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河南省郑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邓稼先(河南省郑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17 16: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戈壁 大厦
(kuàng)
(qì)
(cuì)
(páng huáng)
(yān)
(yīn)
(xiān)
(xiǎn)
(shà)
(gē)
积累词语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美籍
华裔物理学家,原籍安徽。历
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
国科学院院士。与李政道合
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
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
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写了这篇
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
传。作者和邓稼先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
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
谊,亲如兄弟”。此文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
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美两国两
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
深,又亲切可读。读这篇文章,可以进一步了
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写 作 背 景
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
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文中的小标题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提示
写邓稼先,却为何要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
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
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
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
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读最后一句话,讨论:
“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这两
个看似矛盾的词表现了邓稼先
什么品格?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邓稼先
奥本海默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比较:
职务
功劳
学术水平
相当
国籍
文化背景
性格
不同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复杂的人
邓稼先
最不引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奉献精神
朗读体会
巧妙地写出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从而更显示出邓稼先奉献精神的可贵。
1、作者写古代诗文有什么作用?
2、“也不知道……什么心情?”,
“不知稼先……手头没有颤抖?”写
出作者对邓稼先的什么感情?
朗读体会
表达作者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朗读体会
3、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五四时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把这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
照,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
伟大转变联系起来,以突出他为国为
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永恒的骄傲”的含义是什么?
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
做出了巨大贡献,他
是他自己的骄傲,是
他夫人的骄傲,是我
的骄傲,更是中华民
族的骄傲。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
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
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
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
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
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
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
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
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平常小事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 ,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
结束语
世界上不断涌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不同的领域开拓进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在核武器领域里奋斗一生的卓越的科学家。掩卷沉思,我们对邓稼先的敬佩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真是一篇荡气回肠的元勋颂,一曲情文并茂的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