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内涵与实质在英语课程中的体现”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远振--教研讲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理念的内涵与实质在英语课程中的体现”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远振--教研讲座[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6-03-28 08: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理念的内涵与实质在英语课程中的体现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远振
新课改由酝酿准备、启动研制、试验推广到全面实施。先看一组数字:
2001年秋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
2004年秋,4个省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有112万,占总数13%;
2005年,8-10个省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约占总数25-30%;
2006年,15-18个省参加实验,起始年级的学生约占总数50-60%;
2007年,所有高中都进入新课程。
“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1.理念是什么?
理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性的观念体系” 。
1)理念是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反映。
2)理念是对“应然状态”的追求。
不求“实然状态”,但求“应然状态”。
任务型活动设计原则:(1)目的明确;(2)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3)涉及信息的接受、处理和传递过程;(4)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用英语;(5)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完成任务后有一个具体的成果。
3)理念是对某一事物理性的认识。
“异性同桌”过去与现在三方面比较:
动机——做法——效果
理性之处:
首先,承认学生早恋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尊重学生纯真的感情;第三,相信学生具有自尊自重的能力;第四,认识到恋爱对人的积极的一面。
4)理念是传统和现代完美的结合。
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代的“双基”:除了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理念的特征(五个方面):
发展性;
导向性;
实践性;
稳定性;
延续性。
2 什么是理念?(四个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
目标:“三个发展”,即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外语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掌握一门外语,为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2)能力为本
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关系: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而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
知识与能力的区别:二者并非同一概念,知识的增多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同步,知识的接受与能力的发展也非同一层面,所产生的意义也不同,前者是即时的,后者是久远的。
3)学习方式变革
(1)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2)变接受学习为探究(研究性)学习。
(3)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变革的意义:
凸显了教育的目标;明确了教育的责任; 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4)创新教育及注意的方面:
(1)在培养模式上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2)在教育方法上全面推广启发性教学。
(3)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活动。
(4)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强化民主性原则。
3.理念在 《标准》中的体现
两种《标准》版本教学理念比较
全日制义教普高《英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3.1 义教《标准》:
1)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内涵:一是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的教育;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的教育;三是开发学生潜能,而不是学生被动的教育;四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阶段的教育。
本质特征:育人时间的长期性、育人对象的整体性、育人主体的多元性和与人意识的超前性。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体现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个性发展”,主体与个体的关系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做中学”,强调合作、情感与策略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3.2 普通高中《标准》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义教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基础
高中阶段基础:个体发展的基础
因此,高中阶段学习不是义务教学的自然延伸,不只是加深、加难课程内容,它是义务教育之后高一个层次的教育,是准定向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形成独特的价值观的阶段。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领域—科目—模块;必修与选修;完成必修后可选择不同的模块。
3)优化学习方式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处理好新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动机、信心、焦虑、兴趣;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
5)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促进自主学习,帮助提高学习策略。
以人为本:体现在“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情感体验”、“过程评价”中。语言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三维意义:注重学生需求、关注师生关系和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
以教一般过去时态为例:事先布置学生带一张照片,课堂上组织pair work,学生根据照片内容问答,通过对话达到运用该时态的语言目的以及回忆令人愉快的经历、与他人分享这种经历和感觉的人文目的。
能力本位:能力本位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标准》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能力本位理念的心理学基础,既主张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外语教学,也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当作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外语教师首先要确立多元智能观并明确五个要点……。
学习方式:《标准》突显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理念,提倡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一种共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发现和利用这些学习资源是新课程最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创新教育:
《标准》关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涉及打好基础、优化能力结构、训练思维和塑造人格等教学策略。
3.新内容、新要求
新内容:词汇,情感,策略和文化。
新要求:指要求改变教学观、资源观、评价观和角色观。其中新教学观指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二者区别:前者是把教材看作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活动围绕教材转;而后者是把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作为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和资源,教师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本书目录(共10章)
一、走进新课程标准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英语情感教学
五、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六、英语知识教学
七、英语技能教学
八、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
九、发展性课程评价
十、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Thanks for listening!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