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迄今为止,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城南旧事》简介
林海音在北平整整度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发表于1960年的《城南旧事》,是她追忆北平生活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是林海音根据自身的经历与感触,以在北平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小说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既独立又连贯的短篇组成,小说是借一个童稚未消的小女孩的眼睛来观察和审视发生在她周遭的事、生活在她周围的人,使人感到真实又充满情趣。作者在小说中只是写了小孩的五个生活小故事,却通过对这些悲剧故事及其背景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二三十年代贫穷苍凉的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令人窒息的空气,表现了自己对劳动人民悲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这部小说于80年代又被搬上银幕,其大致情节是: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8r8r剉眰 Q=剢N. p p t(共44张PPT)
作者: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薇薇的周记》等。
《城南旧事》 电影剧照
英子和爸爸
英子和妈妈
英子和奶妈
送 别
《城南旧事》插曲
李叔同词 J.P.奥德韦曲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掸子
咻咻
玉簪
骊歌
肿胀
叮嘱
恐惧
花圃
挪窝
衣襟
dǎn
xiū xiū
zān
lí
zhǒng zhàng
dīng zhǔ
kǒng jù
pǔ
jīn
nuó
低哑
哭号
撩起
廊檐
yǎ
háo
liāo
yán
读字音
本文选自《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
小说透过主人公英子童年生活故事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对童年、对北京的缅怀。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小說的最后篇章,是悼念她过早离开人世的父亲的。
题解
爸爸的花儿落了
1、指夹竹桃的败落
2、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一语双关
说题目
本文写了好多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事,虽然写得比较杂,但是有两条线索一直贯穿全文,你能找出来吗?
说线索
主线——
副线——
毕业前
毕业中
毕业后
顺叙
爸爸爱花
毕业典礼
说明这两条线怎样互相穿插
1、毕业典礼开始前,我坐在大礼堂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将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
由妈妈说戴着夹竹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引出前一天去医院看爸爸的情景。
又由爸爸“明天可不能迟到”的嘱咐引出六年前的那一次迟到。
理条理
2.毕业典礼就要开始,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 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院里的石榴和夹竹桃……
由今年石榴花开得没有那么红,那么大,引出爸爸为什么得病,又引出爸爸喜欢花。
3.韩主任上台讲话,我们唱骊歌:长亭外,古道边……
由我们“长高了,长大了”引出: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让我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闯练闯练。
4.拿着小学毕业文凭进了家门,发现爸爸的花儿落了。意识到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说一说:文章写了“我”和爸爸之间的哪些事?
1、 我”去医院探望爸爸 2、爸爸逼“我”去上学 3、爸爸要我去银行汇款
理情节
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
衣襟上的夹竹桃
医院探望
眼前
回忆
探病时的话
六年前赖床受罚
礼堂钟声响了,爸爸不能来,不能料理花儿
爸爸爱花的情景
韩主任讲话,我们唱骊歌
爸爸要她闯练,叫她到银行汇款给日本的陈叔叔
毕业典礼回来,看见零落的花儿
意识到
自己已经长大
一、说一说爸爸
1、探究人物形象——重点研读文章第2—29、33—34、39—53段,力求以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及人物的言行举止为依据,说说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析人物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这是一种暗示, 想想暗示的是什么?
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
爸爸为什么“笑笑说” ? 这是一种高兴的、愉快的笑吗?
绝不是高兴的、愉快的笑。
爸爸担心,英子知道了自己病危的实情,会影响他毕业典礼时的表现,因此忍着自己的病痛,故意装出笑模样。
英子想逃学,爸爸打她,是不是说明爸爸脾气粗暴,不懂得爱自己的女儿?
不。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严在其外,爱在其中。
爸爸让英子去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意图是什么?
是让她“闯练闯练”,尽快“长大”。
这也是一种教育。
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2.谈谈父亲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 或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情,对父亲说一句此刻你最想说的话。
“我”在爸爸的管教下克服了懒惰的毛病;
在爸爸的鼓励下有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爸爸的激励下最终以成人的姿态镇定地面对爸爸去世的噩耗。
简单归纳一下“我”的成长历程
管教
鼓励
激励
1、哪句话表明英子理解了爸爸的用心,明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并把理解变成了自己的行动?
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二、说一说英子
但是英子回家时见到什么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对此英子是怎样应对的?
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了下来……
这些预示着爸爸去世。
她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因而她马上去医院,“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英子意识到爸爸的辞世,没有号啕大哭,却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 ,为什么?
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应当像“大人”一样,所以……
课文有这样两句: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 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
反衬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幼稚不懂事反衬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
英子在爸爸的教育中渐渐“长大”,你能归纳出她成长的足迹吗?
1、六年前爸爸鼓励英子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六年后”到了,英子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2、六年前想逃学挨了爸爸的打,后来,英子每天早晨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其他的,请同学们自己说。
“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是。
“我”得知爸爸去世,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2.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打头,说一句(段)话。
文章对于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请找出这些伏笔。
1、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
2、“我”去医院看望爸爸,爸爸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
3、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
4、回到家,见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说伏笔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说感情
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会引起你的阅读兴趣?
谈体会
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
1、从文章主旨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爸爸渗透着爱的教育
我渐渐长大
2、课文紧紧抓住爸爸对我说的哪三句话展开的?
明天要早起……不能迟到
没有爸爸……你已经大了
不要怕……就闯过去了
六年前赖床受罚
到银行汇款给陈叔叔
听到爸爸去世后的表现
3、爸爸的三句话分别对应哪三件事?
严以律己不再懒惰
敢坚强地
面对困难
镇定安静
意识长大
4、爸爸的三句话分别对我有何影响?
线 索:爸 爸 爱 花
线 索:毕 业 典 礼
线 索
5、文章采用了多条线索,请你说说有哪几条线索。
网上搜索与阅读
林海音传
城南旧影:追忆林海音
城南旧事
1、课堂作业:口头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要求:重新认识你的父亲,说真话,诉真情。200字以上。
2、课外作业:作文《成长的故事》
要求:记下你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写出你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500字以上。
《城南旧事》电影
城南旧事上集
城南旧事下集-------------------------------------------
双击文件夹里的PPT文件开始使用。
声明: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将此课件用于有关各类评比活动。违者必究!
汪立峰之《爸爸的花儿落了》课件说明:
1、本课件是用Powerpoint2003制作,强烈建议用OfficeXP以上的版本观看。否则课件中的一些相应的动画效果无法实现。
2、如有穿插flash动画时,请点击画面的最下面处。
作 者: 汪立峰
单 位: 温州梧田第二中学
Q Q : 89264110
Email: wanglifeng623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