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2-27 08:38:00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语言积累与运用复习要点1.正确认读、书写常用汉字。
2.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使用词语。
3.根据要求或语言情境进行仿写、续写、缩写。
4.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正确默写课文和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
诗文的精 彩语句。7.了解课文和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
著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8.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清楚、连贯、
得体地进行语言交流。
9.根据活动或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10.金华名人名作,名优特产,名胜古迹,
民风民俗;《近廉远耻 趋荣避辱》中
的第四单元《醒世警言倡廉正》。
(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特点重视知识积累
重视知识运用
重视试题开放
重视课本知识
重视试题综合
重视乡土内容
重视社会热点试题载体 课本。根据试题具体的考查功能,从7-9年级实验教科书中遴选考试材料。
报刊。从报刊中选取嵌有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注音字、词语、成语等的句子作为试题载体。
网络。从网上选取富有积极意义的漫画、图片、图表资料等作为试题载体。
名著。从课标推荐的初中生应该了解的中外文学名著中选取片段或某个情节、某些人物作为试题载体。
时事。从国家或本地本学年度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民族、民间文化中选取适当内容作为试题载体。现代文阅读复习要点1.理解和品析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
2.了解作品中几种常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
探讨。
7.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
感情。 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求突出时代性
突出可读性
突出人文性试题载体 报刊时文美文。
一些受到大家喜爱的优秀图书。
网站网页、广播电视等。 阅读试题中应注意的几种题型整体感知型
品味赏析型 ⑴品句意。
⑵品词语。
⑶自主品赏。
⑷读书卡片。
⑸品人物。
⑹品写法。
读书卡片型摘抄原文,提取信息。
品评赏析,写推荐词。
由此及彼,写出启示。
整理思路,合理分类。
阅读材料,修改病例卡片。
提取信息,设计调查卡片。
解读人物,设计档案卡片。
联系生活,制作节日贺卡。 探究创新型 探究说理
探究技巧
探究内容
延伸探究生活体验型 实践活动
举例验证
情境体验想象联想型想象画面
想象情节
想象结局
想象所思、所言、所行
拓展延伸型仿写句子。
写出相应的古诗词名句或名言警句。
举例印证。
学以致用。
拟标语、提建议、设计小制作。
列举与题目相关的材料、事例、言论。
评判、反驳作者的观点。
感悟体会型谈感想。
说体会
明道理。
谈启示。
谈认识。
发表见解。
感悟技巧。
古诗文阅读复习要点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4.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
5.初步鉴赏浅易的诗歌。 试题载体 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重视赏析。
选文课内外并重。
题型上以主观表述题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及表述能力。
选文来源突出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人物故事。 古诗词的阅读常见题型
⑴辨常识。作者、朝代、体裁和文化常识等。
⑵解诗意。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思想感情等。
⑶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
形象,体会情境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⑷品语言。对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
悟等,要求考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
⑸析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的
运用、巧妙的构思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文言文阅读的常见题型1.文言词语的考查
2.文言语句的断句或诵读停顿的考查
3.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考查
4.文意理解的考查
5.拓展探究的考查
①补充列举
②鉴赏分析
③议论评价
④启示感悟
⑤建言献策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写作命题思路
有满分
容易题
有意义
重文采阅卷要求基准分:37分
难度:0.74
满分率:2%
重批差:5分
不考虑书写
300字左右20分
200字左右15分
100字左右10分复习要求以命题和半命题为主
重视文章布局的指导
重视文章内容的真情实感
重视仿写指导
重视表扬激励
突出书写要求课件18张PPT。中考课外文言文 复习策略武义武阳中学——陈巧芳(一)篇幅较短 (二)突出教育性 一 、课外文言文选文特征 06年 为177个字,
07年《阮裕焚车》48个字,
08年《刘宣苦读成才》98个字。 (一)篇幅较短求学
杭州、舟山卷: 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湖州卷: 写作之道“勤读书而多为之”
金华卷: 苦读成才
嘉兴卷: 笃志好学
台州卷: 勤学好问
做人
衢州卷 讲了一个宽容、善良的老翁的故事;
绍兴卷 通过一则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不能一味依赖外在力量
温州卷 通过东坡食汤饼这个故事表现了他的乐观、豁达;
宁波卷 写兰的高洁、实际是写人的高尚品德。
为官
义乌卷 一个县令关心爱护百姓的故事
金华卷 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
丽水卷 “郑龙谏勿伤百姓”。 (二)突出教育性 选取短小精悍、有教育性 、有相对完整情节的文章寓言故事
人物故事
成语故事求学
做人
为官 题量少,为三个小题,近三年考点未发生变化。 (①词语解释 ②句子的翻译③课文内容的理解)二 命题特点 (对诵读能力的考查会采取更灵活的
方法,除字词读音、朗读节奏、文言断
句外,给句子加标点、设置情境、考查
文言语句诵读的语气语调也有可能进入
学业考试试卷。)
三、解题步骤、技巧的指导 (一)分析标题 (二)结合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三)浏览题目,再读课文 (四)紧扣题目,仔细答题 (一)分析标题 2008年金华卷《刘宣苦读成才》,标题是一个主谓短语,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内容理解这个考点上,有一问是“用一短语或一句话评析刘宣”,如能扣住标题答题既省时又准确。(参考答案为“苦读成才”)。 如08年温州中考卷《东坡食汤饼》中的内容理解题“从苏东坡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的人。”如果学生注意了注释③(南迁:贬谪到南方),这一交待事情发生背景的词语,就不难看出身处逆境中的苏东坡的乐观、豁达,而不是诸如不拘小节之类的答案了 (二)结合注释大致读懂课文 (三)浏览题目,再读课文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 (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 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四)紧扣题目,仔细答题 词语解释 内容理解 句子翻译 词语解释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意欲借而不敢言 ⑵借者无不皆给 ⑶阮后闻之 ⑷遂焚之 07年金华卷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口决,供大家参考。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句子翻译内容理解
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
08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卷中,衢州、金华、温州、杭州、义乌、宁波、台州、嘉兴卷都是对人物特点、品质的分析。 解决这类题有两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⑥)不必待人指擿(⑦),多做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孙莘老:人名。 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⑤患:毛病、弊病(在于) ⑥疵病:指文章毛病。⑦指擿(tǐ):批评指正。
22.请你说说文中所揭示的写作之通是什么。(3 分)
08湖州卷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
22.请根据选文概述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2分) 08嘉兴卷第二,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
罴(①) 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 搏(⑥) 挽(⑦) 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 】: 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 貙(chū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 寂寂:悄悄地。④ 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 挽:拿来。
1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答案:一个人如果不武装自己,获得真才实学,而只是一味依赖外在力量,反而会害了自己。08年绍兴卷 期盼指正!谢谢课件24张PPT。 水无常形 常考常新


——2009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永康中学 胡德方一、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回望
表一:金华市近五年中考(学业考试)作文题
表二:2008浙江省各地市学业考试作文题表三:近五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型走势表
? 表四:2007和2008年
全国各地中考选题作文备选项统计表
??? 表五:2007年和2008年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型简析表
???二、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一)内容:继续关注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 ?? ,你好
那一刻,我们???? ????
难忘那张?? ?? 脸
震撼心灵的??? ?????
不可忘却的记忆
一个让我?? ??? 的日子
真 情
(二)题型:稳中有变
1.半命题作文更受青睐,
全命题作文一路飘红。??? ?
???
(1)所占比例持续上升。
(2)两种趋势同时指向“中间地带”。2.话题作文将会进入谷底坚守期。3.选题作文在震荡下挫中渐渐趋稳,
材料作文出现明示写作内容的倾向。 (三)导语:饱含激情
如2008金华卷
“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2007金华卷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二、2009年中考作文复习对策
(一)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

中考作文命题环节努力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们备考作文也应该“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叶圣陶语),了解学生的生活与想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 (二)注重分类指导,扩大备考准备范围。
1、内容分类(作文热点)
(1)自我类(学生的生活环境、发展进步、人生成长、体验感悟、思想认识、情感交流等)
(2)他人类(2008各地126道中考作文试题中,“关心他人”类作文试题就有39道,有一种“离‘他’不得,非‘他’莫属”的态势)(如:你幸福,我快乐 向 问声好等)
(3)人与自然类(感受自然、亲近自然 、欣赏自然、保护自然)
2、文体分类
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如果形象思维发达,善于记叙描写,可选择记叙文;如果有关知识比较丰富,长于说明事物事理,可选择说明文;如果逻辑思维见长,善于说理议论,可选择写议论文。
3、题型分类
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材料作文、书信等应用文(三)注重研究满分作文技巧
1、首尾出彩技巧。
引人入胜的开头有题记法、开门见山法、引用法、排比比喻法、对话法、中心要素法、描写法、童话故事法、悬念法、抒情法等等;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结尾有点题法、归纳法、描写抒情法、呼应开头法、哲理升华法、诗意盎然法、余韵袅袅法等等。【精彩范例】
你轻轻地走,向着风,向着云,走到桃花流水的尽头。把“心”这枚纽扣缀上你我的肩头,从此…… ——《把心留下》题记
看着蝴蝶自由地扇动翅膀,想起外婆划过的最美的弧线,我心摇曳。
——《又是一年蝴蝶花开》题记
只要你勇敢地往前飞,你总能自由地飞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那是你心中最美的香格里拉。 ——《心中最美的香格里拉》题记2、结构形式技巧。
用心安排新颖结构。开篇写上一个语言优美的题记,主体部分用上几个别致的小标题,在形式上都很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如有位考生写《冰心一片》,开篇用“别离是首悠扬的歌,思念是杯醇香的酒,冰心是那南飞的雁,牵挂是根古老的藤……”作题记,引人入胜,然后用《天净沙·秋思》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小标题,别具一格,获得满分。
形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铺排结构式,整齐匀称,前后和谐;书信日记式,对面交流,心迹流淌。其他如小剧本、访谈式、病历报告体等等,只要运用得当,都能给人全新的感觉,赏心悦目,震撼读者。如一位考生以春的使者的名义,给灾区朋友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他们送去“春天与温暖”,视角独特,主题大气,给人鼓舞与力量,也获得满分。3、独特构思技巧
比如采用回环反复法,以重点句子的反复出现来构架文章,或采用片段组合、板块对接(或碰撞)的方式,或采用一问多答、多问多答的方式,或采用叙写两三件事来表达同一主题的方法等等,这些新颖独到的创新设计,能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4、展现储备技巧。
如《聆听音乐》中的一段话:   轻轻地打开一扇窗,静静地啜饮一口茶。旋动电钮,我与窗外清风、茶中馥郁一道,静静聆听这精彩音乐。   聆听音乐——   看高山巍巍,听流水潺潺,七弦古琴的韵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聆听音乐——   阿炳的一生因有了《二泉映月》不再落寞,《二泉映月》的底蕴,也因有了阿炳的执著追求不再平凡。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正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怒斥人心的冷漠。《二泉映月》让阿炳没有光彩的眼睛迸发出坚毅与力量。   聆听音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精彩音乐增添光彩。聆听着,叫人不禁神往那段凄美的爱情,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迷恋那段幽婉的蝴蝶之舞……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怎样复习半命题作文
首先,了解写半命题作文时容易存在的问题。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其次,复习半命题作文的补题。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如《我真想得到 》这一文题,可填上“老师的信任”、“父母的理解”、“同学的友谊”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可填入“一本书”、“一架钢琴”、“一支精美的钢笔”、“一条黄纱巾”等具体的物质方面的内容。
2.补题力求创意新颖。
如《我生活在 之中》,有如下补题: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彩。3.补题要符合情理。
如《我第一次 》,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更好,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第三、掌握一些半命题作文写作的技巧。
如:关注细节,以小见大。
写《拥抱 》为题,不少学生可能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全文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可选取生活中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
新奇立意。
比如《我渴望 》的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拟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文章充分表达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第四、进行半命题作文写作的训练。
1.语言技能训练法。
2.搜集材料法。
3.佳作欣赏法。
4.专题训练法。
5.提纲训练法。
6.仿写法。谢谢!课件17张PPT。 学业考试“古诗词鉴赏”义乌市宾王中学 陈春梅一、考试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能力层次:C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
三、常见题型:3.理解意境:例:“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启发读者去想象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具体描述。(2007年杭州卷)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007年台州卷)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008年金华卷)
(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2008年义乌卷)
1.寻找意象:2.描写画面:5.体会情感: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8年嘉兴卷)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008年衢州卷)4.赏析词句: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007年义乌卷)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008年湖州卷)四、解题方法:1.寻找意象类题型的解答: 读诗作
解诗意
找意象2.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1)抓准意象;(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地表达。
3、理解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再现画面;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特征。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词语的赏析(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句子的赏析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作用。
5、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1)从题眼入手。(2)从关键诗句入手。(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5、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1)从题眼入手。(2)从关键诗句入手。(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2)植物类(3)动物类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课件24张PPT。金华市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专题之一:文学作品阅读金华五中 童粉英金华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一览(2004年—2008年)考题回顾 品析小说考点,探求解题方法 ——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题型与解题技巧命题动态 考点透视 理解并能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并能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和思想,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梳理小说的情节,概括相关段落的大意。
5.从不同侧面细致分析人物形象。
6.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7.品味小说中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的特点。
8.对小说的艺术技巧的评价。
9.能针对小说的主题、人物特点谈自己的心得、启示、感悟等。 考点透视 情节结构的把握 之②关于情节的安排及作用;
③关于小说线索。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依次概括用填空的形式①概括情节题型 解题策略 ①格式 “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
怎样” ;
②划分小说的情节结构;
③了解情节的一般作用;
④了解线索的类型和作用 。 情节结构的把握 之经典考题 示例2:17.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
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
当的内容。 (08眉山《拔掉那颗蛀牙》 2分)
示例1: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08黄冈《假币》2分)人物形象的揣摩 之①指认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指出作用;
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④探究小说主人公。
⑤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⑥梳理某个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题型 解题策略  人物形象的揣摩 之①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②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找关键语句;
③评价人物要客观公正,力争做到全面、辩证;
④小说的主人公,一般以谁最能反映小说的主题为判断标准;
⑤人物心理一般要求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去答题;
⑥梳理人物的感情变化,最好的办法是从原文中找出表现人物感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经典考题 示例1:第⑤段划线处是一个细节:“这时忽见
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请根
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
称写出来。( 08年汕头《歪儿》4分)
示例2: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
在文中的作用。( 08 徐州《每一棵草都会开花》3 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之①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③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
题型 ①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②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 环境描写的作用 之解题策略 经典考题 示例1: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08咸宁市《一样的渺小》 3分)示例2: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08株洲市《忽略》2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之作品主题的挖掘 之①找出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
的理解或看法。
题型 ①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
②找出表现主题的重点句;
③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 解题策略 作品主题的挖掘 之经典考题 示例1: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08眉山市《拔掉那颗蛀牙》 2分)
作品主题的挖掘 之示例2: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
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
解的?(08潍坊市《怀念一种声音》 3分)※仿写 补写 ※比较 链接 ※感悟 评价 其他题型 示例1: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08福州卷《父亲的秘密》 6分)
示例2: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08莆田卷《棉花糖》 6分)
示例3: 请写一则不少于200 字的读书笔记。( 08绍兴卷《一只土碗》 15 分) 其他题型 ※一理故事情节,弄清结构特点 ※二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意义
※三凭“三要素”,把握小说主题 ※四赏写作特色,揣摩借鉴之处 解题步骤 ※文本原则 ※有效原则 解题原则 ※分数原则 《荒岛余生》《喂——出来》《芦花荡》《最后一课》 《故乡》 《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 《范进中举》 《香菱学诗》《孔乙己》 《变色龙》 《蒲柳人家》
《热爱生命》小说课文谢谢!课件21张PPT。东阳市吴宁二中张军萍 单一语段阅读
比较语段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字词(实词和虚词)一般题型: 1:解释给加点的字词(以实词为主)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如(07年金华卷):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王之蔽甚矣
⑶闻寡人之耳者 ⑷皆朝于齐2 : 选择题(以虚词为主)如(07年温州卷):
2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新题型::积累卡片(填表)题
如(07年金华卷):08年金华卷:例1: (07河北课改实验区)——《邹内忌讽齐王纳谏》
“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2 成语运用题
复习方法:1:着眼文本,词不离句。
(注意词的本义和语境义之间的联系)2:善于归纳,灵活运用。
(掌握四种基本的文言词法以及常用虚词的用法)二 句子一般题型:1: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翻译句子)

2:选择题(找出句子翻译正确或者错误的一项
3:断句题 如(08年绍兴卷)
重要句子
特殊句式
翻译句子的技巧:1:以直译为原则,特别是重点字词一定要翻译出来。 2:体现句式特征(掌握常见的文言
句式:判断句、省略句、提宾式、介宾短语后置句 、反问句 )。3:语句通顺、连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意译为辅:留、补、删、 换、调)。4;带上标点。三 课文理解1 .内容理解题(筛选、提取文本中的信息)
例1:(08嘉兴卷)《惠子相梁》
19. 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说说“”和“鸱”分别比作什么?例2 :(08丽水卷)《邹忌讽齐王纳谏》
19 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例3:(08衢州卷)《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帮”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例4:(08绍兴卷)——《邹忌讽齐王纳谏》
13 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2 感悟启发题(归纳、概括、分析)例2:(08湖州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的理解。
例1:(07黄冈卷)————《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例3:(06金华卷)——《鱼我所欲也》
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例4:(07滕州卷) ——《鱼我所欲也》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 人物评价题
例1:(07兰州卷)—《愚公移山》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例2(08台州卷)—《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和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例3(08金华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4 对联题例1 :(07金华卷)——《邹忌讽齐王纳谏》
23.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3分)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
例2 (08长沙卷)——《岳阳楼记》
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______________5 赏析题(散文)例1:(08山西卷)——《岳阳楼记》
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例2 (07广西梧州卷)——《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06梧州卷)——《小石潭记》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 描述题(散文)例1:(08吉林卷)——《桃花源记》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美景描述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例2:(08兰州卷)——《醉翁亭记》
本段写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的远近上下构成了一幅山水画。请简要描述画的构图。7 材料链接题例1:(08长沙卷)——《岳阳楼记》
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新题型预测:例1:(阅读《愚公移山》一文)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易”是什么意思?我们还学过和这个“易”字意思相同的文言句子吗?请写出这个句子和课文的题目。
例2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中的“固”是”顽固“的意思,“固”
在文言文中的还有什么意思?请在学过的文言课文中举
一例说明。(要写出含有”固“的文言句子)
例3:(阅读《曹刿论战》一文》
写出 ”既克,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和”彼竭我盈“中的”克“、”靡“和”盈“的意思相同的四字成语各一个。
例4 (阅读《公输》一文)
① 墨子是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学派的代表,我们也学过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文章,请你分别写出出自里面文章的名言各一句。
②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如百花齐放。请你选择其中一家,阐述它的政治或哲学思想。(要求至少结合一句名言来阐述。)
③ 文中的“知类”是”明白事理 “的意思。孟子也曾讲过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能伸直,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有关”知类“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下列句子。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1 背诵全文,培养语感。2 逐字逐句落实,词不离句,句不离文。3 熟记文下注释,吃透文后练习。4 了解出题类型,掌握答题技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