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安徽省芜湖市)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颂》(安徽省芜湖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22 12:53:00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光未然中国地图黄河 这就是黄河。记得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那是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随后这组歌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光未然 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39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这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冼星海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光未然作者简介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

《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雄姿,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作品简介学习课文听读诵听歌曲演唱听——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读——朗读交流巅(diān) 狂澜(lán)
哺育(bǔ) 澎湃(péng)(pài)
滋长(zī) 浊流(zhuó)
一泻万丈(xiè) 体魄(pò)
屏障(píng)(zhàng)山顶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巨大的波浪江河水流迅速体格和精力喂养生长积累字词指遮蔽、阻挡之物。浑浊的水流指导朗读 1,要理解内涵。
2,要读好关键词,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3,要投入情感,注意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欣赏朗读视频黄河颂朗诵.swf大声诵读
品味探究诵——品味探究感知内容序曲主体尾声展示黄河的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望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近镜头俯瞰全景纵向横向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地理优势精神价值实-----虚波澜壮阔民族精神:伟大而坚强体会思想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这堂课,学习了《黄河颂》,理解了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我们同时也在学习当中体会到了读诗的一些方法。我想,我们的语文学习还远没有结束,我们对黄河的关注也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母亲河,黄河》。那么,我希望同学们开展广泛地课外阅读,真正地走进黄河。 配乐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那激昂澎湃的心声。
1、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
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上网查找有关黄河颂的资料,和家人一起欣赏咏唱交响乐《黄河大合唱》 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