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9 寓言两则
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 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点、难点:
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两则寓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1)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则寓言故事,知道了寓言故事就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是讽刺某种人。
2、揭示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则”是什么意思?(篇)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3、设疑激趣引入。“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我们平时说的“亡”是指什么意思?“牢”呢?课文这中的“亡”与“牢” 是不是这个意思呢?等会请同学们读好好的读课文,想一想 。
三、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课前已经安排同学们预习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自由的读课文,遇到自己圈的生字多读几遍,并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师:这是本课新出现的生字,既要会读,还要会写。
(2)我把这些生字放入词语中,去掉拼音,看谁还会读。出示生字带出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汇报读。
(3)老师再把词语放入课文中,你们能把它们读好吗? 我想请5位同学来分段读课文,请你们推荐班里读书好的同学给我们示范好吗?
(4)在读之前,老师有两个地方要提醒大家的。第一个是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字跟平时我们的读音不同,你们发现了吗?教学“圈”;第二个是“街坊”这个词的读音,要读轻声。
(5)指名读课文。 同学读不对的请你及时纠正他,同时也想一想“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对照刚才同学的故事,你能说说“亡”是什么意思 “牢”呢?
知道了这两个字的意思,谁再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你觉得那个养羊的人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
过渡:养羊的人哪做错了?他怎样知错改错?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请同学们读课文1——4自然段。,想想他错在哪?指名答。(羊圈坏了不修理,别人劝告了不接受。)
2、课文中是怎样写他做错的?请你读一读课文,把句子找出来。
3、谁来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①“街坊”指的是什么人?假如你是他的街坊,你用怎样的语气去劝他?自己读一读街坊的话,体会一下街坊说话时的心理。(好心好意,诚心诚意)这个句子怎样读?指名读。
②面对着养羊人的真心诚意,养羊的人却是这样回答……齐读养羊人的话。板书:已经丢 不补 (指板书,这是养羊人的……(板书:想法)不补是…… (板书:做法)
从这,可看出养羊的人对待这件事怎样的心理?这句话我们怎样读?
③分组分角色朗读。
4、养羊的人由于不听劝告,不及时修补羊圈,结果(板书)羊丢了一次又一次,共丢了几次?(两次)(板书:又少)哪个句子写他丢羊了? 请你把它画出来。
(1)指名读出句子。
①出示句子:一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②自由读句子。这两个句子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丢羊,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再写羊圈破,狼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再写…… (原因)。)因此它们的中间用了一个什么词?(原来)
谁能学着课文用“原来”造句,先告诉结果,再说原因。
③同学们再来读这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里有三个生字,请你边读边注意看它们的字形。
④教学“窟窿 、叼“三个生字。
A、教学“窟窿”。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穴宝盖” 表示字的意思跟什么有关?(洞穴)那么“窟窿”就是指什么?(洞)还发现什么?(再看下边部分,“隆”表示字的读音,我们可以用它来记字的读音。)这两个字我们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从形旁来记住字的意思,用声旁来记住字的读音。
B、再来看看“叼”。这也是一个形声字,它的部首是……,表示意思跟什么有关?你在哪个人或动物身上看到它们做过这个动作?右边读……(表示它的读音)
C、指导写“窟窿、叼”。
学生练写,同桌评议。写得好得在字的下边画个笑脸。
5、我们刚才学的,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养羊的人知错改错。课文哪个句子写他知错?哪个句子写他改错?
(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用“ ”和“ ”知错的句子与改错的句子。
(2)教学句子:
A、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①从句子中的哪个词语知道他知错了? 板书:后悔
②怎样读这个句子。全班读。
B、哪个句子写他改错了?指名读。
出示句子比较:
①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好。
②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赶快”写出了养羊的人及时改正错误。“结结实实”写出了养羊的人很认真的改掉了错误。)
(4)辩论:羊丢失了,才补羊圈有意义吗?认为没有价值的举手,有价值的举手。谁来说说理由。
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请同学们读最后一个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从此”是指什么时候? 对,就是从那时起…… 板书:再也没丢
(5)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是,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 还来得及。)对这就是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7、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常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你有过这样的事例吗?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边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3、朗读全文。
板书: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也没丢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