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2-22 10: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州市 200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 文(A)
命题:江永夫(温岭中学) 胡正钼(台州中学)
审题:项香女(台州一中)
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摭拾zhì 绚烂xùn 屏窒bǐng 瞠目结舌chēng
B.犄角jī 慰藉jí 粗犷guǎng 陈抟老祖tuán
C.空旷kuàng 静谧mì 坍圮pǐ 妖童媛女yuàn
D.熨帖yùn 啮噬niè 干瘪biē 侘傺无聊ch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B.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掂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侯她们睡到天明。
C.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接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D.我们也曾有约,无论谁先走,剩下的那人都要一如既往地好好活着。即然不是同月同日生,也难得同月同日死,彼此已商定不是生命的必需,排名在外,也有几分理由吧?
3.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年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 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②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德国进攻苏联时,41岁的索科洛夫又应征入伍。
③艺术家们告诉我,为了学会深刻而真正的艺术 ,一个人必须训练眼睛,一个人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判断线条、构图、形式和颜色的品质优劣。
A. 渡过 暴发 欣赏 B.度过 爆发 欣赏
C.渡过 爆发 鉴赏 D.度过 暴发 鉴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的行李在头一天就收拾好了,只有李冰一人临出发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真拿她没办法。
B.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C.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D.只要看一看史学家们为历史分期使用的一些字眼,如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铁器时期等,就可以明白工具与人类文明进步是休戚相关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B.《手机三包规定》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D.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祐集·权书》,内容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C.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代表作是《静静的顿河》,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于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则群聚而笑之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C.而耻学于师/吾尝终日而思矣
D.其皆出于此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耻相师   ②李牧连却之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骊山北构而西折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⑦吾从而师之 ⑧泣孤舟之嫠妇
⑨侣鱼虾而友麋鹿   ⑩始指异之
A.①⑧⑩/②/③/④⑤⑥⑦/⑨ B.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⑩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⑨⑩ D.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⑦⑨
9.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为其然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洎牧以谗诛 D.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三、(20分)
10.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原文: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6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原文: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译文:
(2)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
夫 朝 无 贤 人 犹 鸿 鹄 之 无 羽 翼 也 虽 有 千 里 之 望 犹 不 能 致 其 意 之
所 欲 至 矣 故 绝 江 海 者 托 于 船 致 远 道 者 托 于 乘 欲 霸 王 者 托 于 贤
是 故 吕 尚 聘 而 天 下 知 商 将 亡 而 周 之 王 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别来沧海事”运用了什么手法?其中的“沧海事”指的是什么?(2分)
答:
(2)作者是怎样“言别”的?试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13.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7小题,共7分,每小题1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苏轼《赤壁赋》)
(4)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 ,峭楞楞如鬼一般。(朱自清《荷塘月色》)
(8) ,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2分)
航 船
[乌拉圭]何·恩·多多
①看,大海的寂寥。一道无法穿越的线封锁着它,这道线与整个穹隆连在一起,只在海滩处留下空隙。一艘船,意志高昂,带着隆隆的轰鸣驶离了海岸。西斜的太阳,温和的云朵,阵阵海风催人远行。船在前进,在空中留下黑色的烟尘,在海面上留下白色的浪花,前进,行驶在平静的海面上。它驶到海天交接处,穿越那道界线,只剩下高高的桅杆依稀可见;这最后的迹象也终于消失了!那无法穿越的线又变得神秘莫测!谁又能否认它的存在呢?它就在那里,那是实实在在的分界,那是深渊的边沿。然而它的后面仍是茫茫沧海,浩瀚无垠。大海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在它的另一端,是将它与别的海面隔开的陆地,太阳为它们涂上了不同的色调,那里生活着不同的种族;神奇、宽广的土地,高尚、完美的世界,或者已被开拓,或者荒无人烟。在这浩瀚之中有些船舶起锚的码头。它们或许在那里停靠,然后便在无限宽广的天地中各奔前程,而且一去不返,如同那条已经通过的大海的界线一样:虚无缥缈,一切都在那里消失……
②总有一天,注视那同一条神秘的线,你会看到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一面旗帜,一根桅杆,一个似曾相识的船体……这是那返航的船只!它回来了,犹如一匹忠于牧场的骏马。它或许比离去时更加可怜,体重减轻了;或许被肆虐的波涛伤害了。然而它也可能平安无恙并满载珍贵的收获凯旋。在它强劲脊背上的褡裢中也许带来了热带的奉献:醉人的香料,甜蜜的柑橘,像太阳般闪光的宝石或者柔软的、光彩夺目的毛皮。作为运去的货物的代价,它或许带来了心地更加淳朴、意志更加顽强、臂膀更加粗壮的人们。光荣和幸福属于航船!如果它来自勤奋之邦,或许运来了制作好的铁器,用来武装劳动的双手,要么它运来的也许是织好的毛线或者贵重金属制成的、用来装点世界的完美的饰物;或者是一块块青铜和大理石,人类的艺术因为它们注入了生命的气息,或者是一沓沓纸张,通过微小铅字的痕迹,引来具有思想的人民。光荣和幸福属于航船!
③请你稍加注意,一个思想,你将它排除,或者它自行消失,你再也望不见它;天长日久,它又在你心灵的明媚的阳光下出现,然而已经变成和谐、成熟的意念,变成了能以整个辩证法的力量和炽热的激情来展开的说服力。
④你曾阅读过一本令人深思的书,你又置身于人群和事物的纷纭混乱之中,你想起了那本书的内容与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终于明白,尽管是无意地、不假思索地翻阅,那本书也在你的心灵中发挥作用,以致你整个的精神生活都受它的制约并按照它的要求而改变。
⑤你在体验一种感觉。它对你是匆匆过客,其他的感觉要抹掉它的余味和记忆,宛如一个海浪冲去前面的海浪留在海滩上的痕迹。总有一天你会感到一种巨大而又令人折服的的激情从你的心灵中溢出,你会意识到那一连串的内心活动来自那被遗忘的感觉。正是这内心的活动将这个感觉变成你自身的全部力量所遵从和依傍的中心,如同茂盛的藤蔓顺从地缠绕在一条柔软的绳索周围一样。
⑥这一切事物都恰似航船:启程,消失,然后又满载而归。
14.第②段中,作者反复说“光荣和幸福属于航船”,请结合文段中的有关内容,分条概述这样说的理由。(6分)
答:
15.请结合有关内容,解释下列比喻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1)犹如一匹忠于牧场的骏马。(2分)
答:
(2)如同茂盛的藤蔓顺从地缠绕在一条柔软的绳索周围一样。(2分)
答:
16.文章列举某一个思想、某一次阅读、某一种感觉等对一个人的影响,有什么作用?(2分)
答:
五、(10分)
17.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品味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请在原文画出评点的句子,然后写出修辞手法及简要评点。(3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修辞及评点:
18.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3分)
据《京华时报》11月12日报道,记者从北京市建委获悉,采集有房主指纹和照片的新型房产证已在延庆试点,今后这一技术有望推广到通州等其它区县。
延庆县建委介绍,这种与众不同的房产证,以肖像数码密押防伪条的形式为居民的房产“加了把锁”,以保护居民房产产权安全,防止暗中过户现象。在这个肖像数码密押防伪条上,左边储存了两枚产权所有人的加密指纹条码,中间是光学“闪烁”水印、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号、证件编号、受理编号和权属人肖像照片,右边是包含证件内容和产权人加密彩色照片的条码。
有了加密房产证后,今后市民在进行房产交易时,持证人须亲自到场,工作人员将开启专业设备,查看现场持证人与《房屋所有权证》上密押膜的数码肖像是否一致,并鉴别现场持证人的指纹与房产权属登记的是否吻合。肖像、指纹验证成功后,方可进行房产交易。
19.在横线上填入适当语句,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1)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2)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六、作文(40分)
20.请以“ 的我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填入的词语必须积极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台州市 200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zhì-zhí xùn—xuàn B.jí—jiè D.yùn--yù biē—biě)
2.A(B掂——惦 侯——候 C接——截 D即——既)
3.C(渡过:本义为“过水”。引申为“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度过:“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或指“生活了一段时间”。 “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往往指力量、情绪、事变等方面;而“暴发”只与“山洪”搭配。 鉴赏:鉴定和欣赏;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4.C(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七手八脚:表示人多而杂乱,此处使用对象有误。推波助澜:比喻促成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常用于指坏的事物,感彩使用不当。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望文生义。)
5.B(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邂逅”和“相逢”语义重复。D“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工作”句子缺少谓语动词,“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少宾语“工作”。)
6.B(《茶馆》的体裁为话剧)
7.A(均为代词,他。B表转折,却/表顺接,那么。C表转折,却/表修饰,地。D副词,大概/代词,他)
8.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9.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C被动句。D定语后置、判断句)
10.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2)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商将亡”与“而周之王也”中间可不断)
参考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12.(1)这里运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它指的是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
(2)诗中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像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在深秋时节奔 波于重山阻隔的巴陵道上的情景,表现“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答出“想像”1分,描述想像的情景1分)
13.(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长桥卧波 不霁何虹
(5)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6)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7)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8)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14.(1)航船历经波涛肆虐伤害,却满载珍贵的收获凯旋。
(2)航船造就了更加淳朴、顽强、粗壮的人。
(3)航船促进了世界各地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交流。
15.(1)说明航船忠于起锚的港口,又回到了这里。
(2)说明自身的全部力量遵从和依傍昔日被遗忘的感觉。
16.表明生活中的任何一种遭遇和感觉,都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17.参考答案
(1)叠词。叠词的运用,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而且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如:“曲曲折折”表现荷塘的广度,“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层层”表明荷叶的深度。
(2)比喻。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写出荷叶高颀的状态。“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形象地写出荷花明亮、闪烁、纯洁的特点。(答“排比”亦可)
(3)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形象地写出荷香的若有若无、断断续续、清淡缥缈的特点。
(4)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娇媚多姿、含苞欲放的情状和风韵,把花写活了。(写出修辞手法1分,简评2分)
18.北京拟推广肖像指纹房产证
19.参考示例: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辽阔
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让你明白雄健
分析:内容要注意语义的呼应一致,注意“我们需要崇高”、“你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这就暗示所写内容应能够体现“崇高”。另外,这组排比句还隐含着“自然—艺术—人”这样的一个顺序。
20.参照会考作文评分标准
2009.0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