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考漫谈(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

文档属性

名称 06中考漫谈(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14 1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讲究策略,科学应考 ——2006年中考应对策略漫谈 秦皇岛市 周树华(特级教师)
2006年3月20日一、2005年河北省中考试卷分析。 二、2006年考试说明解读。 三、2006年中考备考策略建议。 一、2005年河北省中考试卷双卷分析。 (一)形式结构保持稳定性。 (二)文字材料具有人文性。 (三)考查重点体现工具性。 (四)题型设计显示开放性。 表一:2004年与2005年非实验区中考试卷结构比较表
表二:试卷考点分布表
表三:试题能力层级分布表
二、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2006年考试说明》及《20006年实验区考试说明》解读。 (一)全面研究,把握要点。 1.明确中考成绩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2.强调中考命题的导向作用。 3.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4.体现语文能力要求的层次性。 5.落实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6.改革试题形式与试卷结构。 7.精选题型示例,充分表达命题者的思想意志。 (二)双向比较,发现特点。 1.《2006年考试说明》与2005年纵向比较,变化较小。 ①考试性质阐述得更加充分、明确。 ②“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变化微妙、隐秘。 ③“积累与运用”题型更加清新、活泼。 ④阅读题选文更加经典、适当。 ⑤写作题类型更加全面、丰富。 小林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答题活动时,向你电话求助,让你为他介绍《水浒》中的一段故事。请把你讲的内容写在 下面。 要求:从“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任选一个;叙述简明,情节概括,人物性格突出;字数在80字以内。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名著:
感受:
情节: 文言文阅读用《送东阳马生序》《五柳先生传》换掉了《马说》《三峡》。仍然保留四篇。
说明文阅读增加了《光污染》《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走进森林》,而换掉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红树林》《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三篇。
议论文阅读用《学会欣赏》《新年话惜时》两篇换掉了《大力弘扬奋斗精神》《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记叙文阅读增加了《鸟是树的花朵》《父亲不写信》《最美的眼神》,换掉了《捅马蜂窝》《一诺千金》《聘任》。 2.《20006年实验区考试说明》与《2006年考试说明》横向比较,特点突出。 ①考试性质明确为终结性考试。 ②“考试的能力要求”泛化为“考试要求”。 ③考试内容重新归类调整。
④“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出现不同要求。 ⑤“题型示例”中出现新题型。 ⑦“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实到位。 “语文学业考试将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要求,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阅读材料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注重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和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识字与写字 汉语拼音能力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 识字能力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字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规范。 综合性学习 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①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答题。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 (节选) ??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 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2) 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答: ②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 正方:
(三)透视动向,分析趋势。 1.试卷第一部分内容将丰富起来。 2.文言文阅读仍将从课内选文。 3.现代文阅读仍然会使用课外文字材料。 4.半命题作文重新拾起。 5.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的两区试卷的“同”将占
大部。 (四)获取启示,改进教学。 1.要重视全面发展语文素养,不能顾此失彼。 2.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的语文学习方式,
不能死记硬背。 3.要重视语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展,不能
因循守旧。 三、2006年中考备考策略建议。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考查依据。 (二)考点解说 1.考查字音在现代文阅读中进行。 2.考查字形也在现代文阅读中进行。 3.考查作家作品知识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 4.古诗词默写形式灵活多样,而且还在不断
发展完善之中。 5.考查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和内容的题型丰
富起来。 6.考查语文综合性学的题目将与语文活动
紧密结合。 (三)复习建议 (四)答题注意事项 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1.考查字音在现代文阅读中进行。
2.考查字形也在现代文阅读中进行。
3.考查作家作品知识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
4.古诗词默写形式灵活多样,而且还在不
断发展完善之中。
⑴识记型,也可以叫做镶嵌式。
⑵理解型,也可以叫做答问式。
⑶延展型,也可以叫做勾连式。
⑷再现型,也可以叫做情境式。
⑸运用型,也可以叫做写作式。
⑹综合型,也可以叫做鉴赏式。 5.考查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和内容的题型丰富起
来。
《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初中三年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
推荐的名著:
推荐的理由: ①初中三年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
推荐的名著:
推荐的理由:
②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疾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③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 , 。 第二部分: 文言文 (一)考查依据 (二)考点解说
1.文言词语。 2.翻译句子。 3.内容理解。 (三)复习建议 (四)答题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说明文阅读 (一)考查依据 (二)考点解说 1.整体感知文章。 2.对段的理解。 3.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4.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5.指出说明顺序。 6.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扩展。 (三)复习建议 (四)答题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议论文阅读 (一)考查依据
(二)考点解说 1.对论点的确认或归纳。 2.对论证方法的确认及分析。 3.对文章所用论据的认识。 4.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5.对文章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6.由文章本身向外扩展,进行迁移性考查。 (三)复习建议 (四)答题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 记叙文阅读 (一)考查依据 (二)考点解说 1.捕捉文章中所描绘的事物的特征。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3.分析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4.分析记叙文中其他表达方式的作用。 5.概括总结人物的特点。 6.理解和认识文章中有特殊意义的情节。 7.推敲与研究文章的题目。 8.确认和表述文章的中心。 9.补写、仿写句子。 10.换位思考谈感想。 11.根据文本进行想象和推测。 (三)复习建议 (四)答题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作文 (一)考查依据 (二)考点解说 内容:①切合题意。②中心突出③内容
充实④ 感情真挚
表达:⑤结构严谨 ⑥语言流畅 ⑦用
词生动 ⑧表达方式运用好
书写:⑨字体美观 (三)复习建议
1.搜集、储存写作素材,解决学生作文内容单调的问题。 2.突击背诵名言警句、生动语言,解决学生作文语言贫乏问题。 3.反复指导写作方法,解决学生作文技巧不熟的问题。 4.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思想内涵,认真讲评每一次写作训练,解决学生认识肤浅的问题。 5.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解决学生作文基本功差的问题。 (四)答题注意事项 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么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
——吕叔湘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通讯地址:秦皇岛市碧海云
天小区1-2-1103
号。
邮政编码:066000
电 话:0335-3027626
电子邮箱:
zhoushuhua05-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