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七单元复习练习
一、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鬻之( ) 留圉( ) 姬侍( ) 搔首( ) 涿州( )
骖乘( ) 掳掠( ) 岑参( ) 敦厚( ) 因敕( )
惮之( ) 击楹( ) 恂恂( ) 脉脉( ) 敛手( )
蹙额( ) 锦衾( ) 匿死( ) 机杼( ) 迢迢( )
立斩以徇( ) 纤纤素手( ) 恶吏苛刻( )
徙知端州( ) 擢素手 ( ) 饰名姝遗之( )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大言数主之失 有大麦数斛 B.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 善以少击众 D.由是搏击豪强 子亦犹是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使宣叩头谢主 (2)与人不苟合
(3)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4)课将士注坡跳壕
(5)衣素衣而出 (6)将军角弓不得控
(7)家书抵万金 (8)奈何忧崩坠乎
(9)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10)前守缘贡率取__________________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文叔为白衣时 古义: 今义:
(2)亲党皆绝之 古义: 今义:
(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古义: 今义:
(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古义: 今义:
(5) 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5、下列四句诗是一首绝句,顺序已被打乱,请仔细推敲,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A.杨柳青情着低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正确的顺序:
6、根据原文填空:
(1)《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是
____________, 。
《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 , ”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春望》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望》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被称为“妙手回春”) 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的意境相同。
(5)《西江月》一词中,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
《西江月》中运用互文的句子是: , 。
(6)董宣被京城的人称为 ,并歌之曰:“ 。”皇帝封他为 。
(7)岳飞的“用兵之术”是: 。敌人对岳家军的评价是:“ 。”
(8)“人以包拯笑比 。”“京师为之语曰:‘ , ’”上述两句从 表现了包拯 。
7.翻译下面文句
A、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包拯》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 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
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 描写,第三段是 描写;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来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 描写,第二段则主要运用了 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 (2)而纵奴杀良人 良人:
(3)使宣叩头谢主 谢: (4)大言数主之失 数:
2、翻译句子(3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萱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萱具有什么精神?
(三)《岳飞》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
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1.解释加点词。
(1) 猝遇敌不动。( ) (2) 阙一不可( )
2.翻译下列句子。
(1)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内容表现了岳飞哪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敌人对岳家军的评价,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对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若躇步龇蹈(你) B.因往晓之(开导)
C.奈何忧其坏(为什么) D.地,积块耳(一块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躇步趾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想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哪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地崩坠现在看起来是不可能,但人类有没有其他可担心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yù yǔ jī sāo zhuó cān lǔ shēn dūn chì dàn yíng xún mò liǎn
cù qīn nì zhù tiáo xùn xiān wù xǐ zhuó wèi 2.D
3. (1)认错 (2)随便,随意 (3)到,往. (4)督促. (5)穿
.(6)拉,拉开. (7)值,相当 (8).为什么 (9)都城 (10)趁着 进贡 大都
4.(1)平民,百姓;白色的衣服 (2)亲戚,亲族;指政党。
(3)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4)暗中行贿疏通关系;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5)特别征召;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5.A C D B
6.(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6)“卧虎” “枹鼓不鸣董少平。”“强项令” (7)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8)黄河清。“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侧面 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7、略
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1)按照原先的制度,凡讼诉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2)(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3、第二段:突出写包拯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三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4、正面;侧面;动作;语言。
5、第一,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说明包拯为官刚正,仪表威严冷峻,极少有笑脸,让人们望而生畏。第二,把他与阎罗王相提并论,实际也有比喻意味,因为包拯执法严峻,行贿通关系的人无机可乘,无孔可钻。(意思对即可)
6、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
(二)
1、①特征:特别征召;②良人:平民,百姓;③谢:认错;④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2、陛下你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3、这是侧面描写,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萱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4、这段描写表明董萱有据理不屈,不向权势低头的精神。
(三)
1、(1)突然 (2)现在写作“缺”
2.(1)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2)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3)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个都不可以。
3.这段文字表现了岳飞精通兵术、治军有方的特点。
4.这说明岳飞治军有方,因此军队战斗力强,所向披靡。(这是从侧面评价岳家军。)
(四)
1..D(应为聚集在一起的土块)
2.(1)杞国有一个人,担忧天会坠落下来,地会崩塌下去,自己没有地方依托,而急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2)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
3.这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逐渐深入,就不会再有“天地崩坠”的想法了。 (可从古代人对世界、对宇宙的认识谈,言之有理即可。)
4.讽刺那种忧心忡仲、顾虑无穷而又无所作为的人。
5.如:核武器的研制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环境的 破坏,能源的紧缺都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可从不 同的方面谈人类所面临的危机。)
6.画蛇添足 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