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3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盘古坚忍不拔,为了开辟天地身化万物的献身精神。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④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师表扬过渡: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看看我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二、研读感悟
1.研读第2自然段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师引:盘古在睡了十万八千年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
(1)请大家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回答)
(2)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太神奇了。读神话故事这样的文章,我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想象出来的画面去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
(3)交流:读了这段话,你知道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了?(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和地。)教师送词:开天辟地。
(4)谁来读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指名读)
指导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重点指导“抡”、“猛劈”)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句话,用三角符号在盘古动作的词语下做个记号。
②老师把这些动作的词改一下,你看行吗?
课件出示句子比较:(请同学读一读)“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指导:
a、谁来做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抡”、“猛劈”。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怎样?(很用力)
b、同学想象一下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是呀!从他表情也可以体会到盘古很用力。)
c、假如把“抡”、“猛劈”换成了“拿”“砍”就会怎样?
③感情朗读。对呀!因此,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读好这两个动作的词。现在呢就请全班同学来做盘古,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5)研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 。
引读:这一劈下去,只听见……(生接读)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句子:
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注意彩色的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②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缓缓”、“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句子思考,这三组反义词分别写出了什么?从这一组近义词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这三组反义词说明了天与地的不同;“缓缓”、“慢慢”这一组近义词说明了盘古开天地是何其的艰难!)。
③小结过渡指导朗读:是呀!开辟天地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可是盘古却做到了,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读好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让人们感受盘古的伟大。(指名读——评议——全班读)
4.研读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3自然段,不需要回答)
看课件理解句子: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印影件)你觉得他像什么?他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汉?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板书:顶天立地
(2)出示句子: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师生一起读句子)
①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替代括号里的词语吗?
②师: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
③师:就这样顶天蹬地,而天地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你在这个自然段中找出写天地变化的句子。谁来把这个变化读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3)师:为了让天地不合在一起,盘古跟着天地上升,下沉而长高,最终他的愿望实现了——天地分开了,逐渐形成了!他也累得到下了!他是多么的伟大啊!
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的最后两个句子!读出盘古的伟大!(齐读)
过渡: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这时,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这时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又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5.研读第4自然段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指名读。如果老师让你把这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你能吗?(巨大的变化)
(3)这巨大的变化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来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影片,边看边请你读读画面上的句子。
(4)(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导朗读:这么多变化,你觉得你能读好哪个变化,让大家感受到天地的巨大变化。请你挑你认为能读得最好的句子来读给大家听。谁来读?(指名读,师相机指导)(你读得真是太有感情了,把……这个优美的词语所表现的画面读出来了,让我我仿佛看到了……。)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天地间巨大的变化,感受到了宇宙的美丽。除了同学们精彩的朗读,还跟课文用上了 “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的优美词语有关。(出示词语)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再次感受宇宙的美丽。
课件出示词语,全班读。
(5)训练说话,感受神话魅力:
同学们,除了刚才你们看到的美丽画面,盘古的身体还有许多神奇的变化,从课文中的哪个地方知道?(课文后的省略号)
对!那么请大家想想盘古身体的各部位,如: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请同学仿着课文(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来写一写巨大的变化,注意学着使用类似我们刚才读的优美词语。
①学生自由练写
②四人小组交流
③小组选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5)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变化写到书上,课文后面的省略号能擦去吗?(不能,因为省略号代表还有很多很多变化,用笔是写不完的)
5.研读最后一段。
所以,课文最后用了一个句子概括的写出了所有的变化,写出了他改天换地,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总结了全文……
板书:改天换地 创造
学生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6、总结全文,引入神话故事的殿堂
(1)学了课文, 你觉得这个神话故事怎样?(是呀!美丽的神话传说可是我国文学宝库当中的璀璨明珠。)你知道神话故事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
(出示预先做好的演示文稿,文稿中有以下关于神话故事来历的文字,教师为学生读下列文字)
师: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感到神秘莫测,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一切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老师给你们带来一组图片,请往下看--(播放课件,神话故事图片滚动出现“《黄帝战蚩尤》《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比较有名的神话故事)师:这些都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课后请同学们走进这些神话故事,去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最后打出“让我们,亲近神话故事”的字样)。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创造
改天换地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