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与儿街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 第十三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语 文 班 级:
备课人:蔡立松 审查人:项志新 袁善宏 杨 俊 王 俊
备课时间:0903
学习目标: 组 名: 姓 名: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方法。
3.揣摩文中有关语句,说出其深刻含义。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5.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对贝多芬的事迹有简要的了解,尽量充分地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要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方法: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朗读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学习时数: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倾听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然后发言:我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言之成理即可,我要大胆自信发言。)(B级)
答:
2.它的曲名是什么?是谁创作的?(A级)
答: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知识链接(师生课下阅读)
1.精典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
下联: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奥斯特洛夫斯基)
2.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3.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五部(《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弥撒曲两部等。
4.作品介绍
当时并没有这样一位客人拜访过贝多芬,这篇文章是作者何为根据《贝多芬传》及其它史料写成,但他虽然没有见过贝多芬,却在和他进行灵魂上的交流。
三、我要预习
1.要求学生课外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要求学生初步朗读课文,标出段号,划出生字词。
3.注音解释(A级)
重荷( ): 愁苦( ):
深邃( ): 踌躇( ):
巴望( ): 锁闭( ):
磐石( ): 惹人注目( ):
杂乱无章( ):
不见天日( ):
4.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整体了解文章内容。
5.要求学生深读课文,划出自己喜爱及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四、整体感悟
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①客人访问贝多芬期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B级)?
记叙的主要事件:a.
b.
c.
②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 的贝多芬。(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说明)(C级)
答:
五、合作探究,实践交流
1.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多走进文本,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C级)
答:
2.写作指导:①请同学们仔细分辨本文中人物外貌描写与我们平时的人物外貌描写有何不同?(C级) 答:
②成功的外貌描写,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3.课堂实践
人物速写:以《猜猜他是谁》为题,五分钟写班内你最熟悉的一个人,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重点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让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C级)
答:
六、课堂小结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贝多芬以他整个生命和激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传达出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贝多芬“心里的音乐”,表现出贝多芬的伟大,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表现自我信念和意志。
第二课时
一、自我检查复习、预习
1.我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我的第二课时预习情况。
二、品读赏析,问难质疑(C级)
1.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答:(大胆自信发言,各抒己见。)
2.文中这些句子你能理解吗?大胆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交流。
(1)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
(2)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
(4)“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引申开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答:
(5)“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为何这样说?
答:
(6)“你们竟敢到狮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答:
三、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C级)
答:
2.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B级)
答: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在困难面前,你是退缩了还是战胜了它?(B级)
答:请同学们一定准备好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4.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身处逆境,却不沉沦,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例子,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C级)
答:如:
5.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也会正确对待厄运,请你说一条关于厄运的名言俗语以共勉。(C级)
如:
如:
如:
6.课下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情操。
四、总结存储(C级)
文章按照 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 的 和 。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 。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 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 ,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 和 。这样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伟大的贝多芬,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 的贝多芬。
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他们。
学习本文,我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老师们能帮助我,我的困惑是:
。 解决:
。
PAGE
3