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Think 词汇联想vary guarantee object can’t help doing
change assure oppose
alter insure resist can’t resist doing
当他说他不能帮忙解决问题时我禁不住哭了:
approve frail fancy take after have an influence on
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他父亲永远不会同意她和你结婚。
Her father will never approve of her marriage to you.
Her father will never her marriage to you.
Spicy food does not agree with me.
3. research into the accident evolve a style full extent
search for the lost boy be involved in trouble extend arms
dawn expend energy
dusk
out of question--- out of the question
as a consequence= in consequence------- in consequence of
Since all of the things operate well and the doctor can operate the machine ,we can operate on the patient now.When he said he can’t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I can’t help crying.be opposed toagreeweakimaginelook alikehave an effect onagree to一词多解The plain girl in plain clothes explained the sentence
in plain language .
2. The man fixing his eyes on me fixed a time for fixing
my motorcycle.
3. The typist who types very well bought some different
types of typewriters.
4. In order to have a nice meal, I order my boyfriend to
order some delicious dishes for me.
5. The fire-fighter who fired at wild animals was fired by
the fire-station.
6. The key figure holding a key position can’t find the
key to this question.
形似义异shade
shake
shame
shape
shave
shaver15.强壮的
力量
加强16.旁边
人行道
岔路
斜向一边地13.树荫
震动
羞愧
形状
剃,刮v.
剃须刀,修面的人14.分享
鲨鱼
锋利的
使锋利v.
卷笔刀n.strong
strength
strengthenside
sidewalk
sideway
sideways17.叹息v.
视力n.
观光n.
签字v.
签名n.
信号
唱歌v.
单一的
下沉v.
歌曲sigh
sight
sightseeing
sign
signature
signal
sing
single
sink
songshare
shark
sharp
sharpen
sharpener“貌”似而“神”离8. ____ is known to all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____ is known to all is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A. What B. It C. As D. WhichBA高考试题中逗号不可忽视逗号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I was told that there were about 50 foreign students ____ Chinese in the school, most ____ were from Germany.
A. study; of whom B. study; of them
C. studying; of them D. studying; of whom DThe owner of the cinema needed to make a lot of
improvements and employ more people to keep it
running, ____ meant spend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pounds.
A. who B. that C. as D. whichD逗号
与非谓语动词We often provide our children with toys, footballs or basketballs, ____ that all children like these things.
A. thinking B. think C. to think D. thoughtAFive people won the “ China’s Green Figure” award, a
title ____ to ordinary people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being given B. is given C. given D. was givenC把握语段,做好完形填空题对语篇整体意义的把握
是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前提,
语段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
语段构成的方式有:解说式
转折式
总分式
因果式
递进式4 因果式语段(2002年B篇) What else? Well-it also has to be 64. People don’t
want to read about ordinary, everyday life. Because of this,
many stories 65 some kind of conflict or danger. This is one
reason why so much news seems to be 66 news.
64. A. tragic B. dramatic C. professional D. sensitive
65. A. quote B. neglect C. increase D. involve
66. A. good B. bad C. exciting D. informative答案B、D、B析:连接语为:Because of this
和This is one reason why。语段之间以因果关系构成,分为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关系。以because, because of, owing to, on account of, thanks to以及so, 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等连接词语衔接。5 递进式语段(2001年A篇)Leave the interviewer a bad impression, and
often he will assume you have a lot of other unsatisfactory
characters. Worse, he or she may not take the time to give you
a second 60.
60. A. job B. thought C. chance D. question 答案 C析:worse为连接性词语。各层次之间逐步深入、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地展开说明和论证。连接语有even, what’s more, besides,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moreover, further, additionally等。How To Get The Main Idea?如何做主旨大意题? Passage B(NMET2003)
Reading to dogs is an unusual way to help children improve their literacy skills(读写能力). With their shining brown eyes, wagging tails, and unconditional love, dogs can provide the nonjudgmental listeners needed for a beginning reader to gain confidence (自信心), according to Intermountain Therapy Animals (ITA) in Salt Lake City. The group says it is the first program in the country to use dogs to help develop literacy in childr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Reading Education Assistance Dogs (READ).
The Salt Lake City Public Library is sold on the idea. “Literacy specialists admit that children who read below the level of their fellow pupils are often afraid of reading aloud in a group, often have lower self-respect, and regard reading as a headache,” said Lisa Myron, manager of the children’s department.
Last November the two groups started “ Dog Day Afternoon” in the children’s department of the main library. About 25 children attended each of the four Saturday-afternoon classes, reading for half an hour. Those who attended three of the four classes received a “pawgraphed” book at the last class.The program was so successful that the library plans to repeat it in April, according to Dana Thumpowsky, public relations manager.
Example and success of the program59.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A. Children’s reading difficulties. B. Advantages of raising dogs.
C. Service in a public library. D. A special reading program.
detailsParagraph ideasPassage idea英译汉翻译含有各种从句的句子1 定语从句 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s ill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是:即使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病人,也非常清楚其疾病的潜在后果。状语从句
省略部分成分的句子
含有非谓语动词的句子
含有被动语态的句子答题技巧
先理解后表达
表达时尽量直译,但意译更能体现水平
1 增词法。根据需要增加一些词语,如名词等。
2 减词法。根据汉语习惯,删去一些词。
3 肯否表达法。原文为肯定句,已成汉语时为增强修饰效果,可以译为否定句。反之亦然。
4 变换法。名词译成动词或动词译成名词等。
5 分合法。一个长句可分成若干部分来译,或者把原文的几个简单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
6 省略法。两种语言由于存在差异,表达时不可能总是对等,经常可以省略一些词和句子成份,如英语中的冠词汉语里没有,一是可以省略 应试中还应注意的其他问题1 词的指代关系要搞清楚。
2 汉语知识的应用,如修辞等。
3 部分否定和否定重点。部分否定,如not all;否定重点,如I don’t teach because I have knowledge.(我并非因为有知识才去教书)。否定重点为because,而不是teach。
4 虚拟语气。这种语法现象有时并非只表示字面意思,它经常有感彩,译时要注意。
5 要认真地通读全文,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词义、句意,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6核对原文。既要核对译文是否准确、通顺,还要注意关键词的采分点。同时不要忘记全文结构的表达,因为这部分也在评分要求中。图表式作文抓住图表中的极端点。如:最大或最小、最多或最少、最好和最差。
要看出总的规律、趋势,抓住特征。
图表往往提供大量数据,描述时必须选择重点04年北京卷
某学校对中学生课余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请根据图表1提供的信息描述学生每天的课余活动,并针对图表2中任何一个数据中反映的情况写出你的一个看法。词数不少于60。每天所用时间(分钟)每天所用时间(分钟)要看出总的规律、趋势,抓住特征。学生每天平均花在 不同课余活动时间量上的对比According to the?chart,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rt that …
We can see from the?chart that…
The chart shows …the daily average amount of timedifferent after-class activities1.The Chart shows the daily average amount of time
different after-class activities.the students spend on每天所用时间(分钟)抓住图表中的极端点。如:最大或最小、最多或最少、最好和最差。写作业的时间所占最多93分钟。
其次为看电视的时间,46分钟。
听音乐用电脑的时间接近, 分别为34和30 分钟。
再次之是体育锻炼时间,25分钟
花在做家务上的时间最少,12分钟。The students put 93 minutes into their homework. watching TV takes up 46 minutes. they put in about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working on the computer, 34 minutes and 30
minutes each. 25 minutes is spent on sports 12 minutes goes into housework.Little time for sports:
10% of the time is taken up with sports activities
Suggestion:
we shoul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do more exercise after classThe Chart shows the daily average amount of time the students spend on different after-class activities.
The students put 93 minutes into their homework. watching TV takes up 46 minutes. They put in about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working on the computer, 34 minutes and 30 minutes each.
25 minutes is spent on sports. 12 minutes goes into housework.
10% of the time is taken up with sports activities. we shoul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do more exercise after class.On Chart 1most of their time------And next in line is,whichwhileonlyAs is shown on Chart 2,onlyI thinkWhy?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be healthier and more energetic. 观察图表 找关键词,句 描写图表 分析原因 总结 Thanks
高三英语教学一、二轮复习交流材料
青岛十九中
庞淑文
2008年3月1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教研室给我校提供这个向兄弟学校学习、共同探讨高三英语教学的机会。我代表我校高三英语集备组,把我校在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二轮复习的计划和打算汇报给大家,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教。
第一部分,一轮复习的总结与反思
我校高三一轮复习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我校在教学中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们的团结协作、经教研组、备课组多次研究讨论,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制定出详细、可操作性强的一轮复习计划。
早在进入高三之前,学校连续数次专门召集高三全体教师进行封闭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高考考试大纲,研究近几年高考题,进行一轮复习计划的制定。并请省高考试题评估组的老师对英语老师进行培训。经过反复学习,我们充分领会到英语教学是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明确了考察学生把英语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考试方向,确立了在整个高三英语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我们确定了一轮复习的主线就是夯实基础、强化阅读,注重语篇、语境,培养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学生树立信心。按照“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主旋律进行教学和复习,提高实战能力。
我们高三英语集备组教研气氛浓厚,老师们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及时反思,及时整改,优化课堂,共同提高。大家分工协作,每位老师都有明确的负责专题,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实际水平整理粘贴各类检测卷,并选用教导处源源不断提供的各地、各类新题,精选粘贴内容新颖、贴近时代信息、高质量的各类型检测题,保证了练习检测的针对性。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是学生对高中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是一个知识“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构架知识体系的过程。虽然现在高考已不再对语法进行单独的考查,但它是英语知识体系的基础。所以,在一轮复习之前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语法知识要点。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讲解语法规则,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对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态、非谓语动词、动词词组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并精选一部分试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动词词组进行引伸和扩展,因而扩大学生的词组量。我们把重点语法项目,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强调句、倒装句、虚拟语气等等给学生分批地疏理了一遍,通过适当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学会把握句子主干,理顺各种句子结构,辨别词汇的句法功能,注意句子中词性的识别和转换。
高考命题的立意体现新课改的知识与技能,考察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但能力以知识为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提高综合能力。尽管每年的高考题都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始终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因此在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中,我们既立足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一些常考短语和单词,进行归纳整理,分类比较,联想、演变,让学生深化与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构建知识体系。通过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使用能力。 我们对单词、词组常抓不懈。高考大纲要求学生掌握3300左右的单词及400-500个短语,我们根据这一要求,对必修课本六册书和选修课本三册书的单词在复习中进行了归纳、分类。我们把每单元的词汇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高考题中的高频词汇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词汇(1500左右),这部词汇也是学生在写作中常用的基本词汇,针对我们的学生书写不够准确,用法较为混乱的现象,对易错词、词组和较难掌握的词汇常抓、常练。
effect, effort, affect;
have an effect on , make an effort to do sth
progress, process; make progress,
succeed in ,be successful in ,
be interested in ,interest sb,
take /show/have ( an) interest in,
……
第二类:在传统教材中出现频率较低的较高级词汇(1500),这些词汇经常以词汇辨析的形式出现,也是写作中要求的较高级词词汇。这些词汇是讲解练习的重点。
1、提高词汇量和意义的灵活掌握,对于常用重点单词,要在语境中识别单词、理解意义、体验用法做到词、句、篇一体化。
sensitive ,sensible ,senseless,
Thanks to his sensible decision to change direction, our ship escape a terrible storm.
Sorry ,I don’t realize it is such a sensitive issue.
He is sensitive to cold.
respected ,respectable ,respectful, respective
He is a highly respected journalist.
Let’s make you a bit more respectable before you go out.
The teenageris respectful to his parents.
The two friends parted and went their respective ways.
imagination, imaginable ,imaginative, imaginary
Children often have very vivid imagination.
All the characters in this book are imaginary.
The doctor tried evey imaginable method to save the patient.
If he goes on practicing like this, he promise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It promises to be fine tomorrow.
2、很多是成对出现的,充分使用各种方法,类比联想,同义反义近义、形同音异强化记忆,结合读音规则,对拼写比较复杂的单词,先记读音,再记拼写 ,
positive, negative; intelligent, diligent
optimistic, pessimistic; available, unavailable
convenient, inconvenient; advantage, disadvantage
occupation, profession
comedy, tragedy
rural, urban, suburban
It was coincident that…/Coincidently…
3、加强构词法知识的学习,掌握单词的派生、合成和转换规律,便于记忆,扩大词汇量。
vary varied –variety –various
Personal –personally –personality
第三类:教材中出现频率较低的小部分词汇,基本上是专业领域的术语,即使在考题中出现,也不会对学生的理解和答题产生太大影响,因此要求学生读会读准。 syncopation ,session, numerology, enzyme, embryo, gospel, improvisation, hieroglyphic, excavation, bureaucratic……
除了做到单词、词组天天有听写,每个模块都有词组及翻译句子练习的学案,每结束一册书都配有一百个单词、词组检测题,循环检测。我们练习检测尽量做到形式多样,避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词汇,我们进行单词快速反应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不能把对单词记忆停留在简单记忆的层面上,更要达到熟练记忆。集备组长张老师率先对学生进行了速读速记词汇训练,老师以较快的速度提问,学生必须立即做出反应,达到熟练的目的,循环检查。每次检查如有两个错误,就要找老师补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词汇的反应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也相应提高了对阅读文章中词汇的反应速度。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强化对准确理解、记忆与熟练掌握知识网络的整合,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扎扎实实实现下一步的飞跃。
进行专题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对于高考所考察的听力、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和书面表达,我们在一轮复习中从高考题型所考查学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做题方法和技巧策略等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结合练习,进行专题讲座和训练,讲命题依据、命题特点、命题思路、解题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和做题技巧。
听力测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听懂所学语言范围内用正常语速谈论日常生活内容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40个词,正确理解率为70%。 我们在选择听力教材时老师先把关,再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试听,选择难度适当、与教材所学内容同步的听力材料,既训练了听力又复习了已学的知识,便于积累和记忆,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成功感。我们选用了《高考听力百分百》、和《英语学习辅导报》,还根据各种交流材料粘贴听力测试题。
在听力训练时,力求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我们每周定时抽出三个早自习集中进行听力训练,每周涂卡批阅一次做到反馈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对于学生出现问题较多的、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诵读听力原文,注意朗读的语音语调,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解决材料中的生词,熟悉原文以后,我们再反复播放录音材料,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指导学生利用听力之前的短暂时间,快速浏览问题及选项,并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和要听的文章作一定的预测。以便带着问题去听。有的放矢地捕捉期待的信息内容。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合理地运用预测技,缩小搜索范围,抓住关键信息,提高听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难度,消除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进行准确理解。同时要通过语音语调判断人物关系。要求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不要仅仅满足于选出答案,更重视听力训练的质量,在听力训练的时候记录关键词。对于听力测试常用的测试句型和出题方式也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听力训练后及时对照听力原文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一)听力理解的考查方式
⒈ 场景题型。
⑴地点题型。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①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②Where did it happen?
③Where is. . . ?
④What kind of store is she going to?
⑵时间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②when does the man want to leave?
③How long did it take the man to write his paper?
④When did the football match start?
⑶人物关系题型。常见的提问形式是: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⑷职业判断题型。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① What's the woman's job?
② What's the profession of the man?
③ Who is the woman probably speaking to?
⒉ 推断题型。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①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②What does the conversation tell us?
③Why can't the woman find the book?
④What is the man doing?
⑤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⑥What's their opinion of Linda's brother?
⑦What does the man mean?
⑧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man's reply?
⑨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⑩What w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accident?
⒊ BUT题型。题型特征为:对话答语由两部分组成,先是一个短句,后接一个较长的句子,短句与长句子之间用but连接。题目的答案通常在but之后。
⒋ 虚拟语气题型。
⒌ 建议题型。
⑴Why don't you...? 与Why not...?
⑵What/How about...?
⒍ 比较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What do(es)… think of …?
②Who/Which is better…?
③What do(es)… like best?
三强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篇感悟能力,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贯穿于阅读训练之中。我们坚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讲与感悟相结合。对于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我们既进行技巧与方法的专题训练,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注意行文逻辑、关注文化背景。对于精讲过的文章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感悟,把握全篇文章的脉络和承载的思想意义。对待泛读文章,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标题和主旨大意,这既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又为阅读表达题打下基础。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分类话题的专练, 精选精泛读材料。对所发阅读材料,每天保证一篇精读两篇泛读,既关注阅读的质量也关注阅读的效率,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培养阅读速度和熟练的阅读技巧,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07年高考中4篇阅读材料,词汇总数:1190左右,20个问题,词汇总数:850左右所用时间一般在35分钟左右,平均阅读速度:(1190+850)words÷35minutes≈58 wpm。我们根据高考阅读速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限时足量练习,每周拿出课堂时间进行5-6篇阅读材料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耐心,培养学生在四十分钟时间内阅读量在超过2000词的忍耐力,避免考试中进行到最后心浮气躁,出现对简单题也不知所云的现象
四、加强写作指导, 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运用水平的体现。它依赖于学生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表达不准确,词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把写作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抓好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的积累,抓简单句的准确写作和练习,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单词、词组讲解中我们精选例句,便于学生记忆。
With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 she was assigned the task of oral interpretation for the visiting American delegation.
The dictionary my father bought me is of great help to me in my study.
He went abroad full of hope , only to find it is hard to make a fortune .
You can’t imagine the difficulty I had in getting everything ready .
You can’t imagine the troubles I take to achieve my goal .
A bit more effort and the problem would be solved.
It is you ability rather than who you are that matters/counts.
每一模块的翻译句子练习以及试题出现中的常用句子和好词佳句都要求学生积累整理,随堂进行翻译句子检查。要求学生每日至少记准、写对一个句子,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What a coincidence that we have a lot in common.
You’d better avoid public transportation during rush hours.
The noise of desks being opened and closed can be heard outside the room.
If he goes on practicing like this , he promises to be a good player.
Qingdao witnesses/sees great changes with the Olympics to be held here .
We make it a rule /principle to speak as little as possible at mealtime.
除此之外,我们每天要求学生做 “class report”,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促进写作。我们每两周对学生进行一次写作专题训练,精选体裁及题目,让学生明确作文的评分标准,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注意审题、内容全面、层次清楚,书面整洁、书写规范。我们也尽量做到全批、快批,提高实效性;争取每月全班面批一次,加强针对性。对于学生写得好的习作在里班张贴表扬,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我们还整理出不同类型的作文,让学生背诵,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对范文背诵我们也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背诵要准确严谨,记准范文中好词好句,并通过默写范文检测背诵内容的准确性。
(课件)
五、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主动性
我们加强复习课的针对性。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实际运用,我们在处理单选试题时,尽力避免用时多,不就题论题。侧重引导学生感悟试题的语境和捕捉试题所考查的语言内容,同时进行必要的相关内容的归纳。使学生养成在语篇所设定的具体情景中准确领会词义、句意、句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轮复习中学生要解决的是用时间去消化高中的全部语言知识,所以我们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科学指导的办法,课堂上提倡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参与意识与主体性作用。教学始终围绕学生自己发现—选择—探究—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过程来设计,带领学生去发现解题思路、技巧,摸索规律。老师负责指导,点拨与督促落实。
无论是语法和词汇运用、完型还是阅读,先把答案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消化、理解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再由学生讨论,最后由老师点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同时根据分层次教学的原则,给他们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采用“小先生”教学方式,把有些练习交给优秀的学生讲解.为准备好讲解,他们要事先问老师、归纳总结,这样既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六、重视知识的反馈、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经常发现学生对做过的题没有印象,知识记忆准确率不高。所以从高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把做过的错题归纳到错题本上,进行知识的重现和积累。既要求整理错题集又要定期复习错题集,我们定期检查学生错题集的整理情况,同时利用学生的错题集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并在课堂教学中重新强化落实,编写整理针对性的试卷进行反复检测。我们还给学生安排时间回顾消化。每复习一册书,我们还整理出典型的错题及对学生进行检测,保证知识的牢固掌握。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 提高试卷讲评课导向性作用,通过试卷讲评,发现问题、找到方向、评出干劲。同时发现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改进教法,学生改进学法,使教与学得到优化。此外,通过客观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减轻高三紧张学习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学会正确的自我肯定和否定,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七、对一轮复习的反思
虽然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群策群力,采用各种方法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努力刻苦地在老师引导下学习训练,但在英语学习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对有些知识有混淆的现象;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句子结构把握不够到位,有干扰项的句子识别率低,长难句理解不到位;
对于试题所创设语境和细节不够重视,考虑不够全面。对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文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阅读的速度和耐性需加强。尤其是,有些学生忽略了基本知识的用法,这也有待于从思想意识和训练中加强。
第二部分 二轮复习思路与打算
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我们集备组及时总结了一轮复习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学校领导也及时对高三老师进行再一次培训教研,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薄弱环节, 我们确定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探讨、观察、感悟、探究,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二轮复习方向。具体计划如下:
一、 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和练的方法及效果,在加强双基知识复习的前提上,突出重点难点的训练。
对考题中常出现的2000左右常用单词,再强化记忆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的训练.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打破模块限制,分门别类的进行词汇检测,除单纯的拼写检查,加强在语境中对词汇的检查,通过根据首字母填空、根据英文解释填空和通过上下文进行词义辨析。
Be sure to let me know the moment he comes here. I have very u things to tell her .(urgent)
I believe that an advances society with sensible laws and customs canbe described as c (civilized)
......
把一轮复习提纲中的常用动词,词组变异等知识点重新整理在一起,让学生再进行强化记忆。
A rescue team 5 members will be sent there. (consist of )
consisting of
made up of
composed of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Paris with us next year?
I’d like to ,but my mother ---that I’m too young.
A. is against B. opposes C. objects D. explains
be against sth
oppose sth /doing sth
be opposed to doing sth
object to doing sth
object that clause
强化学生正确的句子观念,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各种句型的特点,对于长、难句能迅速把握句子主干,排除干扰,提高语篇意识。所以我们精选了典型性句子进行强化训练。
Do you know the man devoting himself to helping the disabled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 yesterday?
The teacher suggested the dictionary referred to be bought at once.
Studies shows that MP3 people have made much use of to enjoy music may be causing hearing loss in many people .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habits of another nation ,especially one containing as many different subcultures as the United States , is very difficult.
二、加强完形填空及以阅读理解的训练。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精读泛读相结合的加大语言的输入量,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强语篇意识。
细化学生对完形填空的命题原则和本质特征的深层次的理解,归纳出一整套理性的解题方法。摆脱只凭“感觉”而忽视结构布局、上下文内在关系的做题方式。从四个方面来入手解题,一、本句信息,二、前面部分谈到过的信息,三、后面即将谈到的信息,四、综合全文所得到的信息。答题要做到通读全文,初填;带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通读,从语法、逻辑关系上找答案。
细化对阅读理解的解题训练:
对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专题指导,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的解题思路,根据不同的文体,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主题及题型,对文章中内容进行推测,再通过阅读对所猜内容进行校对,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整体把握能力。
加强对不同考察题型的解题思路的训练,重点练习学生薄弱项,比如推理判断、主旨大意、具有长难句的句子细节理解等。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构词法、句子结构的关系,语境,猜测生词。如何在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准确把事因、动机、细节、写作意图和态度等运用常识及背景知识去理解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保证讲评的针对性,要给学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重读文章,重新审视题目答案,进行讨论,通过感悟和思考寻求答案的思路和技巧。
精泛结合,精彩的文章要精读,精彩的句子和活用的词汇要欣赏,长难句要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引导学生以意群为单位阅读文章, 提高阅读速度,继续进行限时足量训练。
三、加强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对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的答题方式要给予反复强调纠正。解决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高考考题覆盖面广,侧重考查动词,创设语境,考查学生得体使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培养学生解题的解题技巧:抓住主干,排除干扰,简化句子; 疑问、倒装、强调句还原再现; 语境定义; 克服思维定势; 依据习惯用法。帮助学生理清高三英语复习脉络,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综合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精选剪贴检测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训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高考要求的答题方式进行,并做好分析总结,对出现的难点,及时讲解并组织材料强化训练加以解决。
五、课堂上一定要做到分层教学,分层指导。
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根据学生的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各层次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的互助合作式学习方式,互相带动,互相促进。收集普遍的问题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二轮复习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理顺思路,把知识“由厚变薄”,巩固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强化集体备课。
做到集备天天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互通有无,共同探讨对策,及时解决。
每周有总结、有计划、有反思、有对策、有主讲人。通过集备,老师们做到及时了解学情、及时了解高考动向、了解教学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及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老师们分工协作,深入研究自己的专题,共同精选整理各类练习题,提高练习的针对性,避免题海战术,为学生争取宝贵时间。
以上是我校高三集备组在复习中的几点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如何提高二轮复习质量
-----如何开展阅读与阅读表达的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阅读
一、考纲中关于阅读测试的要求如下:
(1)理解主旨与要义;
(2)理解具体信息;
(3)识别不同文体特征(这是与全国高考唯一不同的一点);
(4) 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5) 作出判断和推理;
(6) 理解文章的基本逻辑结构;
(7)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我省近几年的文章主要有:作家与作品介绍、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背景新闻、网上求医、电影介绍、美国国家黄石公园的历史与现状、美国的博物馆文化与信息、 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校园生活(含校园安全与周边环境)等。这些话题所反映的内容来既关注了现实、时代、又关注了最新的科技动态,大有使人走进英语国家,了解他们的主流文化的感觉; 地道、原汁原味的文章除了可做阅读获得信息之外,也是在平时复习中值得学并可以欣赏的语言上的范文,题材与体裁均比较鲜明,能比较好地体现出英语文章中的典型文体风格。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反映这些内容的话题和全国考试大纲中的24个话题中的相关项目内容基本趋于吻合,这进一步说明,阅读的话题是按照高考大纲话题考查的水准与要求来进行的,当然我省今年命题是依据考纲与考试说明为前提的,同时又以国家课程标准的八级目标要求为依据的,八级目标项目中对话题的要求描述为:
1.熟悉有关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
2.熟悉有关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话题;
3.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例如:职业、节日、风俗和社交礼仪;
4.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世界其他地区的风俗人情、历史与地理、以及这些国家与我国交流中对我们有着文化上和精神上有良好影响的东西(只不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是通过英语这种语言来折射的)。
二、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特点
阅读理解题仍向“重速度、重语篇、重能力”的“三重”方向发展。具体特点是:
(1)阅读量大,读速要求高
(2)主观判断题多,注重话篇理解
阅读理解题的难度有增加,主观判断题的考查,如主旨大意、推理判断、深层含义等占了70%,依旧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重头戏。因此,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第一阅读层面,而是要在快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吸收大量信息,从语篇的高度去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上升到第二阅读层面,否则很难全面、准确地获取蕴含的传息,这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目标。
(3)题材、体裁多样,选材现代化,知识化,突出了真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所选题材涉及历史、地理、科技、语言、环保等领域。从体裁而言,仍然是风格各异,有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记叙文等,并且有些文章掺合了两种文体,形式灵活,覆盖面广。
(4)生词多,句子长。文章生词多无疑是影响考生阅读的重要因素,另外,长句的出现无疑也给考生阅读增加了困难。
三、当前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2、选择的阅读语篇题材、体裁单一;选择题材应广泛,包括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刊、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如:社会、人文历史、新闻、科普等多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文章体裁应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
3、选择的阅读篇幅达不到高考阅读要求
4、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
四、下一步阅读教学措施、方法及建议
(一)使学生了解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养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阅读理解题旨在考查学生语篇理解的能力。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占比重最大的这项题型上取得好成绩,作为教师,除了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提出要考查的几种能力,还要正确地指导学生研究、分析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从而理顺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高水平。那么,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具有什么特点与规律呢?学生解题从哪里人手?
1、阅读理解题考查的能力
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让学生明白高考阅读理解题要考查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命题形式。
(1)考查理解事实、辨认细节的能力(细节题或辨认事实题)。
(2)考查理解主旨大意的能力,考查考生综合事实的能力(主题概括题和标题题,还有辨认图形题、计算题、事件排序题等等)
(3)考查理解字面意思和表层含义以及理解深层含义的能力(推理题,让考生作出判断,进行逻辑推理,如推测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判断作者的意图、态度、语气,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全文的文脉、整体结构或者是句与句、段与段的关系等等)。
(4)考查猜测词义的能力(如语义转换题,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正确判断生词和短语甚至是句子意思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判断题目所属的类型以及它们常见的形式,掌握每种类型题目解题的方法,理顺思路,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在训练中及时反馈,提高解题的针对性,真正提高解题的能力。
2、阅读理解题的构成
教师要让学生熟悉试题的构成,从而把握最基本的解题方法。
高考的阅读理解题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原文,(2)题目,即题干 (3)选项,包括一个正确项与三个干扰项。
实际上,阅读理解试题以一定的文章上下文为依据,根据文章内容以及高考对考生测试能力的要求来设计题干和选项,因此,考生只有弄清楚以上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考生要通过题干的桥梁作用,从选项中找出与原文意义完全相符的一项。尤其是细节题,命题者比较甚欢采用同义、近义复述或重复的方式来设计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答案,即选项与原文的意思相同,只不过表达不一样罢了。以NMET2007 57题为例,命题人就针对原文”, I mentioned the post’s offer to James Kennedy, and the nest day he sent a check covering our entire rent for eight months”设计了题干"What do we know about James Kenndy?及正确答案选项C.”He offered the author a new house free of charge. ”其它选项只不过是命题人精心设计的干扰项。可见,阅读理解的语言解码关键在于解读试卷中不同的语言表达。
而象推理题等考查深层含义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模式是否与作者写作时的思维相吻合。实际上,作者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去写作的,而命题者则根据作者的写作语言特点和高考测试能力的要求来设置试题的题干和选项。考生要以原文语言为依据,尽可能利用文章中的有用信息,使自己的思路与作者写作时的思路相吻合。如NMET2007 59题"The author learned from his experience that _________”,解题的关键是看考生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答案"D. human beings are kind after all”。
因此,要想做好阅读理解题,必须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处理好题干、选项与原文的关系,若题干是细节题的,不妨采取以下步骤:(1)确定题目关键词,也就是明确出题点;(2)查找文章对应处,寻找题目关键词的对应词(一般是同义词或近义复述),因为对应词周围就是前后测试点,找到对应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依据;(3)回到题目,逐一核对选项,挑出与出题点内容一致的选项,即答案。对于深层理解题,由于不能直接从文章中获得答案,因此第(2)个步骤应该改为跳读文章,从文章诸多的信息中梳理出最有用的信息。如果考生的思路与文章作者相一致,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脉络、作者的语气态度、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等,顺利解题也就水到渠成。
3、正确选项与干扰项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地利用出题规律,弄清楚正确选项与干扰项之间的关系,以便克服干扰,从而理倾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许多基础不错的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都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并不难,读得懂,也能找到解题的依据,但正确率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阅读理解题,特别是高考阅读试题干扰项的编制水平非常高,命题者深知干扰项只有涉及到语篇内容才能发挥干扰作用,因此他们设置的一些干扰项往往与原文某几个词或语句形式、结构上很相似;有些干扰项似乎合情合理,从意义上一时难以区分,在视觉和思维的双重千扰下,由于考生对阅读理解的命题规律一无所知,往往会跌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研究阅读理解题的选项,把握其命题和解题规律,理顺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可以说,逐一核对选项排除干扰项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方法如下:
(1)正与误
看干扰项与文章的内容是否矛盾,有明显矛盾的可轻松排除,这时正确选项与干扰项之间为正与误的关系。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的干扰项设置形式:
a、干扰项是以假乱真、无中生有类的错误。此类干扰项出现的频率较高,也较易排除。命题者常利用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或某个句子结构来伪造信息,或是利用基本常识和一般的看法来伪造信息。
b、干扰项是正误并存类的错误。此类错误与以假乱真类大同小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干扰项中既有部分正确的信息,又夹杂伪造的错误信息,有时不易区分。
c、干扰项是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的错误,即把文章里A的情况说成是B的情况。有时,命题者把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是他人的观点,或问的是文章中他人的观点,却把作者的观点放到选项中去。
d、干扰项是扩大或缩小范围的错误。也就是说,在选项里增加或减少其修饰成分,使得选项的意义过分扩大或缩小,从而产生偏差。以2002北京高考试卷第56题为例,问题是这样的:"What effect has modern technology had on medicine? 干扰项 B “It has helped save the lives of most patients”中的most patients由于没有明确的限定成分,其意义就无限扩大,这就容易产生疑问,"是不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病人,无论大病、小病都是现代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而拯救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选项,其意义的不严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这样的现象,原文中某一语句有定语或定语从句等限定范围,但在 选项中却故意没有用这些成分。有时候这种错误还具体表现为原文的作者使用了一些 often, frequently, sometimes, many, almost, mostly等形容词、副词来对某些概念进行限定,但命题者在选项中却常用一些内涵相近但不等同的修饰词如always, none, all等来限定同一概念。
(2)虚与实
假如干扰项与文章的内容不矛盾,看上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这时干扰项与正确答案为
虚与实的关系。这就要看干扰项在原文中有无相关的信息支持点,有没有文字依据。有些
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脱离原文的干扰项,充其量只是"似是而非"。
(3)偏与正
如干扰项与文章的内容相符,且在文章中可找到依据,这时干扰项之所以不成立是因
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题目的要求,它与最佳答案之间成了偏与正的关系。这种"以偏概
全"类的错误在概括题与推理题中出现得特别多,难度也最大。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由事物局部推出关于事物整体的结论,即通常所说的"以点
代面"。常见的有:主与次的混淆,泛与窄的混淆,直接与间接的混淆,上义与下义的混淆,
总与分的混淆,点与面、特殊与普遍的混淆,论据与论点的混淆以及绝对与相对的混淆等。
其具体表现经常是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
不合理的关联就是把文章中的深层与表层信息错误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表层理解与
深层理解混淆了,所谓的表层理解就是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亿,往往是文章中语言
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根据文章中的客观事实,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
括而得出的结论,或从上下文、字里行间悟出的文章没有表述出来却可能存在的必然的结
果。不准确的概括是指不能准确地按题目要求概括或提取文中的深层或表层信息,具体表
现为涵盖过宽或过窄以及视角错位。例如2007第 70题"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 正确答案为 A “Peterson’s honour was a surprise for the local people.”。 干扰项B ”Peterson’s art classes attracted students back to school”基本上属于视角错位的错误,即考生的思维未能与作者的思维相一致,造成理解偏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不准确概括而产生的"以偏概全"的干扰项在近年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值得我们研究。
可以说,排除干扰项是解题中颇为关键的环节。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三级思考过程:
(])如干扰项明显与文章相矛盾的,即“误”的,可直接排除,这时只要我们认真、细致把选项与原文对号人座,"以假乱真"类的错误就逃不出我们的法眼!(2)如干扰项与文章的内容
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没有依据的,这种脱离原文的"虚"的选项也可排除。(3)如干扰项似乎
很有道理,文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文字依据,发现它未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
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作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它的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即
使不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的选项也可以排除。只要我们对选项经过"是否矛盾?(“误”
否?)一"是否有依据?"(“虚”否? 一“是否以偏概全?”(“偏”否?)的逐级思考过程来分析甄别每一个选项,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到很大提高。不妨这么说,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经转换后与原文意义仍然一致的选项,或是思路与原文作者思路相吻合的选项,或是准确地概括、完全满足题目要求的选项,或是经过三级思考仍不能排除的选项。可以说,证确利用"排除法",排除了其中三项而剩下的一项无疑是正确答案。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如熟识考纲中的词汇、词组及习语搭配、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
1、语法方面:基本语法: 主要指句子基本结构,各种词类的用法、动词形式,某些动词的时态和被动语态等,某些语法项目的变化:尤其是句子的结构及其变化,在阅读中经常碰到,必须能熟练掌握。
2、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过好词汇关(首先是8级要求的3300左右词汇和400-500个短语)。
3、突破长句
(1)抓住句子的主谓语。
(2)理清枝节。在句子中,说明、修饰主要成分,弄清主干与枝节的关系,不仅可以掌握全局的结构,也可以准确的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3)将复合句分解为简单句。将复合句化为几个简单句逐个突破,并把各句联系起来确定其间的意义关系。
4、提高学生对语段的理解
5、提高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指导学生注意语篇纽带(逻辑纽带、语法纽带和词汇纽带),因为正是由于这些纽带使整个语篇在意义上具有连贯性,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这些纽带准确理解,对他们准确理解语篇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平时阅读课上,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对他们多加指导。
6、英语生词的理解
高考阅读材料中允许出现3%的生词。如果阅读时遇到生词就跳过去,阅读完全文后,可能会感到不知文章所云。我们应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英语生词。
(1)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
①根据生词前后出现的其他词语的意思或整个句子的意思猜测词义。
如:1.That man will live forever; he’s immortal.
(will live forever 实际上已相当直接地为 immortal 下了定义)“不朽”。
②信号词is,is called,means,that is,i.e,or,refer to 等通常对某一词汇进行定义、解释或说明.
如: A right angle is an angle of 90 degrees formed by two line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从句子对A right angle 所下的定义来看,它的意思是直角,这样一来perpendicular(垂直的)一词不妨碍对于句子的理解.)
③信号词unlike,but,while,although,though,however,not,even though,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等判断反义词的词义。
如:During office hours he looked tense and anxious, but on weekends he was quite relaxed.
(but 表明relaxed 是tense 的反义,学生们已学过relaxed 一词,据此可以推断tense 是”紧张”之意了.)
④信号词for example,for instance,like,such as,eg 等引导词的释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如:condiments e.g. pepper, salt, and vinegar, make food taste better.
(举的例子pepper, salt, vinegar来推断,condiments 意思是“ 调味品 ”)。
⑤标点符号是理解词义的一条重要线索,因为有些词汇的字义是通过标点符号,如逗号、冒号、破折号和括号等来完成的,逗号等后面的词语往往就是某个词的定义或解释。
如:The principal ----money he put in his savings account to earn interest--- was safe even though the bank was closed by the police.
(破折号中的词语就是principal 的定义,“存在银行的本金”)。
⑥根据定语从句判断词义。
如:The type of meter is called multimeter,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electricity.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就是multimeter的定义,因此可知其意思是“电表”)
⑦根据同位语从句判断词义。
如:The invention of snorkel, a long air tube that reaches up to the surface, had made it possible for submarine to use their engine even when they are under water.
从A long air tube 可知snorkel是“通气管 ”。
根据构词法知识推测词义。
英语词汇中的许多单词是由词根和词缀而构成的。使学生熟悉基本的构词法,可以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有效地猜测词义,提高阅读速度,达到好的阅读效果。词缀分前缀和后缀。(前缀改变词义,通常不改变词性,后缀则一般改变词性,而不改变词义。只要我们认识词根,又了解了词缀的含义,就不难判断所构成的生词的意思。)在课本中学生已学过一些构词法,可以向他们多介绍一些常用的词缀,如:
常用的前缀:(prefixes)
①表示否定或反意的前缀
un ( unfair, unforgettable)
in ( independent,incredible)
im (impossible)
dis(disagree,discover)
non( non-stop,non-smoking)
②表示“反向动作 ”或“除去 ”的前缀
un (untie ,uncover)
de (decrease)
③表示贬义的前缀
mis(misunderstand,mislead)
④表示程度的前缀
super(superman,supermarket, supernatural)
mini(mini-bus)
over(overdo,overcareful)
under(undercook,underdevelop)
⑤表示时间顺序的前缀
pre(pre-school,predawn)
post(post-war,post-liberation)
re(rebuild,resettle)
⑥表示数的前缀
semi(semi-circle,semi-finished)
bi(bicycle,bimonthly)
tri(tricycle)
multi(multi-national,multicultural)
常用的后缀(suffixes)
名词后缀
v + er(teenager,trainer),
v + ee(employee,examinee)n+eer(engineer)
v + ess(指阴性)(waitress,actress)
n+ess(指阴性)(princess)
表示状态或性质等抽象概念的后缀:
v + al (arrival)
v + ence (dependence)
v + ation (starvation, explanation);
n + dom ( kingdom, freedom )
v + ment(encouragement, arrangement)
adj + ness ( usefulness, up-to-dateness )
n + ship (friendship, membership)
②形容词后缀(Adjective Suffixes)
表示 “与…相关”的后缀
n + al ( musical, cultural )
v + ive (attractive, creative)
n + ish( childish, foolish, selfish )
表示“具有…的”,”多…的”后缀
n + ful( wonderful, grateful )
n + oue / ious(dangerous, ambitioous)
表示具有本身含义的后缀
v+able(可以的acceptable)
n+less(不具备,缺乏)(senseless,fearless)
n+like(“具有….特性的)(lifelike,childlike)
n/ prep + ward(“朝…方向”)(homeward,upwaard)
动词后缀
n / adj+ify (beautify, simplify)
n / adj+ize (hospitalize, popularize)
adj+en (widen,deafen)
副词后缀
adj + ly (happily,foolishly)
prep+wards(onwards,backwads)
7、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型段落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1)叙述性段落的阅读方法
叙述性段落就是记载、述说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情况交待清楚。如:98年A 篇关于丢失的日记失而复得的故事,2000年B 篇有关新婚女主人的生活趣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叙述的要素。阅读叙述性段落时,必须掌握这些要素。
(2)论说性段落的阅读方法
论说性文章,一般每段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它是贯穿全段落的主干线。阅读时,只要把握住这条主线,全段的要点就能准确理解。关键是抓主题句。因为段落的中心思想通常凝聚在主题句里,其他句子或提供信息,或补充说明。通常,一段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包含在第一句话里,有时也会以结尾的形式出现在段末,有时也可能寓意在字里行间,只要搞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取出每个语句间共同点,分清哪些是主角,哪些是陪衬,概括全段中心思想的主题句也就显而易见了。98年B篇关于电脑应当为人服务的的文章,D篇有关驾驶时应该系全带的文章等。
(3)描绘性段落的阅读方法
在描绘性段落里,作者的主要目的不是陈述某种观点,而是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或描绘一个物体。因此,阅读描绘性的段落不宜用抓主题句的方法,必须发挥形象思维,将文字所描绘的人或物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8、强化学生广泛涉猎、计时阅读的阅读习惯,侧重限时、定量快速阅读。
在对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的同时,我们应加大对学生们阅读量的要求,只有在平时加强阅读训练,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高考阅读理解。
通过多阅读、多做题,使学生尽可能扩充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老师,我们要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并由此养成快速、准确、高效的阅读技能、解题习惯。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考及分析的能力,他们的阅读和解题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才能在高考阅读理解测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部分 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是2007年高考英语山东卷中的一个新题型, 这种题型既提高了高考的效度,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该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的实际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根据寓意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概括归纳能力、结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对所给的文章能深入细致的理解,又要求其能用自己的语言根据所提出的要求写出合理的答案。所有这些与《新课标》的精神是一致的,与新教材的能力训练是一致的。
鉴于阅读表达题型考查的是考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所理解的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表达能够连字成句,溶句成文,一个句子既要包含特定词汇,又要体现特定语法。因此学生在平时地训练过程中,应该养成实实在在地动手﹑动脑思考的好习惯,练就过硬的造句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表达各题型分析如下:
一、概括文章大意、标题,或指出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
该类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于短文或段落的整体理解与概括能力,即对中心思想或段落主题思想的把握。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寻找主旨题答案,可采用略读(skimming)的方法。主题是写作意图的体现,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表达的意思比较概括,相对于其他句子,这一概括性更加明显;句子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不采用长、难句的形式;段落中的其他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扩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
在解答此类题的时候,学生应该注意文章的主旨大意应该从文章的主题句中归纳,而主题句的位置常常是位于三个地方:一、段落的开头,其后的句子则是论证性细节。在论说文、科技文献和新闻报道中多采用这种格式。二、段落的结尾。作者先摆出事实依据,层层推理论证,最后自然地得出结论,即段落的主题。三、短文中间。当主题句被安排在段落中间时,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文中的主题由随之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而后又作进一步的解释、支撑或发展。以青岛市期末统考试题为例:76。 Some reasons for chinese students’ problem with spoken English. 在文章第一段就有表述。但个别学生没有认真把握文章脉络关系,概括成了How to improve spoken English?
二、补全文章中空缺的句子:
该类题型主要测试学生对于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上下文逻辑结构的把握。提问方式多为: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second (third) paragraph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处理该类题型时需要学生通读全文,并且对于备填句子所处的那个段落反复通读,以期能够理顺关系,顺流而下,水到渠成。
三、根据语境翻译句子:
该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语言的翻译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结构简单抑或较为复杂的句型根据语境做出通顺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评分要求:要求在准确、全面的基础上,翻译成较为通顺的汉语,并表达出作者的思路)。处理该类题型时要求学生应当掌握有关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多加训练和实际的练习,并能照顾到中英文表达的差异,做到尊重原文,表达准确,语言优美。
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即忠实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规定的短暂的时间内完全达到这个标准可能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应当鼓励学生尝试用流畅的优美的汉语表达句意,做到“忠实与通顺”。在平日的学习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不同文体翻译
文章体裁不同,翻译方式也应有所变化。比如说明文的文体多用词准确,长句较多,记叙文在表达时可能会出现口语表达,上下文中体现作者的感彩。如:
Research showed that older men with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were only half as likely to suffer cardio vascular disease (心血管疾病)as those whose world view was more negative.
研究表明,与悲观的老人相比,持乐观生活态度的老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减少一半。
(二)根据不同语境翻译
对于文中所给出的一般语句(即结构不太复杂)的翻译,一般应从句中的关键词,特别是熟词构成的短语,并考虑句子中的其他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即可。例如英语语句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时就可以转化为主动意义的表达。英文篇章中因前文已有所指之物,下文出现的it等指代现象,在翻译成汉语时都要指明所代之物,并做出恰当的翻译。
如:
When you speak up, you refuse to play the bully's game.
当你吐露实情时,你才不会落入欺负人者的圈套。这里的play game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词组,但是用“玩游戏”来理解上下文,显然不通,所以这时就要利用对于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以及该句所出现的上下文推断该词组的意思。
又如:
Animals have been killed for their fur and feathers, for food, for sport, and simply because they were in the way.
一直以来,人们宰杀动物来获取它们的毛皮,或者有时为了好玩,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吃肉,仅仅是因为人们认为动物天生就该如此。
该句中出现的词组for sport, in the way也都是由熟词构成或者本身就是熟词,因此很多学生的翻译中出现了下列版本:
一直以来,人们宰杀动物来获取它们的毛皮,或者有时为了运动,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吃肉,仅仅是因为人们认为动物挡了道(在路上)。
另外,该题中也体现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翻译的现象。而部分学生为了完全忠实于原文,可能就会呆板的翻译成:
动物一直被捕杀,是因为他们的皮毛,因为他们可以作为食物,或者可以用来消遣,仅仅因为它们天生如此。
再如:
A team led by Dr Andrea Mechelli,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took a group of Britons(英国土著人)who only spoke English.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a group of "early bilinguals" who had learnt a second language before the age of five, as well as a number of later learners.
科学家把这组只会说英语的英国土著人和一组五岁之前就学习外语以及一些学习外语较晚的人作了比较。
虽然学生可能十分了解这里的they所指代的对象,但是在翻译时仍然应当予以明确的说明。
(三)重视长句及结构复杂的句子的翻译
阅读表达中需要翻译的句子通常是较长或者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从我省所给出的样题来看,显然是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句子里首先含有两个连词引导的从句,同时在主句中有含有as well as引导的两个并列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准确、全面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句子的结构(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提到主句前) 和主句中as well as结构中强调重点在前的特点,将整个句子翻译成较为通顺的汉语,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思路。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复杂结构句子的能力,对句子中的各个部分加以合理的安排,并将之整合成流畅的汉语。如:
It's easier to ga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your life b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your daydreams than by trying to examine your sleep dreams carefully.
通过留心自己的白日梦比仔细了解睡眠中的梦更容易帮助你深刻认识你自己的生活。
该句的难点在于理解easier…than的比较结构,以及by所引导的方式状语,通过对句子的分析,把than所比较的两种方式提到句子的最前面,从而使句意更加明了。
(四)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英语和汉语的转换不是一一对应的,存在着很多表达习惯的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把英语翻译汉语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保证译文的通顺流畅。如:
In large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 called teaching assistants, usually direct discussion sections.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里,研究生,也就是助教,经常来组织讨论。
该句中的postgraduate对于部分学生来讲是个生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而teaching assistant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助教,可以直接用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方式来翻译。学生翻译如下: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里,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是老师助手,经常来主导讨论的方向。
四、同义语句替换:
该题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考题中所给的替换句子的意思,准确地在原文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语句,进行有效替换。该题提问方式如下: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They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their meaning properly because of a limited vocabulary.
参考答案:
They failed to find suitable words to express themselves due to limited vocabulary.
(评分要求:要求准确找出以上句子)有些学生画蛇添足地加入了first 一词。
解答此类题型时,学生应该特别注意具体信息理解和表达转换的准确性。相对其他题型,该题难度较小。
五、回答问题:
该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寻找具体信息,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有效表达。
六、陈述个人观点:
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题型。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大意,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原因。有些学生往往在回答时不注意语法结构的准确性。
(评分要求:只要给出文中所列四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即可得1分;能对所做出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解释可得2分)
解答该题时,学生应该特别注意表述原因时,要“自圆其说”。即所表达内容能够合理解释自我观点。虽然该题具有很大地主观性和开放性,但是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避免语法错误,应该做到在规定字数内准确表达观点。
●答题中需要特别强调说明的问题:
(1)书写基本功:字迹规范、清晰,卷面整洁。单词拼写正确无误。
(2)注意字数限定:如最佳题目一般规定十个单词以内,而表达自我观点一般要求三十词以内。
(3)表达完整准确,注意检查语法错误。
一轮复习的得与失与二轮复习计划
--青岛五十八中高三英语组
老师们好:
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我校在今年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二轮复习的打算。
一轮的总结:
一、学校的英明决策和措施是我们取胜的保证
在今年的英语教学中,学校领导倾注了极大的关心与帮助,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学校领导深入备课组,参加我们的集备活动,和我们共同探讨一轮复习的正确路子,制定备考方案。
2. 学校还组织上届高三的老师与我们一起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为我们传经送宝,把上届高三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我们,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3.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外出学习、听课、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三次赴济南、泰安参加07年高考试卷分析会及08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及时了解高考信息,为我们的复习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还去过莱州一中、寿光现代中学、昌乐二中参观学习。
二、抓教研、促教学;抓集备,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英语备课组是中青年教师的组合,我们有多年送高三的经验和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我们思维活跃,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新教师能够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而老教师耐心指导青年教师,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学习气氛。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化了“以教研为龙头,以教学活动为主阵地”的意识,发扬了我校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优良传统,达到了互相借签,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做法:
1. 群策群力,集中智慧 ,搞好集备
我们每周有三次大的集体备课,集备做到定时间,都是学校统一安排,一次在周一晚上六点半至八点半,另外两次在周三和周五下午,每次集备研究出两天的内容,由一人主讲。主讲老师提出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其他教师积极补充、完善,做到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教师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目标具体到课堂内容、专项检测、月考试卷、模拟试卷等,保证了高三英语教学的有序进行。通过集备与合作,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这样,集体的智慧丰富了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2.组织和上好先行课
先行课是我校教学的硬性规定。我们组共七位教师,学校规定了四节先行课。每周一、二、四、六的第一节为先行课,在集备的基础上,组内有一位老师上课,其他老师都去听他的课。先行课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这节课,指出优点,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同时也谈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他老师再修正自己的教案,使教案不断优化。通过先行课,也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个人的备课,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每周每人有8节课,老师要备课又要批作业,又要听这么多课,有时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认为需要大家共同研讨的内容以及重点内容有必要去听,有些内容可以不必听,这样减少一点教师的工作量,更充分的备好课。
3. 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集备的基础上,再通过先行课,把每节课备充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记忆,总结,归纳,以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定语从句时,对 that ,which ,who , whom 等的基本用法没必要再讲,而是精编典型习题,通过题目让学生牢固掌握 that与which 的区别,以及介词 + which / whom 的用法及如何使用关系副词 when , where , why 。
再如:试卷讲评时,我们都是依据得分率,正确率在 80% 以上的题目课堂上根本不讲,只讲那些大部分学生有疑问的题目,并举一反三,尽量使学生做到学会一个,明白一类。在这我要解释一下,我们学校在高三楼上专设了一台阅卷机,打印机,每个老师都会使用阅卷机。学生每做一套题,我们都机器批阅,很快出来得分率,所以我们的讲评课从来都是有目的、有依据。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不会浪费好学生的课堂时间。
4.青年教师必须听一节课,上一节课,教学进度比别的老师晚一节课,他可以随便听任何老师的课,老教师有责任培养青年一代。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施加压力,让他们承担任务,使青年教师在集体的智慧中迅速成长,尽快成为组内的中坚力量。这样锻炼两三年之后,他们都能大胆独立地开展工作。
三、明确思路,措施到位,保证高考取胜
高考年年抓,措施千千万,但我们的英语到底应怎么去教,学生应怎么去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们认为高三备考必须做到:要科学、不蛮干;要创新、不守旧。我们在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考纲,精析近几年高考题的前提下,取众家之长,确定了明确的备考思路和措施。
措施一:抓住主线,有的放矢
一轮复习的主线是夯实基础,注重知识储备。我们自编了教学案。在教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遵循 “严、细、透、活”四字要求,尽量做到了:教学案的内容突出五个“点”:起点、重点、难点、弱点和考试热点;起点要低,要让每个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重点要明确,例如上午王老师的课中讲到pick up,“捡起,拾起;收听节目;用车接人”这些用法人人皆知,不必复习,重点是要向学生展现大量的例句,在具体语境中,学生会经过自己的努力猜出词义而不是老师告诉我,我背过就行了。教学案的习题体现五个“有”:有层次、有广度、有梯度、有代表性、有针对性。例如:速度慢的同学可以做前10个题,能力强的同学要全部做完。而实际上,任何学生都不甘示弱,唯恐被别人落下,都在默默的使劲,这种分层次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教学案的题目形式包括:基础过关、重点、难点剖析、高考在线、知识拓宽、能力提升等。实践证明,优秀的教学案很受学生欢迎,也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措施二:精选习题
组内教师树立了精品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精品试题。在各个阶段的备考中,我们很少给学生订成题,我们利用的是“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堆材料和试题”,精编了一轮的教学案,二轮的专项训练题和三轮的综合练习题也都作了分工。
措施三:培优补弱,带动全体
我们继续沿用了我校的导师制度,就是由每个教师承包2-3个尖子学生和目标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培优补弱的制胜法宝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这一点以前也听过平度九中的李锡鹏老师也谈过。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目光,一次耐心细致的谈话等,都会使学生感动不已,使得他们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英语。事实证明,对于学生,1句鼓励要胜过10 句批评, 一味的埋怨、加压都是无济于事的。培优补弱带动了全体,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措施四:有针对性地提高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
1. 听力:
一轮复习时,我们每周有三次听力,听完后当场对答案,对较难的段落听两边,然后让学生对有问题的对话朗读听力原文,对一些好的段落让学生背诵。经过反复练习,听力的优秀率每次都在90%以上。
2. 大量阅读,突破阅读理解。
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首先,我们注意了阅读的广泛性。高考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导、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益处。其次,我们选择了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的文章。
在实践中,我们着力于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快速的浏览能力;②巧妙的猜词能力;③独立的分析能力;④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另外在阅读的讲评中,我们都让学生讨论,解答疑难。只有那些学生真的解决不了了的问题老师才讲。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具备了较好的自学能力,提高了阅读的得分。
3. 提高水平,突破写作
英语写作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表达不准确,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高三复习时注意了这么几个方面:
①??抓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的积累。
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到高三阶段时应能掌握三千五百左右的常用词,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②??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
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的高考写作题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当然,同时我们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高级词汇,复杂句型,使所写的文章枝繁叶茂,文笔流畅,能打动阅卷老师。
③??抓各种体裁的写作。
目前中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相对较弱,这是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所造成的。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很有必要。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离开了大量的练习是难以提高能力的。中学课文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比较全面地进行各种体裁的练习势在必行。当然,我们必须重点关注半开放及开放性作文,这是我们练习的重点。
我们将所有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放在课内解决,限时限量,并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发现学生做题时存在的不良习惯,及时解决。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而且每次作文我们都给学生展示同学集中出的错误,同时也展示部分同学写出的好词组、好句子,再给他们1-2篇学生习作,被当作习作的同学心里非常高兴,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
四、落实好一轮复习计划,切实抓好单元过关
每阶段的复习我们都制定详实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周末、每次考试前以及寒假前我们都给学生列出静悟计划,贴在教室中。每次市统考前我们制定倒计时计划,让学生清楚英语课要干什么。另外,我们分工出卷子,每两周出一张小卷子,40-50个单选题,把两周来学生出错多的题利用课堂20分钟再考一遍,其实即使这样,极少数学生能拿到满分,大部分在80 - 90分之间,但也有少数学生只得60分左右。每个月月底我们学校都有月考,我们把这个月复习的重点和学生丢分点再出在月考卷中,这样就保证了对重点知识的再现、巩固和消化。这一点我们从高二坚持到现在,效果很好,建议在座的老师也尝试一下。。
五、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全组老师在各项工作中互帮互助,关系融洽,和谐相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身水平越来越高,老师再不提高就等于落后,因此,我们互相监督,每人每周读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学期每人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现在组内每个老师都有获奖论文。我们还经常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出来,老师人手一份,欣赏优秀的学生习作简直是一种享受。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们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一轮的备考中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还有一些遗憾:
分层次课堂练习和分层次课后作业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尖子生吃不饱,弱科生消化不了的状况。
计划落实不完善。如在一轮复习时,我们计划每周用一节时间进行限时写作训练, 开始的两个月坚持得很好, 但后来只顾赶进度了,没能坚持好。
听力指导得太少,只注重听后核实答案,没注重方法的指导。
知识讲完后很少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只顾进度,不顾效果, 以至于做过的题反复出错。
知识落实不够, 老师只满足讲过了,但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
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卷面差的问题,尤其是理科的男生,书写极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训练及监督。
7.优生培养做得还不够,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些题和答案,而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逐个解决他们各自的弱点。
二轮的打算:
如果说一轮复习内容要细而全, 覆盖所有知识点的话,二轮复习的主线是突破考点,突出主干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理顺高考所涉及到的重点项目,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这时的训练一定要行之有效,不提倡题海战术,在有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分能力。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作业成了繁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将减少课后作业,把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放在课堂上,并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限时训练。我们准备尝试在课堂内让学生限时比赛做题的方法,来调动尖子生的积极性,甚至调动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的兴致,鼓励他们快速地做完题,让老师给打分。之后让同学们相互比较,互相讨论。使得大家在感到很充实的同时,做题能力和方法逐渐提高。
具体打算:
1)落实 3500词汇;另外把考纲外的1000词汇再精简,缩减到500-600常用词,印发给学生背诵,并按时检查。还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
2)专项训练- 重点放在听、读、写。
3)综合训练,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具体安排:
1.计划尽量做到周密,根据教研室的二轮计划来制定我们的教学计划,这样,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二轮分专题复习,上午王老师作为专题一 -- 语法和词汇及完形填空的主讲人先为我们开个头,下面的专题我们都做了详细的分工。每人上一个系列的研讨课。从一模后的3月10日开始到4月12日结束,4月中旬二模考试。
专 题
名 称
主 讲 人
时 间
一
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
王 海
3月10-14日
二
听力
曲兆青
3月17-21日
三
阅读理解
孟祥莲
3月24-28日
四
阅读表达
庄玲玉
3月31-4月4日
五
写作
于 宁
4月7-10日
六
试卷讲评
姜洪霞
4月11-14日
2、加强课堂限时训练,定时定量,有助于学生的良好的答题习惯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如:练阅读时, 30分钟4篇文章一气呵成,这样才能训练与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3.二轮复习期间我们特别注重阅读和阅读表达文章的选择。选择材料有三大途径:
一个途径是:大家可能知道--- 英才苑,上面的文章很新颖,都是全国各省市的最新模拟题,题的质量很高,极少有错误,可以直接下载当作考卷,阅读表达的文章就找山东各地区的模拟题。我们在一轮期间已经做过了好几套了,比如:山东实验中学的、寿光的、日照的、枣庄的等。
第二个途径:与外校交流。
高三的老师大学同学遍及全省各校,我们用我们的题去换取他们的题,我们曾交换过潍坊、泰安、广东、诸城等的模拟题。
第三个途径:老师自编题。组内每位老师每周必须自编或改编一篇阅读或阅读表达,选材必须具有时代性,例如有关奥运题材、有关社会热点
等的文章,而且哪位老师选择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做了分工。
袁雪芹
日常生活
于 宁
人物传记
姜洪霞
新闻报导
孟祥莲
文化教育
曲兆青
史地知识
庄玲玉
科普作品
王 海
广告
4、二轮复习要突出两大环节:
在狠抓“选、练、讲、考、批、评、”六个环节的同时,还要突出两大环节:一是精选习题;二是高效课堂
首先应在如何“选”上作文章,一是在选材上:教师要利用手中的一堆材料和试题, 将错题偏题旧题去掉,精编二轮的专题练习。二是在作业布置上:在给学生布置习题之前老师必须先做一遍,选择有代表性的题布置给学生,减少错题滥题对学生备考的误导。
再者应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教师将重点、难点和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每节课不超过20分钟。然后给学生15分钟时间巩固、消化和整理。最后10分钟再配上老师们精选的习题进行限时考练和巩固。
我国有句俗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高三的复习,学生在各次大考、统考中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逐步增加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当然,英语复习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必须预先进行周密的系统安排,夯实基础,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高三英语复习中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高,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上是我们组的一些备考方法和做法,我们也在不断探讨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Thank you !
青岛市2008年高三1摸考试
英语试卷分析
2008.03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依据《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2007年山东省自主命题高考英语科考试方案命题,测试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语言的综合性与语境化因素,把语言知识放在各种实际的语境中考查,注重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应用性。对说的技能的考查坚持积极试验、分步实施的原则。
(三)体现对考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素养的考查。
(四)使学生能够展示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五)本着促进我市高中英语教学和正确引导下一轮复习的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及综合语言能力素质的情况。
二、试卷
参照2007年山东省自主命题高考英语科考试试题模式命题。其中,第一卷105分,第二卷45分。
试卷结构:
卷号
题目名称
题目数量
计分
答题参考时间(分钟)
第I卷
听力
20
30
20
语法和词汇
15
15
10
完形填空
20
20
15
阅读理解
20
40
35
第II卷
阅读表达
5
15
15
写作
1
30
25
合计
81
150
120
三、试卷分析
第一卷 第一部分:听力
听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速适中,读音清晰规范,信息量较大,语境完整,内容涉及:旅游、休闲、约会、谈论学习、交流意见、应聘、求助、集会、新闻等,情景丰富,真实可信,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有利于检测考生对不同环境中口头语言运用的感悟和接受能力。从设题角度来看,多数是较为直接的细节性题目。既要求学生抓住细节,又兼顾考查学生对于数字、情感类形容词的理解。具体设题参数如下:
项目
时 数量间
what
Who
which
where
when
why
how
理解
捕捉
推测
录音词数
总词数
本次考试
9
3
1
1
0
2
4
4
13
3
886
1126
山东2007年
11
1
0
1
0
5
1
2
15
3
636
992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
语法和词汇题是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测试。该部分试题既注重了考查内容的覆盖面、又突出了“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考查重点。总体来看,15个小题有一定难度,设题较严谨,多数试题题干简洁,有典型性。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15个小题中,除个别小题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选出正确答案外,大多数小题均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语境意义,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才能选出与语境所适应的答案。这对英语教学和下一轮的复习无疑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将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正确指导并训练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运用能力。
具体考查项目如下:
考查语法项目
本次考试
山东2007
动词
时 态
2(27)(33)
7
1
5
动词及短语辨析
3(23)(24)(28)
2
非谓语动词
1(26)(32)(35)
2
情态动词
1(30)
0
从句
定语从句
1(26)
3
2
4
状语从句
1
名词性从句
2(29)(31)
1
冠 词
1(22)
1
1
1
名词
1(25)
1
1
1
交际用语
1(21)
1
特殊句式
2(33)(34)
1
介词短语
1
1
第二节:完形填空
本次完形填空试题在选材和设题方面继续保持了其稳定的风格。既考查了学生的英语语用经验和综合文化素质,又考查了学生用缺词填空的方式重建文意的能力。该短文为说明文,主题较明确,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在“乘飞机旅途中,经常会出现旅客生病的情况以及他对此事的关注。
该篇文章共计265 词,符合2007年山东省自主命题高考英语科考试方案中规定的200至250词的目标要求;选项共80词,实际阅读量为345词,读速为23 wpm( 07年山东卷为22.2wpm)。
从选项和题目设置来看,实词的考查占绝对比例,具体项目如下表: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连词
代词
介词
本次考试
7
2
4
3
2
1
1
山东2007
8
7
2
1
2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本次4篇文章选材真实,语言地道,信息量大,覆盖了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A篇为新闻报道,报道了发生在美国校园里的一次枪杀事件。B篇系夹叙夹议,论述了在体育竞技运动中,年轻的运动员所面临的身心压力以及如何如何缓解这种压力的问题;C篇是说明文,说的是睡眠与肥胖的联系问题。D篇为说明文体,讲的是溜狗在美国是一个行业以及从事此行业的有关事项。本次阅读理解材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文章长度比2007山东试题略有减少,强调对考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捕捉语义信息、较快而准确地分析、筛选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与技巧的考查。请参阅下表:
年 份
短文词数
选项词数
总词数
读速(wpm)
本次试题
1215
646
1861
53.1
山东2007
1187
763
1950
55.7
2、有一定的生词量,但符合考试大纲允许阅读材料中有2-3%的生词出现,但以不影响学生答题为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有较大的词汇量,能够有跳读等方面的能力。
其他阅读考查项目请参阅下表:
年 份
主旨
概括
观点
意图
细节
理解
分析
推理
词句
猜测
合计
本次试题
2
2
12
2
2
20
山东2007
2
1
14
2
1
20
第四部分(写作):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其中第一节阅读表达,
试卷抽样分析:
阅读表达
根据对青岛2中、青岛9中和青岛17中三个学校的三个理科考场,共83名考生试卷的抽样分析:
阅读表达部分最高得分14分,最低分5分。平均得分为 10.96分。得9分以上的共76 人。及格率为 91.6 %。分数适中。难度值:0.73。
“阅读表达”抽样情况统计表(理科)
学校/考场
抽样
人数
最高
得分
最低
得分
总得分
平均分
得9分
以上人数
及格率
难度
系数
青岛2 中6考场
25
14
8
290
11.6
24
96%
0. 77
青岛9中6考场
30
14
8
336
11.2
29
96.7%
0.76
青岛17中6考场
28
14
5
284
10.1
23
82.1%
0.67
根据对青岛1中、青岛3中和青岛58中三个学校的三个文科考场,共87名考生试卷的抽样分析:
阅读表达部分最高得分15分,最低分5分。平均得分为10.83分。得9分以上的共75人。及格率为 86.2 %。分数适中。难度值:0.72。
“阅读表达”抽样情况统计表(文科)
学校/考场
抽样
人数
最高
得分
最低
得分
总得分
平均分
得9分
以上人数
及格率
难度
系数
青岛1 中3考场
28
14
8
319
11.4
26
92.9%
0.76
青岛3中3考场
30
14
5
281
9.4
22
73%
0.67
青岛58中3考场
29
15
6
342
11.8
27
93.1%
0.79
阅卷发现的的主要问题:
76题:考生没能抓住文章主旨大意,跑题现象严重。
78题:出现问题较多,没能清晰表达to be widely used这一缺失成分。
80题:主要对skyrocket的含义理解错误,导致错误百出;另外,数字的翻译也存在不少问题。
77题:失分很少。79题:失分较少。
第二节:写作
写作在考查内容和方式上增加了开放性,既要求学生会描述较有效的学习方法、表述个人观点,又要求学生对所描述观点符合逻辑,语言通顺。做到了控制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和新课程的理念一致,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从抽样和阅卷教师的反映来看,内容符合要求,文章结构紧凑,表达准确的作品较少,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
1.从试卷调查分析来看,很多学生时态运用混乱。本文可以一直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直不明确,同一个句子中前后半句时态混用。
2. 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如拼写错误较多、用词不当等等。如考生把electricity写成electric; 把disaster写成disease;把attack写成attract, fight写成fright, destroyed写成destroied, 及government等,把with the help写成under the help; 把believe写成belive;等等。
3. 词汇量不够,汉式英语较多,句子结构把握较差。例如:
The snow is very very big.
The temperature is freezing cold.
We should hand in hand, shoulder to shoulder to fight the snow..
·The world need us together.
·There is a lot of people haven’t warm.
·A good society calls on everyone to build up.
4. 从文章的话题设置分析,对于本次雪灾造成的受灾情况,学生能做出适当的描绘,内容比较翔实。但因驾驭语言的能力有限,书面表达能力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难于表达或词不达意,不能正常发挥实际水平。
根据对青岛1中、青岛3中和青岛58中三个学校的三个理科考场,共83名考生试卷的抽样分析:
书面表达部分最高得分27分,最低分10分。平均得分为18.3分。得18分以上的共54人。及格率为65.1 %。分数适中。难度值:0.61 。
“书面表达”抽样情况统计表(理科)
学校/考场
抽样
人数
最高
得分
最低
得分
总得分
平均分
得18分
以上人数
及格率
难度
系数
青岛2 中6考场
25
27
14
508
20.3
21
84%
0.68
青岛9中6考场
30
26
10
530
17.7
18
60%
0.59
青岛17中6考场
28
24
11
480
17.1
15
53.6%
0.57
根据对青岛1中、青岛3中和青岛58中三个学校的三个文科考场,共87名考生试卷的抽样分析:
书面表达部分最高得分27分,最低分3分。平均得分为19.3分。得18分以上的共64人。及格率为73.6 %。分数适中。难度值:0.64 。
“书面表达”抽样情况统计表(文科)
学校/考场
抽样
人数
最高
得分
最低
得分
总得分
平均分
得18分
以上人数
及格率
难度
系数
青岛1 中3考场
28
26
18
627
22.4
28
100%
0.75
青岛3中3考场
30
22
3
392
13.1
7
23.3%
0.44
青岛58中3考场
29
27
18
664
22.9
29
100%
0.76
三、对下阶段复习工作的启示
1.教师要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能力”这一规律。语言能力的提高要注重语言经验的积累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并不依赖简单的知识梳理和堆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高三的复习备考中,不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分良莠”地追求高大全、偏怪难的语言知识专题训练,忽视“重听、读、写”的复习模式。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语言运用能力放在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去培养,否则无法达到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2. 从试卷阅读部分分析,考生缺乏相应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读不懂、读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下阶段复习中除了要加强学生异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之外,还需拓展科技动态、时事新闻等多种文体的阅读,以便获取新信息,增长新知识,形成新思维,从而有助于考生语言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
3. 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把写作教学纳入复习的重要环节,稳步推进,不能到最后“临时抱佛脚”、搞突击。
4、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关于写作的评分原则和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指导训练学生敢于使用较复杂的语法结构或较高级词汇;鼓励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表》表(III)中的词汇或更多、更高级的词汇;指导他们研究和欣赏阅读材料中较复杂的语法结构和有关词汇的用法,以培养他们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以完全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5、加强听力指导和训练。
各校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外,
必须研究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策略。制定听力训练和指导的具体措施,切实作到常抓不懈。所选听力材料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应有合适的速度,要避免只放录音→做练习→核对答案的训练方法。除了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听以外,还要训练培养学生边听边做记录的习惯、训练和培养学生抓要点、正确理解、预测、推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