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语教学研究课题组
鉴定意见
鉴定组受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批准号:FB011261)总课题组的委托,对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教研室刘振海(创始人)和淄博市教研室丛光负责的课题研究进行了鉴定。鉴定意见如下。
刘振海、丛光承担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的重点子课题。
课题组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培训为主线,以实验学校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和扩大实验,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实验取样有代表性,包括国家级示范高中、重点中学、普通学校、基础薄弱校、少数民族学校,也有少量高校加盟,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课题组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国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整体掌握”,改变“分割式”教学,提出了“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的理念;在知(可能为错别字,但原稿就是这个字)能培养上提出了“知识结构为主体,情境为主线,交际应用贯彻始终”的原则;在课堂操作上提出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严管理”的路子。在以情境为主线,突出交际能力的同时,强化知识结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并扩大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过程清晰、易于操作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对课前课、课外课、复习课、新授课(如字母音标课、对话课、课文课、强化练习课、限时阅读课等十种课型)的操作技巧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教学建议。
课题实验学校紧密结合本地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组织得力,效果显著。许多学校在实验中有所创新,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课题实验促进了参研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一些学校成为英语特色学校或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实验成绩突出学校。
实验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转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实验期间,教师的教育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许多教师的论文获全国或省、市级奖项。
鉴定组认为,该模式过程清晰,效果显著,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课题实验措施得力,方法适当,资料翔实,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鉴定,同意结题。
建议课题组进一步深化研究。在大面积实验的同时,选择少量不同层次且有代表性的学校为实验基地,精细构建实验设计,严格控制实验变量,认真采集实验数据,全面系统地对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进行质的与量的研究,以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实现由粗放性推广向集约性实验研究的转变。
鉴定单位:(章) 鉴定组组长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张志远(签字)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 2005年10月26日
课题组
2005年10月26日
附:专家鉴定组名单
专家鉴定组: 签名
鉴定组组长:张志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张志远(签字)
鉴定组成员:郑桂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郑桂泉(签字)
刘道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刘道义(签字)
易代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易代钊(签字)
PAGE
2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与传统英语教学精华的结合
——再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
田式国
(山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13)
[摘要] 本文依据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理论,对“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该教学法体现的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有:英语学习是培养一种技能;训练、智力和交际结合;正确处理听、说、读、写以及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以人为本。该教学法继承的传统英语教学精华有:整体性教学;充分发挥母语思维优势;正确处理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关系;科学记忆与背诵;博采众家之长。
[关键词] 语言训练;智力;交际活动;整体性教学;语言形式;语言功能;思维;记忆
刘振海先生创建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拓展),经过在全国25个省、270多个实验区(校)实验后,已被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列为在全国实验与推广的项目。该教学法以其独具的特色和高效率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热烈欢迎。
笔者在“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英语教学法”一文中初步概括出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等四大特点。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和概括表明:二十四字教学法是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和传统英语教学精华的有机结合。
当今英语教学研究中似有一种极端化的倾向,即在有些人看来,英语教学不是“现代”的好就是“传统”的好,两者之间似乎对立,而没有什么互补或融合之处。这种看法是有害而无益的。二十四字教学法不是这样,它在吸收现代英语教学理念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体现现代外语教学理念
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涉及的范围很广,从教学理论与原则到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都涉及到。下面列出的几条是二十四字教学法体现出的现代外语教学的理念或特点。
1.英语学习是培养一种技能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就外语学习的性质而言,外语学习的本质,是“在非目的语社会环境中(social context),通过发挥学习者(the learner)所具有的意识和潜意识学习机制,在广泛而充足的语言输入(adequate comprehensible input)作用下,习得和学知(acquire and learn)目的语的形式和使用知识(linguistic and pragmatic knowledge),并通过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s)和语言训练(language training),使其转化(transfer)成为学习者的自动语言技能(automatic skills)的认知过程。”
把“形式”知识和“使用”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自动语言技能,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十四字教学法在教学理念上与此完全吻合。刘振海先生指出,二十四字教学法坚持“知识为先导、情境为主线、交际能力贯彻始终”。该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均体现了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放在首位。如该法对话课和课文课的“整体掌握”完全是一个技能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讲解所用的时间很少,大量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图文提示”提供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技能训练。传统课文教学侧重语言知识讲解的现象在这里荡然无存,无论是学生在教师导引下的一系列活动还是其“再创情景的对话表演和演讲”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用“图文提示”使学生掌握课文是二十四字教学法的一大创造。它巧妙地在课堂上把我国学生传统的“背诵”变成了一个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有效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过程。
2.训练、智力和交际结合
就外语学习的过程而言,外语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在非目的语环境中,通过对目的语的接触(exposure)和学习,吸收目的语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策略知识等),并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和有意识的训练,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学习者具有自动化特点的交际能力过程。”而实现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化,主要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一种是行为主义的反复操练(drills),另一种是交际法倡导的交互活动(interactions)。认知法虽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但却强调了意识自始至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认知法认为:反复操练应发挥意识的作用,交互活动也要发挥意识的作用。据此,现代外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可以概括为“训练、智力和交际”的结合。
二十四字教学法将训练、智力和交际融为一体。本法中的“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都属“训练”。而“智力”的发挥在本法中是无处不在的,如“背诵”、“复述”、“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和对单词的科学记忆等都充分发挥了学生智力的作用。交际能力在本法中是“贯彻始终”的。该教学法教学指导书中的“知识要点”强调的是知识,后面的“训练”即是技能训练,最后的“复述”、“表演”等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学一带四”、“课外拓宽”和“书面表达”等更突出了语言运用能力即交际能力的运用。
3.正确处理听、说、读、写以及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这已成为教学原则,已明确地写进了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表述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过程,没有偏废。其中的“整体掌握”集中地体现了综合性,听、说、读、写各种形式都有。另外,在某个环节,又可以比较集中地训练某项技能,如“学一带四”主要是“读”的训练。
中英语教学大纲还指出:“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有较好的读和写的输出能力”。刘振海先生所说的让学生一开始“大口吞下”,就是首先强调输入,然后学生才有可能“慢慢咀嚼”,进而再发展能力。不论是学习对话课还是学习课文课,第一步都是“整体输入”。在“图文提示”下,学生容易抓住对话或阅读课文的内容要点,这既体现了整体原则,又体现了“先入为主”。另外,本教学法在注意大量输入的同时,也注重了输出。教学过程中的背诵、复述、书面表达、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演讲以及自由对话等都是输出。
4.以人为本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外语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把着重点放在学生整个身心的发展上面。这是外语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这与传统上狭隘理解的外语教学只是让学生学会外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可以说,外语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外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体现《标准》提出的“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体验参与”和“促进学生发展”等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英语课堂就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centred class)。也可以形象地说,现代英语课堂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多“动”。学生只有多“动”,才会得到发展,也才会有高的学习效率。二十四字教学法提出的“学生是中心,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与“以人为本”的外语教学新理念完全一致。用该法进行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每堂英语课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教师引导下的各种各样的由全班学生参加的课堂活动,即在该法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总是在“动”。该法课堂上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正是学生多“动”和学生得到发展的真实反映。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是《标准》中所说的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是必在其中的。
二、继承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怎样对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目前困扰许多英语教师的问题之一。对此,二十四字教学法所采取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它在吸收现代外语教学理念的同时,继承了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诸多精华。
1.整体性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大突破。它的优越性是:有利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有利于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有利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体教学的原理和这些优越性已被广大英语教师普遍接受。但是整体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却有待于做进一步探讨。即是说,整体教学在原理上很对,很好,但就是不好操作。教师们普遍觉得,整体教学的第一步——快速阅读——比较容易进行,但在此之后,下一步应当怎么办却成了难题。不少教师不得不又回到原来分段教学的老路上去。
二十四字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原则。该法创立之初,其主要矛头就是对准英语教学中的种种分割式教学,如词汇教学分割式,句型教学分割式,课文教学分割式,做练习也是分割式。这种分割式不能发挥中国人学习语言的“双脑并用”整体优势,使右脑的好多功能得不到开发,因而导致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枯燥和低效。该法运用“图文提示”法学习课文,将课文所传递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2030分钟内不仅能熟练地背诵和复述课文,而且还能变换着进行运用。这是发挥整体优势,“双脑并用”的结果,是过去的分割式教学根本无法做到的。在具体教学程序上,二十四字教学法没有被难倒,而是独辟蹊径,创出了自己的“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或称“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这为整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找到了出路,是一大贡献。目前,实行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教师都能自如地按照这一模式进行教学。他们无不欢欣鼓舞地说:“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教学路子去是不可能的了。”
2.充分发挥母语思维优势
英语学习应当多用英语思维。这是无可争议的。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其头脑中的汉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已接近成人。可以说,他们开始学英语时已熟练地掌握了汉语。他们已习惯于用汉语思维,用汉语理解和表达。这跟“幼儿学语”已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学说话时,他们很自然地把所学的话跟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直接理解。而初中学生学英语时,却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了本族语。比如学习“book”一词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汉语里的“书”。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现在许多人不敢正视这一问题。一谈到英语学习中的汉语思维,一些人似乎认为是“大逆不道”。难怪有的英语教师在“优质课”评选的课堂上讲了一点汉语,他便认为是“英语水平低”。这样分析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主张在英语课堂上要多讲汉语,我们所强调的,是应在必要时发挥汉语思维的优势。这没有违背英语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的教学原则,而恰恰体现了众多外语教学法专家提倡的“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的观点。二十四字教学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学生母语思维的优势。如“整体掌握”中的“课文浓缩”就是其典型做法。在“图文提示”之后学生能背诵或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用910个汉语句子概括全文内容,形成一篇短文,然后要他们将这一短文尽量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译成英语。前一步的“用汉语概括课文”充分利用了学生汉语概括能力强的优势,这十分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认知;后一步的“汉译英”所进行的是英语表达训练。这两个过程的互补使学生的英、汉语思维与表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3.正确处理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关系
结构主义和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都非常重视结构,这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精读”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卓有成效的。如在课文教学中,分段教学采取“句——篇——句”的循环,即先学句,再积句学篇,然后又从篇中析句,以深入掌握篇章。当今的整体教学又采取“篇——句——篇”的做法,即体现自始至终在篇章中学习语言形式。此两种方法都体现了英语学习中掌握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这似把语言形式看作“皮”,而把语言功能看作“毛”。这里的句子结构是篇章中的句子,已不是听说法的句型,即不是孤立地学习句型结构,而是从语境、语用角度明确句子在篇章中的含义之后,再认识句子结构的典型性。因此,“结构+功能”是当今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二十四字教学法充分重视语言知识(即结构)的掌握。从其教学程序中的“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就可看出这一特点。在该教学法的教学指导书《高中英语新途径》中,详细地列出了每单元的“知识要点”,并有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该法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功能,把语言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该法所采用的“背诵”、“复述”、“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同步阅读”以及“书面表达”等都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4.科学记忆与背诵
记忆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尤为重要,但却不易做好。如何减少遗忘是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单词的记忆更使学生们感到头疼。二十四字教学法充分注意运用科学记忆的方法。它的“高效背诵”和“当堂掌握”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教师填鸭式讲解,学生记笔记、背条条,不能形成语言能力的死记硬背状况。另外,及时复现是单词记忆中的重要原则。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二十四字教学法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单词,以减少遗忘。再者,外语教学中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对一些句型搭配及习语等,必须准确掌握,因而需要一定的强化记忆手段。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了强化记忆的方法。
背诵是我国学生学习语文的传统有效方法之一。在外语学习中如何发挥背诵的作用值得认真探讨。现代英语教学中还要不要背诵?怎样背诵?这些都要有明确的认识。有的人对外语学习中的背诵持否定态度。但有的外语教学法专家却将“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确定为教学原则。二十四字教学法从实际出发,很好地运用了背诵。该法在“图文提示”下让学生背诵或复述课文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这是一种全新的背诵模式,完全不是死记硬背。它的高明之处,是把背诵变成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具体语言情境中的背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作用,因而能达到快速、高效。使用二十四字教学法的英语教师无不异口同声地为这一背诵方式欢呼就是最好的证明。有的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看了这个方法之后,激动地说:“如果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能这样做,英语教学的效率将会有质的飞跃!”
5.博采众家之长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并没有让人们只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提倡“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即是要“博采众家之长”。二十四字教学法从实际出发,主张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可以使用。如用英语讲课、翻译、背诵、复述、用汉语浓缩课文、多种形式的练习、简笔画、投影片、多媒体等,都可以用。这是一种不拘一格的实际有效的做法。
二十四字教学法是从教学实践中诞生的,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检验。使用该方法的学校无论在升学率还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欢迎更多的英语教师加入到二十四字教学法的实验队伍中来。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人自己的外语教学法!
参 考 文 献
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梁仪.初中英语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范谊、芮渝萍.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进路与出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周流溪.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Z].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
应云天.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李赋宁、陶洁、胡壮麟.英语学习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唐力行.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chniques (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H. H. 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Lyle F. Bachman et al.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S. D. Krash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1981.
S. D. Krashe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London: Longman, 1981.
范东生.外语教学的国情及方法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6.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2003年7、8月合刊)
PAGE
4编号
《拓展阅读体验,有效提升中国学生
英语阅读能力实验》
子课题申报表
子 课 题 名 称
子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名称
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学历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预期的主要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预期完成时间
二、课题论证
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主要研究内容有:1、阅读策略在有效提升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价值研究2、教学策略在有效提升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价值研究
对课题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实施步骤: 保障条件:
三、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主要阶段成果
四、最终研究成果
最终成果
最终成果转化
五、子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名;单位盖章年 月 日
六、总课题组意见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课题组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PAGE
2“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简介
“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由“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模式”发展而来,创始人刘振海。“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刘振海、田式国、丛光),系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种教育研究部孟万金主任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子课题。“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模式”创立于1986年,“九五”和“十五”期间由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国布点实验,参研单位遍及全国25个省的500多处中学和少数大学(其中有湖北的黄冈中学,河北的衡水中学等全国名校,吉林延边朝鲜族、湖北利川18个少数民族学校和矿业中学,新疆喀什等边远学校,以及山东科大等)。
对“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的学校的教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湖北利川市经过三年多的实验,2005年中考成绩由原来恩施市的倒数第一升为正数第一,比第二名高出42.29分;河南濮阳市一高经过三年实验,成绩由原来居全市高考第三名升为2006年全市高考第一名,比第二名平均分高出18分;吉林通化十三中由原来的全市中考中等成绩,升为2005年全市中考第一,比第二名平均分高出17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题的实验,广大英语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报》、《光明日报》、《山东教育》、《英语周报》等都对该课题作过长篇报道。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录制了该模式的十讲系列示范课,从1999年8月6日开始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学教师之友》栏目播放。中华教育网和中英教育网几年来向全国展示了大量各地对该课题进行实验和创新完善的好经验,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十一五”。为了深入搞好新课改、实施新课标,帮助广大师生学好各种版本的新课标英语教材,中央教科所从全国众多的英语教学法中择优选取了这一影响较大、最具实效性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又经创始人吸取了这些年各地在实验中所创新发展的好经验,重新精心设计了这一课题,并更名为“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法”。为继往开来,进一步推广该课题的成功经验,帮助更多的地区和学校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特向全国隆重推出这一好的教学方法。现将“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法”简介如下:
主 要 理 论 框 架
1、该教学法以综合辩证的观点,在充分吸纳国内外百家之长的基础上,以新课标的理念立论,吸收传统英语教学法的精华,融合一线教师的新鲜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
2、宏观把控,微观操作。从宏观上从始学、学中到终生学习进行各阶段的宏观把控。在微观上对课前课、新授课(含字母音标课、对话课、课文课、词汇课、语法课、强化练习课、限时阅读课、写作课、听力课、讲评课等十种课型)、复习课、热身课、课外课的操作技巧都提出了科学高效、明确具体的教学建议。七步法是个平台,一开始可遵循这一模式,待熟练掌握其中的奥妙后可依照教师本人的特长和学情在这个平台上创新发展。
3、整体是“七步法”的灵魂。它主张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职业教育、终生教育融为一体;将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学程依照学情整合为一体;注重以学论教,培优扶差,整体提高;强调将语言知识、五项技能、综合应用融为一体,将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文段融为一体,在情境中去教学,去应用;坚持中国人“智能第一”的学习原则,充分发挥左、右脑协同作用的学习优势;主张将语言学与语言心理学融为一体,突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发展。
4、坚持大输入、输入与输出并重、学得与习得并重的学习原则。
5、以超前论、建构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骨架,始学、新授、训练、复习、运用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6、充分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情感教育”、“学习策略”等教学理念。
7、将话题、结构、功能和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构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系统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8、在课堂的主导与主体关系上,倡导“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材是剧本、课堂是舞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的理念。
9、在智能培养上提出了“知识结构为主体、情境为主线、交际应用贯彻始终”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
10、在课堂操作上提出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严管理”的路子。在实践上该教学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推广实验。课题创始人和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与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磋商改革之路,这对指导教学实践、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优化课堂模式,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11、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原则,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努力创建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评价模式。
操 作 技 巧
一、超前集中
依照“超前教学论”和布卢姆影响教学的“三大变量”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假期前、中、后的时间,采用集中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快速高效地超前学习字母、音标;超前学习新学期的词汇和语法;超前阅读课文。
二、整体掌握
充分利用整体学习的原理对所学对话、阅读课文在听、问、读、解、导(主要运用复述、背诵等手段)、用(如演讲、表演等)的基础上,进行课文浓缩(先口头汉译英,再背诵)和书面表达训练,做到在话题的情境中学、记、用,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得体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强化训练
整体呈现本单元的新学语言知识要点,采用个个击破和反复循环的方法,着重进行语言知识要点的口头训练和阶梯拓展练习。
四、习题精做
对教材和教辅等资源中的练习题进行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并根据训练中的缺漏点进行补偿强化,特别是听力和书面表达训练。
五、同步扩读
与所学单元同步进行,每单元选出4-5篇与本单元内容相近、紧扣新学词汇、语法、句型的短文或完形填空材料,采取以自主限时阅读训练为主、教师只解疑难,导技巧,培养学生读速、实际的阅读能力。
六、课外拓展
低年级着重进行课外英语书法、英语小对话、单词识记游戏、英语兴趣阅读、英语节目表演等;高年级着重进行课外单词识记、教材戏剧表演、英语阅读、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书面表达竞赛、英语角等。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大社会,大课堂之中。
七、复习构建
包括各学年段的期中、期末、学年、毕业复习构建。突出教师引导下的知识归纳、拓展,达到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简约化。结合所学教材,突出本教学法的特点,编写高质量的、切实可行的中考和高考各个复习阶段的练习题,做到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系 列 教 辅 材 料(暂缺)
(本部分将根据需要及时写出)
PAGE
1田式国教授与外语教育学研究
田式国教授,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1945年10月1日生。1968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一直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1993年调入山东师范学院外语系,任教至今。2003年晋升为教授。中学教龄10年,外语教研员10年,高校教龄17年。
田式国教授是我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长期从事外语教学法教学及研究的教授之一。他的社会兼职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委员”;山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会员;《山东教育》中学英语教学版责任编辑;《现代教育导报》中学生版责任编辑;《高考指导》审校、《英语新干线》(初中版)主编等。
田式国教授自1989年开始在高校任教以来,教过多门课程,其中有:《英语语音》、《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教学法》、《大学英语》、《英语写作》、《大纲与测试》、《英语教育学专题》、《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打字》等。其中长期讲授高校“专升本”《英语教学法》课程,极受好评。他承担过山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历届继续教育班课程、国家级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培训班和省级高中骨干英语教师培训班课程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省级培训者培训班课程。曾应邀去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山东省的济南、青岛、聊城、泰安、济宁、滨州、东营、淄博、枣庄等地讲授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和《英语课程标准》。1999年和2002年两次获“山东教育学院优秀教学奖”。在2002年山东教育学院初次试行的大规模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外语系第一名。在滨州师专和山东教育学院分获“模范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称号。
田式国教授的科研成果共有49项,其中发表论文23篇(包括全国核心刊物6篇,B类刊物3篇);编著各类书20本,其中9本任主编、副主编。在这些论文、论著和其他各类书中,本人共承担140多万字。
1999年,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全国高校“专升本”系列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此来山东教育学院调研,征集该系列教材的主编。田式国教授一举中标,被教育部师范司聘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教材)的主编。我国当代著名外语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顾问、西南师范大学张正东教授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中写道:“现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稿、面向‘专升本’学生的教材《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又得以出版,高教系统英语教学法教材的唯一空白得以填补,真是一大好事。”该教材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性强(针对“专升本”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得到了教材使用者和外语教学界的好评。该教材获山东教育学院2002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刊登了关于该教材的书评。
田式国教授在从事多年中学英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研究工作之后,取得了基础外语教育的宝贵经验;在此之后又长期从事大学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法教学。这些经验和经历为他的外语教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外语教学法教学与研究中,注意吸收国内外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在“外语教学法”这个多年来颇有争议的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他主张,中国的外语教学应当面向实际,既要注意吸收国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又要注意传承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精华,不能偏到一方面去。同时,他还强调外语教学理论的重要性,主张一个出色的外语教师应能在科学的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这对当前贯彻执行《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也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指出了方向。外语教育学研究(即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研究),曾被“误以为是一个不能入列的小兄弟”(陈琳,1998),然而,田式国教授正是在这个“人数少、能量大”的领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山东教育学院教务处、科研处供稿,刊登于《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PAGE
2聘 书
刘振海老师:
您所创立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在我市部分学校推广实验几年来使学生的英语素质和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这充分验证了这一模式的科学、实用、高效性。为落实课程标准,搞好课改,大面积提高全市的英语教学质量,经局党委研究,特聘您为我市兼职教研员,负责指导全市该模式的推广和英语课堂改革工作。
河南省濮阳市教育局(章)
二00六年十月一日“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的操作方法
中央教科所外语教学研究课题组 刘振海
“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是一大创造,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和课文整体教学的发展。该方法把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现代外语教学思想和传统外语教学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英语教学法。
在深入学习、研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国内外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英语教研员刘振海先生,针对本地区的英语教学实际,自1986年秋季以来,先后在本区6处高中的万名学生中进行了实验,创立并组织实施了“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其中的二十四字是: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拓宽。该教学法的实施使广大英语教师转变了外语教育教学观念,从分割式串讲法死学苦记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二十四字英语教学法”以中、英合编的初、高中英语教材为依托,从整体教学的思路出发,融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一体,坚持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体现出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负担,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该法实验前,岱岳区的英语高考成绩在泰安市为倒数第一,实验后逐年有所提高,到1993年跃为泰安市第一名,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英语成绩在本区各学科中的位次也由较差跃为首位。1998年5月,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志远先生到岱岳区实地听课,论证后,认为“该法科学、扎实、实用、高效、简便易学”,因而决定在全国扩大布点实验。目前,“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已在全国10多个省120多个实验区、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操作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超前集中
(一)超前集中学习字母
在初学阶段,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借助国际音标(可将本节用到的音标先教给学生)注音,让学生正确学会、熟记26个字母。
1.整体呈现
旧教材及现用中、英合编教材的字母教学均采用了分割式的方法,一般先从学话入手,将字母分散在4~5节课内学完,这极不利于学生快速、高效地学好字母。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始学英语的第一堂课采用投影片、字母表或小黑板等将26个字母(大、小写)整体呈现给学生。先由教师示范朗读两遍,让学生听准。由于中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学过汉语拼音,数学上也初步接触过这26个英语字母,因此,他们在听两遍并初步正音后对字母表基本上有了整体的印象。
2.然后由教师将易读错的 Aa, Cc, Gg, Hh, Jj, Kk, Ll, Nn, Qq, Rr, Vv, Yy这12个字母借助音标正一下音,让学生跟读一遍。
3.借助音标,教师领读26个字母3~4遍。
4.采用抢答式,由3~4个学生每人读7、8个,将26个字母从头至尾一气读完,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矫正错读的字母。再找一名优秀生将26个字母一气读完。
5.让学生自读26个字母若干遍。
6.用大卡片检测学生对每个字母的读音。
7.教师用教杆在字母表上按顺序指着字母,学生集体朗读1~2遍。
8.教师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三格内一一板书26个字母(大小写同时呈现),并讲清及示范笔顺及书写规则,让学生在三格练习本上模仿着写,反复训练几次。还要求学生在课下练习书写并进行字母书写展览。
9.教师领读26个字母一遍。
10.教唱英语字母歌。
11.注意本节课的当晚及第二天早上组织学生反复识记字母,练习字母书写。
(二)超前集中学习国际音标
利用1~2节课时间将48个音素全部学完,包括正音、熟记并让学生学会利用音标学习生词。
1.整体呈现
由于学习字母时已初步接触了一些音标的读音及拼读方法,这对整体教学48个音素打下了基础。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齐唱英语字母歌,并集体背诵字母表一遍。
2.利用投影片或挂图等整体呈现英语48个音素,可采用表格将元音(长短成对的要对齐,不成对的列在后面,双元音注意归类)、辅音(清、浊成对的要对齐,不成对的列在后面)和半元音列出。
3.教师将48个音素示范朗读两遍,让学生听准。
4.教师领读48个音素2~3遍。
5.采用长短元音成对、清浊辅音成对的对比法领读,帮助学生识记。
6.采用抢答式,由几名学生将成对的元音和辅音及相近的双元音进行对照朗读,作为检查。再检查几个不成对的辅音及两个半元音,反复进行2~3遍,让学生识记。
7.采用大卡片(一张一个音素)检查学生识记情况并及时正音。
8.让学生自读自背音素表,不会的可求教老师。
9.引导学生集体朗读音素表1~2遍。
10.教师讲解拼读音标的要领。
(1)辅音在前,元音在后,二者相拼,如字母B〔bi:〕,单词that〔 t〕。
(2)元音在前,辅音在后,二者不相拼,如it〔it〕,is〔iz〕。
(3)元音与元音相邻,辅音与辅音相邻,各读各的音,如our〔auэ〕,desk〔desk〕。
(4)讲清单音节词及双音节词只有一个重音,并讲清重音符号、次重音符号的标志。其余的拼读规则暂不涉及。
11.让学生翻开书末的词汇表,指导学生练习用音标拼读生词,注意先易后难。要求学生课下反复识记音素、字母,并练习用音标学记生词。要在初学阶段的2~3节课内熟记26个字母和48个音素,并初步学会用音标学记生词,这会大大加快学生学习英语的进度。但要特别告诉学生,不要用汉字为英语字母、单词注音。
(三)超前集中学习单词
“二十四字教学法”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字母、音标教学要安排在假期之前)自制新学期要学的单词卡片。自制卡片的过程就是自学和预习生词的过程。要在开学初一周内,课上集中识记,课下依照记忆规律及时复现,速战速决,快速识记本学期要学的单词。学新课前要复习已学过的本单元的单词,下周学新课时不再在课上处理生词,这为课文课及对话课的整体掌握打下了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是周期短,包袱小,见效快,学生刚有厌战情绪,词汇集中学习就结束了。
“二十四字教学法”集中识词的方法是:
1.整体呈现:用《高中英语新途径词汇快速突破》(知识出版社出版)作为正音读本,或者将每堂课要超前集中学习的50~60个按照重读元音相同排列的生词打在投影片上,整体呈现出来。初中学生识词时,教师要先示范朗读两遍,让学生听准。高中学生可采用抢答式,每个学生读10余个,由几个学生读完,教师再及时正音。
2.突破难点:教师从这几十个词中找出几个难读的词领读,正音。
3.集中识词时,每个词只要求做到三会(会读,会默写,记住一个常用汉义)。词的用法放在学新课和强化训练时解决。
4.教师领读(或跟录音读)生词2~4遍(高中可由学生读,以增加自己识记的时间)。
5.用大卡片进行检测。
6.让学生利用小卡片自己识记。
7.让学生利用小卡片互相提问。
8.分组抢答识记生词,并伴以评价,以激励学生。
9.检测单词识记情况,将本节集中学习的全部单词用汉语印在一张纸上下发,让学生默写。
10.对默写情况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不会的词在课下补习,并要求学生当晚、明早及隔日进行再现复习。
11.集中识词结束后开展默写竞赛并及时补缺。
12.下周学新课前复习本单元的词汇。
(四)超前集中学习语法
在集中识词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粗线条地介绍本学期要学的语法项目,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新课接触到具体的语法条目需要集中讲解时,再进行系统归纳(但不要大量讲,有些条目可让学生自己学习)。到期末、学年或毕业复习时再将语法按系统结网结块,整体掌握,并进行强化训练。
学新课前除掉生词、语法这两只拦路虎,为后面的课文整体教学做好了准备,因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体掌握
整体掌握指在学习对话课和课文课时,废除分割式串讲法,而采用简笔画(挂图或多媒体等)带语句要点的提示法(即图文提示)。这一做法,实际上将抽象繁杂的内容变成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的连环画或看图作文。经过教师的科学点拨、引导,全体学生均在一节课内将一篇课文整体熟练地掌握起来(课文课是同一内容两篇文章的,也要在一节课内完成)。
(一)对话课
1分钟的自由对话(即组织教学),谈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
1.听:采用“心记法”(即让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听准中心)让学生听一遍对话录音,记住三件事:A.什么人在对话 B.在什么场所对话 C.谈话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2.问:就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提问。可以教师问学生,也可学生互相问答。
3.读:可朗读或默读。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或同桌对读。当学生读对话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能连贯表达对话内容的简笔画,并写上主要词语,以帮助学生记忆、上口。当然也可以采用图片、挂图、投影器或多媒体等。
4.解疑:对话中没有多少要讲的内容。新学词语和语法条目也不要作过多的讲解、举例。这些可留待强化训练时解决。解疑时间大体控制在2分钟左右,其主要任务是扫除语句障碍。
5.导背诵、导表演:
(1)让学生合上书,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和重点词语(或挂图、投影器、多媒体等),教师概述对话的主要内容,形成整体印象,再由教师示范、表演对话1~2遍,让学生听准、记住。
(2)教师用教杆指着图和文,全班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对话1~2遍。
(3)教师用教杆指点引导,学生看着图文将对话背熟。
(4)同桌或前后桌充当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记不住的地方可看一下图和文或相互提示一下,实在想不起来的句子可打开书看一下。
(5)让学生充当对话中的角色,在座位上进行对话。
(6)采用抢答式,由2~3组学生到黑板前进行对话表演。
(7)全班学生集体大声背诵对话1~2遍。至此,全班学生都能熟背、表演对话了。
6.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让学生以同桌或前后桌为一组,运用本对话所学新词语及主要套语编写出更换场所或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并在座位上进行对话表演。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让2~3组学生到黑板前进行对话表演。
7.布置作业:复习课文中超前学过的词汇,预习课文一遍,将疑难划出。
(二)课文课
1分钟的自由会话(即组织教学)。
1.听:让学生采用“心记法”听1~2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听准:(1)课文的主要线索或层次是什么 (2)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3)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意图是什么
2.问:就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提问,采用抢答式回答。
3.读:教师领读(适用于低年级学生或差班学生),或学生自读课文1~2遍(低年级学生1~2遍,高中学生1遍)。当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教师依照课文的线索或层次,在黑板上画出几幅能连贯表达课文内容的简笔画,并在每幅画下写出能串连课文内容的关键词语或典型句子结构。这就形成了一目了然的连环画(也可用挂图、表格、投影器或多媒体等)。这种形式极有利于整体熟练掌握课文。
4.解疑:废除对课文的分割式串讲及逐句翻译,只对课文中出现的语法和词语疑难扼要解释,扫除语句障碍,对于课文中的大量新学词语和语法条目则应放在强化训练中讲解、归纳、训练。这样,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整体掌握课文。该环节控制在2分钟左右。
5.导复述,导背诵:可运用于故事、小品、戏剧或科技说明文等。教师可利用画出的简笔画(图表等)、词语及句子结构给以提示,恰当点拨引导,利用20分钟左右时间(根据课文内容和学情,可有伸缩性),优生可熟练背诵、复述,差生也要简要复述,熟记课文主要内容和新学词语。这样做,实际上将繁杂的内容变成了形象直观的看图口头作文,同时依照认知和记忆规律,通过反复刺激,提高课文语言要点特别是新学词语的复现率。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让学生合上书,教师用教杆指着黑板上的简笔画和语句要点提示从头至尾将课文内容复述(重点班及课文内容短的应尽量全文复述,普通班可复述要点)两遍,让学生用心听准、记熟。
(2)教师用教杆指着图文大声读,学生小声跟随教师复述课文。
(3)用上述方法教师小声,学生大声复述课文2~3遍。
(4)教师不出声,让学生大声看着图文复述课文。
(5)让学生看着图文自由复述课文。
(6)采用抢答式,由几位学生在座位上复述课文,每生只复述一幅图。
(7)采用抢答式,由1名优秀生在座位上看着图(文字可擦掉)从头至尾将课文复述完。
(8)采用抢答式,由1名学生到黑板前面对学生不看图文提示,将课文从头至尾复述完。
(9)教师用教杆指着图文,让全班学生一起大声将课文从头至尾复述一遍。至此,全班学生对课文已非常熟悉(优生可背诵,个别记不住的,课下看看书也就记熟了)。
6.让学生以课文为话题,借用新学词语展开随心所欲的演讲,将课堂所学转为真实情境的言语交际运用。
7.浓缩课文:教师用9~10个句子(初中可少些)将课文内容(包括课文意思和语言要点两个方面)浓缩成汉语(用投影仪或小黑板等),然后采用抢答式,由学生逐句译成英语。待集体订正后,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并要求背熟,作为本课的复习材料。
8.课外作业:改写课文。
三、强化训练
1分钟的自由会话(即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课文的背诵、复述情况以及课文的改写情况。
2.用投影仪等整体呈现本单元将要强化训练的主要词语或语法条目。
3.采取个个击破的方式,逐条简介这些词语的用法或语法要点,并进行训练。
具体操作如下:
(1)用投影仪等展示出某词语或语法例句,并给出汉义。
(2)采用抢答式,由学生背出课文中含有该词语或语法条目的句子。
(3)框架式训练:用汉译英的方式让学生口头译出含有该词语或语法条目的2~3个句子。
(4)多问式交流:
①运用该词语或语法条目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
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造句或用该词语或语法条目进行问答、对话。
(5)对该词语及语法条目进行扩展性口头训练(主要指大纲中出现的有关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一些容易混淆的语法条目等)。
(6)注释:即对该词语或语法条目的一些简介、归纳等。
(7)将本单元所练的词语包容在一篇小短文里,挖掉一些词,设计出完形填空练习,以检测和训练学生对新学词语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要求学生熟背该短文。
(8)课外作业:扩写课文的某一部分。
四、习题精做
所谓习题精做指的是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讲。现用教材的课后练习量很大,再加上基础训练和各式各样的习题,作业量就更大。因此,师生常常疲于奔命。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之战中解放出来。首先,教师要根据大纲、教材、教材的重点和学情,从题海中精选出必做题。在强化训练中做过的题可以不做。要针对学生的缺漏点,采取以口头汉译英训练为主的方式进行巩固性和补偿性训练,要突出因材施教,要注重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练习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主,教师一定要少讲、精讲。其方法步骤如下:
1分钟的自由会话(即组织教学)。
1.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情,精选精练必做的课后练习和基础训练题。注重反馈及反馈后的恰当点拨归纳。
2.针对训练中发现的学生的薄弱环节和平时所掌握的学生的缺漏,运用汉译英或单项选择等多种形式,从多角度让学生做巩固性和补偿性练习。
3.做给出题目的书面表达或看图作文题,当堂完成。可找3~5名上、中、下学生将该书面表达写在投影片上,全班改错。教师出示范文,让学生背熟。
五、学一带四
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一带四”是与教材同步的限时阅读训练课。即在一节课内让学生自己读完四篇同步阅读短文,并完成文后的测试题。“学一带四”不是一成不变的,开始时可“学一带二、带三”,程度提高后也可“带五、带六”,总之,要依本班的学情而定。训练时,教师要大胆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题,自己查阅资料,教师不能串讲,只交待阅读任务和解题技巧,控制时间,订正答案,帮助学生解除疑难。阅读时可让学生四篇文章一气读完,留出4、5分钟由教师订正答案、解答疑难,指导技巧。也可四篇文章分别限定时间,逐篇处理。所选短文最好应是英美人的原著原作,生词量不超过2%,难度要略低于教材。学生读时既不能朗读,也不能默读,而是采用扫瞄式的视读法。学生读时身要正,不用手指,不回视,遇到疑难,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可展开讨论。该环节的主要方法步骤可以是:
1分钟的自由会话(即组织教学)。
1.用4选1的阅读测试法或真伪判定法检测学生对本课课文的理解程度。
2.布置本节阅读任务,指导阅读技巧,限定阅读时间。
3.让学生做阅读训练,针对学情恰当解疑,订正答案。
4.小结阅读训练情况。
5.课外作业:复习下节课(或下单元)的生词,预习一遍对话或课文。
六、课外拓展
课外拓宽主要包括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和其他一切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各种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课文的精读、课上的“学一带四”限时阅读和超前集中识词,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外阅读的方法步骤可以是:
1.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推荐一些图文并茂、有趣味的英美简易读物和国内外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和其他读物等。
2.教师对课外阅读应有布置、有检查,也可指导学生自由成立课外阅读小组。教师可到现场指导。每天坚持30分钟。
3.建议学生建立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并学会用英文写心得体会。教师每周或每学期要总结表彰优秀,也可组织阅读竞赛。
中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开展课外活动,不搞课外活动是不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要真正学好外语,单靠课上时间是很不够的,要将学过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放在课外的大环境、大社会、大视野中去重现、体验和运用,才能熟练掌握。也只有这样,英语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英语角、英语游戏、英语竞赛、英语演出、写英语书信、办英语墙报及刊物等都是一些好形式。
深入进行课堂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搞好外语教学的关键。我们的实验还仅仅开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诚望专家、同仁斧正。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2002年3、4期合刊)
PAGE
6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英语教学法
——初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
山东教育学院外语系 田式国
中国的外语教学在一百多年里历经沧桑。但广大的外语教师却兢兢业业,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外语教学经验,也总结出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有些目前已被广泛承认,成为独树一帜的外语教学法。也有不少方法虽然未被正式确立为某教学法,但已有重大影响,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刘振海先生创立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拓展)就是一个初见成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英语教学法。
一种外语教学方法怎样才能称得上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对此外语教学界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专家提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外语教学法至少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即:①方法论;②教学观点;③教学模式。然而迄今为止,在我国得到公认的系统的完整的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了了无几。因此,确立一个外语教学法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共识。这样,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可以认为:被众多教师的教学和若干不同教学条件下的教学证明卓有成效,是确立某一教学法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刘振海先生创立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首先满足了这一条。此外,“二十四字教学法”在方法论、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等诸方面也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现将该教学法的有关观点、模式、方法、技巧以及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等概括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一、整体性特点
课文整体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现,从指导思想,课堂结构,到具体教学步骤都一改传统课文教学的做法,使中学英语课文教学的面貌为之一新。课文整体教学的优点是:(1)有利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2)有利于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有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训练;(5)有利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6)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文整体教学同传统的“块块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着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的传递,后者着重语言结构的分析;前者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后者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前者强调教、学、用的结合,并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为目的,后者则以教为中心;前者强调“大量”、“快速”,后者则强调少而精。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二十四字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原则。该法创立之初,其主要矛头就是对准传统的分割式教学。刘振海先生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课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自始至终采用了分割式,如词汇教学分割式,句型教学分割式,课文教学分割式,做练习也是分割式。这种分割式不能发挥中国人学习中的双脑效应优势。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左脑分管语言的表层结构、线性分析、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理性、意识、言语规则、右手右眼和右耳信息、语言知识加工及信息短期贮存和有意学习和记忆等;人的右脑分管语言的深层功能、整体加工、直觉意会、形象思维、感性、潜意识、言语指令、声音节律、预测联想、情感、创造、左手左眼和左耳信息、言语技能调控及信息永久贮存和随意学习与记忆等。科学家们预言,两脑相比,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以左脑为主的生活学习还使用不到人脑总量的1%。如果左脑加右脑协同活动,其效果不是1+1=2,而是会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即世界上流行的公式:1+1≥5。另据研究,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适合于左右脑同时加工,这就是中国人学习母语的双脑效应优势。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右脑的好多功能得不到运用和开发,因而导致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低效和枯燥。那么,如何发挥中国人母语学习双脑并用优势而促进英语学习呢?这里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右脑功能,强化双脑协同。比如记单词时要尽可能发挥右脑的表象、联想、整体加工、潜意识、声音节律等功能;听读英语时要尽可能发挥右脑的整体把握、直觉意会、预测联想等功能,以求达到过目成诵、一目十行、心领神会之奇效。“二十四字英语教学法”的诸多做法体现了双脑效应优势。如按照“整体掌握”的要求掌握课文,使课文所传递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20~30分钟内不仅能熟练地背诵和复述课文,而且还能变换着进行运用,就是发挥这种整体效应优势的结果。这是过去的分割式教学根本无法想象的。这一做法实现了课文教学的真实目的,正确处理了课文学习与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超前集中”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整体输入”。分割式教学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还是其他语言知识,都是单一输入,因而导致今天学,明天忘,记了忘,忘了记。而超前集中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的有关内容,不仅能做到整体“大口吞下”,而且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其中的规律(如对比、联想等)和各种联系,既有利于整体理解,又大大有利于利用记忆规律进行记忆。
二、综合性特点
“二十四字英语教学法”的综合性特点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1)结构与功能结合;(2)知识、技能、能力的结合;(3)训练、智力、交际的结合;(4)输入与输出并重;(5)各种教学手段的结合;(6)博采众家之长。
1.结构与功能结合
结构主义和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都非常重视结构,这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精读”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卓有成效的。“二十四字教学法”充分重视语言知识(即结构)的掌握。从其教学程序中的“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就可看出这一特点。在该教学法的教学指导书《高中英语新途径》中,详细地列出了每单元的“知识要点”,并有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然而学习语言却不是只学语言知识,更不能孤立地学知识。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语言做事,这就是语言的功能。因此,“结构+功能”是当今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二十四字教学法”在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十分注意语言的功能。该法把语言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该法所采用的“背诵”、“复述”、“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同步阅读”以及“书面表达”等都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
2.知识、技能、能力的结合
从外语学习的过程看,学习者经历了一个“知识——技能——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听说法的反复操练(pattern drills)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模仿、操练、记忆在外语学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理论上,结构—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语言的生成问题。语言行为背后还有意识和认知的作用。认知主义认为,外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的作用下才能实现从语言知识到言语技能的转化,并进而发展为交际能力。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意识学得的语言知识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技能。学习者记忆了大量的单词,也可以讨论语法规则,但却不能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这说明,认知主义虽然在理论上更能自圆其说,但在教学实践上反而不如结构—行为主义简便易行。
从培养外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目的来看,交互活动(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s)是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并进一步发展为能力的重要途径。认知法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只是强调了意识(即智力)的作用。按照认知法的观点,反复操练要发挥意识的作用,交互活动也要发挥意识的作用。交互活动解决了认知主义所欠缺的语言实践问题,并且发展了结构—行为主义的实践观,使机械、枯燥的语言训练成为活生生的人类交际行为。
“二十四字英语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能力融为一体。“整体掌握”、“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的教学过程是三者有机的统一。该教学法教学指导书中的“知识要点”强调的是知识,后面的“训练”便是技能训练,最后的“复述”、“表演”等是能力的发展。“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学一带四”、“课外拓宽”和“书面表达”等更突出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此外,该法在教学顺序上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许多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先示范,然后由学生试着做,最后是学生的创造性发挥。
3.训练、智力、交际的结合
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相结合的具体操作中,“二十四字教学法”做到了训练、智力、交际的结合。听说法的做法是“操练”,然而实践证明还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更有实效。本法中的“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都属“训练”的范畴。发挥“智力”的作用在本教学法中无处不在,如“背诵”、“复述”、“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和对单词的记忆等都离不开智力的作用。语言的交际运用存在于本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4.各种教学手段的结合
“二十四字教学法”能从实际出发,很好地贯彻了英语教学的各项基本原则,尤其恰当地运用了“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特点。随着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精神的深入贯彻和中学英语新教材较长时间的使用,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已是很自然的事。但近年来似有一种只使用英语而不敢使用汉语的倾向。有些英语教师似觉得英语课堂上用了汉语就显得自己水平低。这是不必要的。“二十四字教学法”从实际出发,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如翻译、背诵、用浓缩的汉语概括课文大意和语言要点、多种形式的练习、简笔画、投影片、多媒体等。这是一种不拘一格的实际有效的做法。
5.输入与输出并重
在言语技能的训练中,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听、说、读、写具有两性特点,它们既是言语技能,又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手段。作为言语技能,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有较好的读和写的输出能力”。从技能所属性质的角度看,听和读属理解能力,说和写属表达能力。“二十四字教学法”能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做到了输入与输出并重。
本教学法高度重视输入,如不论是对话课还是课文课,教学的第一步是“整体输入”。这既体现了整体的原则,又体现了“先入为主”。在“图文提示”的帮助下,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对话或阅读课文的内容要点。“学一带四”、“课外拓宽”体现出扩大输入量的指导思想。本教学法在输入、输出方面没有偏废,在注意大量输入的同时,也注重了输出。教学过程中的背诵、复述、书面表达、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以及自由对话都是输出。
6.博采众家之长
对国外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二十四字教学法”做到了博采众家之长。除了吸收国外听说法的“操练”、认知法的“智力”和交际法的“交互活动”以外,也吸收了国内一些外语教学法的长处。如“超前集中”就是对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适当集中”的改造运用。本教学法的“集中”不是张思中教学法的初中三年词汇的“大集中”,而是一学期词汇的“小集中”。这样做可以减少遗忘,使这一做法更有实效。“二十四字教学法”对于其他各种教学法的态度是:反对门户之见,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在利用之列。
三、实用性特点
实用性是“二十四字教学法”的突出特点。该法的创立者从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总结出了极易操作的“二十四字”。每个进行实验的教师只要按照每一教学步骤的操作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取得成效。“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拓宽”中每一步的操作方法都明确、具体,针对性强,没有花架子。“超前集中”是指词汇、语法、语音、字母的超前集中教学;“整体掌握”是掌握对话课和课文课内容的主要方法;“强化训练”是对本单元语言知识的讲练与巩固;“习题精做”是对练习的处理;“学一带四”意为学一篇课文要附带阅读四篇文章;“课外拓宽”指的是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当然,使用该法的每个教师都要明确每一教学步骤的指导思想,并应熟练掌握具体的操作技巧。例如,对课文的“整体掌握”,教师要明确该步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掌握课文内容,即主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和获取其中的信息,对于语言知识的巩固应主要依靠后面的“强化训练”来进行。又如,“图文提示”法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简笔画的绘画技巧。
“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目前已基本成形。当然还在发展。英语教师们应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使它更加完美。
四、高效性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有了较快的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仍不能满足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学生学习时间投入大,但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较低,即外语教学中存有“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情况。面对这些,我们应在吸收国内外外语教学法合理部分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体系。这是全体中国外语教师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多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师们无不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有没有较高效率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外语教学法?有的人说学外语有捷径,有的人说没有捷径。捷径倒不可能有,但高效率的方法还是存在的。许多优秀教师的出色教学就是一个证明。但高效率进行外语教学的关键是什么? 对“二十四字教学法”进行实验的教师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承认该法的高效性。这一事实引起了我们的深思。那么,该法的独到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在进行分析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看事实。刘振海先生所在的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在“二十四字教学法”实行之前,英语高考成绩在泰安市为倒数第一,但实验后逐年有所提高,到1993年跃为泰安市第一名,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英语成绩在本区各学科中的位次也由较差跃为首位。1998年5月,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志远先生到岱岳区实地听课,论证后,认为“该法科学、扎实、实用、高效、简便易学”,因而决定在全国扩大布点实验。目前,“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已在全国10多个省120多个实验地区和实验学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已将“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拍摄成10讲《高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录像片,从1999年8月起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学教师之友》栏目播放。此外,自从该法产生以来,认为该法“实用”、“高效”的喊声不断传来。静而思之,即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下面几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1.双脑效应优势
“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学习、思维模式中的双脑效应优势。为什么学生可以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将课文背熟并能复述?可以认为,是该法“图文提示”帮助下的“整体掌握”产生了这一效果。“整体掌握”的关键是“整体意会”,“整体意会”的实质便是双脑效应优势。以往的分割式教学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分割式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因而不能发挥双脑的协同作用。据此,我们可以说:发挥双脑效应优势可能是中国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突破口。我们希望更多的英语教师对此进行实验。也许,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黑匣子”可能由此被逐步打开。发挥双脑效应优势可能是通向中国特色外语教学法体系的一条通道。
2.背诵和复述
念和背是中国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优良传统,也是扎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但事实是:无论教师怎样努力,课堂以内和课堂以外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是有限的。因此,在较少的语言运用环境中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教师满堂灌的讲解已被证明不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应当加以废止。取而代之的念和背,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十四字教学法”巧妙地运用了“图文提示背诵、复述法”。所谓“图文提示”,就是在进行对话课教学和进行课文课教学时,教师画出可以表达对话或阅读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连串的简笔画(也可用挂图、表格、投影器或多媒体等),并在每幅画的下面写出能串连课文内容的关键词语或典型句子结构。在图文提示帮助下的背诵和复述,实际上将对内容较为庞杂的对话或阅读课文的掌握过程变成了形象、直观的看图口头作文。同时,这样做可以充分依照认知和记忆规律,通过反复刺激,提高语言要点特别是新学词语的复现率。图文提示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情景,为右脑的形象思维创造了条件,因而使双脑效应优势得以发挥,使背诵和复述能够顺利进行。可以说,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进行背诵和复述是“二十四字教学法”的一大特色。说得更直接一些,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和复述课文。说来也怪,为什么以往人们对如此简单的方法不去使用,反而却舍近求远地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进行那些烦琐而又令人头疼的讲解呢?我们进一步要问,这种背诵和复述为什么如此起作用呢?答案是:这种含有具体内容的背诵和复述实际上是在运用语言,因而既容易背过,且以后很有用;而过去那种孤立地背单词、背知识要点,不仅不容易背过,而且背过了也会很快忘掉,忘不掉的以后也无用。
3.科学记忆
记忆在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又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如何减少遗忘已成为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单词的记忆更使学生们感到头疼。“二十四字教学法”充分注意运用科学记忆的方法。它的“高效背诵”和“当堂掌握”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教师填鸭式讲解,学生记笔记、背条条,不能形成语言能力的死记硬背状况。另外,及时复现是单词记忆中的重要原则。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二十四字教学法”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单词,以减少遗忘。再者,外语教学中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对一些句型搭配及习语等,必须准确掌握,因而需要一定的强化记忆手段。“二十四字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了强化记忆的方法。
4.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二十四字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牢记这一目标,并取得了成效。运用该法进行实验教学的学校,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淄博一中,部分班级对“二十四字教学法”进行了实验。在2001年上学期期末统考中,实验班高一高分率、吻合率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且成倍高于其他学校;高二文科英语成绩稳居全市第一。2001年高考,该校文科英语成绩以绝对优势获得全市第一;另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该校在《英语周报》组织的英语竞赛中,十人次获一等奖。
“二十四字英语教学法”虽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还在实验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待于完善。但该法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这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已得到普遍认可。我们以极大的热情为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的英语教学法欢呼。我们期待它进一步发展,为创立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2002年第8期)
PAGE
5抓教改,重科研,努力提高我市英语教学质量
——濮阳市大力推广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实验的前前后后
一、课题实验与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90年代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曾推广了马承先生的 “三位一体”教学法,马承先生也多次到濮阳来讲学,对初中英语入门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我们也学习了华东师大附中张思中老师的“十六字”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曾多次去外地学习、取经。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了解到中央教科所推广的刘振海老师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更适合我们的学情,是一种高效、省时、易学的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2000年9月中央教科所在山东安丘市召开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研讨会”,我们对这一教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安丘会后,我们就认定了这一教法,决心要在濮阳市推广这一科学、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
中学英语教学以“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实验”为主,一是要研究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二是在全市高中英语教学中全面推广二十四宇整体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我市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探索出具有我市特色的、适合我市英语教学学情的教学方法,彻底打破那种“重语法,轻阅读;重灌输,轻思考;重讲解,轻训练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局面。再者,可以促使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通过实验,把教师培养成科研型的高中英语教学骨干。另外,我们不搞实验班、实验校,着力全面推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个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起步(第一阶段)
2001年,我们在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把“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创始人刘振海老师请到濮阳,在濮阳市实验中学阶梯教室为我市300多名英语教师作了报告,详细介绍了“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的操作过程,会上教师们热情很高,由于当时认识不到位,认为培训之后,老师就可以去操作实验,不料,一阵子“热”之后,由于不会操作,几乎所有学校都没有进行下去,这一教法没有得已落实,实验以失败告终。我们教研室主任王凤彬同志也是教英语出身,他不甘心,这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一定要搞起来。2002年7月我们给中央教科所张志远主任联系,决心再次实验。张志远主任带领郑桂泉、刘振海老师等一行数人到濮阳。在中原路杂技厅举办了全市1000多名英语教师参加的培训、观摩会,张玉田局长在会上作了动员,刘振海老师及各位专家讲话后,又作了各种课型的观摩课,课后刘振海老师又对各种课型作了点评。各学科这么大的会议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由于领导重视,又有上次的教训,培训后,教研员经常到学校听课、督促、指导,还多次请刘老师来濮阳亲自指导,这一教学方法逐渐在一些学校得到推广,有些学校搞的真是轰轰烈烈,比如:濮阳市第四中学、濮阳市第七中学、濮阳市第六中学、濮阳市第三中学以及濮阳市一高、华龙区高中等都搞得非常好,涌现出了象尹璐、张晓燕、邵妹玲、张翠霞、姚自稳、佘喜红、韩冬等一批骨干教师,在这些教师的带动下,又一批新的骨干教师也脱颖而出,有了带头人,有了榜样,工作好做多了,我们的信心也更大了。
四、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深入(第二阶段)
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好的开端,重点是抓落实,是各学校领导的重视,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2003年教研室王凤彬主任去市一高任校长,在全校掀起了一个推广学习“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实验”的高潮。三个年级一起抓,不用“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不准进课堂,“有些消积的教师没有了退路,全校一班人一齐动手、共同努力,“超前集中”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搞得扎扎实实,“整体掌握”教师人人过关;“强化训练”备课小组统一设计,特别是一些年青教师晨读时和学生一块背诵课文,一些老教师也不甘落后。象温芬娥老师、何朝恩老师等也都能熟练复述背诵课文,在教师的感召下,通过“二十四字”的科学点播,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了懂、会、熟;对课文、范文、例句达到了熟练背诵,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使全校广大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极大地调动了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师生的英语讲演能力、阅读和听写能力大幅度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市一高的英语成绩在突飞猛进。
2003年,也就是王凤彬校长到任的第一年,市一高的英语成绩基本上稳定在全市1O多所高中的第三名,王校长把刘振海老师聘为学校的顾问,一年内多次请刘老师指导、督促。王校长对刘老师说:我不要全市第三,我要的是全市第一,并且要高出第二名1O分,到那时我要好好地谢谢你。一年下来,2004年全市抽考初步目标已达到了,高一、二年级均为全市第一名,高一平均分高出第二名0.8分;高二平均分高出第二名2.2分,2005年全市抽考,高一高出第二名13分,高二高出第二名8分,2006年全市抽考,高一高出第二名18分,高二高出第二名15分;高考成绩也在全市遥遥领先。2006年清华、北大就被录取5名,本科突破1000名,本科上线率达80%。06年考入大学的学生有些已成为全校英语尖子,特别是听读讲演能力出类拔萃,这些学生说得益于学校运用了“24字”。一轮的实验,显著的效果,王校长笑了,他给刘老师端上了最好的美酒。
其它实验学校,如:濮阳市四中、六中、七中、华龙高中也都加强了领导。市四中、七中、华龙高中都是由二名教外语的业务副校长亲自抓,把这一实验作为第一件大事,他们都是内行,都认准了这一教法,目前我市所有高中和市直初中都搞了“24字”试验,成效十分显著。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博只会成功,不会失败。因为老师与学生的大量付出,必然会带来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市四中校长苏东升是一个教研加科研意识很强的校长,在这方面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市四中是一个比较差的学校,学生来源基本上是农村孩子。要想改变现状必需走科研兴校的路,他们学校搞了很多课题,基本上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课题,他曾派副校长王广英带领七名教师赴上海学习张思中老师的“十六字”教学法;在教师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他派出语数外三科教师到北京向名师学习一年,后来这些教师都成了名师。教学现状这么差的一名学校和市一中、市二中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用“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一一能赶上兄弟学校吗 事实会告诉你的。市四中是我市最早使用“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的一所学校,从2000年开始,去外地学习该模式,也请过刘振海老师到校指导,但由于抓的不死,没有在全校形成合力,发展不均衡,成绩没有大的突破。到2003年,四中在市直10所中学(初中)中基本上占个中游。2003年以后,由于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教研室领导的重视,在全市(特别是市直)形成了一个推广学习“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的氛围,四中的青年教师在王广英校长的带领下,涌现了一批比较成熟的骨干教师,如:尹璐、张翠霞、邵妹玲、张晓燕等几名,教学骨干曾多次随刘振海老师去外地做课。2006年的四中,已不是几年前的四中,四中的学生英语素质和英语成绩从2005年已超过市一中、市二中。2006年全市抽考,四中三个年级的英语成绩均是全市第一名。其他学科成绩也进步很快。一个最差的学校,几年内成为全市一流的学校。苏东升校长的科研兴校成功了。另外,市六中、市七中和华龙高中的英语成绩也比其他学校高出好多。
2005年1O月,中央教科所决定在我市召开“全国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暨“十五”课题结题大会。刘道义、张志远、郑桂泉、刘振海等专家到会做报告,刘道义高度评价了“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大会上,表彰了全国各地的实验学校和先进个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初中选手分别在市一高和市四中做了60节八种新教材和五种课型的系列观摩课,我市千余名教师进行了观摩学习。声势浩大的盛会为我市英语教师带来了丰盛的“大餐”带来了如此好的学习机会。闭幕大会上,张局长当场表态要把刘振海老师请过来,做我市的特别顾问、兼职教研员。到会教师掌声雷动,一片喝彩!路子走对了,成绩很突出,教师的热情起来了,濮阳市英语教学大有希望!
五、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全面展开(第三阶段)
今年7月经教育局党组研究,要在全市大面积推广“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并请刘振海老师作为濮阳市特别顾问、兼职教研员,负责指导全市该模式的推广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并首先以全市高中为主,兼顾初中。今年8月13日刘振海老师正式到濮阳办公,他没进他的办公室,直接到学校工作。8月16日—17日,我们又一次在市委党校礼堂举办了500多人的培训、观摩、经验介绍大会。刘老师深入浅出的讲座,做课师生的精彩表演,以及各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感动了在场的所有教师。培训会后,我和刘老师第一轮深入各个高中对所有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发放各种课型的光盘,让教师模仿。第二轮到各学校听课指导,树立榜样,典型带动。从8月20日至今,两个月来刘老师没有进过办公室,一直在教学前线手把手的教,多数教师基本可以用该模式操作,驾驭课堂。每所高中的校长都非常支持这样实实在在的课改。市外国语高中王清斋校长说:我们要以这次教改为契机,突出英语特色,带动其它学科共同发展。市二高谢德勇校长说:我们学校底子较差,我们要以英语二十字突破英语瓶颈,把英语成绩赶上去。市综合高中李红军主任说:我们要以英语为龙头,把其它学科都带起来。濮阳县一中唐校长说:我听了刘老师的讲座,认为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一定会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我虽不懂外语,但我要抓死老师科学点拨、复述、背诵课文这一环节,教师功夫下到了,学生成绩一定会提高。南乐一中90年代的英语特级教师、校长谷胡玺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当场拍手叫好,不等散会就要和刘老师签约,要请刘老师作南乐一中的顾问。
濮阳的教育在发展,濮阳的英语教学要领先。目前,我市正在深入进行英语新课改,经过几年的推广试验,我们深深体会到“24字”是搞好新课改进行素质教育和升学教育的好方法,充满了无限生命力。我们有“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的引领,有刘振海老师的亲自指导和全市英语教师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教学会腾飞!我们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教改实验在进行中……
濮阳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市拔尖人才 周文景
二00六年十月二十日
PAGE
-1-刘道义老师在2005年lO月28日濮阳市
“英语二十四字”结题会上的讲话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这次会议,在这个美丽、整洁和清爽的城市。这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进濮阳,我就感到这个城市,马路是这么宽,城市那么清洁,这种情况在全国是很少的。这次来呢,主要是向刘振海老师,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因为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我研究的很不够,这次有这机会拜读了他们的总结报告,还有老师们的论文,很有感触。我今天主要讲三点:
第一点:为何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研究实验获得足够的成果。这个大会本身就是个显示。我首先表示祝贺。这个地方我讲3点。1、这个教学模式源予实际,用于实际,发挥了推动课改的积极作用。那么这个来自实际是什么实际呢 是咱们中国的实际。现在呢我们中小学正在掀起课改的高潮。课改,就是现在的新课程,老师们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理念,要求也比较高。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我是编教材的,我就深有体会。从70年代编到现在新世纪(二十一世纪)时期,我觉得新教材是越变越难,越来越不好编。可想而知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新的教学理念要贯彻到课程当中去,要求又高了许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也是很大的。而我们现在全国师资的水平以及要求,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距离我们的这个要求有一个落差,教材难度大,应试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应对,怎么样找出有效的方法,能促教促学,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难题。当然全国有好多的教学方法。而刘振海老师,我们认识多年了。从他开始从泰安实验他这个二十四字教学方法到现在,实际上有二十年了。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当中,他孜孜不倦,一直不断的努力,在全国团结了千千万万的教师。我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的确有一种星火燎原之势,把他这个二十四字教学方法推向了大江南北。北到了东北,西到了新疆了,南到了江南了,(这个可不简单。)东就到了沿海了,这样的声势,我觉得是值得去做的。而由于他这个结合了中国的国情,针对了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特别是语音、词汇的,以及如何提高听说的技能,他都想到了一些办法。在这些方面我觉得很是难能可贵的。这是第l点。
在成果当中我觉得这个第2点就是这个实验工作扎扎实实。我讲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做的东西没有虚的东西。他的实验直接就是研究课堂教学,所以推动了课改。他的成果是相当显著的,因为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个课题组在张志远主任的领导之下,在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的领导之下,他们这些不辞辛苦,奔走于全国各地组织,考察,论证,实验,研究,示范,培训,听课,出论文集,出会刊,建网站,著书立说,做了大量的深入的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的不容易。他激起了全国各地的老师对课改的积极性。在这个课改的当中,确实有很多难点。这个搞二十四字,直接在课堂上解决了一些问题,老师积极性高,这个成绩也明显提高了。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中考、高考。但是中考高考的成绩显著提高了,对不对 这个在中考高考中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这个学生学习的能力应该成正比,而不是决然矛盾的。同时在这个教学方法当中,他十分注重学生的能力,他强调智力,强调了实践,强调了交际的能力。那么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爱学,教师好教,也增强了信心。而且教师参与研究的工作,写了好多论文,尽管这些论文在理论上有待提高。但是我看这些论文短小精悍,每个论文都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而且这些论文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从外国的理论书里抄来的。教语音怎么教,教词汇怎么教。教语法怎么过关,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就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在这方面我感到应该充分肯定的。而且我也非常感谢大家,因为我的这个教材,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我都参与了这个教材的编写,这个教材在过去有点强词夺理,因为就此一家,是吧 我编的教材,基本上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就是一个dominant position,the only unifying teaching material for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所以这个教师和学生无法选择。而在教材当中当然有很多欠缺,是不是 I know there is no perfect textbook in the world。没有完美的教材。在我的教材当中也有好多不足。大家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也弥补了这种缺陷,所以I must say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 for what you have done.
我说的3解决了课改的一些难题,推动了课改,增强了教学信心。这是第一点,如何我们这个教学取得显著成果。
第二讲一些感受一学习这个模式中6点我的感受。l、我认为在这种模式下注意了我们现在课程改革中对教学目标的规定。教学目标中强调了情感、文化视野、知识、技能,这是智力。非智力的这个情感强调兴趣,信心,意志,祖国事业,祖国的情怀,国际事业等等。还有个就是学习策略,在我们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当中,也是强调情感、智力、非智力,评价,合作,自主。从报告当中我看到了这些,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学科水平(就是英语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就是语言的综合能力,这个比过去的要求高了一些。我们过去强调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use English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这是交际的能力,但是现在是综合的能力,comprehension language competence,这种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高素质,在这一轮的课程中强调人文素养,我们这一方面确实要注意。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评价的文章。在这里想再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是an educator,not just a teacher of English.是个教育者,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个传道,首先是做人之道,我们在教英语当中,语言这个教学是充满了情感因素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是高考成绩好。高考状元他(她)是不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怀。我这个学校出了什么高考状元,榜眼,探花,但是我们还要追问这个学生有没有commitment for society,social activities。就说学生他要有这种志向,make contribution to society。在美国就提倡这些,一个美国的中学生升高中的时候,他的中学的学业成绩,还要有全国的考试成绩,Scholastic Test.American College Test,也有GRE,也是蛮严格的。但是他们还要有三个权威人士的recommendation letters推介信,介绍这个学生的全面情况。这里面不光是他学习的潜能,学习能力,还有他的做人。很多孩子喜欢做volunteers.在学校里展示他做leader,就是leadership的能力,小领袖组织做一些社会的工作。而且还要写一篇assay;一篇小文章来表示、解剖自己,让人家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这个比我们的一张高考试卷要全面。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智力,还要注意他的情感,注意他的人文性。注意我们英语的工具性,同时要注意人文性。
2、我觉得我们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就提出了教学途径,这个教学途径与我们的课程是吻合的。他提出了话题,结构,功能,任务,或者用英文说是训练,智力,交际,结合起来,以知识结构为主体,情景为主线,交际运用贯彻始终,这个我们觉得是非常好。我们跟上一轮课程比较,确实是往前进了一步。这个进一步主要是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在学生学习以前,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学生在这以前已经有了自己的knowledge and experience.学生到你的课堂上来,他已经带有这样的经验和知识,那么你的责任就把他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起来,通过brain storm让他思考,然后进行大量presentation.就是我们通过acquiring和learning,就是习得和学得呈现知识,并且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是involvement,participation,practice大餐的训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能力,knowledge,skills,competence,然后形成他新的知识和新的经验。这个他可以记一辈子,形成life-longlearning。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他能真正的自己学习,通过有限的知识,能够学习到如何学习。这是我们这一轮的教学的路子。因此像我们教材中出现的一些warming up,preview reading,preview:listening这样一些activities,给他们透明度,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这是体现我们的教学也是一个整体性。
这是第2个教学途径。第3个呢,我认为我们的二十四字模式中提出了课文的分部分层教学,这个讲了整体教学,整合式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分割式的教学方法,这很好。这样的话他用的方法是非常灵活的。这个里面有讲解,有复述,有归纳,有演讲,有背诵,有提纲,有浓缩,(浓缩实际上就是提纲。)还有就是图示。这个图示的方法一开始我觉得刘振海老师那个图示我很欣赏的。因为他可以把有些很复杂的课文,通过图示,搞得学生非常清楚。最近我听课的时候:有个老师把情节用一个图示,他把这个情节都弄到里面了,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老师们的创造性是非常强的。只要给老师们放开手脚,老师们会想很多办法。老师们这种图示结构不只是中国有,其实外国也有。所以这种方法也是非常好的。我是想提一点背诵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教学方法还有另外的都是背诵的。在背诵的问题上这个是不是有分歧呢 因为在新的大纲中并不主张背诵,而是主张学习方法就是discovery.这种发现式的学习,一定要用发现式的,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太被动。那么仅仅是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灵活地使用语言。并且必须要有想象力,要有创造心,develop student's high level of thinking。这是不是个矛盾的东西呢 这是有矛盾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这个东西。我们中国的学生擅长背唐诗三百首,从小就会背。汉字就是一笔一划地记下来的,没有太多的道理。外国学生害怕背,要是让他们去背的话,他们会很反感,会反抗,他们不听话。可是我们中国的学生并不反对背啊,有背诵的习惯,既然有背诵的习惯,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但是背诵这个东西啊,我认为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我们可以帮他们背对话,这个对话可以用look and say的办法,可以看着这个对话,但不完全是背,而是看一句,然后跟小组的parmer说话。比如说,Excuse me,看着他,Excuse me,could l smoke here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懂得这个句子,而且要很快地把这个句子说出来不是背出来。因为他要有感情,要有表情,要对话说话。那么这样一节课下来小孩子可以把一段对话背下来,没有困难,这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另外背精彩的句子,比如说这个take a chance,play safe是固定的词组,考试可能就会考这个。Take chance,Take a chance,play safe,plays safe,play sating,去选择。但是叫他把有这个短语的句子背下来时,他可能容易把这个短语记下来。这个我觉得主要是语境。即使是一个句子,给他一个语境就好背了。精彩的段落可以背,精彩的语篇可以背。为什么New Concept English那么受欢迎 他就是短小精悍。很短小的文章,然后缩写,它有gap flling,填空,New Concept Enghsh在国外unpopular.没有市场,但是在中国到现在市场还是受欢迎。这就不一样了,中国学生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认为背famous speeches.Martin Luther’s I Have a Dream,学生就会喜欢背。Merchant of Vemce,这个学生可以表演,一表演就难忘了,背台词,背诗歌,是不是 这些精彩的篇章,为什么不让学生背啊 这也是很好的啊。这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我们中国学生的一种认知特点,这个没什么不好。但是死记硬背不好。有的老师坚决都要背,篇篇课文都要背,我不知道这老师自己能不能做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我小时候记忆力很好,但我不是篇篇都背课文。所以我认为死记硬背不可取。(这个)一定要强调理解和运用。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第4点我认为二十四字这个模式注意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训练。这个基础打的实,打实基础,稳步发展。就由于这个基础打得好,后面就学生觉得好学了。这个里面尤其讲到超前集中,就是这个词汇和语音,很多教学方法,像这个马成老师,张思中老师,他们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涉及到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在词汇学习上确实比西方学生要难得多。像马克思学过好多种语言,不是特别困难地学习。德国人学英语,法国人,西班牙语系的学英语,相似点很多,尤其是词汇,所以不是很难,但是对我们中国人,就是很难。所以我们中国人讲到要求的时候,常常要讲多少个词汇,是不是 现在我们高中阶段还是有很多学生还是词汇关很难过,词汇记不住,认为现在的教材难,就难在词太多了记不住,这个为什么,就是初中词汇没打好。初中的老师无视这一点。这个也是因为教材是分散的,语音是三轮,在我的教材里面是三轮,虽然很全面,但是分散在每个单元里面的,词汇更是这样的,所以音、形、义在初中很多学生当中没有这个问题。我说听其音,识其形,见其形,识其音。好难做到,很多学生到高中都没有做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初中时候就没有把音形义的关系搞好,没有把拼读规则掌握。所以学生死记硬背200个单词后就记不住了,他都不会分音节,不会按音节记这个单词。而且有些学生他甚至读不出单词的音。他只是b,a,n,a,n,如他不说banana,他只会说香蕉。B,o,0,k,他就这样记英语单词,而这个book怎么发出来的,一窍不通。所以这样的学生到高中没有学习词汇的能力,不能上去。咱们这个二十四字比较重视,超前把这些东西给学生教了,是不是这样的 这样学生这个基础有了,这个学习英语单词的能力有了,以后往上学词汇量就大一些,是不是 语法也是这个样子。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我们在强调语用当中,有时候往往忽视了基础的东西,想跳,跳不过去。跳的话就是学生错误百出,活动深入不下去。有些公开课里面会忽略语言点,因为他强调整体理解。但是整体理解总会Keywords.要不也整体理解不了啊,经常侧重表演而忽略语言点,这个表演带有一些虚假,有些做秀。
第5个就是吸纳习得理论,加大输入量,保证输出量。这个习得理论我们还是完全靠外语环境,学生自然习得,不是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面加大输入量,二十四字总结报告里面讲到强化训练是大容量,高效率,快节奏,严管理。它确实做到大量的input,这样的话进行会话,口语,作文,读写技能的训练的量。他这个习题精做,习题精做讲的是高考的东西。就像我说,说我们做高考题追求高考的升学率,是应试教育。那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看,我主张不要把整个教学的东西学用来给他准备高考。这是错误的,从高一开始就这样,然后是大量的多项选择,我不同意。因为多项选择很难训练学生真正的能力,是吧 但是到了最后一年,特别是最后半年,一定要熟悉高考题,应试的能力,这个test taking skills这个能力也是要训练的。没有训练,那他考的时候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啊,这个做题是需要的,但要适时,不是整个的三年都要这样干。初中的初三,高中的高三,前面不要太担心这个东西。适量,不要把全部的课余作业全部都做习题,这个是不行的。因为他本身就给学生的心理上就是一种压力,他不是学生所需要的东西,学生不喜欢这个东西,他只是为了考试。你能够给他适当的量,给他好的东西,我说的是高质量,高质量的材料。刘老师说要保证原著的东西,阅读材料是原著的东西而不是rubbish in,rubbish out。那这样高质量的输入,要是high quality material in,high quality production out,这种情况非常自然。所以我说做题适时适量高质量,给学生以空间。让他能够大量的阅读,他有自己的自由的时间,有兴趣啊。你老师老让我们做大量的限时阅读啊,大量的考试,烦不烦哪。那么学一带四,这也涉及到精读,限时阅读。但是课外阅读,每天花费十五分钟,如果每天坚持这样做,这个学生高考的质量不用担心。原先的孟雁君君老师和郝又明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的学生,只读了我们的四篇阅读,学生最后有两个高考满分。他们还是在怀柔,还不是在最好的学校。就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课外要求阅读量30万字,这个量是不小的。所以这个里面提到了学生要注意听力,通过口语,广播,英语节目,演出等等,还有大量的画图,阅读笔记,心得体会,这些切实做到,你的学生肯定有语言语感,language feel自然就起来了,他脑子里的英语就多了。这个是我亲自的体会,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第6点就是这个方法它不拘泥予一种方法,它博采众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它不排斥翻译,不排斥演绎法,不排斥传统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加以应用。同时他也用现代方法,就是任务型方法。其实任务就是交际方法的一个体系。它是在别的基础上更加往前走了一步,它要求更加真实,更加现实,more authentic,more realistic,more interactive,more communicative.而且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刨造性的思维。这个体现了现在课程的总的教学目标,所以是很好的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perfect,都有局限性,所以要知道怎么运用它。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这一点老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而不是只是看对象负责,就是看课程的要求。
最后我提出两点希望。我认为二十四字这个教学模式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应该继续发展,它可以改变,二十四字这个提法,这个字,这个行文,都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另一个就是要研究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的感受。因为现在基本是教。这个教也包括学了,我们在工作当中是看不到学生的,我们需要学生自己要做一个自主的学习者,他们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让学生也能提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理论研究。要从语言学,从心理学,从语言教学理论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中国学生认识英语,学习英语的规律。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经验向世界介绍,而不是:光是学习外国,抄袭外国的东西,介绍到中国来,验证外国的东西。所以我们课题的本土的研究,是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努力。要知道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课题的设计参与者,而不只是课题的实施者,贯彻者,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英语教学大有希望。我预言在这个世纪中叶,我们会成为世界上英语教学最强的国家。我想我是看不到这一天了,年轻的同志,责任在你们身上,任重道远。我们大家继续努力。Thank you!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PAGE
6关于魏桥中学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英语短剧比赛的通知
高一各班级:
为促进学生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在我校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 为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丰富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学生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精神风貌。为了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展现我校中学生的艺术风采,兹决定本学期在高一年级部开展英文短剧大赛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品形式:短小舞台剧,可与话剧,喜剧或小品形式等结合。作品形式要求口语流畅,发音标准,遣词造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短剧主题不限,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短剧内容要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尤其鼓励原创作品参赛。表演时间为8-10分钟。
二、参赛方式: 高一各班级选派3-7名同学参加比赛。
三.、报名方式: 各班级团委将参赛人员名单和参赛题目于10月20日之前报至高一英语办公室尹建军老师处。
四、比赛时间:10月25日(星期四)晚上,七点开始。希望各班级做好准备。比赛服装、道具自备。
五、比赛地点: 体育馆。希望各班积极排练走台。
六、比赛规则:各班团支部书记与10月23日晚点时间到高一英语办公室尹建军老师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比赛评委由高二高三英语老师组成:郑士勤 王嘎 付晓玲 王亮 张以宝 王玲燕 赵学 李红秋。评分标准有评委单独研究决定。
七、奖励办法: 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组织奖3名,由学校进行表彰。比赛成绩加入班级考核成绩和辅导教师年终考核。
八、学校相关部门和年级将给予获奖同学以大力表彰,望各班认真准备,踊跃参加。各班英语任课教师要做好指导。参赛选手要抓紧时间,积极排练,争取取的好的成绩。
九、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英语组
2007年10月15日初中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
推广实验与研究
高唐县中小学教研室 李秀芹
一、课题的提出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仔细探究,除了师资条件的限制和缺乏语言环境外,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了“记了忘,忘了记,记了再忘,忘了再记,最终还是忘”的恶性循环。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与英语这一重要学科地位不相称的局面,使英语教学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步入高效、科学、快速发展的素质教育快车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也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自2000年以来,我们在构建“高效率、轻负担”的课堂教学模式,畅通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过程中,以英语教改为突破口,既高扬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长处,又吸收现代英语教育的最新思路,结合我县教育教学实际,自2000年春季,将刘振海老师创立的“中学英语‘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拓宽’24字整体教学法”先在少数初中进行实验,然后,在2000年8月又在全县17处初中推广,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的指导思想
“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转变外语教育教学观念,从分割式串讲法造成的死学苦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体现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负担,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教学大纲指出:语言首先是有声的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培养听说能力有助于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该大一些。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扩大语言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接触和吸收语言材料,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说,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量越大,越有利于他们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本实验试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大听说分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实验步骤
本课题实验共分三个阶段,10个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第一步,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指导小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确立各年级实验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确定初一至初三各年级“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拓宽”的具体目标序列;确定实验班级与实验教师。第二步,组织教师学习课题实施方案和有关的教改经验,了解有关信息,制定课题实验计划并开始实施。第三步,在实验中初步构建“超前集中识词、整体掌握对话课和课文课、强化训练知识要点、学一带四大量阅读”的英语教学模式,做好实验记录。第四步,总结本阶段的具体实施情况,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材料,写出初步的实验报告。
第二阶段:实验深入发展阶段。第五步,结合第一阶段实验情况,吸收国内外中学英语教改的最新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提出第二阶段的实施方案。第六步,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入手,逐步规范24字整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第七步,构建读、说、演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进一步优化24字教学模式。第八步,加强总结交流,写出第二阶段实验报告,使本阶段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化、有序。
第三阶段:实验创新与推广阶段。第九步,根据第二阶段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实验、验证。第十步,收集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和成果,写出结题报告,大面积推广。
四、实验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实验的指导思想和我县英语教学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高唐县中学英语教改实验实施方案》,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入手,将原来英语教学改革的单一、零碎的实验整体化、系列化、科学化。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把课题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系列的、便于操作的子课题,在不同年级、不同层面上有效地进行实验、研究,如初一进行超前集中学习语音、字母,让每个学生先过语音关,然后集中识词,让每个学生再过拼读关,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初一下学期开始至初三利用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周进行本学期词汇的集中学习,为大量阅读、写作铺路;此后每周按六课时处理教材(每单元4课时为新授课,再加1课时强化训练和1课时阅读)。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教改目标管理,合理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法与学法,初步构建起“超前集中、整体掌握、习题精做、强化训练、学一带四、课外拓宽”的整体模式,为营造科学、高效、民主、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强化读写训练,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实现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前“俩俩对话”能给学生人人开口的机会
听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听是输入,说是输出。我们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都安排“自由对话”(Free talk / Topic talk),其方法有:
(1)俩俩对话:主要用于初一年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pair work,首先左边的同学问右边的同学一分钟,然后右边的同学问左边的同学一分钟。此时教师走到其中一组旁边,看学生一分钟问了几句,对方回答了几句。最后让2~3个组进行问答表演。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解决了学生学英语开口难的问题。
(2)“讲真话”问答:主要是通过传递信息达到交流目的。要求学生就当时、当地、本人、本班、本校的真实情况展开问答。这种问答活动含有信息差,学生做起来很有兴致,因而能训练学生的真实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3)话题对话: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从初二开始让学生自选短小故事或介绍身边发生的事,然后提问,由同学回答。在“强化训练”课前,结合单元内容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超前集中”有利于根据记忆规律进行记忆
“超前集中”的内容包括语音、字母、词汇、语法。“超前集中”是一种整体输入。这样做不仅能做到“大口吞下”,而且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其中的规律(如对比、联想等),既有利于整体理解,又有利于根据记忆规律进行记忆。
(1)超前集中学习音标:即在入门阶段集中学习字母和音标。要通过反复输入和操练,让每位学生从一开始就具备独立正确拼读单词的能力,为今后的识词、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方法是:①激发兴趣。先在黑板中间写个2,在2的两旁各写一个3,在3的外边各写一个20,形成20、3、2、3、20的形式,此时学生们感到新奇,想知道究竟,然后让学生把数列相加,得48,即国际音标中有48个音素。②整体呈现。在数字的下面板书国际音标(见下表)。边板书边教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记国际音标的读音。③学生利
20 3 2 3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小卡片自读48个音素,不会的可求教老师。④教师利用大卡片(一张一个音素)检查学生识记情况并及时正音。⑤两人一组相互相检查识记情况。⑥采用抢答式。先由几名学生将成对的元音和辅音及相近的双元音进行对照朗读,然后检查几个不成对的辅音及两个半元音,反复进行,让学生识记。这样学生用一课时基本学会国际音标。
(2)超前集中学习字母:由于中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学过汉语拼音,数学上也初步接触过这26个英语字母,再加上第一节课学生已认识48个音素,这对整体教学26个英文字母打下了基础。方法是:①整体呈现26个英文字母(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②让优生根据音标试拼,此时教师要给予鼓励。③教师领读两遍,学生再齐读两遍。④让学生先用小卡片自读自背字母表,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检查背诵情况。⑤每四位学生一组,进行背字母竞赛。⑥教师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三格内——板书26个字母(大小写同时呈现),并讲清及示范笔顺及书写规则,让学生在三格练习本上模仿着写,反复训练几次。⑦教唱英语字母歌。这样,在初学阶段的2~3节课内熟记26个字母和48个音素,并初步学习根据音标记生词,这会大大加快学生英语学习的进度。
(3)超前集中学习单词:从初一、第二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自制新学期要学的单词卡片。自制卡片的过程就是自学和预习生词的过程。开学初一周内,要在课上集中学习单词(单词按发音规律编组),每节课学30~40个词,这为对话课和课文课的整体掌握打下了基础。我们的做法是:①整体呈现本节课要学的30~40个单词(小黑板上或投影片上)。②突破难点:出示最难读的词5~6个,让学生试拼,然后正音。③学生利用小卡片自拼要学的全部单词,然后两人一组互相检查拼读和识记情况。④分组抢答识记生词,并伴以评价,以鼓励学生。⑤检测单词的默写情况。将本节集中学习的全部单词用汉语印在一张纸上下发,让学生默写。⑥同桌互批,教师统计达标率。集中识词教学不仅教学生识词,而且还要训练学生的科学记忆方法。
(4)超前集中学习语法: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必须一边接触语言材料一边学习语法。在集中识词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粗线条地介绍本学期要学的语法项目,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新课接触到具体的语法条目需要集中讲解时,再进行系统归纳。到学期末、学年末或毕业复习时再将语法按系统结网结块,整体掌握。超前学习语法为课文整体教学做好了准备。
3.“整体掌握”是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的重要途径
“整体掌握”指在学习对话课和课文课时,废除分割式串讲法,而采用简笔画(挂图或多媒体等)带语句要点的提示法(即图文提示)。这样将抽象繁杂的内容变成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的连环画或看图作文。经过教师的科学点拨、引导,全体学生均在一节课内将一篇课文整体熟练地掌握起来。
(1)对话课的教学步骤是:第一步,听:带着问题听录音;第二步,问:用听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提问;第三步,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找出疑点;第四步,解疑:着重讲解最主要的词、短语或句型结构,以扫清对话中的语句障碍;第五步,导:根据图文提示导背诵、导表演(师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进行pair work→pair work 汇报表演);第六步,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让学生两人一组运用本对话所学新词语及话题编出更换场所或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并进行表演。
(2)课文课的教学步骤是:第一步,听: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第二步,问: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听前提出的问题;第三步,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难点,此时教师准备出几幅能连贯表达课文内容的简笔画,并在每幅图下写出能串连课文内容的关键词语或典型句子结构。这就形成了一目了然的连环画。第四步,解疑:对课文中出现的语法和词语疑难简要解释,扫除语言障碍;第五步,导:老师导,学生静听一遍课文→学生跟着老师说两遍→学生一起说一遍→给学生2分钟练习复述课文→学生分段复述→学生整体复述;第六步,演讲:让学生以课文为话题,借用新学词语展开随心所欲的演讲,将课堂所学知识转为真实情景的言语交际运用;第七步,浓缩课文;教师用9~10个句子将课文内容浓缩成汉语。用小黑板或投影仪等,采用抢答式,由学生逐句译成英语。这样做可充分依照认知和记忆规律,通过反复刺激,提高语言要点特别是新学词语的复现率,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掌握对话和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强化训练,习题精做”是掌握语言知识的重要环节
结构主义和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都非常重视结构,这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精读”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卓有成效的。“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充分重视语言知识(即结构)的掌握。其中“强化训练”是对本单元语言知识的讲练与巩固;“习题精做”是对练习的处理。初中的“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可用一课时来完成,做法是:①检查对话或课文的复述情况;②整体呈现本单元将要强化训练的主要词语或语法条目;③采用个个击破的方式,逐条简介这些词语的用法或有关语法要点,并进行训练,即:说出原句(说出对话或课文中含有该词语或有关语法条目的原句)→框架式汉译英训练→多向式交流(同桌用该词语或有关语法条目进行问答对话)→做题训练(精选练习册或指导书中的练习);④综合练习:将本单元所练词语包容在一篇小短文里,设计完形填空练习,以检测和训练学生对本单元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⑤归纳、总结;⑥课堂检测(精选指导书中的形成性测试题),最后同桌互批,统计达标率。
5.“学一带四,课外拓宽”有利于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一带四”是与教材同步的限时阅读训练课,即在一节课内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完四篇同步阅读短文,并完成文后测试。“学一带四”不是一成不变的,初学阶段可以“学一带二、带三”,程度提高后也可“学一带五、带六”,总之,要以本班的学情而定。根据师资和生源实际,我们把第六课时定为阅读课。做法是:①用“四选一”阅读测试或正误判断法检测学生对本课课文的理解程度;②布置本节阅读任务,指导阅读技巧,限定阅读时间;③让学生做阅读训练,针对学情适当解疑,订正答案;④总结阅读训练情况;⑤统计达标率,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课外拓宽”指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指开展英语角、英语竞赛、英语演出等活动。这一要求完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几点体会
1.领导支持,英语教改才能顺利进行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英语教改势在必行”已成为县、校领导班子的共识。我县各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关于素质教育的大学习、大讨论,使教师们有效地提高了理论水平,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因而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县教委制定了支持英语教改的措施。第一,评优选模与实验挂钩。第二,千分考核评估中学校、校长与实验挂钩。第三,多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2000年8月,利用暑假开学前的时间举办了“中央教科所24字整体教学法”开题培训会,邀请了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张志远主任、24字整体教学法创始人刘振海老师出席会议,两位专家就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分别做了重要报告。全县中小学校长、业务校长、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第四,领导亲自为此课题申请专项资金6万元,并为各中学购买图书。由于领导全方位地支持改革,所以我县在2002年3月成功地举办了“中央教科所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法”培训会,2002年4月被评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同时命名我县为中央教科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基地。
2.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是搞好教改实验的保证
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进行教改实验,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业务研究和文化进修。几年来,我县英语教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实验教师在教改实验中得到了锻炼并脱颖而出。其中,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2人;获省优质课二等奖1人,获市教学能手2人;3位实验教师应邀外出讲示范课;撰写论文52篇,其中省级以上15篇;10余名实验教师参加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实验丛书》的编写工作,并获山东省科研成果二等奖;由于广大实验教师的努力,200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我县10名学生获一等奖。
3.教改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因素,整个实验过程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意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提高。通过不同年级在听力、拼读、课文整体掌握及整体能力方面对实验操作进行总结、分析,明显地看出实验班成绩高于对比班。
(1)学生听力评价:采用口头和听录音两种方式。评价题包括听单词辨音、句子理解、对话理解和短文理解。(见表1)
表1 学生听力成绩表
班级 人数 平均分 30~25分 25~15分 15~9分
实验班 452 25.04 303 98 51
对比班 413 14.06 256 128 29
(2)学生接读单词能力的评价:要求学生以40~50WPM的读速,从发音口形、分辨清浊辅音、重读音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见表2)
表2 学生接读单词能力成绩表
班 级 人 数 读 准 单 词 个 数 与 人 数
50个 50~45个 45~35个 35~15个
实验班 452人 156人 183人 98人 15人
对比班 413人 106人 117人 89人 101人
(3)学生对课文整体掌握能力的评价:让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复述一篇课文,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见表3)
表3 学生整体掌握课文能力测试成绩表
班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实验班 68% 22% 7% 3%
对比班 43% 28% 20% 9%
(4)中考评价:(见表4)
表4 2002年中考成绩表
班级 参考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实验班 390 106.6 47% 85%
对比班 384 72.04 15.7% 49%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各项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实验证明,“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初中英语教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六、问题与对策
1.进行“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教改实验,需要建立一个听力课、阅读课、活动课并行互补的课程体系,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并保证阅读课和听力课的足够时间。为此,从本学期开始,在上好英语必修课的同时,按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增设了阅读欣赏、演讲、书法、故事会等选修课,以及课外阅读、写作指导、英语角、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课。这些课的开设对本实验的顺利进行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但对课程结构的优化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实验教师的培训和教学软件的配备,需要尽快落到实处。我们将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理论学习、派骨干教师外出跟班学习和举办培训班的办法,采取以课代培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实验教师的素质,以适应教改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加大力度,尽快把教学资料及教学软件配足配齐,为英语教改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3.本实验还只是短期效果,还要继续跟踪观察实验的长期效果,注重资料的收集、积累等工作,使之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2003年3、4期合刊)
PAGE
-7-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重点子课题
“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
面向实际,博采众长,突出特色,不断创新,为创建中国特色的
外语教学模式而奋斗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20年总结报告
“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组
一、研究与实验的背景及发展概况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几年的拨乱反正,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中等教育,逐渐恢复了元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作为三大基础学科的英语教育,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仍处于师资匮乏,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教学秩序不正常和教学质量低下的低谷。当时,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英语教研员刘振海先生所做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初中二年级以上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到高中阶段,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以20个百分点的比例递增。到高三毕业时,能够随堂听课的不足15%。这不足15%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也十分糟糕。他们在课堂上硬着头皮呆听,课后硬着头皮死背,考试时硬着头皮瞎懵,根本谈不上英语运用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当时这种困境有着“文化大革命”特殊的历史与政治背景,同时,也处处显示出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突出特征:
1、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
年纪稍大一点的人会记忆犹新,在20世纪80年代,在英语这个学科,“会”的是教师,“不会”的是学生;能予以研究的是“教”,却很少提及研究“学”;驾驭课堂的是教师,呆听死背的是学生。这样,完全忽视乃至藐视了学生地位的存在。这是当时英语教学中在低年级就出现“分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2、只是传授英语知识,不能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年纪稍大一点的人还会记忆犹新,在那个年代,英语课上全都是老师的“讲”。学生呆听的就是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死背的也是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而种种考试所持有的是“知识立意”。如有的英语教师,能在讲台上大讲特讲某些语法和词汇条条,但自己却听不懂简单的英语,也说不出简单的英语句子。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吗?
3、对语言教学本质的错误认识与理解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没有语音,语言符号也就不存在了。英语教学应当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又要养成听、说、读、写技能,还要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当时,甚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教学被忽视,英语的学与教基本上靠的是视觉符号作为媒介,老师们注重的是读写,“哑巴英语”非常普遍。
4、对外语教育的双重目的不明确
外语教育的目的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大多数英语教师来说,此两种特性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模糊的。他们只知道外语考试无非就是考查一些英语知识而已。当时,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对一些外语教育教学理论闻所未闻。
面对基础英语教育的困境,作为一名英语教学研究人员,经过多种层面的调查与分析,刘振海老师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了《山东省泰安地区部分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现状与提高途径》。在这份报告中,他在充分肯定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明确指出:教师沿用分割、串讲的方法处理教材会挫伤、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偏离理解、掌握、应用的方向。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经过自己长期使用的“超前集中、整体掌握”的教学路子。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泰安地区一批学校开始了“超前集中、整体掌握”的教学实验。到20世纪90年代初,原为泰安地区英语教学成绩倒数第一的岱岳区,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现象悄然退潮,英语总体成绩、平均成绩、提升成绩各项指标均跃为泰安地区前茅。到1994年,该区英语高考成绩位列泰安市第一,在本区各学科成绩中也位列第一。也是在这个时候,刘振海老师撰写的论文《七步骤英语整体教学法》(“七步骤”为“24字模式”的前身)获全国一等奖。根据这些情况和变化,泰安市教育局做出决定,要求在全市推广“24字英语教学模式”。这样,“24字英语教学模式”这个基础英语教育困境中诞生出来的课题,便开始了长期的研究与实验。
不久,山东省泰安市“24字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引起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高度重视。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张志远主任于1997年10月给刘振海老师发来了立项书,正式将“24字英语教学模式”列入“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列为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九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并聘刘振海老师为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1998年5月,张志远主任到泰安市岱岳区实地听课。经过座谈、论证,对“24字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决定在全国部分省市扩大实验。2002年8月10日,经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中央教科所领导和全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论证,“24字英语教学模式”被批准立项为中央教科所张志远主任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的首位重点子课题。此后,在教育科学研究权威机构与众多专家的指导下,“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全国25个省,310个实验区,500余处实验学校,开始了新起点、高层次的研究与实验。
今天,从20世纪的1986年7月到21世纪的2005年10月,近20年过去了,全国几十名外语教育专家和600多名中学英语一线教师汇集到祖国的辽阔中原,济济一堂,迎接“24字英语教学模式”金秋的收获。
二、“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4字英语教学模式”是从基础英语教育困境中诞生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它只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凑合法。面对当时基础英语教育的困境和突出存在的问题,“24字英语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在寻求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同时,就努力寻求构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
1、探求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必须树立正确的外语教学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是素质教育,其目的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也就是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外,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爱国精神、国际视野等人文素养。“24字英语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教学目的。
2、探求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综观外语教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外语教学理论都是在某一语言学理论和某一心理学理论或其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据此,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有四次大的飞跃,即: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或曰翻译法);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理论(或曰交际法)。(范谊、芮渝萍, 1998)这四种语言学理论和四种相应的心理学理论或其学习理论实际上代表了人类语言研究的四次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语言和语言教学的本质。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当前,外语教学实践正在呈现一种相互融合的趋势:交际法指导着外语教学的总方向;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鼓舞着外语教师去不断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结构—行为主义确立了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听说领先和循序渐进三大原则;翻译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教学手段还时而有用。“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中始终与这一趋势相融合,在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
3、探求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前提
“外语教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运用有科学根据的方法去积累事实、分析事实和抽象事实。这种科学根据就是本学科方法论的前提。”(张正东,1999)方法论前提必须是哲学。诸派哲学中,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的科学体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条主要观点:(1)反映的观点;(2)实践的观点;(3)辨证的观点。这是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规律。外语教育活动也不能例外。“24字英语教学模式”始终运用此三条主要观点作为方法论的科学依据,去解决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24字英语教学模式”坚持的原则
在以上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前提的指引下,“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研究和实验中始终坚持了“五个第一”的原则:
1、实践第一的原则
外语教学首先要进行教学实践。外语教学的方法和经验都来自外语教学实践。但只有方法和经验还不够,还要从中提升出理论。外语教学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实践,同时,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是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现代外语教学理念的根本思路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人文素养。“24字英语教学模式”是基础英语教育困境中诞生出来的课题,这本身就是实践第一的体现。泰安市岱岳区的十几处学校,几百名教师,数万名学生共同参与的“我要教好英语,我要学好英语”的群体行为,形成了“24字英语教学模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研究与实验的特色: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展。该模式的种种教学步骤、方法和技巧都是体现了实践第一的原则,如“整体掌握”中的背诵实际上是语言实践的一种特殊方式;“学一带四”是语言实践量的扩大;“超前集中”、“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都是语言实践的优化方式。
2、人的因素第一的原则
也可以称作“智能第一”的原则。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教授说:“就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本质而论,则还涉及到中国的文化特色,中国的语言特色,中国人的学习特色和思维特色。当代中国人的英语学习和古代孔夫子的学习思想有关系,与诸葛亮的学习经验也有关系。前者主张用思考学习,后者实行总体学习。这对现时的英语学习很有指导意义。如果我们的英语学习更加注重思考,更加注重从总体上把握英语,学习必然取得成功。”(胡春洞,1996)“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创出了自己的特色,“整体掌握”就是突出的一例。“整体掌握”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坚持整体第一、形象第一、高度概括、高度有效的教学路子。在“整体掌握”中,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中的“再创情景的模拟演讲或模拟对话”,是学生在掌握了对话式课文或阅读式课文的意义和语言结构以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整体掌握的过程体现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老师的“导”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充分运用。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快速进行,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才有高效率。
中国英语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课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自始至终采用了分割式,如词汇教学分割式,句型教学分割式,课文教学分割式,做练习也是分割式。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左脑分管语言的表层结构、线性分析、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理性、意识、言语规则、右手右眼和右耳信息、语言知识加工及信息短期贮存和有意学习和记忆等;人的右脑分管语言的深层功能、整体加工、直觉意会、形象思维、感性、潜意识、言语指令、声音节律、预测联想、情感、创造、左手左眼和左耳信息、言语技能调控及信息永久贮存和随意学习与记忆等。科学家们预言,两脑相比,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以左脑为主的生活学习使用不到人脑总量的1%。如果左脑加右脑协同活动,其效果不是1+1=2,而是会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即世界上流行的1+1≥5的公式。另据研究,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适合于左右脑同时加工,这就是中国人学习母语的“双脑优势”。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右脑的好多功能得不到运用和开发,因而导致中国人英语学习的低效和枯燥。那么,如何发挥中国人母语学习时的双脑优势而促进英语学习呢?这里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右脑功能,强化双脑协同。比如记单词时要尽可能发挥右脑的表象、联想、整体加工、潜意识、声音节律等功能;听读英语时要尽可能发挥右脑的整体把握、直觉意会、预测联想等功能,以求达到过目成诵、一目十行、心领神会之奇效。(孟万金,官群,2001)“24字教学模式”的诸多做法都发挥了双脑的协同作用。如依靠“整体掌握”学习课文,使课文所传递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20~30分钟内不仅能熟练地背诵和复述课文,而且还能变换着进行运用,就是双脑优势发生作用的结果。
3、整体第一的原则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整体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把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文段、话题、功能看作一个整体;把听、说、读、写看作一个整体;把教材、分册、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看作一个整体;把课前、课中、课后、学期、学年、假期及全学程看作一个整体;把素质教育、应试、就业看作一个整体;把始学、学中、学成及终生学习看作一个整体;等等。
除了这些大的方面以外,“整体第一”还特别体现在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整体掌握”之中。“整体掌握”是课文整体教学的模式之一。“课文整体教学”是中学英语课文教学的一大突破。它从课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到课堂结构都一改传统课文教学的模式,使英语课文教学的面貌为之一新。课文整体教学有利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有利于课文中心思想和文章整体结构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有利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整体掌握”同传统的“分割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着重文章内容和语言结构的整体把握,后者着重它们的肢解式分析;前者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后者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前者强调教、学、用的结合,并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为目的,后者则以传授为中心;前者强调“大量”、“快速”,后者则强调少而细。
4、综合第一的原则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综合第一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结构与功能结合;(2)训练、智力、交际的结合;(3)输入与输出并重。
(1)结构与功能结合:结构主义和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都非常重视结构,这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精读”教学模式的核心。“24字英语教学模式”充分重视语言知识(即结构)的掌握。该模式的教学指导书《高中英语新途径》中,详细地列出了每单元的“知识要点”,并有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在体现语言的功能方面,该模式提出的要求是“交际运用贯彻始终”。教学过程中的“背诵”、“复述”、“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同步阅读”以及“书面表达”等都是语言的实际运用。
(2)训练、智能、交际的结合:“24字英语教学模式”做到了博采众家之长。有关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pattern drills)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模仿、操练、记忆在外语学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听说法的核心是“训练”。认知法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模式,但却强调了意识(即智能)的作用。认知法认为,“反复操练”和“交际活动”都要发挥意识的作用,即其核心是“智能”。交际法解决了认知主义所欠缺的语言实践问题,并且发展了“结构—行为主义”的实践观,使机械、枯燥的语言训练成为活生生的人类交际行为。即交际法的核心是“交际”。(田式国, 2001)“24字英语教学模式”将训练、智能、交际融为一体。“整体掌握”、“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的教学过程都是三者有机的统一。
(3)输入与输出并重:“24字英语教学模式”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做到了输入与输出并重。不论是对话课还是课文课,教学的第一步都是整体输入。学生在“图文提示”的引领下,很容易抓住对话或阅读课文的内容要点。“学一带四”、“课外阅读”体现了扩大输入量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的复述、书面表达、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以及自由对话都是输出。
5、效率第一的原则
“高效性”也是“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外语教学仍不能满足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学生学习时间投入大,但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较低,即外语教学中存有“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情况。面对这些,“24字英语教学模式”吸收国内外外语教学法的合理部分,针对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努力探求真实有效的外语教学模式。多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师们无不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有没有较高效率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外语教学法?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经历证明,英语学习没有捷径,但高效率的方法还是存在的。“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师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承认该法的高效性。老师们说,“运用该模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提高。”广大实验区、实验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包括中考、高考成绩)大面积提高就是证明。(请参见研究与实验的背景和成果部分)
四、“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在以上一系列有关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阅读”的操作方法被概括了出来。这一表述虽然简单,但其内核实质却包含着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包含着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关注。这正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超前集中”关注的是学生非直观信息量的激活与积累。非直观信息指储存于人们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它是人们接受新的信息的重要基础。非直观信息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时期的直观信息,会积累并被激活成下一时期的非直观信息,从而成为接受新的信息的基础。“超前集中”将某些直观信息(如字母、音标、单词、语法等)集中予以吸纳,目的是将这些直观信息提前储存,使之尽快转化为非直观信息。信息的“超前”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需求,信息的“集中”也便于记忆的归类。当然,“超前集中”是相对的,分时段的和不同层级的。这些都是具体的操作技巧问题。
“整体掌握”关注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即语言在一定情景下的形式、表意和交际功能的整体把握。在本环节,教师需要把对语言材料的意义和结构特征的深层理解通过“整体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得体地反馈,即能根据对话内容或阅读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交际。“整体掌握”不仅关注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的重新组合,而且还关注以英语为实际运用手段的思维能力。没有以英语表示的形象或概念的思维,就没有真正的交际。“整体掌握”的真正含义,在于这一做法能使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高度结合快速掌握课文,并付之运用。这是一个鲜活语言材料的掌握和运用过程。需要指出,决不要轻视本环节的“图文提示背诵、复述法”。这一做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高度结合,是发挥中国学生“双脑优势”学习课文的有效方法。在“图文提示”引领下的背诵和复述,实际上将对内容较为庞杂的对话或阅读课文的掌握过程变成了形象、直观的看图口头作文。这样做可以充分依照认知和记忆规律,通过反复刺激,提高了语言要点特别是新学词语的复现率。图文提示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情景,为右脑的形象思维创造了条件,因而使“双脑优势”得以发挥,使背诵和复述能够顺利进行。可以说,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进行背诵和复述是“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一大特色。它突出体现了该模式的高效性、实践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是“24字模式”的精华所在。
“强化训练”的意义,是通过得体的强化措施,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的语言知识。在学过课文之后,传统上的做法就是重现语言知识条条。那是脱离语言环境的做法,因此效率低。“24字模式”所做的,是让学生在对知识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运用。这里的关键,在于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困难往往是那些英语中特有而汉语中没有的东西,或那些英语中虽有,但与汉语有相似之处或存在差异的东西。基础训练中的“强化”不只是数与量的简单或无限增加,也不是频频使用甄别与淘汰手段。“强化训练”追求的,是学生在自发兴趣向自觉兴趣的转化中,在愉快的语言运用中实实在在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习题精做”在当今对许多学校具有普遍意义。这里的关键是效率问题。“习题精做”是对大家熟知的“题海战术”的纠偏语。学习英语不做练习是不行的。但学习英语是学习活生生的语言。学习语言如果只做练习题的话,学习课文还有何用?“习题精做”要求教师从“题海”中提取精华,即从中找出典型,找出规律。学生的任务是做尽可能少的“精题”,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一带四”是指“精学一”要带动“泛学四”,它所关注的是外语学习中的重复原则和量的原则。量的积累无疑是学习英语中的重要原则。如果你听、说、读、写得多,你就会学得好;如果你做得更多,你就会学得更好;如果你做得最多,你就会做得最好。量的积累无疑也包含着重复的意义。重复是对概念内涵的深度理解,是对概念外延的广度把握。重复使人准确,重复使人记忆,重复形成思维。“精学一”是夯实基础,“泛学四”是获取质的飞跃。
“课外阅读”(最好改为“课外拓展”)隐含着大课堂的概念,也就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拓展视野”和“自主学习”包含的内容。本层次包括了课外阅读、课外其他一切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开展课外活动,没有课外活动的英语教学是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总是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课堂内的一切都是为了课堂外的一切。大课堂是社会,大课堂是人生。“课外阅读”并不象它字面上所表示的那样简单。从广义上说,人的一生更多的是“课外阅读”。从狭义上说,在青少年成长期,“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为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学业与人格上的成长与成熟。
五、“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的进程
1、研究与实验进程的总描述
在研究与实验中,“24字英语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教师培训为主线,以实验学校为基础,坚持研究、实验、推广相结合,努力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
2、研究与实验的方法
在“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始创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全国“九五”子课题发展阶段和全国“十五”子课题发展阶段,总课题组,各省、市的教育、教研部门以及每个实验学校都采取了种种研究和实验方法。其中主要有以下形式:举办全国性或地域性的研讨会;深入到学校进行培训、研讨;深入到学校、班级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借学生提供系列示范课;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年会,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以及展示优质课;建立中华教育网站、办会刊、编辑论文集,以宣传各实验点和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交流信息,推动全局;各实验点以地(市),县、校和班级为单位自行进行教学评估,建立评估档案,写出阶段实验报告,并于每年10月份上报总课题组,结题时还要上报阶段研究与实验的结题实验报告。
3、研究与实验的四个阶段
概括起来,“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7月—1994年12月,为始创阶段,范围只限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为较低层次的初步研究与实验;第二阶段:1994年12月—1997年10月,范围扩大到山东省泰安市全市,研究与实验的层次不断提高;第三阶段:1997年10月—2002年8月,为全国“九五”重点子课题发展阶段,研究与实验层次继续提高;第四阶段:2002年8月—2005年10月,为全国“十五”重点子课题发展阶段,研究与实验层次达到相当水平。
第一阶段(始创阶段):1986年7月—1994年12月
刘振海老师1968年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中学英语教学。他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提升教学理论。他经过在教学中的长期探索,逐步确立了24字的初步框架。之后,刘老师被调到泰安市岱岳区任英语教研员,在岱岳区开始推广“24字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创始阶段”参与研究与实验的学校有岱岳区的六处高中、几百名教师和数万名学生。主要活动有:
举办示范研讨课,培养典型;评选优质课;举办学生英语技能竞赛;教学成绩评估。在师资培训中,除了对该法的具体操作进行传授外,还开展了多种活动,如学习简笔画,教唱英语歌曲等。
第二阶段(初级发展阶段):1994年7月—1997年10月
1994年12月—1997年10月,“24字模式”在整个泰安市进行推广实验。主要事件和活动有:
中共泰安市委办办公室给刘振海老师发来贺信,倡议在全市推广“24字模式”;
泰安市教育局发“泰教发1994 第44号文”,决定在全市推广“24字模式”;
泰安市教研室举办全市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推广“24字模式”;
泰安教育学院每年举办一期英语大中专毕业生岗前培训班,推广“24字模式”;
泰安市教研室多次举办该模式的优质课评选和技能培训会。
第三阶段(“九五”子课题发展阶段):1997年10月—2002年8月
本阶段,“24字英语教学摸式”在全国进行实验、推广。在总课题组组长、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张志远主任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课题组顾问的指导与帮助下,本课题组确定了“注重实效、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原则,展开了深入、广泛、持久的研究与实验工作。主要事件和活动有:
1997年10月,本课题上报中央教科所外语教研中心张志远主任,被批准立项为中央教科所“九五”重点子课题。
1998年5月,张志远主任到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听课、座谈、考察、论证“24字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决定在全国布点扩大实验。
1998年7月,张志远主任带领着本课题创始人刘振海老师和实验教师到吉林省长春市,为吉林省高、初中800多名英语教师介绍“24字英语教学模式”,并借学生上示范课,引起较大反响。
在本阶段,在张志远主任的安排下,分别在福建福州,山东泰安、安丘,河南信阳、周口、商丘、濮阳,湖北黄石、利川等地举办全国性或地域性的“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讨、培训大会。研究与实验由高中逐步扩大到初中,甚至大学。
于1999年8月6日始,由中央教科所和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录制的“24字英语教学模式系列示范课十讲”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学教师之友”栏目播放。
由中央教科所外语教研中心主持编写了《初中英语新途径》和《高中英语新途径》。
第四阶段(“十五”子课题发展阶段):2002年8月—2005年10月
在本阶段,在总课题组的安排下,采取滚动式由“九五”课题进入到“十五”课题。该阶段为课题深化和广泛推广阶段。依照总课题组的安排,该阶段工作重点是巩固和扩大实验基地,培训教师,深入课堂,总结经验,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并与新课标、新教材接轨,进一步完善、发展、创新“24字模式”,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事件和活动有:
为扩大宣传,交流各地经验,由总课题组组织编辑了三期会刊,建立了中华教育网站,出版了本课题的论文集。
由张志远主任亲自带队,总课题组带领实验教师到实验地区、实验学校讲学,提供示范课,检查指导。七年来,从东北三省,到新疆喀什,从内蒙草原,到四川、云南,都留下了总课题组的足迹。
总课题组到河北师大、山东教育学院、天津经报教育学院、山东枣庄学院等大学进行培训师资。
几年来总课题组听课千余节,举办全国年会七次,地域性的大型培训会100余次,中小型座谈会200余次。培训英语教师15万人次。评选优秀论文千余篇,提供优质课100余节。
六、“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特性
“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阅读”的24字表述虽然可以看作是英语教学的六个环节,虽然可以从不同侧面来说明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坚持的原则,但24字所表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控制系统,它具有一系列重要特性。
1、针对性
“24字英语教学模式”是从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困境中诞生出来的课题,是针对中国人的英语学习实际的,所以,这一教学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效率。
2、整体性
前面提及“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整体第一”原则。这里侧重的是六个环节或六个侧面的整体性。此六环节既不能简单分解也不能简单相加,各个环节或侧面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不可以设想单纯依靠“超前集中”或“课外阅读”就可以获取预期的效果,也不可以设想“学一带四”中就不包含“整体掌握”的意义。
3、复杂性
“24字”的表述是直白的,甚至是相当“朴素”的。但这并不表示它是简单的。作为一种教学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多变化、多参数、多层次的整体。这表明,这一模式所表述的六个教学环节或侧面,不可能是一种单向的顺序排列,也不会是权重相当的部件堆砌。
4、适应性
在近20年里,“24字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材的整个变换过程。这些教材是:1986—1992年的部颁全国“统编教材”;1993年秋开始使用的中国和英国合编的“English for China”;2001年开始使用的初中英语新教材;2003年开始使用的新编高中英语教材;2004年开始使用的八种版本的高中英语模块式新课标教材。面对不断变换的新形势与新教材,“24字英语教学模式”从容应对,用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了实验,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24字英语教学模式”对不同版本教材的适应能力。
5、实用性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特别讲究实用性。这也是“实践第一”原则的体现。该模式的创立者从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吸收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和现代外语教学的最新理念,设计出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目了然、极易操作的“24字”。它对课前课、课外课、复习课、新授课(如字母课、音标课、单词课、对话课、课文课、强化练习课、习题精做课、限时阅读课等十余种课型)的操作技巧进行了明确、具体的步骤阐述。同时,又为师生展示自身的优势留有余地。每个环节立足于追求卓越,但不搞花架子。
6、综合性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综合性体现在它坚持的“多元主义”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综合性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就教学手段而言,“24字教学模式”坚持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如“整体掌握”中的“一听”、“二问”、“三读”、“四解疑”、“五导”、“六演讲”,和其中的背诵、复述、演讲、课文浓缩、书面表达,以及图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都是切实有效的好形式。需要指出,“课文浓缩”是“24字教学模式”的特有方法。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充分利用汉语思维优势来为英语学习服务。英语专家们一般都认同英语学习中的英语思维。这并没有错。“课文浓缩”的目的,是将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英语表达印在学生的脑子里。为达此目的,学完课文后,老师用一段浓缩的汉语将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在汉语思维优势的作用下,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最后,学生记住的却是这一段浓缩汉语的英语表达。在这里,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7、高效性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已成为众多实验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呼声。大家反映,教学中使用“24字教学模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广大实验地区、实验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请参阅实验背景和成果部分)。产生高效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24字教学模式”的“实践、整体、综合”三原则。其中在整体性原理指导下的科学识记、双脑效应、多官参预、集中强化、反复刺激、有序训练、大量阅读,以及图文提示下的科学高效背诵、复述、演讲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七、“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的成果
20年来的研究与实验初步证明:“24字英语教学模式”是一个适合中国英语教学环境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总课题组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在各实验点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科研人员和全体实验教师的艰辛努力、创新工作下,本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所创新。
1、理论成果
主要有以下五点:
(1)在英语教学中要发挥中国人的双脑学习优势:“双脑优势”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为“24字英语教学模式”所独创。如前所述,中国人在思维模式上有双脑优势,即左右脑同时起作用。人的左右脑的作用,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左脑主要分工逻辑思维,右脑主要分工形象思维。对中国人来说,解决英语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如英语单词的记忆、表达的连贯与得体、对语言情景的适应等,单靠左脑的逻辑思维会有很多困难,如果充分发挥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并且双脑并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24字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英语教师能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在发挥右脑的功能上大做文章,充分发挥双脑优势,外语教学的好多难题会迎刃而解,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2)简单化、形象化是英语学习中自发兴趣向自觉兴趣转化的关键: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是个永恒的话题。学生掉队乃至放弃英语学习往往从失去兴趣开始。“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整体掌握”环节中利用“图文提示”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证明,简单、形象的事物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产生自发兴趣,并能进一步向自觉兴趣转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在讲解课文之后,一般让学生自己熟悉课文。学生往往不会读,记不住,更不会用,因此效率必然低。“24字模式”的这一简单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简单化、形象化是英语学习中自发兴趣向自觉兴趣转化的关键。这是符合学习认知规律、便于操作的好方法。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构建:在任何学习中,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逻辑思维,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也是一样。“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构建学生用于某一话题的语言结构知识和功能知识时,需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整体运做。在构建时,此两种思维能力尽管不是同时生发,但却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形象思维来源于能刺激大脑的具体事物,而逻辑思维的生发,并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才能使感知、识记、记忆、运用等学习活动高效进行。“24字教学模式”的“整体掌握”教学环节突出体现了此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4)记忆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重视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做法是具体可行的。该模式的“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环节中的“高效背诵”、“当堂掌握”等方法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双脑优势,左右脑协同工作,高度发挥多元智能的作用,高效记忆,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教师填鸭式讲解,学生记笔记、背条条,不能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死记硬背状况。
“24字英语教学模式”提出“单词记忆的教学”的概念。认为:词汇教学中的“单词记忆的教学”应始终作为始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要针对学生的遗忘特点,从遗忘内容上、遗忘出现时机上、激活记忆的方法上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忘其音、忘其形,应当强化拼读规则与构词规则的教学。对于忘其义,教师应准备充足的同义词语、反义词语、易混词语、变性词语以及结构简单、能显示词语用法的例句,适当集中或随机在词汇教学中多用“应用形式”而少用“讲解形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在体验别人是如何应用的过程中激活自己对单词的“初步印记”,进而在自己的试用过程中实现“再次印记”,并在随后的应用过程中实现“深刻印记”。激活学生初步印记的时机距学生初步印记形成的时间不宜太长,在下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对上一单元的词语有意识地进行运用,以激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印记。在其后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当利用“设问”等手段诱导学生试用被激活的词语,以形成再次印记。一般地说,学生对自己试用过的词语(不是指练习过的词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那是不会为时光轻易磨去的。而且,他们更热衷于应用这些词语。这非常有助于他们形成永久性记忆。(苏连信,2001)
我们之所以把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上升为词汇教学的一个方面,还因为“词汇记忆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词语记不住,单靠作业压、考试逼是不会奏效的。进行词汇记忆教学,让学生亲身加入到科学记忆的实践中去,身心并举地体验到科学记忆的效验,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及时复现是单词记忆中的重要原则。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24字教学模式”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单词,以减少遗忘。再者,外语教学中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对一些句型搭配及习语等,必须掌握准确,因而需要一定的强化记忆。“24字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了强化记忆的方法。
(5)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模式:学生形成语言运用能力有一个“知识—技能—能力”的发展过程。要高效地完成这一过程,就要“精读”与“泛读”并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中,“精读”和“泛读”同等重要,但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泛读”则更为重要。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要让学生重点在“泛读”多下工夫。“泛读”才能使学习者形成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也就是英语专家们常说的一句话:学习英语就是一个“多”字。
“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做法完全符合以上所说。“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着重“精”与“泛”的结合,“学一带四”和“课外阅读”着重的是“泛”。在这里,“知识”、“情景”、“交际”是三大要素,它们体现于本模式的“知识为主体,情景为主线,交际贯彻始终”的教学要求之中。这是符合语言能力形成规律的,因而扎实有效。
2、英语教师教学观的深刻变化
在这方面的变化可概括为以下六点:
(1)面向全体学生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可能:“24字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操作模式上提出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严管理”的路子;在语言运用能力和智能开发方面提出了“知识为主体,情景为主线,交际贯彻始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与《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完全相符。该模式为每个教学环节都拟定了具体的操作技巧,但主张遵循模式,又不拘泥于模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和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每个环节都为教师的创新发展留有余地。
山东省枣庄市进行“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5年。他们在实验报告中写到:全市的24字实验课堂发生了六大变化:一变“逐题讲解”为“精讲难点”;二变教师的“一言堂”为教师指导下的“群言、群体、系统、集中”的系统、网络教学;三变“局部孤立分散”的星星点点的教学为“整体、系统、集中”的系统、网络教学;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五变“单一的知识积累”为“身心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和以“多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六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另外,通过该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综合运用能力增强,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他们探索出了具有本市特色的24字模式。
(2)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有着多种实践渠道:“合作”、“探究”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方式。在“24字教学模式”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处处都有这些学习方式的运用,都有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老师的合作和师生的共同探究。尤其在“整体掌握”环节,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图文提示”中的许多活动就无法进行。在“超前集中”、“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环节中,同样离不开这种合作与探究。
(3)情感是取得英语理想教学成果的关键:“24字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情感运用无处不在。在该模式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大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总是处在积极思维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他们体验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模式做到了在科学的设计中“让学生多动”。当今的外语教学,哪个老师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科学的设计多动了,他的课就一定是好课。“24字模式”能产生高效的原因就在于此。
(4)任务型教学的运用:《英语课堂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24字模式”的做法是“不拘一格”。不能说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就没有任务型,也不能设想所有的课堂活动都设计成任务型。要将任务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感知、认知、模仿、重复、记忆、训练、运用样样都不可少。只有当这些学习方式与生动活拨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时才能产生高效率。
(5)教师自身跨文化意识的构建:在当今全世界的“地球村”里,无论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还是在其他形式的交往中,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是对学生的要求,又是对老师的要求。对“24字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验的老师们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不仅结合教学内容时刻注意充实自己的跨文化知识,还主动在日常的进修学习和培训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6)对英语课内外活动的组织与调控:英语课堂教学,无论在国内还是在英语国家,在英语教学中都是第一位重要的。因此,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或方法,首先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24字模式”也是一样。它的前五个教学环节都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而最后一个“课外阅读”环节强调的是课外。“课外活动”同样是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针对我国外语教学缺乏语言环境的不利情况,英语教学中必须开展课外活动。没有课外活动的外语教学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进行“24字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的英语教师们对此深信不移。设置“课外阅读”环节的意义就在于此。不过,我们建议:最好将“课外阅读”该为“课外拓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外活动的多样化。
3、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研究和实验的实践证明,使用“24字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非常有效。从各地的论文和实验报告中以及在中期检查中发现,各实验点的教学成绩都有较大提高。由于篇幅限制,这里我们不可能列举众多“24字教学模式”实验学校在各种测试中取得的成绩。因此,请大家读一下“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一书。那里提供了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这里只用几个有代表性的学校的教学成绩加以说明。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中坚持实验两年,教学成绩由原来的第三跃为第一,高一英语平均分高出全市第二名11.6分。吉林省通化十三中坚持实验三年,学生的四会能力大幅度提高,2003年中考英语成绩获全市第一,平均分比第二名高出17分。河北邢台矿业中学张晓红、赵向萍老师所教的四个班,坚持三年实验,2003年中考列河北矿业系统之首。西安高陵县崇皇中学英语教师席艳坚持实验两年,所教两个班比本校对比班统考成绩平均分高出50分。河南濮阳市七中郭荣梅老师,坚持实验三年,2003年中考她所教的两个班英语成绩获全市第一,比第二名平均分高出24分。山东枣庄40中黄应湘老师,在教研员李秀文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与实验该模式三年,使所教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由全市低谷跃为全市前茅,同时高考升学率大幅度提高。目前他已成为国家级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享受区政府补贴的专家,并被提拔为教务主任。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区拥有18个少数民族,处于高寒地区。实验前该区的英语教学远远落后于恩施市的兄第学校。2001年利川区引进“24字教学模式”。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特别是市教育局长李任维、市教研室主任汤德泉、市教研员吴智宇,大力支持“24字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2005年全利川区的英语中考跃为全市第一名,比第二名平均分高出50分。利川区在恩施市重点高中的录取率在全市遥遥领先。
4、一批骨干英语教师茁壮成长
在“24字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科研型的英语教师。有不少实验教师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努力,在该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中成名成家,有的被提拔为校长、教导主任,有的成了省、市级教学能手或特级教师。
5、部分地区的研究与实验结题
一些取得明显效果的实验区、实验学校,如吉林延边、通化市,山东安丘,江苏金湖,四川三台,内蒙奋斗,河北黄骅等,经专家组论证后,已结题。
6、“24字英语教学模式”操作方法的不断完善
任何事物的发展、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教学模式也是一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不断地经受着实践的考验。“24字模式”为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搭建了一个平台,戏演得好坏,全靠广大英语教师的努力。“惟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英语教学实践,这活水就是实验教师们的创新。没有源头,没有活水,搞封闭式,“24字模式”也就干涸了。
近20年来,各地遵照“既遵循模式,又不拘泥于模式”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这些创新主要有:
湖南湘潭在课文整体掌握中的“八步四环”法。八步为:“听问读导缩说写”,四环为“听问、读解、导缩、说写”;在“强化训练”和“习题精做”中的“复习深入—整体显现—各个击破—情景操作—整体掌握”教学程序。
山东博兴一中的“四环节五结合”。四环节是:(1)词汇语法集中;(2)整体与情景;(3)强化;(4)阅读与拓宽;五结合是:(1)知与用结合;(2)语法规则与语言文化结合;(3)自学与指导结合;(4)课内与课外结合;(5)因材施教与合作学习结合。
山东曲阜一中的“四结合”,即:(1)词汇超前与词汇教学结合;(2)课文整体与口语写作结合;(3)习题精做与高考指导结合;(4)“学一带四”与“课外阅读”结合。
四川三台中学的五项制度,即“听课、说课、调研、三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论文”制度。
山东荣成的“四、二、五”模式,即“四集中”:字母和音标集中、字母组合集中、构词法的集中;“二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五字法”:导—听—读—讲—用”。
内蒙临河三中,山东北临邑五中,面对生源差的特点,对课文采取了“分步分层整体掌握(先讲解、归纳新知识要点,再用一节课搞复述、演讲、浓缩)”,很见成效。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高中针对农村中学特点的“初、高中英语衔接”(知识衔接、能力衔接、方法衔接和情感衔接)以及“英语课堂四模式”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原为一般农村高中,但去年却被评为黄冈市市级示范高中。
山东淄博一中王惠老师,江苏金湖一中徐军、李杰老师,将多媒体用于集中识词、语法、对话、“强化训练”和“学一带四”环节,产生了快速、高效作用,教学成绩大大提高。
山东枣庄在研究与实验中创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高三英语复习课模式,即“语篇复习模式”,“阅读复习模式”,“听力复习模式”,很值得借鉴。
山东淄博一中的李斌老师在高三复习中,利用“24字模式”进行课文复述,采用:(1)灵活式复述。即老师不提示、不给提要,自由式。方法有两式:①变更式:把人称、时态、语态、体裁等加以变化,如将对话改成故事,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等,使复述更加灵活多样。②缩扩式:运用已学的新、旧句型,自由地扩展课文段落及浓缩课文。(2)开放式复述。即依据单元话题开展讨论,进行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就是由控制性复述发展为开放式、独立式及自由式复述。
河南濮阳四中采取“超前集中、成片开发、强化训练、分层达标、整体推进、全面提高”,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湖北利川市谋道中学向钰老师的“五开口”,即“敢开口,能开口,都开口,争开口,常开口”,使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很快。刘杰老师的“以视促听,以说助听,以听导学,以写带听”,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湖北利川市胡华老师的语法“趣味教学(基数词变序数词)”,即“基变序,有规律,末尾加上th,特殊记住三、二、一;八去t,九去e,f要把ve替,ty结尾y变I,记住th前面有个e”。
吉林白城镇赉中学刘宏影老师的词汇教学法,即“过语音关,音形结合,直观教学,利用图片实物,英语释义,快速口语(单变复提问),复现法,背诵法,对比归纳,每课小结,图表法等”。
山东枣庄四十中陈茂元老师课文整体掌握的“借助词语启发复述,借助段落大意与主题句复述,回答问题式复述,翻译复述(投影等),表格挂图复述,背诵默写复述”等。
湖北恩施二中何国强老师的课文复述采取“图文,转换(体裁、人称),活动(角色表演)、列表对比、要点扩充(提纲)、顺序串连、图像模拟”,也可借鉴。
许多县、市和学校开批第二课堂,取得了成效。其中有:湖北黄冈中学、利川市、河南濮阳七中、通化十三中等。
另外,最近出版的“24字模式”简介中,面临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理念,作了若干补充。(1)突出了新课标的许多新的理念和任务型教学。(2)在“超前词汇集中”部分,增加了“兴趣教学”,如象形、象声、词根、句干记忆法,故事法,绕口令,唱单词等。还提出了超前阅读的要求。(3)在“整体掌握”中突出了分层要求、灵活操作的说明。(4)在“强化训练”中突出了多向交流要注重任务型教学活动。除了对新学语言要点的强化外,还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了对听力、阅读、书面表达及词汇、语法的集中强化。(5)针对初、高中毕业复习,增加了运用“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指导初三、高三毕业复习的简介。
7、出版物及新闻媒体报道
在近20年的研究与实验中,总课题组及各省、市、县、实验学校均出版了若干论文、论文辑、教辅书籍或编印了有关材料。多家新闻媒体对“24字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报道。其中主要有:
(1)“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2)“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模式”论文集;
(3)《初中英语新途径》和《高中英语新途径》共计26本;
(4)音像出版物有:中央教科所、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策划,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泰安教育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由卫星播放的“24字模式系列示范课十讲”;
(5)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英语教学实用模式与技巧》一书中《24字英语整体教学法》简介;
(6)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一书中《中学英语24字整体教学法》;
(7)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报、光明日报、英语周报、山东教育、联合日报、泰安日报等都对“24字模式”作过报道、评论或进行转载。
八、几点体会
主要有以下五点:
(1)领导的重视、支持是研究与实验成功的保证:在“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中,不少大学教授,许多中学英语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教育局长、大学校长、中学校长、教科院主任、教研员,以及大量骨干英语教师参加。许多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中学校长、教务主任直接参与课题,从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以大力支持。这是“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成功的保证。
(2)教科研人员、实验教师忘我奉献,密切配合,深钻细研,才能出成果:同样是一个模式,有的实验地区和实验学校就出成果,有的就成果平平,有的甚至中途停止。这里的主要原因不是客观因素的问题,也不是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3)学透模式,走出模式,针对学生实际,创新发展,才能取得高效:也就是在吃头模式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还要创新发展,即“创我者生”。
(4)利用“新途径”等学教资源,能省时省力,解放师生:研究与实验的实践证明,针对学生实际,适当运用《新途径》等学教资源会更见成效。
(5)吸收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坚持新课标理念,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探求英语教学模式是“24字模式”的生命线:“实践出真知”。只有面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才会提升出符合中国学生实际的、科学的教学理论。只有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自觉的、成功的实践。
九、“24字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的持续
1、几点不足
回顾近20年来的历程,“24字英语教学模式”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广大实验区英语老师、各级外语教研人员、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众多英语教学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和成功已成为过去。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还有以下不足:
(1)我们的工作还照顾不够全面。许多实验点总课题组一次也没去指导过,致使研究与实验中途停顿。
(2)有些实验点、实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实验教师困难重重,致使研究与实验止步不前。
(3)在新教材不断更换的情况下,配套的“新途径”等学教资源材料跟不上,致使某些地区和学校的研究与实验停顿。
(4)由于陈旧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的教学,实际上是“新教材,旧教法”。他们对“24字教学模式”操作方法的运用还不甚得法,致使研究与实验成效不大。
2、有待继续研究与实验的课题
面对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对照《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们肩上的胆子还很重,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提高教学效率的路程还很长。需要继续研究与实验的课题主要有:
(1)完善研究与实验的设计:任何研究及实验,一般先是自发的,初级的,然后才是自觉的,高级的,最后才是成功的,甚至是完美的。在研究与实验的设计方面,“24字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开始是欠缺的,后来,随着研究与实验的不断进展,有了初步的设计,但还不够完整。要想把研究与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完善研究与实验的设计。研究与实验的设计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24字英语教学模式”要旨表述;研究与实验的对象;研究与实验所包含的因素;研究与实验遵循的原则;研究与实验的数据采集;研究与实验的结果评价;等等。就研究与实验所包含的因素来说,“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应当认定:被试教师与学生对“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正确性是认同的,并认定教师具备基础英语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英语语言能力与组织教学能力。学校规模、基础设施、教材版本、班级层次、学生基础等均为次要因素,它们对实验进程与结果的影响将忽略不计。就研究与实验的评价来说,应当包括: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化评价为辅;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评价信息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等等。
(2)构建完整的“24字英语教学模式”学教资源库:在近20年的研究与实验中,“24字教学模式”编写并出版了大量的“学教资源”材料(请注意,是“学教资源”,而不是“教学资源”。这里体现的理念是:“学教资源”更着重于学生的学。)。但还很不够。即使有了某方面的材料,也有一个继续改进的问题。举例来说,供初三学生和高三学生使用的“24字教学模式”学教资源还是一个空缺。为了让学生按照“24字模式”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复习应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有初三和高三学生用的“24字英语教学模式”学教资源库。
(3)近期研究与实验的课题:近期要进行的研究与实验是:“24字英语教学模式”与《英语课程标准》;“24字英语教学模式”与多版本英语教材;“24字英语教学模式”学教资源的使用;“24字英语教学模式”教学评价;“24字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用语;等等。
3、近期的工作
凡愿继续研究与实验本课题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滚动式,不用重新申请,直接过渡到“十一五”。凡愿加盟研究与实验本课题的单位和个人,可向中央教科所外语教改总课题组提出申请,审批立项。
十、结束语
如果通过专家的鉴定,“24字英语教学模式”能够胜利结题,我们将把结题当作新的起点。我们将以结题为动力,以更加雄健的步伐跨入“十一五”。我们期望更多的英语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有关专家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我们的研究与实验中来,为“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必须牢记“24字英语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面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吸收国内外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精华,坚持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努力探求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中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终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外语教学模式。
回顾过去,豪情满怀,瞻望未来,信心倍增。我们要在中共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央教科外语教改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领导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奋发图强,再创辉煌,为落实新课标,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创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而努力奋斗!
(本报告执笔人:刘振海、田式国、苏连信)
PAGE
2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关于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英语教育专题
“多元智能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暨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各级各类学校:
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外语教研员刘振海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经过20多年来在全国25个省(市)的500多处中学的实验、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实用性、高效性、以及易操作性得到了一些外语教育专家和广大实验区、校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新世纪以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Gardner博士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元智能英语”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整合国内外先进外语教学法资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批准文号:FBB060244)将“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整编为“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纳入“多元智能英语”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并作为英语学科在“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推广课题。为了更好地实施英语新课程,促进外语教学改革,决定召开“多元智能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1、“多元智能英语”视野下的新课程改革: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的经验、反思、举措、建议等。
二、参会人员
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英语教研员,大中小学、幼儿园的分管领导和英语教师,社会培训机构代表等。
三、会议安排
1、教育部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领导作专题报告。
2、美国语言学教育家Alysia博士介绍外语名师专业标准及外语教育家成长之路。
3、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孟万金教授作开题报告。
4、刘振海老师介绍“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
5、澳大利亚心理语言学家Angels Au博士外语学习的脑科学研究报告。
6、先进实验区/学校代表经验介绍;现场考察或优质课展示。
7、课题“示范学校”或“实验基地”授牌。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07年5月18日~20日,18日报到,19、20日开会。
2.地点:山东曲阜(孔子故乡)。到曲阜市招待所报到。
3.乘车提示:乘火车或汽车均可在兖州站或曲阜站下车。兖州至曲阜乘公交车大约20分钟。
四、会议费用
会务费(含资料费)每人560元(原24字实验学校代表会务费减半。以原结题证书或审批书为准,无证书者视为“未参加实验”)。食宿统一安排,经费自理。
五、其他事项
1.课题申报:原“24字教学模式”实验区、校和计划参与课题的新学校或个人均需填写“申报审批书”四份。请登陆http://ier.ac.cn/xltj/ ( http: / / ier.ac.cn / xltj / )下载表格。重新登记或新报课题,课题申报费均为300元。
2.欢迎提交优秀成果:优秀成果可以覆盖英语及其他所有学科。成果形式可以是:书籍、文章、教案、课件及其他。能上网的请先将电子版发至EduEnglish@ ( mailto:请发至psyedu.@ )邮箱。开会时提交A4纸小四号字打印稿三份,不能参会者由别人代交。
3.为确保与会人员食宿安排,请与会代表务必填写回执,于5月1日前以邮寄、传真或电邮形式反馈给会务组。
4、承办单位:曲阜市教研室、曲阜一中;协办单位:北京中英美教育中心。
5、联系方式:
联系人一:张 冲 田式国(特邀)
通讯地址: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 编:100088 电子信箱:EduEnglish@,shiguotian688@ ( mailto:shiguotian688@ )
电 话:010-67429449,010-82905343;13810227409,13012988158
联系人二:刘振海
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温泉路1号“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邮 编:271000 电子信箱:kaida209@ ( mailto:kaida209@ )
电 话:0538-8518976,13181806268
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
2007年3月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外语教育专题会议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单位及详细地址 邮编 电话/手机/E-mail
备注:本通知复制有效。
━━━━━━━━━━━━━━━━━━━━━━━━━━━━━━━━━━━━━━━━━━━
“开题暨学术研讨会通知”图片
PAGE
2关于优秀成果征集的补充说明
一、相关要求
论文的题目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练、醒目。论文结构一般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选题要新颖,内容要充实,数据要准确,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应只是泛泛的空谈,也不应只是过程记述或材料堆砌。语言表达要规范、得体。字数要在3000字以上。实验报告的结构一般是:题目、署名、摘要、前言、实验方法、结果和结果分析、讨论、建议、参考文献等。
文字类成果(如论文和实验报告)要在封面的左上角用方框标明“新课程下的教育创新优秀成果”字样。
二、征集办法
可先以学校为单位交所在实验区的市县(区)教研员进行初选(没有实验区的可由学校教研组初选),一等奖控制在20%,不合格的要淘汰,也可没有一等奖。教研员要在5月10日前将初选花名册从网上发给联系人,报到时将初选花名册打印稿交上。会上将组成“专家审定委员会”,在初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三、收费标准
文字类成果每件参选费80元,课件类每件参选费100元,其他成果视情况而定。
“多元智能英语●英语七步整体教学
模式研究”开题会秘书组
2007年2月日
联系人一:田式国
通讯地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邮 编:100088
电子信箱:shiguotian688@ ( mailto:shiguotian688@ )
联系电话:010-82905343;0531-88667720;13012988158
联系人二:刘振海
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温泉路1号“中央教科所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邮 编:271000
电子信箱:kaida209@ ( mailto:kaida209@ )
电 话:0538-8518976;13181806268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