,有目的地,有意识地, 有效地, 得体地利用非语言交际行为为教学服务,促进师生交际方式多元化,交际内容生活化,增大教师课堂上的信息输出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根据英语学科教与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作用:
(一)、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组织教学
当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我们与学生间的非语言交际就已悄然开始了。从那时到下课我们走出教室,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无不向学生透露着某种讯号。所以,一跨进教室,我们就得注意充分、合理地发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功能,以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A good beginning usually makes a good Ending”.如:
教师坚定有力的步履会给学生留下充满活力的第一印象;教师得体、整洁的服饰给学生带来庄重大方的视觉冲击;教师亲切的微笑和眼神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课堂和谐气氛的营造作好铺垫;教师充满激情的问候:“Good morning \afternoon!”可以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帮助他们及早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
试想,一个不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教师,或衣衫蓝缕,或精神委糜,或不苟言笑,面无表情地、呆呆地站在讲台上,用平铺直叙的语调象念经一样讲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课堂气氛会活跃吗?学生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吗?课堂效益高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标高,教学容量,学生情绪及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不断调整自己讲课时的音量、音调、表情、手势、站位、体距、姿态等等,自始自终充满激情和感染力,使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情绪高低统一协调起来,师生间始终处于良好的默契状态之中。
(二)、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直观教学
毛泽东曾在《论抗大的教学原则》中鲜明地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姿势助说话”。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手势、音调、表情等运用得当都会对教学内容起到解释和强调作用,还会使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东西的印象,降低理解的难度,强化巩固记忆。如:
在教授:“The Necklace”一课时,剧本中提到:当那晚在宫廷舞会上出尽了风头的Mathilde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从朋友处借来的那串钻石项链不翼而飞,当教师诵读到:“On our way home that night I looked down and saw that the necklace around my neck was not any more . We asked everyone there if they had found a necklace”,必须根据剧情的推进,剧中主人翁情绪的变化,辅之以相应的身体动作,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他们的主观感受、他们多舛的命运。教师要打动学生,必须率先进入角色,先打动自己,要象剧中人物那样,经历情绪的大起大落,开始显得十分兴奋,似乎还沉浸在宫廷舞会的快乐之中,而后情绪急转直下,带着哭声:“Oh,my god! Where is my necklace ”焦急地四处寻找。当最终未找到丢失的那串项链时,脸上露出了极度失望的表情,“ but without luck,we couldn’t find i. It was lost.”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动作,略有点夸张的音调,丰富的面部表情,再配上语言描述,使一个贪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将会极大地缩小生活在今天的学生与发生在遥远的国度、遥远的时代故事及人物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加深对时代背景、人物内心世界的了解,理解,进一步烘托出故事中主角的悲剧色彩,让他们既学到语言的同时,又接受了思想教育。再如:教初一学生操练句型:“What’s this\that ”我们可用手指着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或黑板上的简笔画逐一问学生,使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学的内容上,这样既直观、形象,也为他们起到了明确的指向作用。
(三)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表达情感和态度
非语言交际行为除了能帮助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顾仲彝先生在其著作《编剧理论与技巧》一书中写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我们是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的。舞台上也是一样,动作和语言是互相支持的相互为用的。”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憎及肯定和否定,也可使用非语言交际方式表达情感和态度,但后者比前者要更常见,更直接。教师的点头、笑容、目光、音量、音调、手势、站位等无不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态度。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如果面带微笑,眼神专注,身体略微前倾,目光扫视全班,将会向学生传达一种被期待的感情,使他们受到激励。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带着亲切的微笑,用和蔼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并辅之于有声的语言和动作,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重视,这有助于增强他们思维的流畅性,表述的准确性,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如发现少数学生心不在焉,我们可以用目光盯住学生,传达对他不满的信息,以警示、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于所学内容上。除此之外,非语言交际行为还能加强动感,带来形象感,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声等。
教师在教室里所处位置、与学生间的距离、教室的桌椅排列和教师身体的指向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影响着教学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常授课时,教师的主要位置应在讲台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适当的变化位置。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把人际之间的距离划分为三个区域:50厘米左右——亲密区,50厘米—125厘米之间——个人区,125厘米—310厘米——公共社交区。我国中小学教室的面积一般在85至100平米,每班学生人数大都超过50多。如教师把自己的活动始终范围控制在讲台周围,那么离后两排的学生距离都会大于7米以上,这样后排的学生会产生被人忽略的感觉,慢慢地滋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对抗心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逐渐被教师无意识地“边缘化”了。因此,除了定期交换学生的座位外,教师要处理好自己在教室里的个人空间,同时高度重视自己与学生特别是与后排和两侧学生的人际距离,善于在教学中利用亲密区,帮助学生消除或缩短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当然,如教师离学生的体距太近,又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和焦虑,增加他们的压力,影响其听课效果。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两者无论是在平常的交际中,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我们所学所用的英语和汉语一样,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作为教师应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积累和规范自己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语言教学时,尽量使自己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native speaker”相一致,借助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师生双方更充分地表达、更透彻地领悟各自的意图、目的、观点、态度和爱憎,使学生在了解有声语言的前提下,逐步熟悉英语国家的人的无声语言,真正实现跨文化的交际的目标。同时教学也是一种双边活动,在人格、情感等方面上师生双方都是平等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正确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为教学服务,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通过细致的“望闻问切”,了解学生情绪、心理、学习动态,随时根据教学的变化,对教学的方式、节奏、容量和标高等进行微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年
2、 王才仁著 《英语教学交际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3、 李庭芗主编 《英语教学法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3月
4、 贾冠杰著《外语教育心理学》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5、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编著《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6、 王希杰主编 《语言学百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0月
7、 刘建华主编《中学英语创新教法--交际教学法实践》学苑出版社1999年6月
8、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9、
PAGE
10高考单项填空题应试策略
——成都十八中外语组,张黎
单项填空题,又称之为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旨在考察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过去比较偏重语法知识及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记忆,现在早已发展到对学生不同水平与层面上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每一道题的设计都贯穿了能力的考查。既注意语言形式、语言内容,更强调语言的运用——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各小题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综合测试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项目,而且题目的选项设置合理,题干简单明了。不偏,不怪,日趋突出语言的交际化,强调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总的来说无论是全国试题,还是四川省自主命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发展的原则。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单项填空题“三抓一放”的复习策略。
一、单项填空题的后期复习
目前,复习备考已跑步进入了倒记时阶段,高考指日可待,可不少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各样单项填空题,却束手无策,或埋头题海盲目地练,或面对考试机械地选。高考复习后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单项填空题的命中率呢?
1、抓基础—语法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作好前期复习广度到边(教学大纲)深度到底(考试大纲)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基本的语法规则,构建英语语法体系,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巩固上,抓中文有,英文无,或英文有,中文无的表达方式,不要在语法复习、练习上“深挖洞,广积粮”,不断拔高,无限演绎。
2、抓重点—虽然单项填空题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宽,但重点却非常突出,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学英语语法主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切忌在一些偏深偏难的语法项目上花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如:
1) 谓语动词(动词时态、实意动词辨析、语态、情态动词、联系动词、主谓一致等)
2) 非谓语动词(V-ing形式 、过去分词、动词不定式等)
3) 其他词类( 代词、冠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4) 各类句式结构(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3、抓能力—后期的复习中,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做练习时,尽量选择有具体上下文,语意丰富,灵活性强的题目,帮助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技巧,使之能举一反三,形成迁移能力。如:
(1) 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何时不带to
两听____hear, listen to
五看——see,watch,notice, observe,look at
一感觉—feel
使役动词有三个——make ,have,let
(2) 及物动词后宾语从句那些谓语动词用 should动词原形:
一坚持——insist
二命令——order ,commond
四建议——suggest,propse,advise,recommend,
五要求——ask,demand,require,request,urge
4、一放————由于后期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能力有高有低,习惯有好有歹,我们只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必须教育学生学会放弃,对一些得分难的考点或非常考点,敢于“丢卒保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教材,看错题集,梳理思路,回归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准确把握单项填空题的特点,分类和命题思路,在此,重点介绍一些单项填空题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提高后期的复习效益能有所帮助。
1、 单项填空题的特点
!、覆盖面广—考试范围为教材中所有的语法项目。
2、重点突出—重点考察动词用法。
3、突出语境—通过上下文提供的语境,间接考察语言知识的运用。
2、 单项填空题的分类
1、考语法
此类题主要是对学生所学语法知识的考查,可能是概念理解和运用上的考查,也可能是对结构形式上的考查,一般不会单纯地考查语法知识,而是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突出考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多数情况下,一道题可能要考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内容。如:
(1)---You missed a good chance .
---Yes, I _____that job when it was offered.
A should take B should have taken C must take D must have taken
分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虚拟语气。上句明确告诉我们:这是表示过去应该做而未做的事,因此,选择答案B。
2、 考习惯搭配
此类题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的词或词组的习惯用法和搭配进行考察,有对固定词组或惯用语的考查,也有对搭配灵活可变的词组和词的考查。如:
(1)-----Her schoolbag is ______mine.
-----That is why I cannot tell them apart most of the time .
A same as B the same as C as same as D the same like
(2)The doctor told me that she ______.
A was still dangerous B was still in the danger
C was still a danger D was still in danger
分析:(1)句中的the same as 属于固定搭配,只能选C,而(2)要求考生辨别in danger和dangerous 的区别,in danger 表示处于危险之中,所以答案为C。
3、 考词语辨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所学意思相同或相近,用法却不同的此或词组,要求考生通过上下语言环境、语法结构、词语搭配、词语含义等选择答案,其考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
(1)You are so fat that you should______the temptation to eat sweet food.
A prevent B stop C refuse D resist
分析:(1)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由于人胖了,应该抵制甜食的“诱惑”,故选D.
4、 考情景交际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常常以对话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某个语境的理解和反应能力。重点考查日常的交际项目:如:问候、介绍、祝愿、建议、道歉、问路、打电话、看病、就餐、选购物品等等。如:
(1)-----Can I speak to Xiao Li , please
-----I’m afraid she isn’t here,_____
A Can you speak louder B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
C Can you write a note D Can you come here soon
分析:(1)这是打电话的一个情景,接电话的的人告之对方Mr Peterson 不在,这时接电话的人要继续说下去,自然是问对方是否有话需要转告,所以答案为B。
5、 考逻辑推理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一般是通过题干的某个部分或附加的句子提供信息,再让学生根据信息合理地推理,产生自己的想法或认识。如:
(1)Your telephone number again I ______quite catch it.
A won’t B couldn’t C don’t D can’t
分析:本题题干中的again有助于学生理解对话的情景。它向学生了提供一个事实:You told me your phone number just now\some time ago.故catch的动作是发生在过去的。因此答案为:B。
三、单项选择题题干的特点
由于近年注重考察语言运用能力,题干中所给的信息也愈来愈隐蔽,所以增加了理解和解答此类题的难度。因此,要提高单项选择题的准确性,我们必须在平常的训练中引导学生认真读题,仔细揣摩,善于从字里行间体会出试题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声, 排除干扰,选准答案。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命题走向,我们分析一下单项选择题的题干,不难发现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题干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
省略既能避免重复,又突出新的信息,还能使上下文更紧密的连接起来,是高考的常考点。解答此类题时,应结合上下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把题干中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子成分齐全,再对答案进行筛选。
(1)Whenever ____,he would stop me and asked the three questions at that time.
A possible B to be possible C he was possible D it is possible
分析:在含有时间、条件、让步、原因等复合句中,如果从句中的主语是it ,或与主句的主语相同,且谓语动词是be的各种形式,从句中的主语和 be可以省略,又因为当possible作句子的表语时,句子的主语不能是人,所以此题答案为D。
2、题干中加入了插入成分
(1)-----I haven’t heard from my brother for a long time.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to him
A had happened B was happening C to happen D has happened
分析:去掉do you think ,该句实质上是一个what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从上文I haven’t heard from …,得到提示,该题答案为D。
3、题干结构发生变化
1)变形结构(即把固定结构拆开,放在不同的语言单位里)
(1)In the dark street, there wasn’t a single person_____she could turn for help.
A that B who C from whom D to whom
分析:此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定语从句“介词加who\whom\which”等关系代词的用法掌握,又考察了turn to somebody for help 这个短语,故答案为D。
2) 倒装结构(出于强调或其他修辞上的需要,将谓语的全部或部分放在句子主语之前,个别情况只倒装句中的表语、状语,解答此类题,宜先还原其正常的表达形式,再进行选择)
(1)I finally got the job I dreamed about. Never in all my life ______so happy.
A did I feel B I felt C I had left D had I felt
分析:当 never,not,seldom等表示否定的副词开头时,句子要倒装。根据题干的意思,该空应用过去完成时,其正常语序是:I had never felt so happy. 故选择D。 。
3)反序法(即将原本可以正常表述的内容,从中间断开,将后半段提到前面。这种命题方式既突出了语言交际的特点,又容易增强命题的隐蔽性。)
(1)Rather than______on a crowded bus, he always prefers______a bicycle.
A ride; ride B riding; ride C ride; to ride D to ride; riding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prefer +to do +rather than +do sth 这个结构的理解与掌握,所以答案为C。
4、设置特定语境(突出语言交际化的小语境特征。即把基础语法、词汇、习语等都设置在一个完整的小语言环境中来考考查,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家大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的力度。
(1) They _____ the train until it disappeared in the distance.
A saw B watched C noticed D observed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从意义上讲 noticed 和 observed 不符合文意。动词 watch 后面一般要接动态动词,而 一般接静态的物体,所以选B。
四、单项填空题的解题策略
近几年,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不少试题体现了新的句型、新的结构和新的考点,因此,对考生解答此类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排除定势思维的影响,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巧解单项填空题,提高准确性。
1、排除法(即排除句子中的某些成分,使其变得直接、简单,从而快速、便捷地找出正确的选项),下面几种情况常用排除法:
1) 题干中有插入语。如:
(1)-----I haven’t heard from Henry for a long time.
-----What do you suppose _____to him
A was happening B to happen C has happened D had happened
分析:本题空格处所在的句子有插入语do you suppose,只要暂时将它排除,主语what与空格处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即:主谓关系,故该题答案为C。
2) 题干中有定语从句。如:
(1)Hardly had all the points that the teacher taught____down when the bell rang.
A to take B taking C taken D been taken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习惯表达是:Hardly had sb.done…when sth. Happened 。把定语从句排除后,句子成分间的关系就清楚了:all the points 是主语,根据习惯表达,可以知道空格处应用过去分词,同时因为主语与谓语之间应该是被动关系,所以答案为D。
3) 题干中有伴随状语。如:
(1)The president together with some officials_______to Egypt next Tuesday.
A fly B flied C is flying D are flying
分析:题干中的together with some UN officials 在句子中作伴随状语,有的学生可能把它当成主语而误选D 。将其排除后,正确答案为C。类似的伴随状语还有as well as\ besides\ including\but+名词所构成的短语。
2、还原法(即通过还原题干的本来面目,使句子意思更明确)
1)被动语态还原成主动语态。如:
(1)John was made ______the truck for a week as a punishment.
A to wash B washing C wash D to be washing
分析:把题干还原成主动语态为:We made John wash the truck for a week as punishment. 又因在使动词make 等后的宾语补足语用省略to 动词不定式,但在被动语态中要加上省去的动词不定式符号to。答案为A 。
2) 问句还原成陈述句。如:
(1 ) Is this the school________we visited last year
A where B\ C the one D in which
( 2) Is this school ________we visited last year
A where B \ C the one which
分析:这两道题只有一个单词的区别,但做题时却很难把握。如果我们把(1)还原成陈述句,就成了:This is the school ____we visited last year. 由此可见,空白处缺一个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that/which(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把(2)还原成陈述句,就成了:This school
is _______we visited last year. 由此可见,空白处缺少一个表语,所以定语从句无先行词,因此,空白处应填一个先行词the one (=the school),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作宾语时间,可以省略,故(1)题的答案应为B,(2) 题的答案为:the one。
3) 感叹句还原成陈述句
(1)Oh, John,_______you gave us!
A How a pleasant surprise B How pleasant surprise
C What a pleasant surprise D What pleasant surprise
分析:此题题干是一个感叹句,还原成陈述句为You gave us a pleasant surprise. 这样就可以看出感叹句中感叹的是名词,故用what引导感叹句,又因为surprise 指具体的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时,是可数名词,所以该题答案为C。
4)倒装语序还原成正常语序。如:
(1) So difficult______it to live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that I was determined to learn English.
A I have left B have I left C I did feel D did I feel
分析:此题还原成正常语序为:I felt it so difficult to live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that I was determined to learn English well.又因为在so…that 状语从句中,如果把so提到句首,主句要使用部分倒装语序,但从句不倒装,本题答案为D。
5)强调句还原成陈述句。如:
(1) It was for this reason ______her uncle moved out of New York and settled down in a small village.
A which B why C that D how
分析:还原法是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强调句的最佳方法。如果去掉题干中的“it is \was …that ,句子仍然完整无缺,则是强调句。如果去掉It was和空白处要填的部分,题干则为:For this reason her uncle moved out of New York and settled down in a small village.句子仍然成立,故答案为:C。
3、补全法(省略句是最令学生头疼的单项填空题之一,因为其句子成分在形式上已经不完整,造成分析句意时困难,解答此类题时,最好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思维序列中的断点连接起来,降低理解的难度) 如:
1) 在上下文找到被省略的句子成分
(1)-----Mum, why do you always make me eat an egg every day?
-----______enough protein and nutrition as you are growing up.
A Get B Getting C losing D because of losing
分析:本题答语是一个省略句,如将省去的部分I always make you eat an egg every day补上,可知道省略了的答语在句中作目的状语,因此答案为C。
2)无法在句中找到被省略的成分或被省略的不明显
(1) As far as I know, he spends at least as much time watching TV as he ______.
A does writing B writes C writing D does to write
分析:此题对学生来说较难弄清空格处与整个句子的关系。该句主句中里含有一个as…as 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同时答案与谓语动词spends密切相关,显然比较状语从句中主句、从句比较的事物常常是相同的,因此空格处的谓语动词应是spends,加上以前学过的spend some time (in) doing sth. 这个结构,就已经很接近答案了,因为空格处应有一个谓语,还要有一个 V-ing 形式作补语。故答案为 A 。答案中的does 在这里代替前面的spends,而相同的宾语much time被省略了。补全后的句子是:…as he spends much time writing.
4、直接法(通过上下语言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抓关键词,根据固定搭配以及不同的文化的特色,直接找出答案)如:
(1) Wait till you are more ________. It is better to be sure than sorry.
A inspired B satisfied C calm D certain
( 2 ) H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 You look fine.
______. You look fine, too.
A Great BThanks C Oh, no D Not at all
分析:对(1)的题干进行分析,弄清题意,抓住关键词sure, 故答案为D。( 2 )题考查学生对西方文化特色、风俗习惯的了解,英美人对别人的夸奖都
要表示感谢,所以选答案B。
总之,只要我们后期复习备考时,认真研究,勤于思考,大胆探索,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着手,注意将语法、语境和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多方面提高他们解题的技巧,天道酬勤,我们一定会有所获的。高三英语后期复习备考思路与策略
——— 成都十八中外语组 张黎
题外话: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事关高中教学的最后的成败,中国历来信奉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你付出了多少,高考将对你的功过予以评说。尽管大家都知道:分数不能代表一切,然而,在家长期盼的目光中,强大的社会舆论里,单一残酷的考评机制面前,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向应试教育缴械投降,至少在可以预料的将来,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所以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斗,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屈指一算,离6月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了,我们已可以清晰地听见高考日益临近的足音了,全体高三将士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短短的50多天内,我们高三教师能做些什么?我们的高三学子可学些什么?日益临近的高考向我们师生都发出了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应战,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目标不放松。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时间计算到天,任务落实到人,遵循高三后期复习教学的客观规律,有条不紊复习备考,从从容容迎接高考。
一、明确目的,理清思路
无论我们做啥事都应有明确的目的。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构建学生系统语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语用能力的考查,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因此,复习备考应以语言知识为载体,为提高学生成绩铺路搭桥。然而,高三后期的复习不是对前期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能力和运用能力,调整心态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始终兼顾语言知识的前提下,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最终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提高应试能力。
二、知己知彼,抓“纲”务“本”
高考是广大考生和教师与命题人员以试题为舞台而进行的一场高水平的搏弈。古人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知彼就是:进一步明确学科特点,命题原则,从而确立后期备考必须遵循的依据、原则、思路、重点、难点。教材和近年的高考试题是高三后期复习备考工作的依据,有了依据,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就有方向、有目标。06年四川省自主命题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稳重求新,适当反映地方特色的原则,也预示了07年高考命题的趋势,为我们备考指明了方向。
知己就是:摸清自己学生的真实状况。经过半年多的复习,“一诊(模)”,“二诊(模)”检验,深入细致分析学生的现状,他们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心理动态如何?他们的学科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与兄弟学校、兄弟班级相比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上线人头是多少?无效人头又是多少?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三、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虽然,后期复习备考时间已所剩无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打消极的阵地战,被动地等待着高考的来临。我们必须将整个后期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作到时间计算到天,任务落实到人,目标落实到分。保证后期复习备考:忙而有序,忙而有效,忙而有闲,因此,我们建议将任务进行适当的切割,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学生清楚自己每一天的任务,教师明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为此,我们建议把后期的50多天划分成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既有相同复习内容,又各有侧重,既有难度上的差距,又有速度上的不同。
(一)强化训练阶段——时间从“二诊”到“三诊”。复习重点是:强化能力和考试技巧的训练。我们可用20天左右的时间,集中进行强化模拟训练,包括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及技巧。同时精讲精练,精选出设计严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保证质量。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解题技巧。教师在讲评练习时,不要只求答案,要进行多角度设问,使一道题变成多道题,通过典型试题的解题思路分析,使学生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充分有效利用在平常的练习、考试和答疑中搜集到的学生典型错误,进行整理后,定期张贴出来、或者重新定时练习,帮助学生学会辨误,避免下次重蹈覆辙。
1、 训练的重点应是中档难度的题目;
2、要求学生规范作题,象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平常的做题。也就是说要计时做题,练做题的速度及准确率;
3、做题的数量要适量,难度要适度,贵在做后的纠错、反思和总结。要弄明白自己的答案错在哪里,命题人的答案为什么会对,要弄清楚。不断总结做题的经验教训,教会学生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要指导学生与命题人同步思维,
(二)知识整理及应试心理、技巧调控阶段——时间从“三诊”结束到高考前夕,主要任务是:主干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应试心理的调控上。具体的作法是:回归基础,查漏补缺,减缓节奏,调控心态,强化应试。由于高考已迫在眉睫,学生复习已基本到位,复习中只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逐步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薄弱环节的训练上,适当做一点听力、 阅读、完形、改错 、写作等方面的定时练习,以训练来保持“题感”,同时,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供学生诵读课本中的经典篇章及作文的范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练习精一点,节奏慢一点,难度低一点,看书多一点,效益高一点。
1、指导他们或梳理知识,或读课本,或看错题集等。
2、 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应试技巧的指导,从时间的分配、文具的准备、机读卡的填涂等到铅笔应该怎么削为止。
3、 在考前十天左右,组织一次热身考试,控制好试题的难度,让学生怀着
轻松的心态、必胜的信念走向考场。
4、教师要在课前课后要深入学生中间交心谈心,课内外善于“察言观色”,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排解英语复习中的困惑和考试的焦虑感,鼓励他们不断调整复习策略,树立考好英语的必胜信念。
四、高考英语各题型复习优化指导策略 (一)词汇要牢记
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坚持每天复习30到50个单词,由少到多,反复轮回,直到高考。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常用的500-600个单词及其典型用法整理出来。对复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特别是活用性很强的词汇要进一步讲解,并设计适当的巩固性练习题。
(二)听力不放松
在高考前,继续精选与高考听力考题题型一致、难度适当、语速适中的由英美人士录制的材料来加强训练,争取天天听,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具体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的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会他们学会“舍弃”。
(2)培养学生听前浏览听力试题的良好习惯和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培养学生边听边速记和重点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4)特别要强化听力第一节即前5小题的训练与解题策略指导。
(5)对错误较集中的题要重新播放,认真讲解、分析。
(三)单选要适当:
对单选的讲解要多在理解情境和语意上进行指导。可每周进行一定的“错题再练”,将学生平时的问题和错误编制适量的练习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传统的重点、热点内容,注意多考点的交融和综合。
(2)动词复习是重点,动词时态重点掌握和理解常见时态的运用,非谓语动词复习是难点。
(3)从句复习是关注点。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为重点复习内容。复习的关键内容为关联词使用的复习。
(4)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形式,进行组题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5)适当选一些冷点题目,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6)帮助学生剖析难句的原始结构,教会他们使用“还原法”,降低语意理解的难度。特别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疑问句、多余信息的干扰和省略了的成份。
(四)完形需强化
完形填空题:侧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全面整体接收信息的能力;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主题思想与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利用已知信息和英语阅读语感,合理推导,准确判断的能力;英语词汇意义的辨析能力;少数词语的固定搭配知识运用的能力等。因此,在后期的复习中,可让学生把做过的优秀高考完形填空拿出来大声朗读,形成完形语感。如果时间允许,适当选各省市近年的高考完形,作为热身练习。考前强化会帮助我们体会策略,增强语感,增添信心。具体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
(2)教会学生“瞻前顾后”,寻找“支点”。
(3)培养学生做完形填空试题时不依赖选项的习惯,完全按对文章的理解进行逻辑推理的判断,提高篇章意识,教会学生整体感知,突出语篇,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读者。
(五)阅读是关键
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可以看得出阅读在高考中的分量。我们在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时,要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把握,提醒他们加强细节与深层次的理解及前后关系的照应,阅读时不可断章取义、主观臆断。按照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做:浏览问题,心中有数;寻找主题,通读全文;联系中心,完成答题。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关注体裁结构
高考阅读理解文章写作构思模式与命题内容有一定特点和规律,主要的体裁结构是:
1)说明文:提出问题(说明要点);分析问题(说明过程);解决问题(说明结果) ;
2)议论文:提出论点(主题主旨);论证论点(证明是非);得出结论(重点进一步阐明) ;
3)应用文:根据题目搜寻答案
4)新闻评论:叙述事实;引用别人的评论来分析论述;得出结论。
5)记叙文:人不离事,事不离人。写人的文章事情是重点;记事的文章人物是关键。
2、关注出题意图
3、答题选择保险”
1)在遇到考查结论性观点,总结归纳思想的题目时,比较选项内容的全面概括性。一般来说,概括性高,引申思路符合逻辑的选项是正确的。
2)看选项中与原文线索句中重点词的同义互释。两个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可以通过语法和同义词转换实现统一的。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应该是正确选项。
3)考查文章中结论题时,看选项中是否含绝对性的词语,有这类词的选项肯定要排除。
4)在考查结论推断题时,一般来说,重复例证事实,就事论事的选项大多数情况要排除。
5)完成每篇文章的试题时,要对其进行贯通串联,如果逻辑上出现了错误或与原文中心意思相悖,就肯定在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六)作文是增长点
后期书面表达的系统指导完全可以提高得分。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学生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教师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背诵,并指导学生套用其框架进行模仿写作。
2、优化批改和讲评的过程。在批改中,鼓励学生运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适当使用过渡词。讲评时可以把学生的典型错误列出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评和让学生们去比较。
3、要训练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同一题材作文的一题多写,丰富学生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4、教会学生答题步骤和技巧
1)答题有步骤
A、首先,要审清要点,拿到基本分。不要忘记说明部分和注意部分的内容。
B、其次,要确定本文应该采用的时态。时态错了,全盘皆输。
C、再次,写好提纲,打好草稿。尤其对难以确定的表达一定要进行推敲。
D、最后,工整誊写。网上阅卷对此有更严格的要求。
2)得分抓关键
鼓励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写作时要尽量使用多样词汇和短语,选择有变化的句型结构,长短句交替使用,学会活用句型。
A、短句子的使用使文章简洁明快,如使用一些固定句型、不定式结构、省略表达等。如:
eg. Once begin, you must go on.
The population problem is still too hard for us Chinese to solve .
B、复杂句型的使用可使文章增色。如:
eg. After work,we had a party , singing and dancing.
Being ill, he did not attend the lecture.
C、名言警句的引用可使文章添彩。
eg. Once bitten, twice shy.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D、准确使用过渡词,使文章行文连贯。除了常用的副词和短语之外。其实有些代词的使用也可以使文章具有衔接性。如:
表达先后顺序时,可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 ,meanwhile.
表达对比时,可用 but ,while ,however, just as ,on the contrary.
表列举时,可用 for example ,take sth for example.
表观点时,可用generally speaking ,frankly speaking, honestly speaking, in one word ,in other words ,as far as I know.
表补充时,可用 besides ,furthermore ,what's more , what's worse.
表结果时,可用 so , therefore , as a result ,in this way
3)结构要清晰
注重开头句和结尾句,尽量分清段落。每段尝试使用主题句或结论句。
4)发挥要适当
根据目前高考的趋势,书面表达中多为学生的自主发挥提供了一定空间,但发挥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画蛇添足,做无意义的发挥。
5)正确是根本
要想得高分的作文确实要有比较复杂的结构,但不能为了复杂而复杂。基础不牢的学生要首先注意语言的正确性,没有把握的词汇或句型不要乱用。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然而教学毕竟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只要我们找准了它,严格地按照规律办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深信: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