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眼中的中考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研究者眼中的中考备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8-08-24 23: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研究者眼中的中考备考 教师的类型与分野1.教学型:
一切从教学出发,教学便是一切。
2.专家型:
实践出真知,个人专业素养逐渐由经验形态迈入理论形态。
3.学者型:
形成个人的概念体系和表述体系,即“成一家之言”。
4.人文型:
强烈的人文意识、执着的人文精神、坚定的人文信念、高效的人文方法教师的层次1. 教学者
teach → teacher 教书→ 教学者        
2. 教育者
educate → educator 育人→ 教育者
3. 思想者
“三者”贯穿一条主线:研究者的意识、态度和方法教育者的必然提升教育者与研究者
教育者必须是研究者,同理,一位优秀的学习者也必然是一位优秀的研究者。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存方式和一种生命形态。
人的一生离不开呼吸,没有呼吸,生命即归终结。
呼吸二字的人生感悟:呼者,为出一口气;吸者,为争一口气! 研究者的状态: 从How do you do?到I‘m loving it!1.晓事与明理
2.什么是最佳答案?答案正误观?(从教学和测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一道试题的争议看最佳答案
It’s not polite for the students to ______ the foreigners for a long time.
A. look at B. glare at C. peep at D. stare at 教育者的终极提升教育者与思想者
1 .思维训练(逻辑)
2 .方法训练(研究)
3 .语言训练(表述)
思维促进语言发展→←语言促进思维发展
新词汇是新思维的必然结果,同理,新思维又是新词汇的必然结果,二者互为因果。
方法→思维→语言
语言→思维→方法对教学的重新认识 教学不是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也不是你教我学,甚至也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教授学生学会学的方法和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一言以蔽之,教学的本质在于学而不是教。
所以,教学备课就是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和备文化。教法的第一条就是学法。《双语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西方文化的最好平台。知识接受或习得流程载体准备(承载知识)→分门别类(知识编码)
     ↓          ↓
 (主动或被动接受)   (自主消化吸收归档)
  →整合资源(融会贯通)
       ↓
(自主、自创体现能力和认识水平)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与定位备考的主体:
教师辅导,学生主体。
教师的作用与定位:
疏导、引导、开导、辅导、督导
学生的作用与定位:
自觉、自主、自由、自创、自律论创造性的四种表现形式
无中生有:无为天地之母
有中生新:
人新我奇:
人奇我独:技术含量高而无从仿效教育者的困惑教师的无奈:我们能教好每一个学生吗?
孔子的无奈:
释迦牟尼的无奈 :
人是百分位的人!
从care for 说开去1.英文care for一词虚涵数意 : 关心、喜欢、想要
2. 推论:
⑴英国人在潜意识里、在骨子里就是关心人!
⑵我们无不是在猜测、揣度和反省三件事:
受众关心什么?受众喜欢什么?受众想要什么?
⑶对人自身的切实关怀真正做到了发自内心,出于自
然,融化到了语言的本义与引申义之中。
⑷中考备考首先就应该研究考生的基本诉求:
 关心、喜欢、想要“皆大欢喜”的秘密佛的秘密:
1.大演说家
2.放大民间故事的思想性
3.视通万里(一切善恶事,皆在慧眼中),
  思接千载(能知过去未来)
众比丘的秘密:
1.极具慧根
2.一心向佛
3.前期背景
问题:佛这种说法乃是一种点化、点拨和点破。对众比丘而言则是一种感化、感染直至感动。我们教育者有佛的本事能做到皆大欢喜么?什么是英语测试研究?1.英语测试研究的三个分类:
施测、备考与应试研究
2.英语备考的四个层次:
备what、备how、备why、备仿真研发。
3. 英语备考研究的三个思路:
⑴理论上怎么考?
⑵实际上怎么考?
⑶我们究竟该怎么搞?英语命题的基本依据1. 政策层面
年度政策(国家)
年度政策(当地)
命题指导思想(总体性的、政治层面的)
2. 专业层面
历年考试细目
全国试卷模式参考及当地惯例
形式改革与实质改革
3 . 文化层面
语言与文化
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测试中考点的文化来源
一个简单但被掩盖的事实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是英美人士的文章,中国人的眼光(选材)、中国人的试题。
阅读是什么?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是对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信息量的摄取的欣赏性的愉悦过程。
阅读本质的五个要素:
1、题材
2、体裁
3、信息
4、欣赏性
5、愉悦过程阅读目的分类三个问题:
1. 人为什么要阅读?
2. 人为什么需要阅读?
3. 人类的阅读兴趣究竟受什么东西支配?
阅读目的分类:
其一是专业性阅读;
其二是非专业性阅读。
非专业性阅读的分类:
1. 谈资性阅读;
2. 休闲性阅读;
3. 营养性或发展性阅读。阅读课的目的是什么?阅读课的目的是教者希望学者达到的获取信息量的能力、欣赏的能力与写作的能力。换言之,阅读课是要使学生对于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文字信息消化、吸收、把握、欣赏并能转化为实际的写作的能力。
阅是眼观,读是口诵。总而言之,阅读就是眼观、口诵、耳听、脑思和心惟。即平常所谓: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神到。
在阅读课中,动手固然重要,用心更为关键。俗话说:心灵则手巧。手巧必然心灵。中考英语专题训练的基本流程(操作模式)确定专题 →精选试题(多备变式)→
 (教师)
适度训练(限时适时)→
 (学生)
遴选问题→及时反馈→
 (教师)
小结技术→形成感觉→掌握规律
 (学生)中考英语复习课的基本流程(操作模式)
讲、练、评、复练、落实、再回首、总落实。→
目标:到人到点(邓千惠子的中考故事) 中考英语评讲课的基本流程(操作模式)评讲课的流程
盘点→选点→备点→集体评点→个体指点→清点
⑴评讲课的准备:
盘点(统计有多少人有多少问题)→选点→备点→
⑵评讲课的形式:
  集体评点→个体指点→
⑶评讲课的结束:
  清点(还有多少人有多少问题)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人类自有考试以来就有了备考,就有了舞弊。考试舞弊问题从作弊主体的角度来看有四种情况。
其一是应试者的作弊;
其二是主考者的作弊;
其三是阅卷者的作弊;
其四是录取者的作弊。
各有特点,殊为复杂。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应试者的作弊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作弊准备,可名之曰备弊。
特点:预谋的、预设的和预备的。备考与备弊做法虽异,目的则一。
一种是作弊实施,亦即日常概念中的作弊。应试者的作弊往往在现场或临时“发挥”,应景而“作”;或将所备之物(俗称“夹带”)展现出来,实施操作。
特点:现场性、即兴性和隐蔽性。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一.古人的智慧:1.历代状元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据史籍记载:
唐朝共有状元139人.
五代十国有状元11人。
宋代有状元118人。
元代的状元共32人(蒙和汉)。
明朝有90人。
清代一直到公元1904年科举废止,共有状元114人。由唐初到清末,总计共有状元504人。
另外,辽金两代33人。中国历代状元共计537人。(注:其中未含张献忠政权和太平天国政权出的状元,也未含女状元和武状元。)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一.古人的智慧:2.蝇头小楷,功夫不负有心人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一.古人的智慧:3.“卷”缩鞋底,崭露头角不怕臭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一. 古人的智慧:4.发光放大,火眼金睛赛悟空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⑴黑白分明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 ⑵枪手现象
北大校园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 3.悉心研读,着意揣摩出奇招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央视《经济半小时》)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 4.隐形器具,当街叫卖不为羞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 5.升级换代,“目”不暇接笑安检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 6.“身体”语言,风生水起“胸怀”阔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 7.裙底春光,Baby 备弊好辛苦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二.今人的智慧:8.无奈无赖 献“身”考场为哪桩
古今中外另类备考---作弊种种三 . 洋人的智慧:
各展拳脚

一家之言, 难免谬误 不妥之处, 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