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鹃见蔡桓公(山东省泰安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扁鹃见蔡桓公(山东省泰安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24 11: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泰安十中 张本强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学习目标:(一)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翻译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作 者 简 介韩非,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法学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虽是一部论文集,却有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都是用来说明事理的。一、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立有间(jiàn) 腠(còu)理
医之好(hào) 治 又不应(yìng)
望桓侯而还(xuán)走
烫(tàng)熨(wèi) 火齐(jì)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4、注意古今义差别:
走??古义:跑? 今义:走
复? 古义:再一次? 今义:重复
益? 古义:更加?? 今义:有好处
索? 古义:寻找??? 今义:绳索
5、给各小组分解任务,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学生口头翻译全文并师生共同纠错。
1、在文章中表现蔡桓公病情逐渐加深的语句有
在腠理 、在肌肤 、在肠胃、在骨髓,
桓侯体痛,桓侯遂死。
二、合作探究2、描写桓侯固执、自信的句子是:
寡人无疾,
表现桓侯对医生不信任的句子是: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4、我们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数字,试找出与数字对应的课文内容。
35,5,4,3,2,135——蔡桓公由疾到死经历了35天 (故事持续的天数)
5——故事发生的五个场景
4——蔡桓公病情加重的4个过程
3——扁鹊提出的三种治疗方法
2——故事中两个主要人物
1——意料之中的一个结局 一见 在腠理 将恐深 (1)汤熨
居十日 二见 在肌肤 将益深 (2) 针石 扁鹊
居十日 三见 在肠胃 将益深 (3)火齐 蔡桓公
? 居十日 四见 在骨髓 ?
居五日 逃秦 遂死?10天10天10天5天 35 5 4 3 2 1
时间 场景 病情 治疗方法 人物 结局 一二三四5、读完这篇课文,你认为扁鹊、蔡桓公各是什么样的人?
医术高明 ?
扁鹊 高度负责 ?
为人机警
盲目自信?
桓侯 固执主观?
刚愎自用
讳疾忌医6、讨论: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道理?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后来人们在这个故事中总结了个成语“讳疾忌医”7、请你再写出一个可以概括《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所要说明道理的成语。
防微杜渐1.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在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缺点呢? 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一些错误呢?拓展:三、迁移延伸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楚国人中有一个在郑国卖珍珠的,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肉桂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着,用绿色的翡翠环绕着。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还给他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思考: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当堂检测背诵本文的寓意,同桌检查。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防微杜渐:比喻在错误或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