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浙江省宁波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学期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浙江省宁波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8-01-08 15:07:00

文档简介

循序渐进,优化45分钟英语课堂教学
——Go for it(八年级上) Unit 11 Section A Period 1
任务型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既通过一定的话题,兼顾语言知识结构和交际功能的学习,并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自觉地用英语来学会做事情。
新的环境,新的姿态。新课程教学下的教师要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教学中,他不仅要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有序清晰地展现教材的基本语言点,还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内容的整理,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促进者和有效的“资源人”;要立足于45分钟,拓展学习者的思维,让他们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自信心;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终身学习的本领。
我上的是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11, Section A (Period 1), 是一节以做家务为中心词汇,并以句型 “Could you/I please … ?”为操练目标的课,主要是向学生呈现家务的类型并在操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帮父母做家务。 课文的内容比较实在,也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有关“家务chores”的新单词及作礼貌请求和征求别人同意的句型——“Could you please … ?/ Could I …, please?”。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立足于教材,并且要高于教材、将知识生活化,所以我在上课前就授课学生拍了一组打扫教室、整理寝室的照片,也把我自己做家务的图片放入幻灯片。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我通过因特网搜索了有关做家务的片断“Snow White”以及圣诞欢歌“Gingle Bells”的Flash,并加入了各种典型图片以及听力材料的录音,将鲜活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共鸣。
教学目标:学会朗读、拼写家务的相关词汇;学会自己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一定的生活能力;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礼貌待人,争做家长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1). 准确拼读有关chores的词汇并合理运用。
、用“Could you please … ? / Could I …, please?”来正确引导别人做事,并提出礼貌的请求,并能把单词和句型,包括听力有机地串起来。——我也正是以对话教学为主线,设计了有梯度的课堂教学,分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讨论学习和集体表演,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引路人和学习的协助者。
教学步骤设计:
以喜庆的气氛导入新课。因为正值圣诞节前夕,而且“be going to”也是上单元的语法点,所以我选了歌曲Gingle Bells,既可以活跃现场气氛,也可以以旧带新。同时,也可引入下一个环节,让他们猜测我的圣诞节打算——watch a movie,以此导入稍后播放的“Snow White”。
播放“Snow White”,并让学生带着问题“Who is she? Where is she?What is she doing?”观看,影片的内容很明朗,学生很自然地能够联想到家务的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出示一间杂乱的客厅,并引导学生进行“打扫”,很自然地教授扫地和倒垃圾两个词组;再出示另一间乱的卧室,并让学生说出整理床铺和叠衣服两个动作。然后再进行一个小复习,巩固以上的四个词组。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了,所以让他们继续说自己知道的其它家务,再把其它的相关词组也引入,再集体朗读,这样大部分的同学已能掌握。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互动的巩固游戏:一是呈现班级几个学生打扫教室和寝室的照片(其中有两人平时是班里的弱势人群,借此机会亮相也会让他们增强信心),让班级学生说出他们在做的家务名称;二是让学生猜测我正在做的家务,如果猜对还给学生奖品,这样既可以调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当场操练学过的词组;三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家做的家务,我也可以了解他们的在家情况。
在互动活动的基础上,导入本文的核心听力内容:Peter 和她妈妈在做家务的情况。首先将他们各自做的家务对号入座,再通过填空的方式巩固。接着在图中让学生找出要做的几件家务,并对这几件家务用句型“Could you please … ?”操练,并巩固所学的词组。在学生操练的基础上,把答语进行总结。
在Peter已经做了家务的份上,导入他很累所以想放松的想法,然后再播放他礼貌地询问父亲的对话,并让学生操练Could I please … ?的句型。再以小复习的方式让学生朗读小对话,并巩固以上所学的句型。
任务设计:
小组活动:互相询问并找出组内最勤劳的学生,再由一人做报告,最后在班内选出最勤劳的女生和男生,并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复习当堂所学:通过Brain Storm的方式,让学生选择一定的家务短语来完成句子。
圣诞Party设想:创设圣诞节场景,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所学的内容进行问答,并播放背景音乐“圣诞歌”。最后邀请几组同学到台上进行表演。
8.思想引导及家庭作业:英语句子告知,我们应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做老师的好学生、父母的好孩子。并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大家写一篇“如何保持教室清洁”的文章。
教学构想:
1.师生情感的培养。通过圣诞前夕特别的祝福,在师生间传递问候;通过交流师生在家所做的家务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把老师的想法融入学生的活动;通过了解学生在家做家务的情况,及时赞赏他们的所做,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培养继续交流的桥梁。——教会学生怎样做事、担负自己应尽的责任,彼此的真诚很重要。
2.知识结构的层层建筑。对新知识点的引入,我以由浅入深的原则,先用学生所熟悉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开始,让他们一开始就体会成功的喜悦。然后再导入以此为基础的新要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提高。另外,知识点的巧妙连接是我精心设计的。从导入到展开,我尽量让要点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开,让学生心里有一种整体的学习感觉。问题的设计,我也根据难易,让学生先回答“大众化”的问题(即人人都会的),再由不同的学生基础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合理问题。教学任务具体化、多元化,本课中涵盖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任务,让学生能多方思考练习、多方提高。——教会学生学会多元化处理内容,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终身发展的本领,特别是大胆开口说的本领。
3.以“活动、讨论”展开。由于本课教学内容简单并有可操作性,所以我设计了很多的学生活动,包括猜谜、对话讨论、角色扮演(主人和客人)等,以“寓教于乐”的思维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并最大限度地让英语生活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英语。——上课不要就内容而讲内容,应该通过课本内容做为基点,适当展开并让学生透过英语学到一定的知识,并真正能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4.教会学生做人的本领。有关“家务”的话题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作为学生应该要学做的,而这种问题的培养应该从小做起,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当今的孩子是家里的宝贝,在家是难得做家务的。所以在文章的处理中,我通过树立班级中活生生的形象,让他们在“做中学”,真正感受到我们应该怎么做。——书本源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所用。
教学反思:
本课按照真实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我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步骤井然有序,也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1.愉快的教学环境:授课过程中,我始终以一种引导者的身份协助学生学习;对于他们所不理解的英语,我尽量地使用身势语帮助他们了解我的意图,特别是较难理解的词汇和表达等;我始终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即使是他们犯了错误。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2. 共同协作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一节课下来像打仗一样,费了不少精力但效率很低。本课中我以一种合作者的姿态同学生平起平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地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我将自我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并形成适合自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该课既是一简单的课,又是一不简单的课。通过我的讲授,学生清楚了我的授课思路和目的,懂得了怎样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对问题的拓展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英语的教学就是在不断地指引和帮助学习者改进学习方式上进步的。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该课存在的一定问题和教师本身的不足之处:
1.倾向于课的完整性和可观性,忽略了操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虽说在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两个任务,让学生进行操练并复习当堂所学。但在前半部分的教学中,没有考虑到让学生进行现实的交流和操练,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比如设计一定的场景,摆放一些用具(扫帚、垃圾箱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运用所学活动。
2.对学生的引导有待提高:当中我设计的一个圣诞party,由于没有给学生提示更多的相关短语,学生在表达的时候话语比较肤浅,虽说是本文的相关句型,但学生的说英语能力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日益渐长,这是我们教授他们学习英语的目标,最大限度地用英语来表达我们的生活。学习是一项多元的活动,教学中的我们应该考虑到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切因素,尽最大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 英语教学要在向有限的45分钟要效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每天仅有45分钟的学习英语时间,而且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多,让每个学生都动嘴并且有机会单独说英语是非常不容易的。英语教师应尽力备好每一堂课,让每一节课都丰富多彩,而绝不止是一堂“公开课”,如果能让学生把英语学习的兴趣加以延伸,在课后多看多听,在现实的生活中多注意我们身边的英语,有了自主性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因为是第一堂课,学生到上课地方比较早,所以在听了两遍圣诞歌后我就开始上课了,后来因为学生的小组活动多了两组,所以超了几分钟。可能因为我平时上课都比较随意,只要学生肯说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继续说,但在正式的场合也要注意。但不管在什么场合,“公开课”都应是真实的课堂。
4. 自己的教学素质应该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学生的思维,标准的语音、恰当的课堂用语、正确的课堂表达方式等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由于我自己的疏忽,把一些习惯带入了课堂,长此下去对自己对学生都是有不良影响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成长,不断推敲自己、检测自己,学习并完善自己的教学。
五.总体评述:
虽说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我自己觉得本课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展开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的成功就在于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英语学习的默契。对长期的语言学习者来说,一开始的兴趣培养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好与学习者之间的桥梁,以后的英语学习只会越来越轻松而有效。都说一个好的老师就像一个节目主持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总结学习,提高上课的艺术,加强同学习者的交流,让我主持的节目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