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潭记(河南省信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古潭记(河南省信阳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11 15:13:0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小石潭记柳宗元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永州八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反复诵读,加强语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我们的学习目标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遂与永州山水结缘,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游记,借以抒发被贬的情怀。其中《永州八记》最负盛名。 了解作者永州八记的背景与目的: 他长期在政治上受迫害,就寄情山水之间,用简洁清隽的语言,刻画荒远地区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叹息它的被埋没,寄托自己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读准下列生字: 篁竹( )  清冽( ) 卷( )石 
为坻( ) 为嵁 ( ) 佁然( )
参差( )披拂     俶( )而远逝

悄( )怆( )幽邃( )   翕( )忽 huánglièchíkānyǐsuìcēn cīchùqiǎochuàngquánxī走进课文1、朗读课文(生文对话)
1)听读课文,请注意朗读的语速、语感等。
2)“我”来试一试!
3)齐读课文。(生文、生生对话)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生文对话、生生对话) 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集体质疑
把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_____的小石潭
选择恰当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
对文中小石潭进行描绘或评价,说出你心目中的小石潭。与柳宗元同游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自主阅读三分钟,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派一代表做总结性发言。然后全班明确。)(有序、有物)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写作思路如下。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潭中景物及特点
潭水:清澄 侧面描写 游鱼:不动远逝 动静结合与柳宗元对话 1、正所谓情由景生,作者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后来为什么又觉得“悄怆幽邃”呢?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学生与作者对话小石潭原址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四面竹数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请你练习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给下列字注音(1)翕 (2)邃 (3)俶
2:解释词语: (1)斗折 (2)翕忽 (3)佁然
3:第一段中通过描写什么来突出潭水的清的特点?
4 :作者描写了游鱼的动和静,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游鱼的静?哪句话最能突出游鱼的动?
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句子是哪句?
6:作者因“其境过清”而离开,你认为“清”有什么含义 ?



作 业 1、你也曾游览过一些风景名胜,请写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按游览顺序写一则游记,要求写出该景物的特征及人物的心情。
2、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把其中描写山水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二选一你应该如何劝慰柳宗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