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五校联考语文月考试卷2009. 3
亲爱的同学:
这是一次语文学习活动,它将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它将记录你的自信和沉着。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座号。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
一、书写题(5分)
1、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不使用涂改液(带)。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2、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4分)
回顾本学期的语文之旅,兴味(àng) ① 然。丁肇中博士对格物zhì ② 知的真知灼见,曹文轩教授引领我们少年进行一次孤独之旅,傅雷翻译家苦心孤(yì) ③ 的教子篇……无不闪耀着动人的人文mèi ④ 力。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 “北京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872家企业、910张食品生产许可证。
②“寻 常——我们的3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主题公益影像展,昨天在北京科技馆揭幕,这次影像展将展出300张 了时代变迁的图片。
③20余个机关部室的员工排着长队,以实际行动 了中央党委和机关工会“关于全国要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御寒衣被”的号召,现场捐赠御寒衣被1992件。
A、消除 缩小 响应 B、销毁 浓缩 回应
C、吊销 浓缩 响应 D、吊销 缩小 响应
4、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① 行到水穷处, ▲ ,(王维《终南别业》)
② ▲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③ ▲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④羌管悠悠霜满地, ▲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开卷有益。多读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正如杜甫所说:“ ▲ ,下笔如有神”。不过,阅读时要整体把握,不必支离破碎的分析,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 ▲ 。”
⑥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那样:“ ▲ , ▲ 。”
5、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读报是每天都要做的事,积累报纸资料也要有恒心,否则往往事半功倍。②一疏忽,一间断,就有可能把有价值的资料白白遗漏。③陈毅同志在给儿女的诗中告诫道:“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④积累报纸资料,就要发挥这种“点滴勤”的精神。
(1)文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是 ▲ ,应改为 ▲ 。(2分)
(2)文中第 ▲ 句是病句,应改为 ▲ (2分)
6、名著阅读。(2分)
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另一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示例】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次到草庐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
成语: ▲ 人物及故事: ▲
7、认真阅读以下题目,用你的语文学识来看故乡,道故乡。(7分)
【走近家乡人】
⑴温州,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啊,一直以来,人才辈出,请你写出一位祖籍是温州的名人并用一句话介绍他(她)的事迹。(2分)
示例:名人:孙诒让
一句话介绍: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名人: ▲ 一句话介绍: ▲
⑵佳佳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温州山水之旅”,在江心屿的诗歌长廊中看到了一幅画,画上有四个古人,旁边标着名字,分别是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这幅画的上端有四个大字是篆书,小明只认出了第二个是“嘉”字和最后一个字是“灵”,其他两个不认识,但知道那四个字应该是画的题目。请你告诉佳佳这四个字是: ▲ (1分)
⑶朱启南,温州人,公认的世界射击神童,2008年的北京,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卫冕。然而,他失利了,泪流满面。对此,请你以家乡人的身份给他发一条短信。(不超过20个字)(2分)
短信: ▲
【走近家乡事】
⑷温州传统宴席,有一定的讲究。如:分岁酒必须有年糕,取其“年年高”之意;宴席的最后一道大菜一定要是整条的鱼,寓意“年年有余”。请分析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2分)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贫家有奇宝 汪秀芬(17分)
①到了盛夏三伏天,大伙都要把家里的物什抖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冬袄夏衫,陈芝麻烂豆子,农家小院色彩斑斓起来。每当此时,父亲必定爬着颤微微的木梯取下悬在屋梁上的书袋,母亲则忙着在院子里摆起陈书方阵。
②梁上有多少书袋,可能只有父亲明白。随着姐姐和我相继步入学堂,书袋逐年增多。起初,书都是放在柜子里。每学期末,父亲总要花大约半天时间整理好我们姐妹俩用过的书籍,理得整整齐齐后放进柜子。一次暑假,父亲再次放书时发现柜子里的书残缺不全,拿出来仔细一看,原来家里的老鼠也要读书了,书页都被咬成锯齿状。自此,我们便把书从地上转移到屋顶上。
③还记得第一次上学领到新书回家后,父亲赶紧找来几张报纸教我包书皮。“新书,好好爱护,好好读。”【A】父亲边说边极为小心地包好封皮,然后在封皮上一笔一画写下我的名字。父亲只上过四年学,后因无钱而退学。我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爱书,但他在我幼小的心灵时植下的爱书种子却在悄悄发芽。从此,领到新书,我首先便是包书皮,不在书上乱画,更不会乱撕书页。
④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农暇时,父亲常会拿起我们涂抹过的旧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尽管有的还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可父亲乐在其中。
⑤与父亲相比,母亲不仅对书,而且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怀着虔诚之情。母亲没有踏入学堂一步,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母亲羡慕识字的人,更羡慕读书人。每当我和姐姐在灯下写作业时,夏天母亲会轻轻地摇着扇子驱赶蚊子,冬天母亲会默默烧一盆旺火驱走寒冷。
⑥家里的每本书,乃至每张纸,母亲都会收拾好交给父亲整理,由于母亲不识字,凡遇到有字的纸片书本,也不知道有用与否,母亲全盘留下。曾经一次洗衣服,母亲忘了掏口袋,结果姐姐衣服口袋里的一张纸被浸湿揉乱。【B】还记得放学回家,母亲忐忑不安地把一块一块粘贴在一起的纸片递给姐姐。也不知母亲东拼西凑粘贴了多久,可那纸片其实是一张草稿纸。每次母亲扫地,整理屋子,都会把飞扬的小纸片或是撕剩的半个本子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无数次,我和姐姐大嚷那些是废纸,可是母亲微微一笑:“这些都是你们写过的东西,留着或许有用。”于是,凡是我们姐妹读过或写过的书本,全都被保存起来。
⑦最难忘的是前年高考后的那天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赶到学校接我回家。
⑧经过三天无硝烟的“战争”,我已筋疲力尽。宿舍里,父亲和母亲帮我收拾东西。裤子、衣服塞进一个包里倒还省事,可堆积如山的书本、试卷却不好带走。父亲带来的麻袋已装满,可仍有好多书没有装下。
⑨那些天,许多收购旧书的小贩已在宿舍前排起了长队。“挑些重要的书带回去,其余的卖了吧。”我提议道,那么多书拿起来很沉。“辛辛苦苦读的书,哪能不要呢!”母亲又继续往麻袋里塞,父亲则从小店里又弄来一个麻袋。从课本到试卷,从本子到草稿纸,母亲一点不剩地全装进麻袋里。
⑩流火的七月,父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母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走出宿舍,小贩们立刻围上来。“不卖,不卖!”母亲极力从包围中往外挤。“什么?三毛钱一斤,你以为我背的是什么,这是书,这是宝!”父亲似乎有点愤怒,“你们买不起!”小贩们面面相觑,“第一次遇到这么奇怪的人。”一个小贩嘀咕道。
⑾十几里路,三十几度高温,父母挥汗如雨赶到家时已直不起腰。他们脸上挂满汗珠,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我踏上异地求学的征途,父母更格外珍惜那些书,十几年的求学,几间小瓦房越来越破了,越来越空了,父母也越来越憔悴了,惟独梁上的书袋越来越多了,瓦房年久失修,每到春夏多雨时节,雨水顺着瓦缝流进屋里,高挂在梁上的书虽然可逃鼠啃之苦,却免不了雨淋之灾。于是晒书成了父母伏天的头等大事。
⑿爬上屋顶将积攒了几十年的书一捆一捆搬下来,而后又要一本一本扎好搬上去,对于年近五十的父母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每当矮小的瓦房前,简陋的篱笆院子里摆满大大小小的书本时,父亲会坐在一旁悠闲地吸着烟,“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还富呀!”母亲则时不时翻动受潮的书,似乎在呵护一个宝贝。
⒀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
8、找出文中对题目进行解说的一句话。(3分)
▲
9、文章写了父母爱书的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的一件事。(3分)
▲
10、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是: ▲ (3分)
11、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请从文章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简析它的妙处。(3分)
我选 ▲ 处,我的赏析: ▲
12、文中说“我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爱书,但他在我幼小的心灵时植下的爱书种子却在悄悄发芽。”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不少于40字)(5分)
▲
(二)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段其清(13分)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三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了。”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③譬如某一天,你无意间听到了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上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一切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绶带,玉树临风。
⑤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⑦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是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篡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和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 , 。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吧......
13、文章引用李肇星三岁儿子的有关耳朵的妙语有什么作用?(3分)
▲ 1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列(文中加点)词句的理解。(4分)
①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我的理解: ▲
②旁逸斜出的枝杈 我的理解: ▲
15、请你仿照第⑧段划线句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注意保持语意的通畅。(2分)
▲ , ▲ 。
1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4分)
▲
四、古诗文阅读(26分)
(一)伤桃源薛道士(4分)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7、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字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寂的氛围?(2分)
▲
18、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
(二) 《隆中对》(节选)(12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之,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行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9、解释句中加点字词。(4分)
(1)凡三往,乃见( ▲ ) (2)此人可就见( ▲ )
(3)遂用猖蹶( ▲ )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
2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然”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谓为信然
A颓然乎其间者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父利其然也 D项梁然其言
21、翻译句子。(2分)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
22、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
(三)刘氏善举(10分)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3、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 ②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 )
24、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不同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B以伤先帝之明
C祭以尉首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
26、读了这则小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
▲
五、写作(60分)
27、根据要求作文。
蜜蜂因酝酿而收获蜂蜜,贝类因磨练而收获珍珠,农民因劳动而收获谷穗,学生因勤奋而收获成绩,我们因为失利而收获经验……生活又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题型 书写5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作文60分 总分150分
(一)17分 (二)13分 (一)4分 (二)12分 (三)10分
得分
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答题卷
语 文
一、书写题:全卷书写5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2.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3.(3分)( )
4.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4分)
(1)文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是 ,应改为 。(2分)
(2)文中第 句是病句,应改为 (2分)
6.名著阅读。(2分)
成语: 人物及故事:
7.认真阅读以下题目,用你的语文学识来看故乡,道故乡。(7分)
【走近家乡人】
⑴(2分)名人:
一句话介绍:
⑵(1分)这四个字是:
⑶(2分)(不超过20字)
短信:
【走近家乡事】
⑷(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贫家有奇宝 (17分)
8. (3分)
9.(3分)
10.(3分)
11.(3分)我选 处,
我的赏析:
12.(5分)
(二)让有些话穿耳而过(13分)
13.(3分)
14. (4分)①我的理解:
②我的理解:
15.(2分) ,
16.(4分)
四、古诗文阅读(26分) (一) (4分)
17.(2分)
18.(2分)
(二) (12分)
19.(4分) ① ② ③ ④
20.(3分)( )
21.(2分)(译)
22.(3分)
(三) (10分)
23.(2分) ① ②
24.(3分)( )
25.(3分)(译)
26. (2分)
五、作文(60分)
九年级五校联考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2008.12
一、书写题(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说明:(1)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2)使用涂改液(带)酌情扣2-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2、盎 致 诣 魅(4分,每字一分)
3、C (3分)
4、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①坐看云起时 ②池上碧苔三四点 ③物是人非事事休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⑤读书破万卷 不求甚解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每一空格错一个字该空格全扣)
5、(4分)(1)事半功倍 事倍功半(2)④ 积累报纸资料,就要发扬这种“点滴勤”的精神。(每题各2分)
6、(2分)例: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定计火攻曹操;
②乐不思蜀;刘禅亡国后贪图享乐,安于现状,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③如鱼得水;刘备有了诸葛亮就好像鱼儿有了水。
7、【走近家乡人】
⑴(2分)例:名人:琦君 一句话介绍:其散文响誉文坛,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代表作《橘子红了》。
刘基(刘伯温),大明皇朝开国元勋之一,代表作《郁离子》。
(数学家-苏步青)(南怀瑾:学者,长期从事儒、释、道一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有《禅与道概论》等几十种专著。)(谢灵运,南北朝时代著名的诗人,山水诗的鼻祖。)(叶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
⑵(1分)永嘉四灵 ⑶(2分)例:虽败犹荣,家乡人民永远支持你!
【走近家乡事】 ⑷(2分)谐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8、“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还富呀!”(3分)
9、高考后的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到学校背书回家。(3分)(时间1分,事件2分)
10、父母晒书。(父母爱书)(3分)(没有“父母”二字给1分)
11、例:选B
(赏析)“忐忑不安”写出母亲为洗坏了姐姐有用的东西而担心的神态;“一块一块粘贴”写出了母亲将纸片修补好的艰辛。通过这个细节,展示了母亲对书的珍惜,哪怕是一张写有字的没用的纸片。 (3分)
12、要联系自己实际谈影响,没有联系最多2分。(5分)
(二)13分
13、增加阅读兴趣。(1分)引出下文所要论述的话题“让有些话穿耳而过”。(2分)
14、(4分)①一个人如果是污浊的,无论怎么做,做什么也不会掩盖他那污浊的心灵;一个人如果是清白正直的,没有任何事可以覆盖他美丽的心灵。②生活中一些似是而非、无意义的东西,那些对自己不真实的评价、指责等。 (言之有理即可)
15、(2分)例如:傲慢和骄矜多了,恭谨和谦虚就少了。忧虑和苦闷多了,自信和欢乐就少了。
16、(4分)略。酌情给分。 扣住“他人的话不必太在意,(1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1分)那么幸福与快乐就会与你同在。(1分)”意思相似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17、闲、空。(2分)
18、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悼念之情。(2分)(写思念友人,怀念友人亦可)
(二)12分
19、(1)总共 (2)靠近、接近(3)失败(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4分,每空1分)
20、(3分)C
21、(2分)(诸葛亮)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们不承认这一点。
22、(3分)看法:刘备并不是一个“智术浅短”的人。(1分)理由:刘备志向远大,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可以看出;求贤若渴,三顾茅庐;意志顽强,“志犹未已”。(2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三)10分
23、(2分)(1)赠送 (2)才
24、(3分)B
25、(3分)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像这样。
26、(2分)刘氏善举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 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 善有善报。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意思对即可)
【译文】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人,她就用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缓急的事情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都被烧毁,乡邻们都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
四、写作(60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有新意;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文采。以5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通顺。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思路较清晰;语言基本通顺。以4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4l一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缺乏真情实感;内容欠充实;结构欠完整,思路不够清晰;语言欠通顺。以3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36分以下):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判为五类卷。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300。
说明:
1.评卷以45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鼓励给好文章打高分。满分或42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
2.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2)语言优美,有个性。(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3.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扣2分。
4.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
5.不足500字,酌情扣分;不足400字降一个等级评分。
评卷人
得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