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积累与运用(22分)
一、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选出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枯瘠(jǐ ) 金罍(léi) 剽悍(biāo) 络绎不绝(yì)
B、犀利(xī ) 隽妙(juàn) 翌日(yì) 怒不可遏(è)
C、恫吓( tóng ) 凝眸(móu) 煦暖(xù) 忍俊不禁(jīng)
D、丰腴(yú ) 憩息(qì) 孤僻(pí) 融融泄泄(xiè)
2、选出下列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引亢高歌 相题并论 不解之缘 跃跃欲试
B、井然有绪 流连忘反 养尊处优 乐不可支
C、雄心勃勃 水泄不通 踽踽独行 家喻户晓
D、爱不湿手 孤苦零仃 慷慨大方 无济于事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与众不同才好。
B、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中小学历史教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C、乐乐才7岁,一有不明白的事儿,总要问个水落石出才满意。
D、在学习中,我们要不耻下问,随时随地地向教师提问,从小养成好学好问的好习惯。
4、给下面句中横线上选填一项能使上下文的意思清楚、连贯。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面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
; 。
A、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地唱歌。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唱歌的小鸟。
D、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爱上生物课了。
B、我对《雍正王朝》这部电视连续剧有较大的兴趣。
C、能不能战胜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D、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使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按要求填空。(12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子是: , 。
2、《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表达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 , 。
3、《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堪称写春天绝妙诗句的是: , 。
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作品。(2分)
⑴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
⑵海难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小说主人公: 。
6、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使用加线的词。)(2分)
例句:也许你只是一朵普通的花,也许你只是一片平凡的叶子,但只要你是独特的,就该为自己鼓掌。
仿写: 。
Ⅱ 阅读理解(48分)
读懂文本,运用你的聪明才智,你会做的最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_______
陶后鲜有闻 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莲,花之君子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最能突出莲的高洁品质的语句是(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写菊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人类的朋友——燕子(8分)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双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还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双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了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伞。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认真阅读全文,概括“燕子”的主要特征。(1分)
2、.第一段空白处与上文衔接和最好的一句是 ( )(1分)
A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
B燕子又具得高超的飞行特技
C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翔技能
D燕子还具得高超的飞翔技巧
3、第一段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4、“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5、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条有关“燕子”的诗句。(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子用“兰”字做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 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别香,兰草貌似柔弱,但是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像兰草一样贤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小学的小河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经在残堤上搭起帐篷,等候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常年青翠,满园春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了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的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洒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过膝盖的淤泥中堂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多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缕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了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然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静。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屡屡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中,兰草________.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侯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 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兰草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侯)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3分)
2、第3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
3 、“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多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缕的清香,沁人心脾”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
4、 第4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第4段末黑体字部分有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在空缺出补写2_4个短句,与前两个分句构成排比句._______________ (2分)
6、“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
7、 结合所学知识,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含“花”的完整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诺千金(12分)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
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牢靠,可它的内涵涉及到对世界是否郑重。诚挚、严谨的人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在其中。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有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暴雨中的少年。
1 给加点字注音(1分)
蹒跚( )犹豫( )
2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道“我做女孩的时候曾遇到一个男孩子开口向我借钱……我有些犹豫”“我之所以有些犹豫是因为_________.最终把钱借给他, 又是因为 。(2分)
3、男孩子为何事而借钱?归还期限为5天,可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他为什么没来上学?是逃避借款吗?最终他实现他自已的承诺了吗?(3分)
4、男孩子第六天上学时,再把两元钱还给我行不行?为什么?(2分)
5、、文章第九、十自然段的内容,意在说明什么?(2 分)
6、读完本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班级 姓名
Ⅲ、写作(40分)
不要急于下笔,审题、确定中心是关键
任选一题作文
1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请你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你至亲至爱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他们的一个眼神、一次拥抱,一个微笑,一次鼓励,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取最感动你的人和事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要求:
1 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2 诗歌、戏剧除外。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4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2008年春七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Ⅰ、积累与运用(22分)
一、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二、按要求填空。(12分)
1、 , 。
2、 , 。
3、 , 。
4、 , 。
5、(1) ,(2) 。
6、仿写 。
Ⅱ、阅读理解(48分)
一、(12分)
1、 蕃 鲜 (2分)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
3、 (1分)
4、 (1分)
5、
。(2分)
6、 (2分)
二、(36分)
人类的朋友——燕子(8分)
1、 (1分)
2、( )(1分)
3、 答: (2分)
4、 答: (2分)
5、 答 (2分)
兰草
1、___ ____; (小时侯)__ 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 ___(3分)
2、作用__________ ____(2分)
3 、_____ ____________(2分)
4、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
(2分)
6、含义__________ ___(3分)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一诺千金(12分)
1 给加点字注音(1分)
蹒跚( ) 犹豫( )
2是因为____ _____.最终把钱借给他,
又是因为 。(2分)
3、答:
(3分)
4、答: (2分)
5、答: (2 分)
6、启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