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质检测(A、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质检测(A、B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12 13:31:00

文档简介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质检测(A卷)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妇rǔ 皆知 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 pán 石 鲜( )为人知 锲( )而不舍 jiǒng 乎不同 筹( )划 深邃( ) hè 然 chóu 划 群蚁排yá 彷徨( )呕心lì 血 仰mù( )当之无ku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
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 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4.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5.用下列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D.当外国友人来杭州时,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8.填空:
①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
②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
③锲而不舍, 。
④鞠躬尽瘁, 。
9. 仿照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例: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他也许______ __,但有______ __的烦恼。
二、现代文阅读:
(一)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⑥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0.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1.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 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 性格和为人。
1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 。
13.文章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二)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宣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4.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15.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16“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填写)(1分)
17.在文中划出与“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18.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19.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
20.最后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分)
                                       
(三)袁隆平的“寻梦园”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
21.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2.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梦寐以求: ②功成名就:
23.为什么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
2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袁隆平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25.你做过什么“美好的梦”?你准备如何圆自己的“梦”?
三、文言文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6.解释文中加点词:
当涂( )辞( )以( )孰( )及( )吴下阿蒙( )
27.翻译划线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8.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是 目的:
29.本文主要通过 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
;吕蒙是 。
30.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四、作文:
31.题目:我梦见了       
要求:①填上名人的名字 ②字数不少于500。
PAGE
1
吴 云 命题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质检测(B卷)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
1.抄写背诵: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美]朗费罗)
2.根据所给的典故猜成语:①( )②( )
①《论语 子路》中有:“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②《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中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3.千年的文化积淀使我们的汉语厚重丰富、含义深刻,仅是“客”的衍生词就丰富多样,根据你的理解把下面句子概括成含有客的一个词。
①出门旅游的人( ) ②为人说情的人 ( )
③经常来访的人( ) ④到庙里求神拜佛的人( )
4.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 ( )岁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5.《三国演义》里东吴四大将领是 、 、 、 。
6.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①( )穿针——大眼对小眼 ②( )上梁山——官逼民反
③( )进曹营——一言不发 ④( )打宋江——过后赔礼
7.《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各写出他们的一部代表作。
福楼拜: 歌德:
屠格涅夫: 左拉:
8.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名人并对他作出评价。
9.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伟人?你怎样看待伟人?是什么造就了伟人?是经验、天赋、名利,还是苦难梦想与激情?
二、现代文阅读:
(一)
在一间青砖青瓦的房子里,有几张普通的旧书桌。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
与其他几张书桌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方形的,以木榫连接部件,已失去了光泽,呈现暗红色或者紫黑色。桌面看上去平滑,但不能反光;桌子也没有抽屈,书只能放在桌面上;没有古典的雕刻,因而称不上精致,它只能称得上朴素。
然而,它却是世上最美的书桌——站在这张书桌前,会看到那个少年。
他是英俊的,穿着粗布长衫,或者别的什么很朴素的衣服,眼睛是明亮的,闪射着光芒。
有一天,他的目光越过桌上的四书五经,越过其他站着回答同样问题的同学——肯定,也越过了那位老师。
他用少年稚气而坚定的声音答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声音如雷鸣。
后来,这个少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他的声音就留在了这张桌子里,桌子幸运地拥有永久的生命。来到这张桌子前的人都能听到这声音,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几十年来,这声音一直响着,它是如此巨大,在整个房间里轰鸣,并直射向屋外四周。
10.文中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简洁地说就是由 写到 。(各用一个字概括)
11.全文的抒情线索是
12.文中"目光"指什么?三个"越过"有什么深刻含义?
13.文中"听到这声音"的含义是什么?"看到他的身影"的含义是什么?
14."几十年来,这声音一直响着"的含义是 。
15.从文章取材立意的关键内容看,作者之所以赞美那朴素的书桌是"世上最美的书桌",是因为 。
16.自选内容和角度,对这篇文章写几句评析的话。
(二)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7.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首句“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9.“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否改为“瞪”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她弯腰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一段划线的句子“可爱的动物”和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一根不断的线”分别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什么“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4.第二段运用 和 两种表达方式,表达了“我”对 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 。
2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情况推测,选文出自 ,作者是 ,“我”是
(三)华老师,你在哪里?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选文有删改)
26.本文是写实性的回忆文章,它的作者是谁?他的小说作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综观全文,说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自夸)。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斜眼看)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点头)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气愤愤)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倒)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注)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2.解释文中加点词:
以( )尝( )释( )但( )
尔( )徐( )因( )遣( )
33.下列加点词“以”与例句“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4.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35.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36.短文主要运用 描写和 描写,刻画了卖油翁 的特点。
37.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
四、作文:
38.题目:给我影响最大的人
要求500字左右。
PAGE
4
吴 云 命题第三单元检测(A卷)
1.略 2.C 3.D 4.D 5.B 6.B 7.C 8.③金石可镂④死而后已 9.事业上有成就 家庭
10.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11.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12.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13.对比 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结论。 14. 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15.起稿政治宣传单 进行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队16.视死如归17.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8.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 19.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20.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21.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22.(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2)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23.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指掌。24.在辉煌、荣耀、名利面前不自满,在功成名就之后仍不断追求。25.不设统一答案。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序即可。
28.方法:但当涉猎 目的:见往事耳 29.对话 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吕蒙: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 30.对吕蒙佩服、赞叹;吕蒙才略大有长进;结友而别。31.
第三单元检测(B卷)
1.2.欲速不达 口蜜腹剑 3.旅客 说客 常客 香客 4.141岁 5.周瑜、鲁肃、吕蒙、陆逊。6.张飞 林冲 徐庶 李逵 7.《包法利夫人》《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前夜》(《父与子》)《萌芽》(《娜娜》)8.9.略
10.物, 人11.书桌12.少年周恩来的抱负、理想;他对国家的责任感超乎寻常13.感受到周恩来少年时的志向;联想到他的伟大形象14.少年周恩来的志向一直给人们巨大影响17、少年周恩来就是在张书桌前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15.角度不限,可从语言、内容、写法等方面谈。如:作者由物及人,记叙(语言)朴素自然,却展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17.写外祖母的外貌、谈吐和动作,表现了她和蔼可亲和温柔慈祥,以及对“我”的影响18.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外祖母说话的柔和动听和对我体贴入微的关照。 19.不能。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了。(不行,“睁”表现了外祖母的慈祥、可爱,而“瞪”却含有生气之意)20.喜爱、感激21.外祖母 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22. 外祖母的温和善良,温暖了作者一颗冷漠黑暗的心,使其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23. 体现出外祖母的慈爱善良,给“我”带来温暖和光明。24.抒情 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25.《童年》 高尔基 阿廖沙 26.王蒙 《青春万岁》(或《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等) 27.(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 (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己辩护而感害羞;为己逃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 28.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馆子及坐错车(意思对即可) 好处是:突出老师对“我”的教育,同时也展现老师的其他方面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30.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 31.(1)朴实、亲切,平淡中蕴含深情(或: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形象;或:含蓄、委婉,充满情意等) (2)具体例子分析,略。
32.因为 曾经 放下 只(是)通“耳”,罢了 慢慢地 于是 打发 33.D 34. “手熟 ”35. 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36.语言 动作 老成持重 37.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