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思考(山东省日照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实施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思考(山东省日照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8-06-25 19: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实施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称改革的思考
山东省日照市教研室
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实施
二、扎实搞好培训,深化教学研究工作,引
领师生实施新课程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四、实施英语新课程的认识和反思
五、实施新课程面临的挑战
六、对实施新课程的几点建议
实施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称改革的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实施
课改进程
课改背景
组织保障
二、扎实搞好培训,深化教学研究工作,引领师生实施新课程
原则: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重点:从抓教师素质入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着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课改培训
(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引领师生实施新课程
1.准确定位,明确自身任务职责
2.注重实效,搞好教师培训工作:依据课标,围绕教材,科学施教
3.开展教研活动,引领师生实施新课程
课改培训
1.准确定位,明确自身任务职责
(1)制定实施意见
(2)指导课程实施
2.注重实效,搞好教师培训工作:依据课标,围绕教材,科学施教
1)培训内容
(1)通识培训
(2)学科培训
①课程标准解读
②教材培训
③教材具体内容解析
④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与方法
⑤组织课堂观摩、课例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
2)培训的方法
3.开展教研活动,引领师生实施新课程
(1)联系实际,帮助学校制定选课开课方案
(2)通过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处理好几个关系
(3)发挥激励作用,调动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4)精心编制教学指导材料,辅助师生用好新教材
(5)定时调研,善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处理好几个关系
①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②教学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
③课时—单元—模块与整体的关系;
④进一步解决高中教学与初中基础的关系
⑤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⑥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⑦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⑧语言学习与英语文化的关系。
④进一步解决高中教学与初中基础的关系
课改后的衔接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教师问题
课标问题
教材及其使用问题
知识、技能的衔接问题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1.转变了教学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Controller—Assessor—Organizer—Prompter—Participant—Resource-provider—Facilitator—Caretaker
Task-based Teaching/ Learning Method使学生在预测、想象、质疑、解答、思考、讨论、查询、展示、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中掌握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涉及的领域广泛
教材结构与内容项目的编排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3.优化了学习方式
4.促进了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改革
立足过程,过程与结果并重;
全市学期统一调研测试的改革;
学分认定:省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考方案改革:取消短改,增加阅读表达,书面表达更为开放。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转变了教学观念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优化了学习方式
学会主动学习,学会运用一些学习策略,如课前预习,了解学习任务;参加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主动问答或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获取锻炼机会;积极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发展学习能力
教材的信息量大、跨学科知识多、综合性强,且内容丰富、新颖实用,有趣味性、有时代感
教材里模块学习的活动多、任务多、要求高
促进了教学评价的改革
由只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转变到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
四、实施英语新课程的认识和反思
认识之一: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实质,保证教学不走弯路
认识之二:转变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认识之四: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的,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认识之五:真正把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确实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认识之六:正确认识教材、教辅的地位,整合优化
认识之七:体现英语特色,完善课程开设
实施英语新课程的认识
认识之一: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实质,保证教学不走弯路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的变化: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 听讲式学习
学生可以在教师帮助和支持下自主探究 学生的任务是听教师讲
探究的题目可以来自学生 听些什么内容由教师决定
学生可以决定信息的来源,并自主
判断和选择信息;信息源是开放的
(具有开放性),丰富的,充足的 由教师决定哪些是“知识”,学习哪
些“知识”;信息源是规定的,有限

学生可以开展知识批判,对“共识”
提出质疑 学生只能与共识”保持一致
探究式学习构建了一个肯定和尊重
所有参与者的生活和经验的教育系
统,学生知识被视为进一步探究的
基础 只有课本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受到
肯定和尊重(“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学习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困惑密
切相关 学习内容远离或不关心学生目前的
兴趣、需要或困惑(“什么知识最
有价值?”)
知识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复杂的 知识是确定的、恒定的和或预测的
认识之二:转变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The focus of ELT is from how to teach to how to learn.
认识之二:转变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The focus of ELT is from how to teach to how to learn.
学习促使学生运用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如解释、分析、综合 学习依赖回忆性的或是非型的问题
学生以类似历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的工作方式来发现或建构知识 学生只是接受历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要思考自己和他人提出的问题或假设,以便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构建概念 学生不必这样做
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拥有了一个空间去描述、发表或与人交流他们的理解,谈论他们的需要、希望和困惑,并通过批判的、解放的视角探索和了解真实的世界 学生没有倾诉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他们有说话的机会,但那是在被提问时
教学过程具有弹性、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 教学过程可以是预设的、统一规格的
学生有权决定何时做什么,学生小组共同执掌探究过程中的决策权 教师决定何时倾听什么,教师是课堂这“话语社会”的掌权者,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剧本”来写作他们的学生角色和场景
塑造出批判性的品格 容易对遇到的情形做出习惯性的理解,并按预先确定的方式来做出反应,常常不假思索地服从广为接受的假定、判断、规则和解释,似乎它们能解释我们所遇到的所有困境。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诊断性评价: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评价量表
项目 分
值 评价等级 简要分析
语言
知识 语音 2 2 1
词汇 4 4 3 2 1
语法 4 4 3 2 1
话题 4 4 3 2 1
功能 4 4 3 2 1
语言
技能 听 4 4 3 2 1
说 4 4 3 2 1
读 6 6 5 4 3 2 1
写 4 4 3 2 1
情感态度 4 4 3 2 1
学习策略 6 6 5 4 3 2 1
文化意识 4 4 3 2 1
新课程教学评价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对个体的进步和学生多方面发展潜能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性质进行价值判断,它包括对学生主体的价值判断、对教师主体的价值判断、对新课程主体资源的价值判断和对教学设计过程的价值判断,它是实施教学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形成性评价:
评价等级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说 明
优 良 中 差
情感
获得 兴趣 对该项话题,内容是否有兴趣;学习中是否愿意深入探究;学完之后是否利用其他资源继续进行拓展性学习。
探究
策略
使用 拓展 该项内容时主要采用的是何种策略:是以死记硬背为主,还是通过对意义,结构的分析理解来进行,还是通过借助其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等来实现掌握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放入个人学习档案。
背诵
理解
上网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节 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Word study
Grammar
Integrating Skills Read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ips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学习策略 使用情况
1 2 3 4 5
认知策略 1、我总是根据需要进行预习
2、在学习中我能集中注意力
3、在学习中我积极思考
4、在学习中我善于记要点
5、学习中我善于利用图幽等非语旨信目帮助理解
6、我通常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7、我对所学内容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8、我注意发现语目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9、使用英语时我能意识到错误并适当纠正
10、必要时我借助汉语知识理解英语
11、我经常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12、我借助联想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13、我经常利用推理归纳等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调控策略 14、我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
15、我经常制订英语学习计划
16、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17、我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18、我尺量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英语
19、我对英语和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杰度
20、我逐步树且学习英语的信心
资源策略 21、在交际中我经常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
22、在交际中我注意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23、交际中我能克服语目障碍维持交际
24、我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
25、我经常使用工具书查找信息
认识之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
终结性评价 :良好的导向作用
评价应与指导有机结合
认识之四: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语言知识教学
(一)语言知识
1.语音教学
2.词汇教学
3.语法教学
(二)语言技能培养
语言技能的培养: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进行综合训练。
新课程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
--强调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的接受;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的讲解只起着辅助作用。
认识之四: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的体会,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语言知识教学
(一)语言知识
(二)语言技能培养
新课程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
--强调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的接受;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的讲解只起着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之一)
--激活、共享已有知识与经验;
--接触、体验、理解新知识和新经验;
--学习重点知识与技能;
--实际语言运用。
认识之四: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的体会,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语言知识教学
(一)语言知识
(二)语言技能培养
1.听的技能
2.说的训练
3.读的技能
4.写的技能
认识之五:真正把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确实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What are tasks
意义的表达是第一位的(meaning is primary)
需要解决交际中的问题(there is some communication problem to solve)
与实际生活的活动相似(there is some sort of relationship to comparable real-world activities)
最受关注的是完成任务(task completion has some priority)
任务的评价取决于结果(the assessment of the task is in terms of outcome) Skehan(1998)
认识之五:真正把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确实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What are not tasks
不让学习者只是鹦鹉学舌(do not give other people’s meaning to regurgitate)
不是为了显示语言的技能(are not concerned with language display)
不是墨守成规与人雷同的(are not conformity-oriented)
不是为了做机械性的操练(are not practice-oriented)
不是为了学习某些句型结构硬把语言安排到材料之中(do not embed language into materials so that specific structures can be focused upon)
认识之五:真正把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确实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以情景为支撑
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为主线
以合作作为原则
http://www.
认识之五:真正把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确实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Task-based learning offers the student an opportunity to do exactly this.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it. The task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students 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specific outcome. The activity reflects real life and learners focus on meaning, they are free to use any language they want. Playing a game, solving a problem or sharing information or experiences, can all be considered as relevant and authentic tasks. In TBL an activity in which students are given a list of words to use cannot be considered as a genuine task. Nor can a normal role play if it does not contain a problem-solving element or where students are not given a goal to reach. In many role plays students simply act out their restricted role. For instance, a role play where students have to act out roles as company directors but must come to an agreement or find the right solution within the given time limit can be considered a genuine task in TBL.
认识之五:真正把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确实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Pre-task activity an introduction to topic and task
Task cycle: Task > Planning > Report
Language Focus and Feedback
Problems with PDFs. Why we restrict access to some PDFs.
认识之六:正确认识教材和教辅的地位,不断整合优化
科学地把握教材体系,参照教材,高出教材,整合教材。
实施课程和教材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材的使用——教材内容的补充、取舍、替换、扩展
必修1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Reading and Vocabulary
Grammar 1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Grammar 2
Pronunciation
Speaking
Writing
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
Cultural Corner
Task
Module File
认识之六:正确认识教材和教辅的地位,
不断整合优化
科学地把握教材体系,参照教材,高出教材,整合教材。
实施课程和教材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材的使用——教材内容的补充、取舍、替换、扩展
必修1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INPUT
Reading and Vocabulary
Grammar 1 INPUT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Grammar 2
Pronunciation
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 INPUT
Speaking OUTPUT
Writing
Cultural Corner INPUT
Task OUTPUT
Module File OUTPUT
认识之六:正确认识教材和教辅的地位,不断整合优化
科学地把握教材体系,参照教材,高出教材,整合教材。
实施课程和教材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材的使用——教材内容的补充、取舍、替换、扩展
高中必修1 Module 2
Period 1- 2: Introduction + Reading and Vocabulary + Grammar + Speaking
Period 3- 4: listening + Pronunciation + Function and Speaking + Everyday English + Cultural Corner
Period 5: Language Study
Period 6: Writing + Task
高中必修2 Module 1
Period 1-2 Introduction +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 Pronunciation + Grammar 2 + Speaking 2
Period 3: Vocabulary and Reading + Speaking 1
Period 4: Cultural Corner + Grammar 1 + Function + Everyday English
Period 5: Language study
Period 6: Exercises + writing + Task
认识之七:体现英语特点,完善课程开设
高中新课程英语科目各模块开设意见

域 课
目 年级 学 段 系列Ⅰ 系列Ⅱ
模块
名称 模块
性质 学生
群体 学
分 模块名称 模块
性质 学生
群体 学







语 一

级 第一
学段 模块1 必修 全体 2 英语歌曲
欣赏 选修 全体 2
第二
学段 模块2 必修 全体 2
第三
学段 模块3 必修 全体 2
第四
学段 模块4 必修 全体 2 初级语法
与修辞 选修 全体 2
认识之七:体现英语特点,完善课程开设
高中新课程英语科目各模块开设意见




学 英
语 二

级 第一
学段 模块5 必修 全体 2 初级英汉
笔译 选修 部分
第二
学段 模块6 选修 全体 2 英语写作 选修 文理 2

第三
学段 模块7 选修 全体 2
第四
学段 模块8 选修 全体 2


级 第一至
二学段 模块
9-10 选修 全体 6 英语报刊
阅读 选修 部分 2
第三
学段
第四学段 复习 信息技术
英语 选修 部分 2

认识之七:体现英语特点,完善课程开设
高中新课程英语科目各模块开设意见
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
高中任意选修课程
实施英语新课程的反思
社会变革,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参与
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化与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对滞后
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
课堂表现有两种趋势:满堂灌——满堂观
五、实施新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差异与因材施教
● “共同发展”和“特殊发展”
(二)有效的合作模式
● Role play/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
(三)教师专业提高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五)高考评价的改革与高考试题的改革
六、对实施新课程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集体研究,整合教学资源
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
通过集体研究实现资源共享,积累能满足自己教情、学情的教学资源,优势互补,解放自己,提高效率。
二、营造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
课堂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营造英语学科的文化氛围。
三、利用多现代化教学设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 教学效益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el:0633-878203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