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蜜蜂引路(湖北省宜昌市)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蜜蜂引路(湖北省宜昌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21 08: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6 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蜜蜂引路:范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 (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 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 (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
  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
  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