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浙江省台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浙江省台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2-24 15:24:00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每个人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6岁时入私塾,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21岁去日本学医,后为拯救国民的精神,毅然弃医从文。他以犀利的笔,战斗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1936年在上海病逝,他给我们留下了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成为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阿Q正传》、《狂人日记》 、 《祝福》…… 鲁迅先生回忆他青少年时代生活的一本散文集,共10篇。意为早上开的花,到傍晚才去采摘,比喻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情景到晚年回忆,含蓄而富有诗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 惨案后鲁迅被反动当局通缉,应邀去厦大任教,当时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散文集,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返回百草园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私塾生活 读准下面红色字的拼音:
确凿( ) 菜畦( ) 攒( )
拗( ) 桑葚( ) 蟋蟀( ) 臃肿( ) 脑髓( ) 书塾( ) 博学( ) 蝉蜕( ) 缠络( ) 竹筛( ) 觅食( ) 渊博( ) 人声鼎沸( ) 人迹罕至( ) 绣像( ) 锡箔( ) záoqícuánǎo shènshuàiyōngshúbó tuìchánluòyuānmìshāidǐngsuǐhǎnxiùbó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合作研讨作者分别选择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哪些片段来回忆童年生活,请概括。 文中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地方。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可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反映作者由童年的游戏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文章主题是以空间变换顺序为顺序记述的。返回1-8写在百草园的生活;
10-24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返回百草园:1.泥墙根一带的趣味。 2.听美女蛇的故事。 3.雪地捕鸟。 三味书屋:1.向老师询问“怪哉”的情况。
2.在花园里玩耍。
3.读书时画画儿。返回 结构上的作用: 第一句 “不知道”三
个字,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喜爱和不舍。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情达意的作用:返回小结 第一段作者点明百草园是他的乐园,那究竟乐在何处?我们下节课再说。重点语段:朗读第2自然段,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
(1) 从句式上看: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6)从遣词描写来看:返回下一页 从句式上看: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
请你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句话。
返回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 返回返回 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既有植物,又有动物。 皂荚树及皂荚
紫红的桑葚
百草园中的菜畦百草园正门鸣蝉蜈 蚣
?
覆盆子
木莲藤 何首乌 ①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②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③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臃肿的根。
④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返回返回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返回 从遣词描写来看,用词十分准确、生动,形容黄蜂用“肥胖”“伏”,形容叫天子用“轻捷”“直窜”,形容石井栏用“光滑”都十分贴切。
整体局部写作顺序先静物后动物先动物后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黄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和木莲覆盆子︷︷(由低到高)(由高到低)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这样精彩? 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还在描写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一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冬捕鸟(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短棒( )起一面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请模仿鲁迅先生使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冬天捕鸟的情景,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也可以边说边表演)。试一试吧百草园的生活景物的优美(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乐园返回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先生寓所内的一间房子,用为书塾。“三味书屋” 中的“三味”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醯是醋,醢是酱;调料。)书屋柱之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课文阅读与欣赏 1、外貌: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2、性格: 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 方正、质朴、博学 童年鲁迅对文中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不过瞪瞪眼而已。中心思想概括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